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浅层人工神经网络的可移植执行恶意软件静态检测模型
1
作者 花天辰 马晓宁 智慧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11-1921,共11页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可移植执行(PE)恶意软件检测方法中,数据集存在的不平衡或不完整问题,以及神经网络结构过深或特征集庞大而导致的模型计算资源开销和耗时增加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浅层人工神经网络(SANN)的PE恶意软件静态检测模型。首先...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可移植执行(PE)恶意软件检测方法中,数据集存在的不平衡或不完整问题,以及神经网络结构过深或特征集庞大而导致的模型计算资源开销和耗时增加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浅层人工神经网络(SANN)的PE恶意软件静态检测模型。首先,利用LIEF(Library to Instrument Executable Formats)库创建PE特征提取器从EMBER数据集中提取PE文件样本,并提出一种特征组合,该特征集具备更少的PE文件特征,从而在减小特征空间和模型参数量的同时能够提高深度学习模型的性能;其次,生成特征向量,通过数据清洗去除未标记的样本;再次,对特征集内的不同特征值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将特征向量输入SANN中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SANN可达到95.64%的召回率和95.24%的准确率,相较于MalConv模型和LightGBM模型,SANN的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19和1.57个百分点。SANN的总工作耗时约为用时最少的对比模型LightGBM的1/2。此外,SANN在面对未知攻击时具备较好的弹性,且仍能够保持较高的检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软件 静态检测 深度学习 浅层人工神经网络 可移植执行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识别浅覆盖区地质体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大勇 郝立波 陆继龙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85-187,共3页
利用水系沉积物资料识别浅覆盖区地质体,对于提高区域地质填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神经网络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依据浅覆盖区基岩和其对应的水系沉积物在化学成分上的继承关系,以内蒙古四子王旗浅覆盖区为例,阐述了运用BP神经... 利用水系沉积物资料识别浅覆盖区地质体,对于提高区域地质填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神经网络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依据浅覆盖区基岩和其对应的水系沉积物在化学成分上的继承关系,以内蒙古四子王旗浅覆盖区为例,阐述了运用BP神经网络模式识别地质体的原理和方法,并识别出了化学成分相近的浅覆盖层下地质体。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浅覆盖区地质填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浅覆盖区 水系沉积物 地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神经网络在白城地区浅层地下水埋深预测中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宇 卢文喜 +1 位作者 卞建民 侯泽宇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4-67,共4页
针对白城地区浅层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的复杂性和非线性,采用小波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WA-ANN)对白城地区浅层地下水埋深进行分析和预报。将研究区5口井2002-2009年逐月的降水量、蒸发量、人工开采量和前期水位埋深... 针对白城地区浅层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的复杂性和非线性,采用小波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WA-ANN)对白城地区浅层地下水埋深进行分析和预报。将研究区5口井2002-2009年逐月的降水量、蒸发量、人工开采量和前期水位埋深4个因素作为输入层,地下水埋深作为输出层,建立浅层地下水埋深预测模型,并采用"后验差"法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WA-ANN模型能很好地模拟该区地下水埋深变化规律,且拟合和预报精度均较高,相对误差小于10%。2010年以后的预报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位呈逐年下降趋势,预计到2015年将下降1m,应及时加以控制。同时,笔者希望本次研究能为浅层地下水埋深预测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 浅层地下水埋深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高光谱遥感浅海水深反演 被引量:3
4
作者 施英妮 张亭禄 +2 位作者 周晓中 吴耀平 石立坚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6,共6页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高光谱遥感反演浅海水深的初步研究。在产生模拟数据时,为保证模拟数据的合理性,引入了根据水体和海底特性来划分光学浅水和光学深水的方法,并初步研究了利用光谱微分技术进行光学浅水和光学深水区分的有效...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高光谱遥感反演浅海水深的初步研究。在产生模拟数据时,为保证模拟数据的合理性,引入了根据水体和海底特性来划分光学浅水和光学深水的方法,并初步研究了利用光谱微分技术进行光学浅水和光学深水区分的有效性。在人工神经网络建模过程中,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网络的输入数据进行预处理,显著提高了网络的学习速度。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基于非线性最优化方法的反演算法与实测数据的反演结果相比较,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反演精度明显高于非线性最优化反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海水深 高光谱遥感 人工神经网络 光谱微分技术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