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龙首山南麓新发现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兼论1954年山丹M_(S)71/4地震发震构造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迪
陈鹏
+4 位作者
李荣西
吴小力
赵帮胜
刘齐
王晓雪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1-512,共12页
基于详细的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发现龙首山南缘断裂发育有较新的地震地表破裂遗迹,包括断层坎、地震鼓包、河道的系统位错等断层地貌标志,破裂带总长度超过20 km,沿断裂走向其垂向位移介于0.35~4 m,水平位移介于0.3~1.9 m,龙首山南缘断...
基于详细的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发现龙首山南缘断裂发育有较新的地震地表破裂遗迹,包括断层坎、地震鼓包、河道的系统位错等断层地貌标志,破裂带总长度超过20 km,沿断裂走向其垂向位移介于0.35~4 m,水平位移介于0.3~1.9 m,龙首山南缘断裂主体表现为逆冲性质,仅在西端表现为局部左旋走滑的性质。通过剖面和探槽揭示,龙首山南麓地区全新世以来发生多次断层活动,最新的一次在约3.96 ka以来。经过与区域内的强震记录比对,认为此次新发现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可能是1954年山丹M_(S)71/4地震所致。1954年山丹M_(S)71/4地震在浅表沿两条断裂同时发生了地表破裂,表现为正花状构造的变形样式。这种同震位移分配现象以往多发现于走滑型地震中,此次在逆冲型地震中发现。龙首山南缘断裂地表破裂带的发现为揭示1954年山丹地震的震源过程和破裂样式提供了新的证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1954
山丹M_(S)
71/
4
地震
龙首山断裂带
同震地表破裂
花状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54年甘肃山丹7(1/4)级地震史料补遗
被引量:
9
2
作者
罗浩
雷中生
+3 位作者
何文贵
刘百篪
曹娜
袁道阳
《震灾防御技术》
2010年第2期185-198,共14页
在归纳1954年山丹71/4级地震已有地震史料的基础上,根据新获得的朱允明(2006)《山丹地震考察笔记》的详细考察资料,按照《新中国地震烈度表》重新评定了本次地震中各考察点的地震烈度,重新绘制了该地震的等震线图。其中,极震区Ⅸ—Ⅹ度...
在归纳1954年山丹71/4级地震已有地震史料的基础上,根据新获得的朱允明(2006)《山丹地震考察笔记》的详细考察资料,按照《新中国地震烈度表》重新评定了本次地震中各考察点的地震烈度,重新绘制了该地震的等震线图。其中,极震区Ⅸ—Ⅹ度区长轴方向为北西向,呈扁椭圆形,长轴直径约40km;Ⅷ度区南西侧为山丹盆地,第四纪沉积较厚,地震烈度衰减缓慢,因此,Ⅷ度区等震线向南明显突出。1954年山丹71/4级地震极震区位于龙首山北缘断裂西段,大致与该断裂的包代河-黑头山段相吻合,综合分析认为,该段断裂是本次地震的主发震断层,而破喇嘛顶西缘断裂和毛湖洞断裂是重要的参与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4
年山丹
71/
4
级地震
地震史料
等震线
发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首山南麓新发现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兼论1954年山丹M_(S)71/4地震发震构造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迪
陈鹏
李荣西
吴小力
赵帮胜
刘齐
王晓雪
机构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出处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1-512,共12页
基金
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2019QZKK070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DZLXJK202107)。
文摘
基于详细的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发现龙首山南缘断裂发育有较新的地震地表破裂遗迹,包括断层坎、地震鼓包、河道的系统位错等断层地貌标志,破裂带总长度超过20 km,沿断裂走向其垂向位移介于0.35~4 m,水平位移介于0.3~1.9 m,龙首山南缘断裂主体表现为逆冲性质,仅在西端表现为局部左旋走滑的性质。通过剖面和探槽揭示,龙首山南麓地区全新世以来发生多次断层活动,最新的一次在约3.96 ka以来。经过与区域内的强震记录比对,认为此次新发现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可能是1954年山丹M_(S)71/4地震所致。1954年山丹M_(S)71/4地震在浅表沿两条断裂同时发生了地表破裂,表现为正花状构造的变形样式。这种同震位移分配现象以往多发现于走滑型地震中,此次在逆冲型地震中发现。龙首山南缘断裂地表破裂带的发现为揭示1954年山丹地震的震源过程和破裂样式提供了新的证据和思路。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1954
山丹M_(S)
71/
4
地震
龙首山断裂带
同震地表破裂
花状构造
Keywords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 Plateau
1954
shandan
M_(S)
71/
4
earthquake
Longshoushan Fault Zone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e
flower structure
分类号
P5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5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54年甘肃山丹7(1/4)级地震史料补遗
被引量:
9
2
作者
罗浩
雷中生
何文贵
刘百篪
曹娜
袁道阳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创新基地
出处
《震灾防御技术》
2010年第2期185-198,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2132)
甘肃省地震局青年地震科学基金(2009259)资助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论著号:LC2010022
文摘
在归纳1954年山丹71/4级地震已有地震史料的基础上,根据新获得的朱允明(2006)《山丹地震考察笔记》的详细考察资料,按照《新中国地震烈度表》重新评定了本次地震中各考察点的地震烈度,重新绘制了该地震的等震线图。其中,极震区Ⅸ—Ⅹ度区长轴方向为北西向,呈扁椭圆形,长轴直径约40km;Ⅷ度区南西侧为山丹盆地,第四纪沉积较厚,地震烈度衰减缓慢,因此,Ⅷ度区等震线向南明显突出。1954年山丹71/4级地震极震区位于龙首山北缘断裂西段,大致与该断裂的包代河-黑头山段相吻合,综合分析认为,该段断裂是本次地震的主发震断层,而破喇嘛顶西缘断裂和毛湖洞断裂是重要的参与断裂。
关键词
1954
年山丹
71/
4
级地震
地震史料
等震线
发震构造
Keywords
shandan ms71/4 earthquake in 1954
Historical
earthquake
records
Isoseismal line
Causative structure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龙首山南麓新发现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兼论1954年山丹M_(S)71/4地震发震构造
赵迪
陈鹏
李荣西
吴小力
赵帮胜
刘齐
王晓雪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954年甘肃山丹7(1/4)级地震史料补遗
罗浩
雷中生
何文贵
刘百篪
曹娜
袁道阳
《震灾防御技术》
201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