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测量式风蚀仪集沙效率影响因素数值模拟与试验
1
作者 施继红 刘贞彤 +3 位作者 孟宪章 黄东岩 关义新 敖曼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150,共12页
为提高风蚀仪集沙效率,准确掌握风沙运动规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方法并结合风洞试验分析风蚀仪内部风沙分离器结构参数对集沙效率的影响。在Fluent平台中建立风沙分离器模型,基于RNG k-ε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并采用离散相模型(DPM)方... 为提高风蚀仪集沙效率,准确掌握风沙运动规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方法并结合风洞试验分析风蚀仪内部风沙分离器结构参数对集沙效率的影响。在Fluent平台中建立风沙分离器模型,基于RNG k-ε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并采用离散相模型(DPM)方法计算集沙效率,完成风蚀仪内部相关颗粒动力学模拟。将风蚀仪从楔形改进为圆柱形,优化了风蚀仪结构,提高了集沙效率。研究了进气管入口风速、沙尘颗粒粒径与风沙分离器结构参数(进气管长度、排气管内插深度、锥形导流板锥角、筒体长度)对集沙效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风速为13.8 m/s时,粒径小于0.01 mm沙尘是影响集沙效率的主要粒子。对风沙分离器结构参数进行单因素试验,优选出试验因素范围,开展Box-Behnken试验对参数进行优化取值,得到最优参数组合:进气管长度为12 mm、排气管内插深度为70 mm、锥形导流板锥角为40°、筒体长度为160 mm,此时集沙效率为77.05%。按最优参数组合加工风蚀仪模型并进行风洞试验,得到集沙效率为74.38%,与仿真结果的误差为3.47%,相较常见楔形风沙分离器具有更好的集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仪 风沙分离器 数值模拟 参数优化 集沙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铺料式排种器试验台设计与验证
2
作者 尚书旗 常学良 +3 位作者 张宁 何晓宁 李墨贤 王东伟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6-201,共16页
针对试验台检测排种器时未考虑种子触土偏移,导致检测结果理想化的问题,设计了一款铺料式排种器试验台。论证了试验台检测机理与地轮驱动式播种机排种机理之间的差异以及播种机所排种子残余速度的形成机理,推导出播种机残余速度的计算公... 针对试验台检测排种器时未考虑种子触土偏移,导致检测结果理想化的问题,设计了一款铺料式排种器试验台。论证了试验台检测机理与地轮驱动式播种机排种机理之间的差异以及播种机所排种子残余速度的形成机理,推导出播种机残余速度的计算公式,并计算出工作速度为2.12 km/h的花生分层施肥旋耕起垄播种机残余速度为0.25~0.42 m/s。使用EDEM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并记录球型种子与具有各向异性种子(以花生为例)在投种高度10~20 cm、残余速度0~0.42 m/s以及30种触土方式时的偏移距离与坠入深度,结果表明:种子坠入深度越大,偏移距离越小;残余速度一定、投种高度过低时,种子的坠入深度较小、偏移距离较大;投种高度越大、残余速度越小时,种子坠入深度越大、偏移距离越小;角速度与残余速度的特定组合可以减少种子偏移距离。使用本试验台对旋耕播种机的排种器进行中心组合试验,得到该排种器在工作速度为2 km/h、投种高度为15 cm、残余速度为0.21 m/s时作业效果最好,作业合格率达到87%。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工作速度为2.12 km/h、投种高度为15 cm时作业效果最好,粒距合格率达到84%,证明所设计试验台可以准确检测排种器排种合格率并探究其最佳工作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种器 试验台 种料分离装置 零速投种 非零速投种 铺料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液压机位移-力双变量高精度耦合控制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武哲 杨钢 +1 位作者 李宝仁 甘润林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32,共8页
针对双向液压机电液伺服系统中位移-力双变量高精度耦合控制需求,基于负载口独立控制结构设计了一种双向液压机位移-力耦合控制电液伺服系统,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揭示了基于线性负载的位移-力耦合控制系统的物理规律,提出一种双向... 针对双向液压机电液伺服系统中位移-力双变量高精度耦合控制需求,基于负载口独立控制结构设计了一种双向液压机位移-力耦合控制电液伺服系统,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揭示了基于线性负载的位移-力耦合控制系统的物理规律,提出一种双向液压机位移-力耦合控制解耦方法,并通过仿真和试验平台对该方法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系统运行稳定后,力的最大超调量为1.42%,位移的最大超调量为0.8%,力闭环跟踪误差的标准差为447.5 N,位移闭环跟踪误差的标准差为0.037 mm。该方法实现了双向液压机位移与力的高精度耦合控制,增加了系统的自由度,为位移-力双变量耦合控制解耦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液压机 线性负载 负载口独立 位移-力耦合控制 高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被动负载的负载独立口双阀节能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57
4
作者 陈光荣 王军政 +1 位作者 汪首坤 马立玲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53-1058,1064,共7页
为保证电液伺服系统控制精度高、负载能力强、频率响应快等特点,同时实现降低成本、节省能源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主被动负载的负载独立口双阀节能控制系统,由负载独立口双阀控制系统和节能恒压伺服泵站构成.首先从机理上建立了该组合... 为保证电液伺服系统控制精度高、负载能力强、频率响应快等特点,同时实现降低成本、节省能源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主被动负载的负载独立口双阀节能控制系统,由负载独立口双阀控制系统和节能恒压伺服泵站构成.首先从机理上建立了该组合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其静态工作点和节能性能.同时具体研究可能存在的4种复杂工况和4种控制模式.并据模型特性,设计了非线性且抗干扰较好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器及控制策略.最后设计实验平台进行对比实验验证该系统的可行性、控制性能和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被动负载 负载独立口 双阀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鼓分流分相式气液两相流体流量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栋 林益 林宗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7-46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分流分相式气液两相流体流量计 ,其采用转鼓作为分配器 ,从被测的两相流体中成比例地分流出约 2 0 %的气液混合物 ,并应用分离法分别测量出其中的气相和液相流量 ,然后根据比例关系确定被测两相流体的各相总流量 .理论分析和... 提出了一种分流分相式气液两相流体流量计 ,其采用转鼓作为分配器 ,从被测的两相流体中成比例地分流出约 2 0 %的气液混合物 ,并应用分离法分别测量出其中的气相和液相流量 ,然后根据比例关系确定被测两相流体的各相总流量 .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都证明 ,分流系数等于分流通道数与总通道数的比值 ,而与流型无关 .实验中出现的流型包括分层流、波状分层流和环状流 .在实验范围内 ,流量测量的平均误差小于 5 % .实验结果也表明 ,转鼓运动间隙是影响实际分流系数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转鼓的加工精度愈低 ,运动间隙过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鼓 分流分相式 气流两相流体 流量测量 流量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计量稠油中油气水三相流的方法和装置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潘艳芝 王栋 +1 位作者 巩大利 鞠朋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0-144,共5页
油田现场稠油井黏度大、流动性差,传统的分离计量方法很难对其准确计量;另外,稠油油井的流量范围较宽,每天产油量可以从几桶到1 000多桶,可以从不含气到含气率高达80%,一般计量设备难以覆盖这样的井况条件。为了解决这些难题,研究了一... 油田现场稠油井黏度大、流动性差,传统的分离计量方法很难对其准确计量;另外,稠油油井的流量范围较宽,每天产油量可以从几桶到1 000多桶,可以从不含气到含气率高达80%,一般计量设备难以覆盖这样的井况条件。为了解决这些难题,研究了一种计量稠油中油气水三相流的方法,可以适应较宽的油井产量范围,该方法包含一个文丘里流量计、双能伽马传感器和配备差压传感器的小型分离器。当稠油多相流流量较高处于文丘里流量计的计量范围内时,采用文丘里流量计和双能伽马传感器来测量稠油中的油气水流量,同时考虑低雷诺数流动条件下对文丘里流出系数的实时动态计算,建立了适当的模型。当稠油多相流流量处于文丘里流量计的下限或呈间歇流时,利用小型分离器内累积的液相差压对液相进行称重式计量,结合伽马传感器测得的相分率,可得油气水流量。该方法利用伽马射线技术测量稠油的相分率,使得稠油的相分率计量更精确,不受稠油形态的影响;同时,结合准确的称重计量原理,真正实现了对稠油进行油气水三相的在线实时计量。实验结果表明,液相流量、含水率、气流量标准偏差分别为4.2%、1.5%、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 稠油 文丘里流量计 雷诺数 伽马传感器 小型分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不解体油耗分析仪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原培新 孙丽娜 刘红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1136-1139,共4页
首先对不解体油耗检测的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激光和超声波检测技术的理论研究及二者的优缺点的比较,得出了适合于不解体油耗检测的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之后,从检测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超声波传感器的理论研究,得出了适合于小... 首先对不解体油耗检测的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激光和超声波检测技术的理论研究及二者的优缺点的比较,得出了适合于不解体油耗检测的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之后,从检测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超声波传感器的理论研究,得出了适合于小管径微流量不解体油耗检测的超声波传感器选用方案,同时经过实验验证提出适合于不解体油耗分析的超声波检测方法——时差法。最后通过对超声波传感器的误差分析,得到了误差修正曲线及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解体油耗检测 激光 超声波 流量计 传感器 时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压分相计量电能脉冲实现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郭琳云 尹项根 +1 位作者 严新荣 赵小林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2-114,共3页
由于高压电能表相间存在高压电位差,各相电能信息需通过光纤或无线通信等方式进行高速通信,从而造成硬件成本高。提出一种基于高电压分相电能计量和慢速率通信的电能脉冲实现方法,将A、C相分别计量的电能信息在B相电能综合单元中进行综... 由于高压电能表相间存在高压电位差,各相电能信息需通过光纤或无线通信等方式进行高速通信,从而造成硬件成本高。提出一种基于高电压分相电能计量和慢速率通信的电能脉冲实现方法,将A、C相分别计量的电能信息在B相电能综合单元中进行综合及累加,计算本周期的电能增量,并将电能增量所对应的电能脉冲在下个周期内均匀地发出。理论和实际均表明该实现方法能在保证智能设备计量准确度的同时,大幅降低硬件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脉冲 计量准确度 高电压 分相计量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拔式变比例均匀取样器及气液两相流量计量 被引量:5
9
作者 梁法春 陈婧 +2 位作者 陈俊文 何振楠 孟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7-174,共8页
分流比是取样型多相计量装置的关键参数,传统取样装置取样比固定,难以适应现场工况变化。为实现取样比在线调节,提出一种插拔式新型取样器,分流孔数为20,直径为3 mm,沿主管管周均匀布置,取样截面上游设置螺旋器诱发来流形成均匀螺旋环状... 分流比是取样型多相计量装置的关键参数,传统取样装置取样比固定,难以适应现场工况变化。为实现取样比在线调节,提出一种插拔式新型取样器,分流孔数为20,直径为3 mm,沿主管管周均匀布置,取样截面上游设置螺旋器诱发来流形成均匀螺旋环状流,通过特殊设计的取样管可动态改变分流孔的连接方式从而获得期望的取样比。根据取样孔和主流孔阻力平衡关系,推导气液相分流系数公式,并在气液两相流试验环道上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气液相分流系数主要取决于取样孔和主流孔的数目,不受气液相折算速度、入口流型的影响,气液相流量测量最大误差小于±5%;与单孔取样相比,三孔取样阻力损失更低,同时由于进行了多点取样,降低了对液膜均匀程度的依赖,能够在更低的气液相流速工况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计量 相分离控制 分流比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油井新型计量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杭发琴 郭海滨 马珍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51,90,共3页
为了实现试油井产出液气液分离计量,提高试油井计量的自动化程度,研制出一种试油井新型计量装置。该计量装置主要由气-液旋流分离器、旋进漩涡流量计、电磁流量计、自力调节阀、计算机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装置整体采用橇装式结构,占地... 为了实现试油井产出液气液分离计量,提高试油井计量的自动化程度,研制出一种试油井新型计量装置。该计量装置主要由气-液旋流分离器、旋进漩涡流量计、电磁流量计、自力调节阀、计算机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装置整体采用橇装式结构,占地面积小,布局紧凑合理,集成度高。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该装置实现了液量、气量、含水率的连续测量,测量精度高,总液量计量误差≤5%,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分离 计量装置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LW型称重式油井计量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高运宗 杨永全 +3 位作者 蒋余巍 何光智 梁炜 葛宇明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0-34,86,共5页
针对传统的计量方式不能满足塔里木油田生产过程中各井的液量、气量变化大和难以在较宽的计量范围内实现精确计量要求的现状,研制了ZLW型称重式油井计量装置。介绍了ZLW型称重式油井计量装置的结构、原理、系统的组成和标定方法以及主... 针对传统的计量方式不能满足塔里木油田生产过程中各井的液量、气量变化大和难以在较宽的计量范围内实现精确计量要求的现状,研制了ZLW型称重式油井计量装置。介绍了ZLW型称重式油井计量装置的结构、原理、系统的组成和标定方法以及主要的计算公式。研制过程中采用了称重计量技术、高效旋流分离技术、计算机的防死机“看门狗”保护技术、多次沉降分离作用提高纯油计量精度技术和计量分离器的排液技术等几项关键技术,并对比分析了常规典型的油井计量装置和称重式油井计量装置的性能与特点。现场试验表明,该装置不仅可以实现在较宽的量程内有较高的计量精度,提高现场计量参数的准确性、可靠性和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而且消除了压力、温度、密度、粘度、含砂、含蜡和含气等因素对油井计量的影响,实现了在线监测与连续计量,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重式油井计量装置 旋流分离 “看门狗”保护技术 平衡罐排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中防止气穴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曾定荣 徐兵 刘英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3,共3页
介绍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根据负载的大小、方向及指令输出信号,确定负载口独立控制系统的工作模式。分析得出在不同工况下,防止气穴现象产生的最小阀芯开口面积比大小,为整个控制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负载口独立控制 气穴 阀芯开口面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流式气液旋转分离器及其作为湿气流量计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天祥 何利民 任吉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544-1547,共4页
应用旋转固壁替代静止固壁对轴流式旋风分离器的结构进行改进,设计了轴流式气液旋转分离器。试验测试了轴流式气液旋转分离器的机械可靠性和分离效率,测试表明,在一定的工况下,轴流式气液旋转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最高可达99.99%,且在整个... 应用旋转固壁替代静止固壁对轴流式旋风分离器的结构进行改进,设计了轴流式气液旋转分离器。试验测试了轴流式气液旋转分离器的机械可靠性和分离效率,测试表明,在一定的工况下,轴流式气液旋转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最高可达99.99%,且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没有出现机械故障。测试中发现,轴流式气液旋转分离器还可用作湿气流量计,即从湿气流中分离出气相和液相,通过测量湿气条件下旋转表面的转速和被分离液体的流量并进行插值后,可得到气体的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式 旋转分离器 湿气流量计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分离膜及其在水处理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敏哲 栾兆坤 +1 位作者 迟娟 湛蓝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5期182-185,共4页
介绍了常见的几种高分子分离膜的特点以及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高分子分离膜 水处理技术 应用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出口独立控制的装载机摇臂液压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强 杨敬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2-26,163,共6页
传统的液压装载机常采用单阀芯多路阀来控制执行器的运动,存在进出油口同时节流、节流损失大等不足,特别是对于装载机的摇臂液压缸,其外负载变化频繁且作业工况复杂,使用传统的多路阀控制效果不太理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可用于装... 传统的液压装载机常采用单阀芯多路阀来控制执行器的运动,存在进出油口同时节流、节流损失大等不足,特别是对于装载机的摇臂液压缸,其外负载变化频繁且作业工况复杂,使用传统的多路阀控制效果不太理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可用于装载机摇臂液压系统的进出口独立控制策略。利用SimulationX仿真软件建立原装载机机液联合仿真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所建立装载模型的准确性。在原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进出口独立控制的装载机摇臂液压系统,对改进后的摇臂液压系统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新系统的控制方式在能量利用和效率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出口独立控制系统 装载机摇臂 能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电能表校验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建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0-52,62,共4页
分析了现行标准表法校验电能表的不足。引入一种新的电能表校验方法——采算分离法,描述了新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实现过程;介绍了在新方法中利用采集的被校表现场参数计算该表计量误差的方法;说明了与标准表法相比,新方法具有的技术特点和... 分析了现行标准表法校验电能表的不足。引入一种新的电能表校验方法——采算分离法,描述了新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实现过程;介绍了在新方法中利用采集的被校表现场参数计算该表计量误差的方法;说明了与标准表法相比,新方法具有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表法 采算分离法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吸倾斜圆盘式蚕豆精密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锐 王子腾 刘伟渭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32,共8页
针对蚕豆播种机械化程度低、精密播种效果差的问题,结合倾斜圆盘式排种器与气吸式排种器的优点,设计一种气吸倾斜圆盘式蚕豆精密排种器。首先,阐述排种器结构及原理,根据蚕豆的种植农艺要求及种子物理特性,对排种圆盘直径、型孔数量及... 针对蚕豆播种机械化程度低、精密播种效果差的问题,结合倾斜圆盘式排种器与气吸式排种器的优点,设计一种气吸倾斜圆盘式蚕豆精密排种器。首先,阐述排种器结构及原理,根据蚕豆的种植农艺要求及种子物理特性,对排种圆盘直径、型孔数量及形状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然后,利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形状气孔对气室流速及压力影响进行仿真分析,确定最佳的气孔形状;最后,以转速、型孔直径和气孔负压为试验因素,合格率、漏播率和重播率为试验指标,在JPS-12型视觉排种器性能试验台上进行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转速为78 r/min、气孔负压为2 kPa、型孔直径为23 mm时,排种试验合格率为93.67%,重播率为4.33%,漏播率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气吸倾斜圆盘式 精密排种器 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式多级分离计量装置方案设计
18
作者 梁政 王惠明 梁春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5-138,共4页
针对油田传统的计量方式不能满足油田生产测试过程中各井的产量测试,特别是几乎不可能同步测试、记录功图测试阶段的产油气量,难以在较宽的计量范围内实现精确计量要求的现状,设计了移动式多级分离计量装置的方案。介绍了移动式多级分... 针对油田传统的计量方式不能满足油田生产测试过程中各井的产量测试,特别是几乎不可能同步测试、记录功图测试阶段的产油气量,难以在较宽的计量范围内实现精确计量要求的现状,设计了移动式多级分离计量装置的方案。介绍了移动式多级分离计量装置的结构、原理、主要技术指标、系统的组成、技术关键和需要在设计中重点考虑的几个问题。着重阐述了设计过程中在以往的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和采用了高效气-液旋流分离技术、高效多级液-液旋流分离技术、破乳技术、多次沉降分离提高纯油计量精度技术、计量分离器的排液技术和最佳流量计的选择标准等几项关键技术,并对如何破除混合液中的乳化水以增强分离效果,以及在串联旋流器时应重点考虑以底流还是溢流为主的参数控制方式等问题做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式 多级分离 计量装置 气液分离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解体油耗分析仪检测方法研究
19
作者 原培新 刘红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7-108,共2页
首先对不解体油耗检测的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激光和超声波检测技术的理论研究及二者的优缺点的比较,得出了适合于不解体油耗检测的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之后,从检测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超声波传感器的理论研究,得出了适合于小... 首先对不解体油耗检测的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激光和超声波检测技术的理论研究及二者的优缺点的比较,得出了适合于不解体油耗检测的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之后,从检测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超声波传感器的理论研究,得出了适合于小管径微流量不解体油耗检测的超声波传感器选用方案,同时经过实验佐证提出适合于不解体油耗分析的超声波检测方法——时差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解体油耗检测 激光 超声波 流量计 传感器 时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出口独立复合控制挖掘机的动臂速度位置特性 被引量:15
20
作者 师建鹏 权龙 +1 位作者 张晓刚 熊晓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97-1807,共11页
为适应工程机械智能化作业和高质量作业的发展要求,在泵阀复合控制和进出口独立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模式切换的动臂升降速度和位置复合控制策略.根据设定的目标位置和运行速度,设计期望的运行轨迹.采用提出的控制策略,使动臂... 为适应工程机械智能化作业和高质量作业的发展要求,在泵阀复合控制和进出口独立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模式切换的动臂升降速度和位置复合控制策略.根据设定的目标位置和运行速度,设计期望的运行轨迹.采用提出的控制策略,使动臂作业过程按预期轨迹运行,并使动臂在接近目标位置时精确定位.在充分利用进出口独立控制系统节能特性的基础上,实现速度位置的复合控制.建立机电液联合仿真模型,分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并预测参数,进一步构建试验测试系统并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动臂可以按照设定的轨迹平稳运行并实现高精度定位.本研究可为工程机械的自动化作业和高质量作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出口独立控制系统 挖掘机动臂 速度位置复合控制 流量匹配 泵阀复合控制 模式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