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溶液浸种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休眠的破除效果 被引量:7
1
作者 何超 郭轶敏 +3 位作者 彭健 邓菊芬 郭凤根 罗富成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20,26,共4页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sphacelata(Scbum)StapfexMassesyCV.Narok.)是南方草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骨干牧草,但其种子产量低,休眠严重,严重制约了该优良牧草在我国的推广应用。为破除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的休眠现象,以...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sphacelata(Scbum)StapfexMassesyCV.Narok.)是南方草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骨干牧草,但其种子产量低,休眠严重,严重制约了该优良牧草在我国的推广应用。为破除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的休眠现象,以云南省自产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商品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外源稀土化合物——硝酸镧溶液浸种,研究硝酸镧浸种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浸种时间、不同浓度的硝酸镧溶液均能不同程度破除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的休眠。其中,650mg/LLa(NO3),溶液浸种12-36h效果最好,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可达44%和5l%,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2%和23%(P〈0.05);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达14.84和0.0122,较对照分别提高了76%和72%(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镧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 种子休眠 破除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脱粒方法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崔阁英 邓菊芬 尹俊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9-373,共5页
以生长3年的纳罗克非洲狗尾草为试验材料,比较了堆捂脱粒法、直接脱粒法和干燥脱粒法等3种脱粒方法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堆捂脱粒法所获得的种子产量最高,干燥脱粒法次之,直接脱粒法最低;不同脱粒方法对... 以生长3年的纳罗克非洲狗尾草为试验材料,比较了堆捂脱粒法、直接脱粒法和干燥脱粒法等3种脱粒方法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堆捂脱粒法所获得的种子产量最高,干燥脱粒法次之,直接脱粒法最低;不同脱粒方法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的千粒重、发芽势和发芽率均具明显影响,以干燥脱粒法所获得的种子千粒重最大、发芽率最高,直接脱粒法次之,堆捂脱粒法的千粒重最小、发芽率最低;发芽势以干燥脱粒法最高,直接脱粒法最低;脱粒方法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纯净度无影响。干燥脱粒法适于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的种子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 脱粒方法 种子 产量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结实性及适宜收种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钟声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35,共4页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在昆明市的抽穗持续时间较长,抽穗高峰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抽穗后3天内多数花序进入开花期。开花高峰期为始花后第10~15天,开花期前25天内所开小花约占总数的87.5%。开花后10天种子具备正常发芽能力,此时小穗...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在昆明市的抽穗持续时间较长,抽穗高峰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抽穗后3天内多数花序进入开花期。开花高峰期为始花后第10~15天,开花期前25天内所开小花约占总数的87.5%。开花后10天种子具备正常发芽能力,此时小穗风干物质含量〉60%。始花至成熟种子脱落时间平均为18天,95%种子脱落持续时间平均为45.4d;种子开始脱落后的第15~30天为脱落高峰期,此阶段饱满种子脱落占总数的54.5%。适宜的收种时间为抽穗后第5周。根据本次所有观测结果的变异系数,非洲狗尾草结实性个体间差异极大,是导致种子收获率低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 结实习性 种子脱落特性 种子收获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收割时期和干燥方法对苜蓿干草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秀领 徐玉鹏 +1 位作者 闫旭东 赵忠祥 《草业与畜牧》 2008年第5期13-16,共4页
通过对6个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4个收割时期、4种干燥方法处理的干草的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不同时期收割,采用不同的干燥方法处理的干草的蛋白质含量各不相同,而且差异极显著。6个苜蓿品种中,国外品种以皇后... 通过对6个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4个收割时期、4种干燥方法处理的干草的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不同时期收割,采用不同的干燥方法处理的干草的蛋白质含量各不相同,而且差异极显著。6个苜蓿品种中,国外品种以皇后苜蓿蛋白质含量较高,国内品种以沧州苜蓿蛋白质含量较高;基于蛋白质含量为目的应选择现蕾期或初花期为最佳收割时期;4种干燥方法中高温烘干法干草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压扁法以轻压扁效果较好,可使干草蛋白质损失量比未压扁减少近3倍。重压扁法蛋白质损失较多,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收割时期 干燥方法 苜蓿干草 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和刈割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生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美艳 邓菊芬 尹俊 《草业与畜牧》 2008年第5期10-12,16,共4页
试验采用施氮和刈割二因素析因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的施氮和刈割组合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sphacelata(Schum) Stapfex Massey cv.Narok)分蘖数和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对分蘖数的影响由大到小为75kg/hm2>50 kg/hm2>25... 试验采用施氮和刈割二因素析因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的施氮和刈割组合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sphacelata(Schum) Stapfex Massey cv.Narok)分蘖数和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对分蘖数的影响由大到小为75kg/hm2>50 kg/hm2>25 kg/hm2,25 kg/hm2与其余两水平差异显著(P<0.01)。刈割对分蘖数的影响由大到小为一年刈割3次>一年刈割2次>一年刈割4次。处理N1E2、N1E3、N2E2、N2E3、N3E2、N3E3的生育期都不同程度地被推迟。施氮和刈割改善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生产特性的最佳处理为施氮75kg/hm2和一年刈割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 施氮水平 刈割频度 分蘖数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引种试验报告 被引量:21
6
作者 奎嘉祥 钟声 +2 位作者 匡崇义 袁福锦 黄必志 《中国草地》 CSCD 2001年第3期22-25,共4页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为刈牧兼用型的多年生上繁型禾草 ,在云南省已有 18年的栽培历史。该品种耐寒、耐牧 ,单播刈割利用时年干物质产量为 15~ 2 2t/hm2 ;与白三叶共生性好 ,其混播人工放牧草地载畜量为 1~ 1.5黄牛单位 /hm2 ,年肉牛增重 ...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为刈牧兼用型的多年生上繁型禾草 ,在云南省已有 18年的栽培历史。该品种耐寒、耐牧 ,单播刈割利用时年干物质产量为 15~ 2 2t/hm2 ;与白三叶共生性好 ,其混播人工放牧草地载畜量为 1~ 1.5黄牛单位 /hm2 ,年肉牛增重 3 0 0~ 3 50kg/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 引种栽培 生长性状 云南 特征特性
原文传递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的开花习性 被引量:18
7
作者 钟声 奎嘉祥 黄梅芬 《中国草地》 CSCD 1998年第3期27-29,共3页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小花开放顺序通常从中上部向基部逐渐开放,最上部小花最后开放;一日开花高峰在清晨3~4时,单个花序开放持续时间26~57d,平均42.5d;逐日开花高峰出现在开花第10~15d;前25d开花数占总数的9...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小花开放顺序通常从中上部向基部逐渐开放,最上部小花最后开放;一日开花高峰在清晨3~4时,单个花序开放持续时间26~57d,平均42.5d;逐日开花高峰出现在开花第10~15d;前25d开花数占总数的90%;阴雨天将严重影响小花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罗克非洲 狗尾草 开花习性 牧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