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小三线与皖南地方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云 杨帅 徐有威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8-165,共8页
20世纪60年代起,上海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强备战、巩固国防的战略部署,先后在皖南建立了80个企事业单位,从此开始了上海小三线与皖南地方长达24年的关系。在此期间,安徽对上海的支援主要表现在土地、劳动力、建材和治安保卫等方面。... 20世纪60年代起,上海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强备战、巩固国防的战略部署,先后在皖南建立了80个企事业单位,从此开始了上海小三线与皖南地方长达24年的关系。在此期间,安徽对上海的支援主要表现在土地、劳动力、建材和治安保卫等方面。上海小三线在发挥巩固国防作用的同时,对皖南地方的基础设施、工农业、文化教育以及现代文明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社会的进步。同时,上海小三线人员与皖南民众之间存在着利益纠纷与矛盾,也有文化上的碰撞与冲突,但理解、接纳与融合仍是两地关系发展的主流。简言之,上海小三线与皖南各级政府、民众建立了良性的支援与协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小三线 皖南 支援与共建 冲突与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上海小三线职工的民生问题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秀莉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5-153,共9页
上海小三线分布于皖南和浙西数百公里的山区,从1965年兴建到1988年移交结束,前后历时24年,人数最多时达到7.2万余人。小三线作为上海的后方基地和经济"飞地",自成一个社会体系。如何保障数万人的日常生活,解决他们面临的婚姻... 上海小三线分布于皖南和浙西数百公里的山区,从1965年兴建到1988年移交结束,前后历时24年,人数最多时达到7.2万余人。小三线作为上海的后方基地和经济"飞地",自成一个社会体系。如何保障数万人的日常生活,解决他们面临的婚姻、户口、医疗、教育等问题,是小三线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也关涉到沪皖两地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各项政策与协调。民生问题是研究小三线建设这一国家战略政策时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小三线 皖南 民生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至化工区建设述论——上海皖南“小三线”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徐锋华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7-154,共8页
上海"小三线"在皖南后方基地兴建了不少军工企业,东至化工区是其中独特而重要的一部分。由于东至位于皖南的最西面,相对来说距离上海最远,加上化工原料和产品的特殊性,生产运输、物质生活都更加困难,但成绩不容抹杀,特别是其... 上海"小三线"在皖南后方基地兴建了不少军工企业,东至化工区是其中独特而重要的一部分。由于东至位于皖南的最西面,相对来说距离上海最远,加上化工原料和产品的特殊性,生产运输、物质生活都更加困难,但成绩不容抹杀,特别是其产品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发挥了一定作用,是共和国史书里值得记录的一笔。东至化工区建成稍晚,三线建设衰落后即移交给地方政府,存在时间较短。在此过程中,"小三线"企业与当地社会产生了一定互动关系,并对城镇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在东至留下了深刻的时代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小三线” 皖南 东至化工区 时代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