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的DeepLabV3+网络的Sentinel-1影像水体提取
1
作者 赵兴旺 赵妍 +1 位作者 刘超 刘春阳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0,共5页
为了提高雷达影像提取水体的精度,本文以2023年Sentinel-1系列影像为数据源,在DeepLabV3+网络模型的基础上优化主干网络,并融合SE通道注意力机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SEDeepLabV3+,针对改进的模型进行了消融试验,并以7月3... 为了提高雷达影像提取水体的精度,本文以2023年Sentinel-1系列影像为数据源,在DeepLabV3+网络模型的基础上优化主干网络,并融合SE通道注意力机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SEDeepLabV3+,针对改进的模型进行了消融试验,并以7月31日北京市昌平区水体提取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改进后的SEDeepLabV3+方法提取水体时,平均交并比与像素准确率能够达到88.55%和93.49%,与DeepLabV3+、HRNet、U-Net相比,平均交并比分别提高了2.26%、2.31%和5.08%,平均像素准确率分别提高了0.76%、0.80%和3.07%,改进后的SEDeepLabV3+不仅具有更轻量级的网络结构,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水体提取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LabV3+ 水体提取 SE通道注意力机制 sentinel-1影像 语义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三号和Sentinel-1/2融合监测锡亚琴冰川厚度变化研究
2
作者 张瑞宇 蒋弥 +2 位作者 李刚 钟敏 程晓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2-812,共11页
冰层厚度变化是评估冰川物质平衡的重要环节,利用表面平行流假设并结合升降轨SAR数据集估算冰厚变化的方法近年来被视为研究热点.然而,这类方法往往需要通过正则化手段抑制观测不足引发的解算不确定性,而传统二范数的解算策略也易受到... 冰层厚度变化是评估冰川物质平衡的重要环节,利用表面平行流假设并结合升降轨SAR数据集估算冰厚变化的方法近年来被视为研究热点.然而,这类方法往往需要通过正则化手段抑制观测不足引发的解算不确定性,而传统二范数的解算策略也易受到观测粗差引起的误差传播.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以锡亚琴冰川为例,提出结合Sentinel-1/2和高分三号数据估算偏移量,通过联合解算偏移量和迭代重加权最小二乘得到冰川三维流速和冰层厚度变化.通过多源数据增加观测量的思想取代正则化,消除正则化因子主观性对结果的影响.在表面平行流假设的条件下监测显示2018年7—9月锡亚琴冰川非表面平行流速约为-0.018 m·d^(-1),冰川主要表现为消融.与仅利用Sentinel-1升降轨道数据的解算结果相比,结合Sentinel-2和高分三号数据显著提高了三维流速的估计精度.在东西、北南和垂直方向上,精度分别提升了51%、30%和31%.研究结果表明多影像联合解算有助于提高冰川厚度变化精度,而我国高分三号卫星数据的应用显著提升了三维流速的解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厚度变化 高分三号 sentinel-1/2 偏移量跟踪 抗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影像的冰川自动化提取方法试验
3
作者 黄丽 李宗仁 +3 位作者 李得林 辛荣芳 李启萍 魏赛拉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710-7718,共9页
近半个世纪以来,受全球气候暖湿化影响,中国冰川消融速度逐渐加剧,加强对冰川分布状况的监测日益重要,如何快速且准确地提取冰川信息,对实现冰川常态化监测工作尤为关键。针对目前冰川自动化提取方法存在的不足,采用面向对象自动分类技... 近半个世纪以来,受全球气候暖湿化影响,中国冰川消融速度逐渐加剧,加强对冰川分布状况的监测日益重要,如何快速且准确地提取冰川信息,对实现冰川常态化监测工作尤为关键。针对目前冰川自动化提取方法存在的不足,采用面向对象自动分类技术,以青海省门源县为试验区,利用Sentinel-2影像与DEM数据,分析总结了冰川在多维度特征下的表现规律,并针对冰川提取中存在的边界破碎、山体阴影处的漏提、云误提等现象,利用决策树C5.0模型构建了多特征组合的冰川提取规则集与邻域特征的提取规则集,解决了单阶段面向对象自动化提取算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形成了基于面向对象的两阶段冰川提取方法,实现了冰川信息的高效自动化提取。试验结果表明:区内冰川在光谱均值、光谱标准差、归一化雪盖指数NDSI、DEM、邻接度、坡向等特征下具有响应规律,构建的两阶段提取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冰川的自动化提取,并在云盖区域和山体阴影区域内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识别精度达98.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2影像 决策树 多特征组合 邻域特征 冰川自动化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Sentinel-2影像和近红外潮滩指数的海岸带潮滩提取方法
4
作者 周汝佳 夏清 +4 位作者 郑琼 朱丽红 李建华 李斌 宋佳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10,共8页
利用遥感瞬时影像提取海岸带潮滩时,受潮汐影响导致空间分布提取准确性低。以削弱潮汐影响为目的,提出一种联合时序Sentinel-2影像与潮滩指数的海岸带潮滩提取方法。首先,基于Sentinel-2时间序列影像,利用分位数合成法生成高、低潮影像... 利用遥感瞬时影像提取海岸带潮滩时,受潮汐影响导致空间分布提取准确性低。以削弱潮汐影响为目的,提出一种联合时序Sentinel-2影像与潮滩指数的海岸带潮滩提取方法。首先,基于Sentinel-2时间序列影像,利用分位数合成法生成高、低潮影像,分析不同地类在高、低潮影像上的光谱反射率特征,构建一种可排除潮汐瞬时干扰的近红外波段潮滩提取指数;将影像光谱与潮滩提取指数输入到机器学习算法中,实现潮滩的快速、高效提取。此外,研究讨论了潮滩指数的可分离性及方法的普适性。结果表明:构建的潮滩提取指数对潮滩具有较好的可分离性,潮滩提取总体精度为93.02%,Kappa系数为0.86,提出的方法对含有近红外波段的遥感影像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能够实现自动、快速的潮滩提取,为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遥感 海岸带潮滩指数 定量分析法 近红外波段 sentinel-2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Sentinel-1/2数据融合监测土壤含盐量模型研究
5
作者 代天金 陈俊英 +4 位作者 郭佳奇 白旭乾 钱龙 巴亚岚 张智韬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41,共10页
快速准确获取土壤含盐量(SSC)信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卫星遥感技术凭借大范围同步监测的优势在SSC监测领域被广泛关注,但其监测精度常面临植被覆盖干扰和灌溉事件等多源误差源的挑战。本研究以Sentinel-1/2卫星数据为基础,结合... 快速准确获取土壤含盐量(SSC)信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卫星遥感技术凭借大范围同步监测的优势在SSC监测领域被广泛关注,但其监测精度常面临植被覆盖干扰和灌溉事件等多源误差源的挑战。本研究以Sentinel-1/2卫星数据为基础,结合地面实测数据,对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的土壤含盐量进行监测,以期明确不同植被覆盖对土壤含盐量遥感监测准确性的影响。首先,根据研究区内植被覆盖度、NDVI变化趋势、作物生育期将全植被覆盖划分为3个时期(D1:早期;D2:中期;D3:后期);其次,分析不同时期变量(植被指数与极化指数)对不同深度土壤含盐量的敏感性,并利用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分析算法筛选变量;最后,结合机器学习算法(SVM、RF与ELM模型),生成各时期不同深度土壤含盐量分布图。结果表明:D2时期变量与SSC的相关性最好,D3时期次之,D1时期最低;雷达遥感与光学遥感数据融合有助于监测作物不同时期的土壤含盐量;RF模型为最佳土壤含盐量监测模型,10~20 cm土壤含盐量监测精度最高,R^(2)达到0.79,RMSE为1.62 g/kg;从空间分布来看,研究区南部土壤盐渍化程度最重,从深度上看,各时期20~40 cm的土壤含盐量最高,从时间变化来看,作物生长0~10 cm与10~20 cm土壤含盐量呈现增加趋势,20~40 cm土壤含盐量呈现减少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土壤盐渍化的精准监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1/2 土壤含盐量 作物生长时期 VIP分析 机器学习 植被覆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Sentinel-1 SAR和Sentinel-2 MSI的湖泊浮叶和挺水植被自动分类算法
6
作者 辛逸豪 罗菊花 +6 位作者 徐颖 秦海涛 孟迪 何锋 鲁露 陈青 徐亚田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9-1429,共11页
浮叶植被和挺水植被是湖泊的重要初级生产者,在湖泊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生态功能。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浮叶植被和挺水植被空间分布和变化对湖泊生态评估和碳源汇核算具有重要意义。浮叶植被和挺水植被均具有典型的植被光谱特征,仅... 浮叶植被和挺水植被是湖泊的重要初级生产者,在湖泊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生态功能。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浮叶植被和挺水植被空间分布和变化对湖泊生态评估和碳源汇核算具有重要意义。浮叶植被和挺水植被均具有典型的植被光谱特征,仅使用光学遥感难以进行区分,并且在富营养化湖泊中其分类还会受到具有相似光谱特征的藻类水华干扰。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联合Sentinel-1 SAR和Sentinel-2 MSI的湖泊浮叶植被和挺水植被自动分类算法。算法首先通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Otsu算法获取湖泊中具有植被光谱特征的地物区域,然后使用Sentinel-1 SAR影像的第一主成分(PCA1)和K-means聚类算法从该区域中提取浮叶植被和挺水植被。其中,PCA1是算法的核心分类指标,可以去除藻类水华影响并实现浮叶植被和挺水植被的准确分离。算法在太湖、乌梁素海、阳澄湖、南漪湖4个典型湖泊中开展了精度验证,平均总体分类精度为83.76%,Kappa系数为0.71。基于该算法,本研究获取了太湖年内和年际浮叶植被和挺水植被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类植被的年内覆盖度峰值均出现在710月份;20162023年间,浮叶植被面积显著增加,从24.21 km^(2)增至68.03 km^(2),而挺水植被面积则相对稳定,年均面积约为41.48 km^(2)。该算法不仅解决了浮叶和挺水植被识别难的问题,还实现了自动化。在大尺度湖泊浮叶和挺水植被时空变化监测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为未来的湖泊生态评估和碳源汇核算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遥感 浮叶植被 挺水植被 sentinel-1 SAR sentinel-2 M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影像的山区撂荒地提取与空间格局分析:以大方县为例
7
作者 陈涛 谢国靖 +1 位作者 杨丽 李蔓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16-124,共9页
[目的]探究基于Sentinel-2影像的山区撂荒地提取与空间格局分析,为山区耕地撂荒规模及耕地稳定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大方县为研究区,基于2017-2021年Sentinel-2号遥感影像,应用人工目视判读与决策树(CART)分类算法相结合进行土地分类... [目的]探究基于Sentinel-2影像的山区撂荒地提取与空间格局分析,为山区耕地撂荒规模及耕地稳定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大方县为研究区,基于2017-2021年Sentinel-2号遥感影像,应用人工目视判读与决策树(CART)分类算法相结合进行土地分类,确立撂荒地识别规则;以2017年为本底数据,提取研究区2019年和2021年耕地撂荒信息,分析撂荒地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利用人工目视判读与决策树(CART)分类算法相结合将土地分为耕地、裸地、草地、林地、水体和建筑用地6类。其中,2017年、2019年和2021年总体分类精度分别达79.49%、78.32%和84.49%。撂荒地在全县均有分布,在南部、西南部和北部分布较为集中。2019年和2021年的耕地面积分别较2017年提高6.39%和8.06%;撂荒面积分别为23889.70 hm^(2)和17527.87 hm^(2),2021年撂荒率较2019年降低9.14百分点。大方县撂荒地地块破碎、面积狭小,且聚集程度高;抛荒现象随坡度升高呈先减后增趋势;随高程升高呈先增后减趋势。[结论]基于Sentinel-2影像提取山区撂荒地的分类精度较高,可较为准确地反映大方县的撂荒状况。大方县撂荒地弃耕现象总体呈减少趋势,耕地抛荒现象易发生在坡度较高区域,1200~1800 m高程带上的耕地闲置现象明显,更易撂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撂荒地 sentinel-2遥感影像 决策树 空间分布格局 大方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Sentinel-2影像与激光雷达数据的黄山区森林分类
8
作者 陈伟 马秀 +2 位作者 傅宇 张舒 孙伟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共10页
【目的】森林精准分类对于估算森林生产力和评估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山区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多源遥感数据在提高森林分类精度方面的效果。【方法】利用时序Sentinel-2数据提取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植被指数,构建多时... 【目的】森林精准分类对于估算森林生产力和评估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山区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多源遥感数据在提高森林分类精度方面的效果。【方法】利用时序Sentinel-2数据提取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植被指数,构建多时相特征集合。同时,利用激光雷达数据提取高度和强度变量,构建森林垂直结构参数。将时序Sentinel-2信息引入基于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森林分类,并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实现3种分类方案,评估不同分类方案的精度。【结果】1)采用单一雷达数据进行分类的总体精度为70.36%,Kappa系数为0.582。多源遥感数据协同分类在森林分类上显著优于单一点云数据的方法,总体精度提高了7.92%,Kappa系数为0.702。引入时序Sentinel-2数据进一步提高了8.21%的总体精度,且Kappa系数为0.794;2)在各个森林类型中,阔叶林和其他类别表现出较高的分类精度,其次是竹林和针叶林,而针阔混交林的分类精度较低;3)分类结果显示,黄山区森林总面积为135835.35 hm^(2),其中,阔叶林95294.38 hm^(2),针叶林9907.07 hm^(2),针阔混交林2990.35hm^(2),竹林16499.95hm^(2),灌木林11143.60hm^(2)。【结论】单一数据源分类精度低于多源数据分类精度,加入时序数据的多源数据分类精度高于未加入时的分类精度,证明了多源遥感数据和时序信息的协同应用能显著提高森林分类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sentinel-2影像 激光雷达 森林分类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遥感影像的南方丘陵区油菜种植面积提取研究——以湖南省临澧县为例
9
作者 陈铸 徐异凡 +2 位作者 徐思源 王军飞 覃伟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95-100,共6页
该研究基于Sentinel-2遥感影像数据,结合归一化差分黄度指数(NDY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耕地数据提取了2022年3月临澧县花期油菜种植面积。结合NDYI和EVI进行油菜种植面积提取,生产者精度、用户精度、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7.83... 该研究基于Sentinel-2遥感影像数据,结合归一化差分黄度指数(NDY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耕地数据提取了2022年3月临澧县花期油菜种植面积。结合NDYI和EVI进行油菜种植面积提取,生产者精度、用户精度、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7.83%、85.17%、91.19%和0.82;结合NDYI、EVI以及耕地数据进行提取,生产者精度、用户精度、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提升至91.21%、92.17%、98.13%和0.91。提取结果显示:2022年3月临澧县油菜种植面积为82.75 km^(2),其中四新岗镇的种植面积最大(13.07 km^(2)),望城街道种植面积最小(3.86 km^(2)),临澧县油菜种植主要集中在以合口镇、新安镇和刻木山乡为主的平原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2遥感影像 植被指数 油菜种植区 自动提取 临澧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ntinel-2遥感影像在天山北坡乔木林地上碳储量估算中的应用
10
作者 赵兵杰 高鹏远 +4 位作者 王春博 赵卫常 左伟昆 梁岱松 司雷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90-196,共7页
为探究Sentinel-2对天山北坡乔木林地上碳储量的估测潜力,利用2021年Sentinel-2遥感影像和样方调查数据开展试点研究。综合考虑光谱信息、植被指数、纹理特征、地形因子,采用平均残差平方和(RMS)、赤池信息准则(AIC)、校正决定系数(R^(2... 为探究Sentinel-2对天山北坡乔木林地上碳储量的估测潜力,利用2021年Sentinel-2遥感影像和样方调查数据开展试点研究。综合考虑光谱信息、植被指数、纹理特征、地形因子,采用平均残差平方和(RMS)、赤池信息准则(AIC)、校正决定系数(R^(2)_adjust)筛选最优变量,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和稳健估计法分别建模,并以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ERMS)、相对均方根误差(ERRMS)、偏差(bbias)评价模型精度。结果表明,基于Sentinel-2遥感影像数据共提取出22个极显著遥感因子(P<0.01),通过变量优选确定7个建模因子,涵盖光谱信息(band11、band12、band4、band5)、植被指数(NDVI、RVI)和纹理特征(b11-Mean)3类特征。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和稳健估计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可靠性均较高,且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更优,表明Sentinel-2在天山北坡乔木林碳储量估测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2 遥感影像 乔木林 地上碳储量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稳健估计法 天山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1结合Sentinel-2和Landsat8影像的水体提取方法比较——以鲁班水库为例
11
作者 苏子昕 青玲萱 +4 位作者 王鑫 薛飞阳 王旭 秦翔宇 杨存建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基于sentinel-1数据结合sentinel-2数据和Landsat8数据,提取2017年—2021年鲁班水库五年间的水体年间变化,对所提取的水体面积进行分析,比较两种影像对鲁班水库水体提取的差异,经过水体指数的计算以及分析得到鲁班水库的水体面积。senti... 基于sentinel-1数据结合sentinel-2数据和Landsat8数据,提取2017年—2021年鲁班水库五年间的水体年间变化,对所提取的水体面积进行分析,比较两种影像对鲁班水库水体提取的差异,经过水体指数的计算以及分析得到鲁班水库的水体面积。sentinel-2影像数据对水体提取的效果较好于Landsat8数据,sentinel-2影像总体分类精度达0.993,kappa系数为0.991,而Landsat8的总体精度为0.989,kappa系数为0.986。通过对鲁班水库这种大中型水体的水体提取选择使用sentinel-2数据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提取 水体指数 sentinel-2 Landsat8 sentine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1/2改进极化指数和纹理特征的土壤含盐量反演模型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智韬 贺玉洁 +3 位作者 殷皓原 项茹 陈俊英 杜瑞麒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5-185,共11页
目前Sentinel-1/2协同反演植被土壤含盐量的研究大多是基于Sentinel-2光谱信息和Sentinel-1后向散射系数,没有考虑Sentinel-2光谱信息容易受土壤亮度等信息影响,Sentinel-1后向散射系数容易受土壤粗糙度和水分影响。为进一步提高Sentine... 目前Sentinel-1/2协同反演植被土壤含盐量的研究大多是基于Sentinel-2光谱信息和Sentinel-1后向散射系数,没有考虑Sentinel-2光谱信息容易受土壤亮度等信息影响,Sentinel-1后向散射系数容易受土壤粗糙度和水分影响。为进一步提高Sentinel-1/2协同反演植被土壤含盐量的精度,用水云模型对雷达卫星后向散射系数进行校正,消除植被影响;然后协同Sentinel-2纹理特征,基于VIP、OOB、PCA 3种变量筛选和RF、ELM、Cubist 3种机器学习回归模型构建植被土壤含盐量反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水云模型去除植被影响后的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及其极化组合指数与土壤含盐量的相关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不同变量选择方法与不同机器学习方法耦合模型在反演土壤含盐量中,OOB变量筛选方法与RF、ELM和Cubist 3种机器学习方法的耦合模型精度最佳,建模集和验证集的R2都在0.750以上,且验证集的RMSE和MAE均最小;其中OOB-Cubist耦合模型精度最高,且R_(v)^(2)/R_(c)^(2)为0.955,具有良好的鲁棒性。研究可为机器学习协同物理模型、光学卫星协同雷达卫星在土壤含盐量反演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盐量 sentinel-1/2 纹理特征 水云模型 机器学习 改进极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Sentinel-2影像的引黄灌区作物结构提取和供需水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斌 毕春宁 +4 位作者 薛建春 毕华军 孙力 许建辉 李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137,共7页
在黄河流域用水指标严格控制的背景下,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引黄灌区为例,利用2022年时序Sentinel-2遥感影像构建作物生育期的NDVI时间序列,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灌区作物种植结构,基于垦利站气象资料和Penman-Monteith公式,分析了197... 在黄河流域用水指标严格控制的背景下,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引黄灌区为例,利用2022年时序Sentinel-2遥感影像构建作物生育期的NDVI时间序列,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灌区作物种植结构,基于垦利站气象资料和Penman-Monteith公式,分析了1973—2022年各作物的需水特性,利用遥感影像解译的各作物种植面积,计算了2022年灌区作物在不同降水保证率(5%、25%、50%、75%、95%)条件下的灌溉总需水量,结合2023年分配给灌区作物的灌溉水指标探究了灌溉水资源供需之间的平衡。结果表明:基于NDVI时间序列构建决策树分类方法可有效提取作物的种植结构,总体分类精度为85.07%,Kappa系数为0.819,能够满足作物灌溉需水量的研究。作物净灌溉需水量年际波动较大,水稻和冬小麦补充灌溉水量在所有作物中位列前两位,均值分别为913 mm和410 mm;处于雨季生长的夏玉米、夏大豆补充灌溉水量较小且灌溉需求均值较小。研究区2023年分配的灌溉水指标在降水保证率为50%时研究区灌溉水亏缺量为235.5万m^(3),在降水保证率为75%和95%时灌溉水亏缺量分别为1 754.5万m^(3)和2 261.5万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2影像 种植结构 需水特性 灌溉水供需 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ntinel-2遥感影像在盘锦水稻米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岩 高美琦 +3 位作者 李荣平 赵先丽 张美玲 卞景阳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81,共8页
本研究基于水稻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4个生育期的Sentinel-2遥感数据,分析各生育期内卫星遥感光谱参数与稻米品质指标的关系,建立基于各生育期卫星光谱信息的水稻品质指标预测模型。将5种稻米品质指标分别与4个生育期内的光... 本研究基于水稻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4个生育期的Sentinel-2遥感数据,分析各生育期内卫星遥感光谱参数与稻米品质指标的关系,建立基于各生育期卫星光谱信息的水稻品质指标预测模型。将5种稻米品质指标分别与4个生育期内的光谱参数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5项品质指标在4个生育期内均与光谱参数有不同程度相关性。然后筛选出相关性效果显著的光谱参数,用于建立各品质指标的预测方程,建模结果表明,基于卫星遥感光谱信息解释率由大到小的稻米品质指标依次是精米率>长宽比>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糙米率;卫星遥感光谱反演稻米各品质指标所在的最佳生育期不同,糙米率和精米率的最佳生育期为抽穗期,其建模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分别为0.461和0.893;长宽比的最佳生育期为成熟期,R^(2)为0.878;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最佳生育期为灌浆期,R^(2)分别为0.646和0.647;基于卫星遥感光谱信息的稻米品质模型验证效果较好,解释率为51%~74%。可见,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实现大范围水稻品质指标定量监测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遥感 sentinel-2遥感影像 光谱参数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影像的巴尔托洛冰川冰面湖研究
15
作者 刘晓 孙永玲 +1 位作者 孙世金 李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3,80,共6页
冰面湖是冰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冰川消融的指示器,不仅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迅速,而且对了解和掌握区域水资源信息意义重大。本文基于Sentinel-2遥感数据,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巴尔托洛冰川冰面湖进行识别提取,并基于提取结果分析研究区冰... 冰面湖是冰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冰川消融的指示器,不仅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迅速,而且对了解和掌握区域水资源信息意义重大。本文基于Sentinel-2遥感数据,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巴尔托洛冰川冰面湖进行识别提取,并基于提取结果分析研究区冰面湖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冰面湖面积、数量与冰川高程的关系。本文冰面湖提取的准确率达96.07%,完整率达92.18%,错误率为11.59%;识别出巴尔托洛冰川冰面湖567个,面积为249.46~37134 m^(2);冰面湖多分布在距冰川末端3~26 km处,其中海拔3800~4300 m之间冰面湖数量最多,面积普遍较大,平均面积为1922 m^(2);随着高程的升高,冰面湖的数量和面积逐渐减少,在高程5300 m以上冰面湖数量仅为15个,平均面积为356 m^(2);高程升高导致冰面温度降低,是冰面湖数量和面积骤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托洛冰川 冰面湖 sentinel-2影像 随机森林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1/2数据的洪水淹没范围提取模型 被引量:5
16
作者 邓启睿 张英 +2 位作者 刘佳 乔庆华 翟亮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77,共7页
遥感是监测洪水淹没范围、掌握洪涝灾情演变的重要手段,而光学影像在洪水发生时往往有较多缺失,全天候的SAR影像在提取水体时精度略低。为快速、精准提取洪水淹没范围,构建了一种综合利用Sentinel-2光学影像和Sentinel-1雷达影像数据的... 遥感是监测洪水淹没范围、掌握洪涝灾情演变的重要手段,而光学影像在洪水发生时往往有较多缺失,全天候的SAR影像在提取水体时精度略低。为快速、精准提取洪水淹没范围,构建了一种综合利用Sentinel-2光学影像和Sentinel-1雷达影像数据的洪水淹没范围提取模型,采用一种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即大津算法(OTSU)分别对两种数据以及该模型进行了水体范围提取试验,并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进行了应用分析。结果显示:云量较少的Sentinel-2影像水体提取效果最好,总体精度(OA)达到95.6%;所构建的模型在引入部分可用Sentinel-2数据后,OA达到95%,相比单独使用Sentinel-1数据OA和Kappa系数分别提升1.2%和2.4%。该模型搭载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能实现快速、准确、低成本的地表水体空间范围连续输出,不受限于云雾且比单独使用Sentinel-1影像的提取精度更高,在云覆盖严重导致Sentinel-2数据缺少的情况下,该模型可作为洪水淹没范围提取方法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淹没范围 sentinel-1 sentinel-2 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 Google Earth Engine 保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卫星影像的海南西岛珊瑚礁识别和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雅君 何明郡 +5 位作者 刘聪 贺双颜 姜庆岩 韩玉 陈栋 李培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6,共12页
珊瑚礁是海洋中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加剧的影响下,我国南海珊瑚礁总体处于快速退化状态。以海南西岛珊瑚礁为例,基于Sentinel-2系列卫星10 m空间分辨率影像,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法(object-based image ana... 珊瑚礁是海洋中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加剧的影响下,我国南海珊瑚礁总体处于快速退化状态。以海南西岛珊瑚礁为例,基于Sentinel-2系列卫星10 m空间分辨率影像,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法(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OBIA)对2017年12月~2018年3月和2021年12月两个时期的海南西岛珊瑚礁底质进行了识别分类,并进行珊瑚礁面积变化分析。将2021年12月的分类结果与现场调查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总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3.3%和0.71。对比两个时期珊瑚礁底质分类结果表明,西岛西侧珊瑚礁覆盖面积未出现明显变化,东侧珊瑚礁显示恢复趋势。本文研究表明,10 m地面分辨率卫星系列影像和面向对象的阈值分类方法可以对海南西岛珊瑚礁进行较为准确的识别和变化分析,监测结果可为海南岛沿岸西岛等小型岛礁珊瑚保护及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sentinel-2影像 西岛 底质识别 遥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Sentinel-1/2和环境变量的新疆农田土壤含盐量反演 被引量:9
18
作者 巴亚岚 张智韬 +7 位作者 谢坪良 樊帅龙 杜瑞麒 郭菲 钱龙 白旭乾 贺玉洁 樊少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71-179,共9页
土壤盐渍化是危害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快速精准获取农田土壤盐分信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土地资源管理具有指导作用。为了提高卫星遥感在植被覆盖条件下的土壤含盐量预测精度,该研究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为研究区域,分别在... 土壤盐渍化是危害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快速精准获取农田土壤盐分信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土地资源管理具有指导作用。为了提高卫星遥感在植被覆盖条件下的土壤含盐量预测精度,该研究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为研究区域,分别在2023年7月和8月采集土壤表层(0~20 cm)样本,并获取同步卫星影像。通过Sentinel-1雷达信息、Sentinel-2多光谱信息与环境变量的不同组合构建数据集A(极化指数、光谱指数)、B(极化指数、环境变量)、C(光谱指数、环境变量)、D(极化指数、光谱指数、环境变量),采用自适应提升(adaptive boosting,AdaBoost)、梯度提升回归树(gradient boost regression tree,GBRT)和极端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tree,XGBoost)3种集成学习算法,构建基于不同数据集的土壤含盐量反演模型。结果表明,1)基于数据集D构建的所有模型预测精度普遍高于数据集A、B、C构建的模型,环境变量与雷达数据、多光谱数据的协同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模型精度;2)地形因子和地表温度可作为研究区土壤盐分预测的有效特征变量,其中海拔与表层土壤含盐量的相关性最高;3)在所有数据集中,XGBoost模型性能最优,GBRT次之,AdaBoost模型验证误差较大,其中D-XGBoost模型精度最高,其验证集决定系数为0.72,均方根误差为2.40 g/kg,平均绝对误差为1.29 g/kg;4)基于多种来源变量组合的集成学习算法具有强大的非线性拟合能力,XGBoost能够更好地模拟土壤含盐量与遥感信息和环境因子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并获得理想的拟合结果。该研究结果可为新疆地区土壤含盐量实时动态监测和当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含盐量 sentinel-1/2 环境变量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1和Sentinel-2数据融合的森林林龄反演和动态监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馨 孙玉军 丁志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9,共11页
【目的】在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上借助其强大的计算和数据存储能力,融合多源遥感数据对森林林龄进行遥感反演和动态监测。【方法】融合2017—2023年间Sentinel-1、Sentinel-2及高程数据,通过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分类... 【目的】在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上借助其强大的计算和数据存储能力,融合多源遥感数据对森林林龄进行遥感反演和动态监测。【方法】融合2017—2023年间Sentinel-1、Sentinel-2及高程数据,通过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分类获取土地覆盖信息,并进一步提取森林的分布和面积,同时构建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来准确提取森林变化区域。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融合的多源遥感数据,在GEE上构建RF回归、分类回归树(Cart)以及梯度提升回归树(Gradient tree boost,GTB)3种回归模型,用于杉木组、马尾松组、毛竹林、硬阔叶树组以及其他类树种组的2018年林龄遥感反演,并估算出2017年和2023年的林龄信息,以揭示林龄和龄组在2017—2023年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1)2017—2023年,研究区森林面积的整体变化总计113.93 km^(2),此间森林的减少和更新并存,其空间分布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具体而言,森林面积变化多发生于靠近城区和低海拔地区,且靠近城区的森林面积减少往往不再恢复至森林;2)在5种不同树种组构建的3种模型中,RF回归模型的林龄反演结果最佳,平均R^(2)为0.845,平均RMSE为5.32 a,其中毛竹林反演精度最高,R^(2)为0.863,RMSE为2.411 a;3)2017—2023年,研究区林龄在40 a以下的森林由54.59%减少至51.06%,其中龄组变化最显著为杉木组成熟林,面积增加了38.88%。【结论】在GEE上融合多源遥感数据进行林龄反演和动态监测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本研究结果可为使用云平台及哨兵系列卫星数据对森林资源长时间序列的林龄反演和动态监测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遥感反演 林龄 动态监测 sentinel-1 sentinel-2 Google Earth Eng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E和Sentinel-2影像的杭州城市湿地精细化分类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宸 侯浩 +3 位作者 唐伟 蒋卫国 王品 胡潭高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7-458,共12页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使用Sentinel-2卫星影像数据,采用随机森林算法面向杭州城市湿地类型进行遥感分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湿地类型精细化分类时,相比于使用单一特征信息分类,多特征信息的组合可以显著提高分类精...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使用Sentinel-2卫星影像数据,采用随机森林算法面向杭州城市湿地类型进行遥感分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湿地类型精细化分类时,相比于使用单一特征信息分类,多特征信息的组合可以显著提高分类精度,最优特征组合包括传统光谱特征、红边光谱特征、变换特征、纹理特征和地形特征,其总体精度为81.2%,Kappa系数为0.75;不同特征信息对于不同湿地类型的提取具有重要作用,传统光谱特征对于滩地和养殖池的识别非常有利,而红边光谱特征和变换特征分别对草本沼泽和湖泊的识别更为有效.此外,红边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的组合有利于运河/水渠的识别.通过特征对比实验可为湿地精细化分类的案例研究提供参考,湿地分类结果可为杭州城市湿地信息的遥感识别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 sentinel-2影像 随机森林算法 湿地精细化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