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u-PBL-SCID人鼠嵌合体细胞免疫的建立及其免疫功能检测 被引量:3
1
作者 曾秋华 王维 +1 位作者 刘涛 石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3-516,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注射人外周血CD4 + T淋巴细胞后 ,SCID小鼠能否重建人的细胞免疫系统 ,并观察重建后免疫系统的特点与功能。方法 :从人外周血分离得到CD4 + T淋巴细胞 ,腹腔注射至SCID小鼠体内 ,并予以rIL 2刺激。注射细胞 6周后 ,分批... 目的 :探讨腹腔注射人外周血CD4 + T淋巴细胞后 ,SCID小鼠能否重建人的细胞免疫系统 ,并观察重建后免疫系统的特点与功能。方法 :从人外周血分离得到CD4 + T淋巴细胞 ,腹腔注射至SCID小鼠体内 ,并予以rIL 2刺激。注射细胞 6周后 ,分批处死动物 ,用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观察SCID小鼠是否表达人的淋巴细胞DNA及其T ,B淋巴细胞表型 ;移植异种移植物后测定血浆中人IL 2 ,TNF α ,INF γ含量。结果 :腹腔注射人外周血CD4 + T淋巴细胞后 ,SCID小鼠脾脏体积增大 ;外周血PCR扩增可见人淋巴细胞HLA II恒定区DNA片段 ;肝、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到大量的人CD4 + T淋巴细胞 ,而没有CD8+ ,CD19+ T淋巴细胞 ;移植后重建SCID小鼠血清中可检测到人IL 2 ,INF γ。结论 :腹腔注射人外周血CD4 + T淋巴细胞可选择性重建SCID小鼠人细胞免疫系统 ;方法简单、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d小鼠 CD4^+T淋巴细胞 人外周血 腹腔注射 INF-Γ IL-2 重建 人鼠 体细胞 DNA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615-SCID导入近交系小鼠的培育及其一般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惠芳 廖晓龙 +8 位作者 王英 赵轼轩 刘秋花 周剑 陈辉树 赵钧明 褚建新 李卓 王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29-133,F003,共6页
目的 建立T、B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同源导入近交系 6 15 SCID小鼠。方法 利用经典遗传学的杂交 互交方法 ,将SCID小鼠携带的T、B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基因 (scid基因 ) ,导入我国自己培育的 6 15近交系小鼠中。育种过程中采用白细... 目的 建立T、B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同源导入近交系 6 15 SCID小鼠。方法 利用经典遗传学的杂交 互交方法 ,将SCID小鼠携带的T、B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基因 (scid基因 ) ,导入我国自己培育的 6 15近交系小鼠中。育种过程中采用白细胞计数分类及ELISA检测Ig含量方法 ,筛选每个M循环中的纯合子 ;再用蛋白质和同工酶电泳方法 ,分析纯合子位于 11个染色体上的 2 5个生化标记基因位点。结果 第 7个M循环中 ,所得纯合子与 6 15小鼠的 2 5个生化标记基因位点完全一致 ,表明M7循环的纯合子具有 6 15小鼠的全部标记基因。结论 M6、M7循环的纯合子小鼠表达scid基因 ,具有放射敏感性和T、B淋巴细胞联合缺陷的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联合免疫缺陷 scid 近交系 小鼠 培育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4^+造血干/祖细胞在转hLIF基因腺病毒载体饲养层细胞中的扩增及其移植SCID小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井莹莹 杨吉成 +9 位作者 缪竞诚 盛伟华 胡志清 郁心 单云波 刘铁连 韩亚丽 包婉蓉 张日 朱南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4-438,共5页
目的:建立转hLIF基因腺病毒载体的饲养层细胞,观察对CD34+造血干/祖细胞的扩增作用,并研究移植辐射损伤模型SCID小鼠的效果。方法:建立转hLIF基因腺病毒载体的饲养层细胞,并用RT-PCR法鉴定目的基因;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脐带血CD34+造血干... 目的:建立转hLIF基因腺病毒载体的饲养层细胞,观察对CD34+造血干/祖细胞的扩增作用,并研究移植辐射损伤模型SCID小鼠的效果。方法:建立转hLIF基因腺病毒载体的饲养层细胞,并用RT-PCR法鉴定目的基因;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脐带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纯度;将CD34+造血干/祖细胞与饲养层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增殖效果,建立辐射损伤模型SCID小鼠,将扩增后的CD34+造血干/祖细胞经CFDASE荧光标记后移植入SCID小鼠体内,通过RT-PCR和观察荧光标记细胞来检测小鼠内的人源细胞。结果:建立的转基因饲养层细胞均有绿色荧光,RT-PCR法证实有目的基因表达,免疫磁珠法分离的CD34+造血干/祖细胞纯度可达(95.6±2.58)%,与饲养层细胞共培养后CD34+造血干/祖细胞可扩增13.2倍,表面粘附分子CXCR4和CD54表达量仍较高,移植入SCID小鼠四周后,仍可见带有荧光标记的人源细胞,RT-PCR证明人源基因Alu的存在。结论:建立的转hLIF基因腺病毒载体饲养层细胞可以有效地扩增CD34+造血干/祖细胞,延缓其分化,并且有较高的移植效率和造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IF 腺病毒载体 造血干/祖细胞 scid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瘤SCID-hu鼠模型及其肿瘤实验研究现状
4
作者 周海滨 颜汝平 王剑松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64-67,共4页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severe combined immune deficiency mice,SCID)具有T、B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等生物学特性,可以将人类有关免疫细胞、免疫组织和器官移植入其体内进行人免疫功能重建-SCID-hu鼠。荷瘤SCID-hu鼠模型为人类肿瘤的发...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severe combined immune deficiency mice,SCID)具有T、B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等生物学特性,可以将人类有关免疫细胞、免疫组织和器官移植入其体内进行人免疫功能重建-SCID-hu鼠。荷瘤SCID-hu鼠模型为人类肿瘤的发病机制、生物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 小鼠 scid-hu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合并经胎盘母体细胞植入研究现状
5
作者 李文言 邓葵淼 +1 位作者 于光远 朱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32-836,共5页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是由基因致病突变导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联合受损的一组遗传异质性疾病。经胎盘母体细胞植入(TME)是SCID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现象。大部分SCID合并TME不影响疾病进程,但也有少部分SCID患者会因TME的影响而被延迟...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是由基因致病突变导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联合受损的一组遗传异质性疾病。经胎盘母体细胞植入(TME)是SCID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现象。大部分SCID合并TME不影响疾病进程,但也有少部分SCID患者会因TME的影响而被延迟诊断和治疗,或者在移植前罹患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从而造成诊断和治疗的难度和复杂性显著增加。本文对SCID合并TME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以及TME对SCID诊治的影响、TME的检测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为SCID合并TME的相关研究及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 经胎盘母体细胞植入(TME)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检测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血细胞在SCID小鼠体内生长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志巍 李树浓 +1 位作者 黄绍良 赵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60-164,共5页
本实验将人脐血和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经腹腔输入C.B-17SCID小鼠体内,动态观察了受体内人CD3抗原表达及增殖能力。结果输入脐血或骨髓单个核细胞后,受体内均有逐渐增加的人CD3细胞(分别从2.0%、1.5%增至6.8%、5.4%),且脐血组高于骨... 本实验将人脐血和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经腹腔输入C.B-17SCID小鼠体内,动态观察了受体内人CD3抗原表达及增殖能力。结果输入脐血或骨髓单个核细胞后,受体内均有逐渐增加的人CD3细胞(分别从2.0%、1.5%增至6.8%、5.4%),且脐血组高于骨髓组。接种后60d,二组实验小鼠骨髓CFU-GM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脐血组高于骨髓组(P<0.05)。在60d时受体小鼠外周血、骨髓、肝、脾、肺组织和骨髓CFU-GM集落,用PCR方法检测出人Y染色体特异DNA片段。结果表明,输注人脐血或骨髓细胞到SCID小鼠腹腔后,可在体内长期生长且具有增殖能力。这种模型的建立为今后造血细胞体内研究提供了一种良好途径,也进一步以动物实验证实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具有不同于骨髓造血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血细胞 造血干/祖细胞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性人白血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地龙 李静 +4 位作者 刘永刚 王亚平 王建伟 郑敏 姜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04-207,230,共5页
目的:建立移植性人白血病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模型,探讨人白血病细胞在SCID小鼠体内的生物学行为,为研究药物等因素治疗白血病的体内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在SCID小鼠腹腔或静脉分别接种5×106~1×107个K562细胞,应用组... 目的:建立移植性人白血病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模型,探讨人白血病细胞在SCID小鼠体内的生物学行为,为研究药物等因素治疗白血病的体内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在SCID小鼠腹腔或静脉分别接种5×106~1×107个K562细胞,应用组织细胞化学、RT-PCR、流式细胞术、组织病理监测SCID小鼠的外周血、骨髓、肝脏、脾脏的白血病细胞。结果:K562细胞经静脉或腹腔途径均可植入SCID小鼠体内,形成白血病模型;3w时外周血即可见白血病细胞,肝、脾脏增生期细胞达40.11%、41.66%;发病晚期,模型动物骨髓细胞中CD13+细胞占10.15%;接种K562细胞后能检测到人DQα,ABL-BCR基因,接种K562细胞后3~4w即可见白血病细胞累及肝、脾、肾、骨髓等主要脏器。结论:SCID小鼠接种K562白血病细胞能成功建立白血病动物模型,CD13阳性率能快速、客观地判断模型中肿瘤细胞浸润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细胞 scid小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高分辨力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三维重建技术测量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卵巢体积 被引量:3
8
作者 许晴 魏华 +2 位作者 李华 薛奋勤 薛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超高分辨力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三维成像技术测量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卵巢体积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选用11只C.B17/SCID纯系雌性小鼠,应用超高分辨力小动物专用超声影像系统及45 MHz探头,以三维成像体积测量技术测量SCI... 目的探讨超高分辨力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三维成像技术测量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卵巢体积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选用11只C.B17/SCID纯系雌性小鼠,应用超高分辨力小动物专用超声影像系统及45 MHz探头,以三维成像体积测量技术测量SCID小鼠卵巢的体积,将所得卵巢体积与二维成像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应用超高分辨力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获得了清晰的SCID小鼠卵巢的二维平面及三维立体图像。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测量的SCID小鼠卵巢体积分别为(5.26±0.51)mm3和(5.47±0.58)mm3(P>0.05),二者呈高度正相关(r=0.84,P<0.05)。结论超高分辨力小动物三维超声成像体积测量技术无创,操作简便,能够精确测量小鼠卵巢体积,可作为在体研究卵巢癌小动物模型的重要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卵巢 体积 小鼠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技术构建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 被引量:2
9
作者 赵亚 李红武 +7 位作者 师长宏 张彩勤 赵勇 刘佩娟 白冰 唐娟 白杰英 张海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9-343,共5页
目的应用CRISPR/Cas9技术靶向敲除编码小鼠T、B细胞的Rag2基因及编码NK细胞的IL2rg基因,构建T、B细胞及NK细胞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方法根据Genbank报道的Rag2及IL2rg基因序列,分别针对其外显子设计25 bp左右的sgRNA并进行合成,sgRNA退火... 目的应用CRISPR/Cas9技术靶向敲除编码小鼠T、B细胞的Rag2基因及编码NK细胞的IL2rg基因,构建T、B细胞及NK细胞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方法根据Genbank报道的Rag2及IL2rg基因序列,分别针对其外显子设计25 bp左右的sgRNA并进行合成,sgRNA退火后克隆入p X330载体。Rag2-sgRNA、IL2rg-sgRNA及Cas9重组质粒体外转录为mRNA后显微注射入BALB/c小鼠受精卵细胞,受精卵细胞移植到受体动物获得子代小鼠,首建鼠(F0)与野生型小鼠交配获得F1代小鼠,突变的F1代小鼠互交后筛选F2代纯合子小鼠。通过基因测序、流式细胞技术及接种人源性肿瘤细胞系方法检测子代小鼠基因型和表型。结果成功构建了Rag2-sgRNA、IL2rg-sgRNA重组质粒并对其进行了体外转录,mRNA显微注射并移植后获得57只F0小鼠。连续交配后,获得F2代纯合子小鼠。序列分析表明子代小鼠中IL2rg有两个基因型,分别是10 bp和11 bp的缺失突变;而Rag2只有一个基因型,为8 bp的缺失突变。与野生型BALB/c小鼠相比,小鼠外周血中CD3、B220及NKp46阳性细胞数量明显降低。接种人乳腺癌细胞系SKBR-2HL后,肿瘤生长良好,且随着时间延长肿瘤组织逐渐增大。结论利用CRISPR/Cas9技术可有效实现BABL/c小鼠体内Rag2、IL2rg基因突变,并导致小鼠T、B及NK细胞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敲除 免疫缺陷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脑感染后登革病毒在小鼠脊髓分布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安静 周德山 张俊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1-403,共3页
目的 分析登革 (DEN)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 (CNS)内的生长规律和分布特点。方法 用 2型登革病毒 (DEN 2 )对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SCID)小鼠进行脑内接种 ,应用空斑法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感染后小鼠CNS和血清中的病毒滴度及病毒抗原的... 目的 分析登革 (DEN)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 (CNS)内的生长规律和分布特点。方法 用 2型登革病毒 (DEN 2 )对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SCID)小鼠进行脑内接种 ,应用空斑法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感染后小鼠CNS和血清中的病毒滴度及病毒抗原的分布。结果 感染后小鼠逐渐出现皮毛不整、脊柱侧凸及弛缓性麻痹。从感染后 3d到麻痹发生日 ,可在小鼠的脑皮质和脊髓中检测到滴度较高的DEN 2病毒 ,而血清中则检测不到病毒。免疫荧光染色显示DEN病毒抗原大量存在于大脑海马、基底核和脊髓灰质的神经元内。登革病毒抗原在感染早期和晚期在脊髓灰质的分布也存在差异。结论 感染后DEN在脊髓灰质内的分布不同提示脊髓不同部位的神经元对登革病毒的易感性可能不同。病毒在大脑、脊髓神经细胞内的增殖造成的细胞损害可能是登革病毒感染某些临床表现的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小鼠 脊髓 脑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BBL-B7-H3基因对免疫重建重症联合免疫缺陷荷瘤鼠的抑瘤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邬腊梅 杨宏宇 +1 位作者 罗娟 苏铭扬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0-195,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人免疫重建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荷瘤鼠嵌合模型来探讨4-1BBL-B7-H3基因在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SCID鼠随机分为5组,A组(对照组)行免疫重建加注射Tca8113细胞;B组(Ad4-1BBL-B7-H3组)行免疫重建加注射含... 目的通过建立人免疫重建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荷瘤鼠嵌合模型来探讨4-1BBL-B7-H3基因在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SCID鼠随机分为5组,A组(对照组)行免疫重建加注射Tca8113细胞;B组(Ad4-1BBL-B7-H3组)行免疫重建加注射含有人4-1BBL-B7-H3基因腺病毒转染的Tca8113细胞;C组(空载组)行免疫重建加注射含有空载体腺病毒转染的Tca8113细胞;D组(非免疫重建组)不给予小鼠免疫重建,注射Tca8113细胞;E组(非肿瘤组)行免疫重建加注射PBS。每周定期测量肿瘤体积;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人IgG蛋白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人CD3+、CD56+淋巴细胞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NKG2D)和Toll样受体2(TLR2)在肿瘤中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1BBL-B7-H3 mRNA的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1类相关分子(M1C)A、B及TLR2的表达。结果 1)B组小鼠肿瘤体积最小(P<0.05);2)A、B、C、E组小鼠外周血中检测到人IgG、CD3+、CD56+淋巴细胞,B组淋巴细胞比例高于A、C和E组(P<0.05);3)B组NKG2D和TLR2的表达较其余各组明显增强;4)人4-1BBL-B7-H3基因在B组小鼠肿瘤中稳定表达;5)B组M1CA、M1CB和TLR2的表达高于A、C、D组(P<0.05)。结论 4-1BBL-B7-H3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高表达能成功诱导人CD3+、CD56+细胞增殖,直接或间接活化TLR2,上调NKG2D及其配体M1CA、M1CB的表达,从而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1BBL—B7-H3基因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鼠 口腔鳞癌细胞株 抗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桦 马宝骊 +2 位作者 畅波 李彦 汪歌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2-86,共5页
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B.C.B-17scid-beige)是将自然杀伤细胞(NK)缺陷基因(bg 基因)导入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小鼠(C.B-17scid)体内得到的一种新品系小鼠.为确定该鼠基本细胞免疫特征,我们测定了该鼠 T、NK 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 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B.C.B-17scid-beige)是将自然杀伤细胞(NK)缺陷基因(bg 基因)导入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小鼠(C.B-17scid)体内得到的一种新品系小鼠.为确定该鼠基本细胞免疫特征,我们测定了该鼠 T、NK 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等的功能,以及聚肌胞(poly I-C)对该鼠 NK 细胞活性的影响。该小鼠脾淋巴细胞不能针对 T 细胞有丝分裂原刀豆蛋白(ConA)的刺激而产生增殖反应。同正常对照小鼠相差非常显著(P<0.01)。该鼠 NK 细胞活性(对 YAC-1细胞杀伤活性)明显低于亲代 scid 小鼠和正常小鼠(P<0.01),经聚肌胞(100μg/只)预先刺激后该鼠 NK 细胞活性未见增加.而亲代 scid 小鼠则有明显增加。该鼠脾脏细胞经白细胞介素—2刺激后,LAK 细胞活性(对 P815细胞杀伤活性)明显低于亲代 scid 小鼠和正常小鼠(P<0.01)。上述结果表明 B、C、B-17scid-beige 小鼠是一种 T、NK和 LAK 细胞联合免疫缺陷小鼠,该鼠 B 细胞功能也是缺陷的(详见它文)。上述缺陷是 scid 基因和 bg 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该动物为建立人—免疫缺陷动物模型提供了一种更为理想的受体小鼠,并为基础免疫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免疫缺陷 scid-hu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革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传播机制的研究
13
作者 周德山 安静 王嘉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6-400,共5页
目的 分析登革 (DEN)病毒感染后中枢神经系统 (CNS)的病理变化及病毒在CNS内的传播方式。方法 用 2型登革病毒 (DEN 2 )对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SCID)小鼠进行脑内接种 ,电镜观察感染后不同时间 ,DEN病毒在CNS的分布、增殖及感染细胞的... 目的 分析登革 (DEN)病毒感染后中枢神经系统 (CNS)的病理变化及病毒在CNS内的传播方式。方法 用 2型登革病毒 (DEN 2 )对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SCID)小鼠进行脑内接种 ,电镜观察感染后不同时间 ,DEN病毒在CNS的分布、增殖及感染细胞的病变特点。结果 在感染早期 ,脊髓中央管上皮细胞胞浆内可见数量不等的病毒颗粒 ,随着感染的进展 ,子代病毒主要分布在神经元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在感染晚期 ,典型的神经突触及有髓和无髓的神经纤维中均可见病毒颗粒 ,其中有些病毒颗粒有与突触前膜融合倾向。在感染过程中 ,被感染的神经元逐渐出现空泡变性 ,进而溶解、死亡。结论 经脑内接种的登革病毒可能通过脑脊液播散 ,侵入脊髓灰质 ,并在神经元内增殖 ;并且 ,除组织间隙外 ,从神经元到神经元的传播途径可能参与登革病毒在CNS内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小鼠 神经元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C对胶质瘤的体内杀伤及其联合放射治疗的研究
14
作者 王凡 黄强 周丽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观察SEC活化的淋巴细胞对胶质瘤的体内杀伤作用,并观察SEC联合手术、放疗、化疗对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T、B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的SCID小鼠,通过建立荷瘤动物模型及HuPBL-SCID免疫嵌合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曲线,荷瘤小鼠生存... 目的:观察SEC活化的淋巴细胞对胶质瘤的体内杀伤作用,并观察SEC联合手术、放疗、化疗对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T、B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的SCID小鼠,通过建立荷瘤动物模型及HuPBL-SCID免疫嵌合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曲线,荷瘤小鼠生存曲线。30例胶质瘤患者,均经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随机分对照组,处理1组(全身应用SEC),处理2组(局部应用经SEC活化的淋巴细胞)。结合MRI片观察疗效。结果:生长曲线显示:A组、C组、B组对胶质瘤的抑制率分别为58·5%、46·2%和36·3%。生存期曲线显示:对照组(D组)小鼠于第27天开始出现死亡,至第40天全部死亡,而A组小鼠在40天才开始出现死亡,其中有50%的小鼠到观察的最后时期(60天)仍生存良好。临床资料显示对照组有效率为40%,处理1组及处理2组有效率为50%和62·5%。结论:SEC在胶质瘤移植后的人源化免疫嵌合模型(SCID/HuPBL/SHG44)中显示出强大的抗胶质瘤作用。SEC与手术、放疗、化疗结合,能明显提高临床病人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抗原 胶质瘤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型小鼠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特征研究
15
作者 陈桦 马宝骊 +2 位作者 畅波 李彦 汪歌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37-340,共4页
本文对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B.C.B—17scid—beige)的体液免疫功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低于0.01mg/ml,与正常对照小鼠差异非常显著(p<0.01),2.脾脏发育异常,器官萎缩,B 细胞区细胞稀疏,3.脾脏 B 淋巴... 本文对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B.C.B—17scid—beige)的体液免疫功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低于0.01mg/ml,与正常对照小鼠差异非常显著(p<0.01),2.脾脏发育异常,器官萎缩,B 细胞区细胞稀疏,3.脾脏 B 淋巴细胞缺乏:B220阳性细胞为0.2±0.1%、SmIg 阳性细胞为0.7±0.2%,4.脾淋巴细胞不能针对 B 细胞有丝分裂原细菌脂多糖(LPS)的刺激发生增殖,~3H—Tdr 参入值仅为549.33±146.22cpm,明显低于正常对照小鼠(p<0.01)。上述结果表明该鼠继承了其亲代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scid)的体液免疫缺陷特征,从而为人源单抗及其它基因工程产品的生产提供了更为理想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液免疫 免疫缺陷 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葡聚糖预处理方案在脐血移植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吴建秋 金志军 +3 位作者 项莺松 杨云纺 杨如俊 姚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42-744,共3页
目的 :进一步了解脐血造血细胞回巢潜能及硫酸葡聚糖 (DS)的动员作用机制。 方法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经亚致死剂量γ射线照射或 DS预处理后 ,进行经冻存后的人脐血移植 ,利用人粒 -单系祖细胞培养及流式细胞术 ,检测植入小鼠骨髓、... 目的 :进一步了解脐血造血细胞回巢潜能及硫酸葡聚糖 (DS)的动员作用机制。 方法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经亚致死剂量γ射线照射或 DS预处理后 ,进行经冻存后的人脐血移植 ,利用人粒 -单系祖细胞培养及流式细胞术 ,检测植入小鼠骨髓、脾脏等器官中的人源性细胞。 结果 :与未预处理组相比 ,DS或照射预处理组移植受体鼠内人源 CD45 + ,CD34+ 及CD19+细胞植入水平明显提高 ;DS预处理组植入水平虽较照射预处理组差 ,但毒性较低 ,小鼠存活率高达 10 0 %。 结论 :D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处理方案 ;DS对造血干细胞既有动员作用又有促进龛位腾出以供移植干细胞回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 硫酸葡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提取十八碳二烯酸对人胃癌组织细胞生态毒理学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明仁 王贤贤 +3 位作者 俞蕾 何天晓 谢刘阳 俞发荣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1期206-212,共7页
为了探索植物提取十八碳二烯酸对人胃癌组织细胞生态毒理学作用机制,取胃癌患者肿瘤组织移植到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皮下,腹腔注射100、300、900 mg·kg^(-1)植物提取物十八碳二烯酸,分析对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用酶联免疫吸附... 为了探索植物提取十八碳二烯酸对人胃癌组织细胞生态毒理学作用机制,取胃癌患者肿瘤组织移植到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皮下,腹腔注射100、300、900 mg·kg^(-1)植物提取物十八碳二烯酸,分析对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瘤组织cAMP、P53、PI3K水平。将瘤组织经酶解消化分离出细胞进行培养,给予胃癌瘤细胞2.0、4.0、8.0 mg·L^(-1)十八碳二烯酸,用MTT法检测十八碳二烯酸对胃癌瘤细胞生态毒性作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胃癌瘤细胞中P21、MDM2、PKB/Akt水平。结果发现,低中高剂量组和5-FU组胃癌移植瘤生长抑制率比模型组升高17.92%—45.75%和35.85%;胃癌移植瘤cAMP水平比模型组升高14.88%—40.70%和23.21%(P<0.05—0.01),P53水平比模型组降低37.94%—63.96%和58.54%(P<0.01),PI3K水平比模型组降低20.77%—52.94%和35.29%(P<0.01)。低中高剂量组和5-FU组胃癌活细胞数随给药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细胞增殖抑制率为23.11%—59.66%和51.26%,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5.811 mg·L^(-1);流式细胞仪检测,G_(0)G_(1)期细胞比对照组增加16.54%—27.51%和20.45%;G_(2)M期细胞比对照组减少36.40%—67.98%和41.67%;凋亡率为17.44%—23.37%和19.21%;胃癌瘤细胞P21水平比对照组升高13.33%—62.81%和52.63%,PKB/Akt水平比对照组降低19.39%—51.02%和46.94%,MDM2水平比对照组升高10.26%—76.92%和33.33%。结果提示,重症综合性免疫缺乏症(SCID)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为研究人类肿瘤治疗和康复提供了生态毒理学实验对象;十八碳二烯酸对胃癌移植瘤和瘤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生态毒性和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移植瘤细胞cAMP、p21、MDM2水平,降低P13K、PKB/Akt、P53水平,抑制细胞分裂周期,降低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胃癌模型 十八碳二烯酸 生态毒理学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