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邹衍的地理学说及与《五藏山经》之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乃昂 蔡为民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6-141,共6页
邹衍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地理学家之一。他不仅考察过燕、齐海滨及近海岛屿 ,而且曾游历诸国 ,掌握了大量地理资料。根据当时所知的海陆分布 ,提出了著名的“大九州”学说。邹衍活动时代与《五藏山经》成书时代一致 ,他一度作为祭酒的稷下... 邹衍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地理学家之一。他不仅考察过燕、齐海滨及近海岛屿 ,而且曾游历诸国 ,掌握了大量地理资料。根据当时所知的海陆分布 ,提出了著名的“大九州”学说。邹衍活动时代与《五藏山经》成书时代一致 ,他一度作为祭酒的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的文化中心和图书资料中心 ,为《五藏山经》的编撰提供了来自不同地域的地理资料。《五藏山经》记述方法与邹衍的经验归纳法十分吻合 ,其主要内容、文字风格与邹衍佚文也颇有相似之处。综合各种因素 ,可认为《五藏山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衍 地理学说 《五藏山经》 地理学家 地理资料 经验归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海经》的医学地理学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龚胜生 罗碧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1-357,共7页
《山海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山经》各列山系中记载的疾病、药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疾病和药物的地理分布情况.大体而言,传染病主要流行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精神与神经性疾病在豫西山地及南粤山地较为集中;地甲病和皮肤... 《山海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山经》各列山系中记载的疾病、药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疾病和药物的地理分布情况.大体而言,传染病主要流行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精神与神经性疾病在豫西山地及南粤山地较为集中;地甲病和皮肤病主要分布在秦岭山脉;黄土高原外围的贺兰山、阴山、秦岭山脉分布着痈、疽、瘘、疣、痤等肿瘤、疮疡;湿病则主要分布在岭南地区和渭河南岸地区.《山海经》记载的药物和疾病,数量上可与《神农本草经》和《皇帝内经》相媲美,具有重要的医学地理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疾病分布 药物分布 医学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海经》的神话思维 被引量:40
3
作者 杨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0,共10页
该文将中国第一部集中记录神话片段和原始思维的奇书《山海经》与古埃及神话、印度神话相比较,指出《山海经》将小说想象与奇丽而神秘的大地神思联系起来,从人的本性及这种本性的外化方式上思考,模糊人、神和禽兽的种类界限,形成了化生... 该文将中国第一部集中记录神话片段和原始思维的奇书《山海经》与古埃及神话、印度神话相比较,指出《山海经》将小说想象与奇丽而神秘的大地神思联系起来,从人的本性及这种本性的外化方式上思考,模糊人、神和禽兽的种类界限,形成了化生创世和异体合构的野性思维,以及二元对应原则。这种神话思维,使《山海经》具有迥异于史诗性神话的原始性、非情节性和多义性的特征,为中国其后志怪之作提供了千姿百态的灵感触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中国神话 古埃及神话 印度神话 史诗神话 日月神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山海经广注》图看图像在话语转喻过程中的负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毓龙 胡胜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9-132,共4页
在《山海经》三种文本阐释系统(本文、注释、图像)中,有一个共同的话语机制,即利用话语的转喻功能,通过寻找、建立殊方异域之物事与现实之物事间的相似和关联,将前者纳入经验世界内,从而达到使受众以"其事质明有信"的目的。... 在《山海经》三种文本阐释系统(本文、注释、图像)中,有一个共同的话语机制,即利用话语的转喻功能,通过寻找、建立殊方异域之物事与现实之物事间的相似和关联,将前者纳入经验世界内,从而达到使受众以"其事质明有信"的目的。比较而言,图像最为直观,对转喻的实际效果影响也最大。但图像不仅有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等"正作用",还可能产生"负作用"。以吴任臣《山海经广注》图为例,由于绘制者在图像生产中的"同构"方式以及民众思想中近乎固化的文化符号的渗透和干预等,导致信息误传,而由于图像的具象化特征,其所导致的信息误传程度可能远超过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山海经广注》 图像 转喻 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海经》与古代植物分类 被引量:11
5
作者 丁永辉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3年第3期268-276,共9页
通过对《山海经》中植物记载方式的比较研究,发现《山海经》所述植物是按形态、习性、气味和功用等特征进行比较详细的类型划分的,表现出较高的分类水平。作者认为:(1)《山海经》是我国现存最早反映植物分类的古籍,在我国乃至世界分类... 通过对《山海经》中植物记载方式的比较研究,发现《山海经》所述植物是按形态、习性、气味和功用等特征进行比较详细的类型划分的,表现出较高的分类水平。作者认为:(1)《山海经》是我国现存最早反映植物分类的古籍,在我国乃至世界分类史上有不容忽视的地位;(2)《山海经》植物分类体系与后世本草植物分类体系有密切的关系,是本草体系的雏形阶段;(3)结合甲骨文植物记载资料看,我国原始的分类体系是草木禾三类,而不是草木两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植物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话与科幻的尺度:过去与未来 被引量:5
6
作者 谭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5-68,108,共5页
西方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早已对文学与神话原型的关系有了深入论证,学术史也说明众多民间体裁都能为科幻提供叙事模式和神话原型。因此,本文试图挖掘除了上述关联之外,神话与科幻的共通性以及新的研究视角。以最有代表性的《山海经》和... 西方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早已对文学与神话原型的关系有了深入论证,学术史也说明众多民间体裁都能为科幻提供叙事模式和神话原型。因此,本文试图挖掘除了上述关联之外,神话与科幻的共通性以及新的研究视角。以最有代表性的《山海经》和《三体》为例,笔者认为,神话与科幻都是在时代理性和被时人认同的真实性基础上,运用"陌生人—王"(Stranger-king)模式,表达人类权力秩序与道德性的叙事。这些相通性能启发我们贯通思考从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智能革命的发展历程中,人类如何建构和表述"自我—他者""自然—文化"的关系和文明法则。这也是今日再谈神话与科幻之时可以深耕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科幻 《山海经》 《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仑神话景观模式的图形化溯源及其对先汉园林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赵晓峰 梁儆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0-114,共5页
中国古代神话对先汉建筑文化尤其是先汉1园林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然而至今学术界鲜见从中国古代神话角度对先汉园林进行系统研究。撷取中国古代神话中最具核心文化意义的昆仑神话为研究对象,从《山海经》《淮南子》2部记载昆仑神话的... 中国古代神话对先汉建筑文化尤其是先汉1园林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然而至今学术界鲜见从中国古代神话角度对先汉园林进行系统研究。撷取中国古代神话中最具核心文化意义的昆仑神话为研究对象,从《山海经》《淮南子》2部记载昆仑神话的早期文献入手,对昆仑神话景观模式进行图形化追溯与探源研究,分析其对先汉园林中台型建筑和"一池一山"景观模式的影响,从文献和考古资源两方面的素材进行实证性研究,以此探寻先汉园林设计方法中的神话性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海经》 《淮南子》 昆仑 一池一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海经》永生审美意象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罗筠筠 李洁琼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2-95,共14页
《山海经》是中国上古时期留存下来的珍贵资料,书中记载了大量的神话片段,体现了清晰的原始思维,构造了丰富的原始审美意象。"永生"意象是《山海经》中一类十分突出、独特的美学意象,相关内容在该古籍中多次出现,并呈现出层... 《山海经》是中国上古时期留存下来的珍贵资料,书中记载了大量的神话片段,体现了清晰的原始思维,构造了丰富的原始审美意象。"永生"意象是《山海经》中一类十分突出、独特的美学意象,相关内容在该古籍中多次出现,并呈现出层次多样的形态。原始的"永生"意象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意象体系,它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是构建《山海经》时空无限性和形成该典籍奇伟壮魄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永生"意象在《山海经》中以"不死""延寿""复生""化生"四种形式呈现,它们构成了先民内心认同的强有力支撑,是先民对现实世界及自我进行探索、认知和超越的强大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永生意象 永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天井山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与土壤持水性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浩 潘介昌 +2 位作者 唐光大 庄雪影 高华业 《广东林业科技》 2002年第1期25-30,共6页
设样方调查了广东天井山铜桥原生阔叶林、天群次生阔叶林和杉木人工林等 3种森林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持水性能。初步结果显示 ,天群次生阔叶林的植物种类丰富 ,多样性指数高 ,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有效氮含... 设样方调查了广东天井山铜桥原生阔叶林、天群次生阔叶林和杉木人工林等 3种森林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持水性能。初步结果显示 ,天群次生阔叶林的植物种类丰富 ,多样性指数高 ,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有效氮含量高 ,土壤持水性能较好 ;铜桥原生阔叶林的物种丰富程度稍低于天群次生阔叶林 ,但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则较高 ,土壤持水性能稍弱 ;杉木人工林林分组成最简单 ,物种多样性指数最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井山 植物多样性 土壤肥力 土壤持水性能 广东 森林群落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张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树轩 杨为民 +2 位作者 孟华君 张向营 李焕斌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70-77,共8页
在野外调查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控制和影响京张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内外动力地质的耦合作用。选取活动断裂、地震活动性和深部地球物理等因素,同时选取工程岩组、地形地貌与地表地质灾害等11个因素作为评价因子,... 在野外调查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控制和影响京张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内外动力地质的耦合作用。选取活动断裂、地震活动性和深部地球物理等因素,同时选取工程岩组、地形地貌与地表地质灾害等11个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并对评价因子进行了分类赋值。采用多因素加权叠加分析方法,建立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模型,基于GIS平台对京张地区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化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稳定区、次稳定区、次不稳定区和不稳定区4个等级。依据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为京张高速铁路、云顶滑雪场、石京龙滑雪场的建设和运营提出相关建议,为京张地区国土规划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张地区 京张高速铁路 云顶滑雪场 石京龙滑雪场 多因子加权叠加法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冈山市和宁冈县的生态旅游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坚诚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95-99,共5页
宁冈县旅游开发的理念基础(MI)是“再现红色政权革命胜迹,开发绿色天地自然风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宁冈县将与井冈山市形成一个整体共同繁荣。本文针对井冈山市和宁冈县生物多样性尤其各种植被类型特点,对多样性景观、具有多... 宁冈县旅游开发的理念基础(MI)是“再现红色政权革命胜迹,开发绿色天地自然风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宁冈县将与井冈山市形成一个整体共同繁荣。本文针对井冈山市和宁冈县生物多样性尤其各种植被类型特点,对多样性景观、具有多样性的生态回归情调的分地段旅游开发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生态回归 旅游开发 宁冈县 井冈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人物与大历史:一个被遗忘的北宋将官 被引量:3
12
作者 游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90,共10页
郭景脩是北宋中后期的一名中下级武官,在历史上只能算是个小人物,正史中几乎不见踪影。可是今天能读到的他的墓志铭却有六千余字,其长度,可与正史中少数最著名的人物传记相提并论。可惜迄未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仔细研读墓志铭,可知,郭景... 郭景脩是北宋中后期的一名中下级武官,在历史上只能算是个小人物,正史中几乎不见踪影。可是今天能读到的他的墓志铭却有六千余字,其长度,可与正史中少数最著名的人物传记相提并论。可惜迄未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仔细研读墓志铭,可知,郭景脩的人生颇具传奇色彩。他少时的理想是通过科举直接担任文官,可因缘际会,他的仕途却是从武举开始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做武官。他供职于北宋的边防机构,从最低级别的武官开始,经过不懈努力,成为主管民政的州级行政长官。与历史上某些具有划时代影响的大人物相比,他显然没有很高的才能,他的业绩中最值得称道的是成功地经营了阶州(甘肃武都),使当地羌人归顺了宋廷。但是,他的一生,却是北宋中下层武官,特别是从事边防事业的中下层武官的缩影。从这样一个小人物的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北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特别是吐蕃、西夏王朝之间的复杂关系,看到北宋重文轻武国策的深远影响,这些已经是实实在在的大历史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振玉 《山左冢墓遗文》 郭景情 北宋将官 重文轻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恽敬家族传记的文学与史学价值
13
作者 许菁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0-194,共5页
恽敬的家族传记按照传主身份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身边共同生活过的家族人物写的传记;一类是为家族先贤立的传记。这些传记能选取典型情节、运用多种文学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且能在传记中抒发真性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同时,... 恽敬的家族传记按照传主身份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身边共同生活过的家族人物写的传记;一类是为家族先贤立的传记。这些传记能选取典型情节、运用多种文学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且能在传记中抒发真性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既有益于恽敬研究、恽氏家族研究,也利于清代传记文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恽敬 家族传记 《大云山房文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山石经《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及其相关问题考论 被引量:5
14
作者 尤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5-223,共9页
在政权更迭频繁、多元文化交汇的背景之下,华北北部民间社会的佛顶尊胜信仰保持了很强的延续性;此信仰在辽中后期也影响到契丹贵族;辽代密教的渊源除了唐密,还包括杂密和直接来自印度的因素。辽中后期,汉族民众也为契丹统治者建造经幢... 在政权更迭频繁、多元文化交汇的背景之下,华北北部民间社会的佛顶尊胜信仰保持了很强的延续性;此信仰在辽中后期也影响到契丹贵族;辽代密教的渊源除了唐密,还包括杂密和直接来自印度的因素。辽中后期,汉族民众也为契丹统治者建造经幢祈福。这些都是中古时期不同文化交融互动和族群关系演进过程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山石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经幢 密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郭璞对《山海经》之奇物的全新解读 被引量:1
15
作者 衣淑艳 傅亚庶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31,共4页
《山海经》中的奇物、奇人是郭璞极其感兴趣的意象。通过分析、总结相关的郭璞注词及《山海经图赞》,深入了解《山海经》和发现郭璞对《山海经》的超越所在。研究表明:《山海经》中的奇物分表面之奇和内质之奇两种。郭璞从"真、美... 《山海经》中的奇物、奇人是郭璞极其感兴趣的意象。通过分析、总结相关的郭璞注词及《山海经图赞》,深入了解《山海经》和发现郭璞对《山海经》的超越所在。研究表明:《山海经》中的奇物分表面之奇和内质之奇两种。郭璞从"真、美、道"三个方面对它们进行重新解读。他用"气"的理论和"道"的思想反复证明《山海经》奇特名物的"真",以朴素唯物的"以奇为美"的审美态度全新解读《山海经》中外表之奇的名物,提炼出"气之相王,在乎食带"的观点,对事物的内质之奇产生的根源进行概括。藉此郭璞间接游历了自然,实现了精神的"逍遥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璞 山海经 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绍增先生的善境思想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伟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0-83,共4页
对王绍增先生的思想成果进行梳理和综述作为对先生的追忆和纪念。王先生求真向善的风景园林学思想体系可以用善境思想简要概括,可大致归纳为对西方思想的批判性思考,对中国传统思想的解读与传承,对营境学的构想和对善境愿景的描绘4个阶... 对王绍增先生的思想成果进行梳理和综述作为对先生的追忆和纪念。王先生求真向善的风景园林学思想体系可以用善境思想简要概括,可大致归纳为对西方思想的批判性思考,对中国传统思想的解读与传承,对营境学的构想和对善境愿景的描绘4个阶段。希望本文可以作为同道学者进一步研究与探讨王绍增先生思想的垫脚石,以便后人传承和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营境学 善境思想 求真向善 王绍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人对《山海经》的阅读接受与明代学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质繁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5-44,共10页
明人阅读、接受《山海经》的历史情况,具备提炼问题并进行断代研究的学术价值。《山海经》文本在明代得以广泛传播,明人进入阅读《山海经》的普及化时代;《山海经》的学术价值在明代得以重新树立,通过“夏鼎说”等问题的申说、论争,明... 明人阅读、接受《山海经》的历史情况,具备提炼问题并进行断代研究的学术价值。《山海经》文本在明代得以广泛传播,明人进入阅读《山海经》的普及化时代;《山海经》的学术价值在明代得以重新树立,通过“夏鼎说”等问题的申说、论争,明人彰显出治《山海经》之学的高度自信。明代的阅读风气与学术流变互为表里,更易了人们接受《山海经》的传统认知,以“古文奇书”为接受预期的认知形态,尤其是对“奇”的标举,促生出诸如“史部”“子部”的属性转变等学术问题。明人接受《山海经》的历史全景,描绘出“明人”这一学术群体在学术史上的独特性情与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人 《山海经》 阅读 接受 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山经》奇禽异兽试解 被引量:1
18
作者 孟方平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3年第2期174-184,共11页
《南山经》是《山海经》之首篇。此篇载有形、性诡异之"鸟"、"兽"22种。经初步研究发现,彼等皆现今东洋界之脊椎动物。
关键词 南山经 生物学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知-入境-认知:中国古典园林实践教学理念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意微 《广东园林》 2023年第1期79-83,共5页
基于对中国古典园林考察课程的思考,探索一种古典园林实践教学理念,从“感知-入境-认知”建立古典园林认知途径。鼓励学生打开所有感官,以纯真之心进入真实环境中进行感知,通过旷奥游观、四时联想与历史想象,实现沉浸式综合体验,融入情... 基于对中国古典园林考察课程的思考,探索一种古典园林实践教学理念,从“感知-入境-认知”建立古典园林认知途径。鼓励学生打开所有感官,以纯真之心进入真实环境中进行感知,通过旷奥游观、四时联想与历史想象,实现沉浸式综合体验,融入情思,从而理解和体悟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内核:善境与营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园林 实践教学 善境 营境 多感官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意续城境——基于数据分析的襄阳古城意境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亚斓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年第3期120-126,共7页
古诗注重城市风景的意境创作,且赋予每一处风景独特的意境。筛选出118首含有描写襄阳古城风景的古诗,利用共现网络、词频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包括古城、岘山等群山和汉江为主的古城风景物象的位置关系,提出了从风景物象、“观象... 古诗注重城市风景的意境创作,且赋予每一处风景独特的意境。筛选出118首含有描写襄阳古城风景的古诗,利用共现网络、词频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包括古城、岘山等群山和汉江为主的古城风景物象的位置关系,提出了从风景物象、“观象”方式和意象组成三个层面整体理解古城意境形成。文章提出了“观象”方式是在诗人驻点和观看视角等行征方式下的视觉重组,意象组成是诗人对视觉重组后场景的情感赋予。研究结果对寻求中国文化和思维模式下的古城可持续规划具有积极意义,为城市规划“留住乡愁”的时代要求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古诗 山水融城 风景意象 城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