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3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支撑襻人工晶状体在白内障术后眼内稳定性的比较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王胜男 李霄 +2 位作者 迟英杰 李雅薇 郑广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6-262,共7页
目的应用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S-OCT)成像观察并分析不同类型支撑襻人工晶状体(IOL)在白内障术后眼内的稳定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诊断为年龄相关性... 目的应用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S-OCT)成像观察并分析不同类型支撑襻人工晶状体(IOL)在白内障术后眼内的稳定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并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的患者130例130眼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术中植入的IOL类型分为L襻组34例34眼、改良C襻组30例30眼、平板襻组36例36眼、四襻组30例30眼。术前采用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患者眼轴长度、IOL屈光度,采用角膜地形图测量仪测量Kappa角和Alpha角;术后3个月采用SS-OCT采集术眼水平位置上的眼前节图像,测量IOL植入眼内后的前房深度、IOL偏心量、IOL倾斜度及IOL光学面与后囊膜之间围成的空间面积(AREAP)。计算手术前后前房深度变化和屈光度变化。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IOL倾斜度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术后3个月,改良C襻组、L襻组、平板襻组、四襻组IOL平均偏心量和倾斜度依次呈减小趋势,但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7.055,F=5.162,均P>0.05)。改良C襻组、L襻组、平板襻组、四襻组IOL植入术后前房深度、前房深度变化、屈光度变化、AREAP依次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Kappa角与术后3个月IOL倾斜度呈正相关(r=0.554,P<0.001);术前Alpha角与术后3个月IOL倾斜度呈正相关(r=0.469,P<0.001)。以术前Kappa角和术前Alpha角为自变量,IOL倾斜度为因变量构建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有统计学意义(F=39.526,P<0.001,R^(2)=0.384);术前Kappa角每增加1 mm,术后倾斜度增加0.438°;术前Alpha角每增加1 mm,术后倾斜度增加0.300°。结论4种不同支撑襻IOL在白内障术后眼内均具有良好的水平位置居中稳定性;平板襻及四襻IOL在垂直位置的稳定性优于L襻和改良C襻IOL。术前Kappa角和Alpha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预测术后IOL倾斜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前房深度 偏心 倾斜 远视漂移 扫频源O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和倾斜对不同焦点设计人工晶状体体外光学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潘若琳 廖萱 +5 位作者 兰长骏 谢丽暄 谭青青 秦苏云 黄欢 王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1-218,共8页
目的观察偏心和倾斜对不同焦点设计人工晶状体(IOL)光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 3300 PC测量+20 D的蔡司MICS平台单焦点IOL CT ASPHINA 509M(509M)、双焦点IOL AT LISA 809M(809M)和三焦点IOL AT LISA Tri 839MP(839MP)... 目的观察偏心和倾斜对不同焦点设计人工晶状体(IOL)光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 3300 PC测量+20 D的蔡司MICS平台单焦点IOL CT ASPHINA 509M(509M)、双焦点IOL AT LISA 809M(809M)和三焦点IOL AT LISA Tri 839MP(839MP)的光谱透过率。采用体外光学质量测试系统OptiSpheric IOL R&D分别在3.0 mm和4.5 mm孔径下,测量IOL在居中、偏心(0.3、0.5、0.7、0.9和1.1 mm)和倾斜(3°、5°、7°、9°和11°)状态下,不同焦点处的50 lp/mm空间频率下调制传递函数(MTF)值、MTF曲线和美国空军(USAF)分辨率测试图。结果3种IOL均滤过400 nm波长以下的紫外线光谱。居中位置时,在3.0 mm孔径下单焦点IOL 509M远焦点处的MTF值为0.772,双焦点IOL 809M远、近焦点处的MTF值分别为0.467和0.282,三焦点IOL 839MP远、中、近焦点处的MTF值分别为0.416、0.147和0.229;在4.5 mm孔径下,单焦点IOL 509M远焦点处的MTF值为0.664,双焦点IOL 809M远、近焦点处的MTF值分别为0.506和0.264,三焦点IOL 839MP远、中、近焦点处的MTF值分别为0.392、0.107和0.210。3种IOL相比,远焦点处509M的MTF值最高,809M次之,839MP最差;近焦点处IOL 809M的MTF值高于IOL 839MP。偏心和倾斜时,远、近焦点处各IOL的MTF值差异与居中时一致。相同偏心和倾斜程度时,在3.0 mm孔径下各IOL的光学质量较4.5 mm孔径下更佳。随着偏心和倾斜程度增加,各IOL光学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3种IOL在偏心0.3 mm、倾斜5°时均出现光学质量下降。结论蔡司MICS平台设计的IOL光谱透过率一致,具有紫外线滤过功能。3种IOL相比,居中位置时,远、中、近焦点处分别以509M、839MP和809M光学质量最佳;发生偏心和倾斜时,远、近焦点处分别以509M和809M抗偏心和倾斜能力最好。相同偏心或倾斜程度时,小孔径下各IOL光学质量较大孔径更佳。偏心0.3 mm、倾斜5°以上时,IOL各焦点处光学质量均较居中时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紫外线 光谱透过率 单焦点 双焦点 三焦点 偏心 倾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晶状体摘除术联合景深延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可疑原发房角关闭合并老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作者 彭健文 陈威 +4 位作者 黄岚 陈志祺 向思飞 张先林 王军明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541,共6页
目的评估可疑原发房角关闭(PACS)合并老视患者接受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景深延长型(EDOF)人工晶状体植入能否在开放周边房角结构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选取PACS合并老视且晶状体透明的患者80例,根据植入的晶体类型分为对照组46... 目的评估可疑原发房角关闭(PACS)合并老视患者接受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景深延长型(EDOF)人工晶状体植入能否在开放周边房角结构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选取PACS合并老视且晶状体透明的患者80例,根据植入的晶体类型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行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行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EDOF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视力、眼压、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AS-OCT)所测量的房角结构、离焦曲线及Catquest 9SF-CN量表评分,同时填写不良事件表进行安全性研究。结果对于房角结构,治疗3个月后,AS-OCT结果显示两组中央前房深度、750μm前房角开放距离、750μm前房角隐窝面积、750μm小梁网与虹膜间面积、750μm小梁网与虹膜间夹角均较术前增加(均P<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离焦曲线,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在-1.0 D至-4.0 D时视力优于术前(均P<0.05),对照组在+0.5、-0.5、-1.0、-2.0、-3.0、-3.5、-4.0 D时视力优于术前(均P<0.05),且观察组在+1.0 D至-4.0 D时优于对照组(均P<0.05)。对于Catquest 9SF-CN量表,治疗3个月后,两组术后3个月评分均优于术前(P<0.01),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过程中7例患者(其中对照组3例、观察组4例)出现了一过性眼压升高,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PACS合并老视患者在接受透明晶状体摘除术后,房角结构得到显著改善;与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相比,EDOF人工晶状体的植入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晶状体摘除术 景深延长型人工晶状体 可疑原发房角关闭 老视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郝宗龙 聂黎黎 裴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9-556,共8页
无缝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SSF-PCIOL)是一种主要用于在缺乏足够晶状体囊膜支撑的情况下实施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固定的技术,就临床效果而言,SSF-PCIOL具有可以提高患者视觉质量和增强IOL稳定性的优势,其术式包括经玻璃体入路... 无缝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SSF-PCIOL)是一种主要用于在缺乏足够晶状体囊膜支撑的情况下实施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固定的技术,就临床效果而言,SSF-PCIOL具有可以提高患者视觉质量和增强IOL稳定性的优势,其术式包括经玻璃体入路型、巩膜瓣纤维蛋白胶辅助型和经结膜入路型,可供临床选用的IOL类型也从传统的三片式向专门设计用于巩膜固定的新型IOL发展。在临床实践中,SSF-PCIOL可与其他眼科手术联合开展,并应用先进的辅助设备,在减少患者手术创伤和保障手术效果的前提下,提升手术操作的精准性与效果评估的客观性。现就SSF-PCIOL的术式发展历程、IOL类型特点、IOL联合手术和辅助设备的协同应用以及临床效果的全面评估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该术式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临床依据,并为无晶状体囊膜支撑的患者提供手术选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线 后房型 巩膜固定 晶状体 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前后节联合手术时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等屈光策略专家共识(2025)
5
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眼科分会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屈光不正防治学组 +3 位作者 毕燕龙 袁进 杨卫华 柳林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203,共11页
在现代眼科手术领域,眼前后节联合手术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了治疗复杂眼病的一大突破,这一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该技术尤其适用于同时罹患白内障及其他眼前段或眼后段疾病的患者,其手术成功的关键除了要求术者具有精湛的... 在现代眼科手术领域,眼前后节联合手术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了治疗复杂眼病的一大突破,这一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该技术尤其适用于同时罹患白内障及其他眼前段或眼后段疾病的患者,其手术成功的关键除了要求术者具有精湛的前后节联合手术技术经验之外,还要求术前即对眼球整体术后屈光力进行准确地计算或预测,这依赖于术前采用多种检查设备对患眼的生物学参数进行精准测量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本共识就不同病理状态下对眼球进行生物学测量,合理预估术后组织康复及屈光变化进程,优选人工晶状体植入方式、位置及手术时机等提供了综合性建议。本共识旨在优化患眼术后的屈光状态,从而提高术后视觉质量,追求患者最佳视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后节联合手术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植入 眼球生物学参数 屈光状态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4c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调节灵敏度的变化
6
作者 周京 蒋浩 +4 位作者 龙秀 龙秋蓉 石昕 陈芷璿 谷浩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22-527,共6页
目的利用新型智能翻转拍检测V4c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调节灵敏度的变化。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行V4c型ICL植入术并完成随访的高度近视患者40例80眼... 目的利用新型智能翻转拍检测V4c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调节灵敏度的变化。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行V4c型ICL植入术并完成随访的高度近视患者40例80眼。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视力,采用iFLIP翻转拍测量单眼、双眼调节灵敏度、调节时间、放松时间。结果单眼、双眼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裸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眼及双眼调节灵敏度随术后时间的延长均逐渐升高,但幅度逐渐减小,逐渐趋于平稳。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单眼调节灵敏度分别为(7.99±3.42)、(10.19±4.25)、(12.03±4.24)、(13.10±4.66)、(13.64±4.40)cpm,双眼调节灵敏度分别为(9.01±3.63)、(9.56±3.38)、(11.58±4.00)、(13.31±3.64)、(14.03±3.72)cpm,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02、14.46,均P<0.001),其中术后不同时间点单眼调节灵敏度均较术前升高,术后1、3、6个月均较术后1周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3、6个月双眼调节灵敏度较术前和术后1周升高,术后3、6个月较术后1个月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术后时间延长,单眼和双眼调节时间和放松时间均逐渐缩短,但幅度逐渐减小,逐渐趋于平稳。术后不同时间点单眼调节时间和放松时间均较术前缩短,术后1、3、6个月单眼调节时间较术后1周缩短,术后3、6个月单眼调节时间较术后1个月缩短,术后3、6个月单眼放松时间较术后1周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3、6个月双眼调节时间均较术前和术后1周缩短,术后3、6个月均较术后1个月缩短,术后不同时间点双眼放松时间均较术前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CL植入术后裸眼视力、调节灵敏度、调节时间、放松时间较术前明显改善,并随时间推移逐渐趋于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眼调节 屈光手术 智能翻转拍 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调节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放置轴向对术后早期拱高变化的影响
7
作者 徐伊琳 蹇骞 +3 位作者 陈珣 蒋寅婕 牛凌凌 王晓瑛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0,共8页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中的可植入式眼内镜(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术后,患者早期拱高的变化特点及人工晶状体不同放置轴向对早期拱高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平行队列研究,共纳入屈光门诊ICL(V4c)手术患者...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中的可植入式眼内镜(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术后,患者早期拱高的变化特点及人工晶状体不同放置轴向对早期拱高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平行队列研究,共纳入屈光门诊ICL(V4c)手术患者124眼,通过角膜地形图眼前节分析仪(Pentacam)和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ASIA2)等设备观察术后1天、1周、1个月拱高等指标变化。结果ICL植入术后1周时,拱高较术后1天下降(108.2±82.4)μm,下降比例为16.6%±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后保持稳定。在术后1个月内,排除术后1天拱高基线的差异,中拱高组(250~749μm)和高拱高组(≥750μm)拱高下降比例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不同ICL放置轴向组观察发现,水平位ICL拱高的下降在术后1周时很快稳定,垂直位ICL在术后1个月内拱高下降比例更明显(P<0.05)。结论ICL植入术后早期拱高呈现下降趋势,中拱高和水平位放置的ICL稳定较快,高拱高或垂直位ICL下降趋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植入式眼内镜(ICL) 拱高 人工晶状体轴位 角膜地形图眼前节分析仪 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白内障手术要点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晓瑛 周行涛 +2 位作者 竺向佳 蒋永祥 陈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9-223,共5页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患者面临白内障对视力的威胁。此类患者白内障术前眼部检查时应该关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是否大于2000个/mm^(2)、前房角的开放状态以及是否有视网膜脱离、脉络膜新生血管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患者面临白内障对视力的威胁。此类患者白内障术前眼部检查时应该关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是否大于2000个/mm^(2)、前房角的开放状态以及是否有视网膜脱离、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眼底异常;眼部生物测量时应该关注前房深度和晶状体厚度的测量起止线,若行ICL联合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要按照角膜激光手术后的检查要求使用2种以上设备测量角膜屈光力;人工晶状体类型选择时要考虑高度近视眼的组织结构特点,相较于C形与L形襻,平板襻在高度近视伴有大囊袋以及较大的撕囊直径患者中相对更为稳定;Kane、Barrett UniversalⅡ、Olsen、Hill-RBF等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公式在长眼轴人群中相对准确;推荐ICL取出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同时进行,手术切口宜大于2.6 mm。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摘除手术,虽然在减少角膜内皮细胞丢失、减轻角膜水肿、高质量撕囊等方面优于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但因ICL的存在会引起飞秒切削气泡聚积、需要手动调整激光扫描定位以及较低拱高,可造成撕囊和碎核的不完全,建议谨慎使用。眼科医师应充分认识和关注ICL术后白内障手术的特点和设计的难点,与患者充分沟通交流,个性化选择,以期获得更佳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高度近视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手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袋张力环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 被引量:4
9
作者 罗艳 杨慧 肖泽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238,共6页
目的研究伴有角膜散光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环曲面人工晶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及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稳定性。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行白内障... 目的研究伴有角膜散光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环曲面人工晶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及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稳定性。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高度近视伴有角膜散光的患眼54例(76眼),其中31例(38眼)联合植入Toric IOL及CTR(联合组),23例(38眼)单纯植入Toric IOL(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人工晶状体旋转度、残余散光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月,两组患者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均显著高于术前,联合组术后UCVA(LogMAR)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4±0.15)vs.(0.46±0.25),P<0.05]。术后1周、1月、3月及6月,联合组散光分别为(0.38±0.31)、(0.45±0.25)、(0.47±0.23)、(0.56±0.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时间点(均P<0.01)。术后6月联合组IOL平均旋转(2.63±0.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1.43)°(P<0.01)。两组间各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度近视伴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术中植入Toric IOL的同时联合应用CTR,安全性好,能够改善Toric IOL旋转稳定性,提高视觉质量,并且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袋张力环 人工晶状体 高度近视 白内障 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扫频OCT测量的术前晶状体界面位置对于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真实位置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晨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28-733,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扫频OCT(SS-OCT)技术的光学生物测量仪IOLMaster 700获得的晶状体界面位置(IIP)对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IOL)的真实位置(ALP)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描述性研究。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接... 目的 探讨基于扫频OCT(SS-OCT)技术的光学生物测量仪IOLMaster 700获得的晶状体界面位置(IIP)对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IOL)的真实位置(ALP)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描述性研究。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接受白内障手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08例208眼为研究对象。根据植入的IOL不同分为2组:IQ组(80眼)术中植入IQ IOL;ZCB组(128眼)术中植入ZCB IOL。使用基于SS-OCT的生物测量仪IOLMaster 700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对患眼进行生物学参数的测量,获取ALP、术后前房深度(ACD)、IOL厚度等参数,并计算IOL位置误差。结果 白内障术后,208眼的绝对屈光度预测误差(ARPE)为(0.43±0.35) D,134眼(64.4%)的ARPE<0.50 D。与IQ组相比,ZCB组患眼的ALP和ALP2值更大(均为P<0.001)。与IQ组相比,ZCB组ARPE≥0.50 D患眼的IIP显著降低(P=0.028);在ZCB组患者中,与ARPE<0.50 D相比,ARPE≥0.50 D患眼的IIP显著降低(P=0.041)。两组患者的ALP与IIP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IQ组:r=0.815,P<0.001;ZCB组:r=0.757,P<0.001);ALP2与IIP也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IQ组:r=0.797,P<0.001;ZCB组:r=0.743,P<0.001)。通过IIP和术前参数可以获得线性表达式来预测ALP(IQ组、ZCB组的R^(2)分别为0.70、0.68)。结论 基于SS-OCT技术的IOL Master 700测量的IIP位置与白内障术后的ALP相关,可用于优化IOL度数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扫频OCT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晶状体界面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植入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眼内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11
作者 孙燕(综述) 盛迅伦 周激波(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5-679,共5页
可植入式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因其良好的近视矫治效果而广泛开展并日趋成熟。术后ICL位置的变化会导致视力下降、并发白内障、青光眼等并发症。本文依据ICL型号、测量参数、ICL周边组织形态、ICL固定位置等从拱高和旋转2个方面总结造... 可植入式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因其良好的近视矫治效果而广泛开展并日趋成熟。术后ICL位置的变化会导致视力下降、并发白内障、青光眼等并发症。本文依据ICL型号、测量参数、ICL周边组织形态、ICL固定位置等从拱高和旋转2个方面总结造成ICL稳定性改变的影响因素及预测参数,发现型号选择参数、眼内空间组织参数、晶状体脚襻位置、生理调节等因素均可能影响ICL/散光型ICL的拱高和轴位。对这些因素的正确判断可为规范ICL手术、提高ICL眼内稳定性、减少并发症提供参考,也是ICL手术精确性及可预测性提高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植入式人工晶状体 晶状体稳定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G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手术中散光人工晶状体的应用
12
作者 冯劼 罗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7-513,共7页
目的观察25G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手术中植入环曲面人工晶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的临床效果及稳定性。方法回顾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ToricIOL植入患者58例(58眼),其中A组20例(20眼)为1期行25G玻... 目的观察25G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手术中植入环曲面人工晶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的临床效果及稳定性。方法回顾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ToricIOL植入患者58例(58眼),其中A组20例(20眼)为1期行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ToricIOL植入患者。B组18例(18眼)为25G玻璃体切除术后,2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ToricIOL植入患者。C组20例(20眼)为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ToricIOL植入患者。术后随访6月。观察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视力、残余散光度、术后ToricIOL在眼内的旋转度、偏心量及像差。结果术后6月,三组患者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1月、3月及6月,A组散光分别为(0.95±0.34)D、(1.01±0.34)D、(1.23±0.35)D、(1.21±0.32)D,B组散光分别为(0.92±0.31)D、(1.14±0.33)D、(1.21±0.31)D、(1.22±0.33)D,均明显高于C组各时间点[(0.65±0.29)D、(0.73±0.24)D、(0.91±0.34)D、(0.96±0.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月,A组IOL平均旋转(4.85±1.23)°,B组IOL平均旋转(4.78±1.56)°,显著高于C组[(3.80±1.20)°](均P<0.05),A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全眼总像差、全眼总低阶像差(不包括离焦)、全眼总高阶像差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C组平均偏心量分别为(0.284±0.060)mm、(0.278±0.069)mm、(0.265±0.04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伴有角膜散光和玻璃体疾病的白内障患者,选择ToricIOL植入,能够实现较好的旋转稳定性,偏心程度小,从而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1期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与2期白内障手术比较,植入ToricIOL的稳定性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散光 人工晶状体 超声乳化 旋转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眼不同人工晶状体混搭植入矫正老视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郝文娜 马先祯 刘冬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78-582,共5页
近年来,功能性人工晶状体(IOL)的应用为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的改善提供了有效选择,术后满意度及脱镜率高,但也存在眩光、立体视损害等不良现象。匹配应用两种不同的IOL进行植入,发挥IOL各自的优点以提供更卓越的术后效果已被越来越多的... 近年来,功能性人工晶状体(IOL)的应用为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的改善提供了有效选择,术后满意度及脱镜率高,但也存在眩光、立体视损害等不良现象。匹配应用两种不同的IOL进行植入,发挥IOL各自的优点以提供更卓越的术后效果已被越来越多的眼科医师重视,探索更优化的IOL植入方案是治疗白内障同时矫治老视的重要课题。本文就IOL混搭植入在治疗白内障同时矫正老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搭植入人工晶状体 单焦点 多焦点 折射 衍射 白内障 老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外光学质量测试设备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光学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丽暄 廖萱 +5 位作者 兰长骏 谭青青 潘若琳 唐玉玲 秦苏云 王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7,共8页
目的应用体外光学质量测试设备OptiSpheric IOL R&D比较2种具有相同负球差值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AcrySof IQ SN60WF和Proming A1-UV的光学性能。方法应用OptiSpheric IOL R&D设备,分别在球差为0μm(ISO-1)和+0.28μm(ISO-2... 目的应用体外光学质量测试设备OptiSpheric IOL R&D比较2种具有相同负球差值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AcrySof IQ SN60WF和Proming A1-UV的光学性能。方法应用OptiSpheric IOL R&D设备,分别在球差为0μm(ISO-1)和+0.28μm(ISO-2)的模型角膜以及孔径为3.0和4.5 mm条件下对+20.0 D蓝光滤过型SN60WF和高次非球面设计的非蓝光滤过全像差补偿型A1-UV IOL进行光学性能评估。分别测量IOL居中,偏心0.3、0.5、0.7、0.9和1.1 mm,倾斜3°、5°、7°、9°和11°的调制传递函数(MTF)以及USAF 1951分辨率测试图。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3300测试IOL的光谱透射比。结果与A1-UV IOL相比,SN60WF对400~500 nm波长蓝光的光谱透射比明显降低,能明显减少蓝光透过。当孔径为3.0 mm时,居中位置的SN60WF和A1-UV在100 lp/mm空间频率时ISO-1角膜测量条件下MTF值分别为0.576和0.598,ISO-2角膜测量条件下MTF值分别为0.564和0.563;当孔径为4.5 mm时,ISO-1角膜测量条件下MTF值分别为0.238和0.404,ISO-2角膜测量条件下MTF值分别为0.438和0.339。在3.0 mm孔径下,100 lp/mm空间频率时ISO-1角膜测量条件下MTF值均较ISO-2角膜测量条件下升高;在ISO-1角膜测量条件下,A1-UV相比于SN60WF展现出更优越的光学质量,而在ISO-2角膜测量条件下,2种IOL的光学质量相似。在3.0 mm孔径下,偏心0.3 mm的SN60WF和A1-UV在100 lp/mm空间频率时ISO-1角膜测量条件下MTF值分别为0.414和0.571,ISO-2角膜测量条件下MTF值分别为0.438和0.512,倾斜3°的ISO-1角膜测量条件下MTF值分别为0.522和0.597,ISO-2角膜测量条件下MTF值分别为0.532和0.531,A1-UV在2种角膜测量条件下的MTF值和USAF分辨率测试图未发生显著改变。当IOL发生相同程度偏心或倾斜时,除4.5 mm孔径ISO-1角膜测量条件以外,A1-UV各空间频率的MTF值相较于SN60WF均下降。随着孔径的增大,IOL偏心或倾斜对MTF值和USAF分辨率测试图的影响更加显著。结论SN60WF IOL能有效滤过波长在400~500 nm范围内的蓝光。当2种IOL发生大于0.3 mm的偏心或大于3°的倾斜时,均会造成IOL的光学质量下降。A1-UV相较于SN60WF在体外抗偏心和倾斜性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光学性能 体外 偏心 倾斜 成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保护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一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金玉娇 李楠 +6 位作者 孙秋爽 金韦奕 江美玲 刘颖锋 卢焱 孙丽霞 崔仁哲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8-255,共8页
目的观察人工晶状体(IOL)保护下超声乳化手术(PHACO)对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Emery分级Ⅳ~Ⅴ级的硬核白内障患者120例120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观察人工晶状体(IOL)保护下超声乳化手术(PHACO)对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Emery分级Ⅳ~Ⅴ级的硬核白内障患者120例120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HACO组、IOL保护PHACO组和囊外白内障摘除术(ECCE)组,分别行常规PHACO、IOL保护下的PHACO和ECCE,每组40例40眼。最终99例受试者完成随访,其中PHACO组30例30眼,IOL保护PHACO组35例35眼,ECCE组34例34眼。记录各组总手术时间、术中超声乳化时间、累计释放能量。术后随访3个月,检测并比较3个组患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V)、角膜六角形内皮细胞比率(6A)、角膜散光值,不同等级裸眼远视力的眼数分布;记录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IOL保护PHACO组与PHACO组超声能量及超声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91、0.982)。IOL保护PHACO组和PHACO组总手术时间分别为(38.81±2.73)和(36.45±3.45)min,明显短于ECCE组的(69.60±4.3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前3个组患者年龄、性别、晶状体核硬度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PHACO组和IOL保护PHACO组裸眼视力较高的人数较ECCE组高(P=0.006、0.007);IOL保护PHACO组的ECD和6A分别为(2155.57±177.88)/mm^(2)和(41.31±5.18)%,均显著高于PHACO组的(1912.64±224.11)/mm^(2)和(36.18±3.27)%,IOL保护PHACO组的CV为(50.34±5.90)%,低于PHACO组的(55.67±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03、0.005)。术后1周和3个月,IOL保护PHACO组的角膜散光度数均显著低于ECCE组,且高于PHAC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OL保护下的PHACO相对常规PHACO可有效减少超声能量对角膜内皮的损伤,相对ECCE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炎症反应,且并未明显增加术后角膜散光。IOL保护下的PHACO是硬核白内障患者一种有效的改良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角膜内皮 术源性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mfony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预留不同度数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及视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宜 杜洋 +1 位作者 邹贺 张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81-985,共5页
目的比较植入不同预留度数的TECNIS Symfony ZXR00人工晶状体(IOL)的患者术后视力和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眼科中心白内障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72例(72眼)。其中男37例,女3... 目的比较植入不同预留度数的TECNIS Symfony ZXR00人工晶状体(IOL)的患者术后视力和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眼科中心白内障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72例(72眼)。其中男37例,女35例。分为两组:A组(IOL预留度数为0~-0.30 D)38例,B组(IOL预留度数为-0.50~-0.75 D)34例。评估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中视力、裸眼近视力(UNVA)、离焦曲线、调制传递函数值、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三叶草差、视功能指数量表、摘镜率以及不良光学干扰现象。结果术后3个月,A组患者的裸眼远视力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远视力和裸眼中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患者的UNVA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焦在0 D和-2.0 D的屈光度上,两组患者的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其余屈光度范围内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调制传递函数值、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三叶草差和不良光学干扰现象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B组患者的视功能指数量表评分高于A组,A组患者的近距离视物摘镜率低于B组,但A组远距离视物摘镜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预留部分近视的患者拥有更好的UNVA以及更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景深延长型人工晶状体 离焦曲线 高阶像差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双眼视功能差异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锦玉 孙斌 +2 位作者 杨春华 齐东来 姜善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44-548,共5页
目的比较植入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IOL)后双眼视功能的差异。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于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3例(126眼)为研究对象,其中双眼均植入单焦点IOL患者22例(44眼... 目的比较植入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IOL)后双眼视功能的差异。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于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3例(126眼)为研究对象,其中双眼均植入单焦点IOL患者22例(44眼)为单焦点组,双眼分别植入单焦点和多焦点IOL患者21例(42眼)为混合组,双眼均植入多焦点IOL患者20例(40眼)为多焦点组,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中心生理性老视受试者22例(44眼)作为对照组。术后随访3个月,记录并对比4组受试者双眼裸眼远视力(UDVA)、裸眼近视力(UNVA)、离焦曲线、调节幅度(AMP)、正相对调节(PRA)、负相对调节(NRA)、调节反应(BCC)、调节性集合/调节比值(AC/A)、集合近点(NPC)破裂点、远/近距离正融像性聚散(PFV)和负融像性聚散(NFV)破裂点以及立体视。结果随访3个月,4组受试者UD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焦点组和混合组患者的UNVA优于对照组和单焦点组(均为P<0.05)。混合组和多焦点组患者离焦曲线呈双峰状。4组受试者的AMP、NRA、PRA和BCC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组受试者的AC/A和远距离NFV、PFV破裂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NPC破裂点和近距离NFV、PFV破裂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组受试者间远距离立体视正常人数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组患者近距离立体视正常人数占比显著低于其他3组受试者(均为P<0.05)。结论多焦点IOL能够有效改善白内障患者术后UDVA和UNVA,双眼植入多焦点IOL有利于白内障患者术后在远距离和近距离条件下双眼视功能的重建,双眼混合植入单焦点和多焦点IOL短期内可影响患者近距离立体视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视功能 离焦曲线 双眼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点悬吊固定术后患者人工晶状体的倾斜与偏心情况及其与视力预后的关系
18
作者 陈佳菲 王丽英 +2 位作者 张月玲 顾朝辉 肖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6-310,共5页
目的 对比分析四点和两点悬吊固定术后患者人工晶状体的倾斜和偏心情况及其与视力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眼科因各种原因行人工晶状体悬吊固定术的患者80例80眼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 目的 对比分析四点和两点悬吊固定术后患者人工晶状体的倾斜和偏心情况及其与视力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眼科因各种原因行人工晶状体悬吊固定术的患者80例80眼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1例41眼,均行四点悬吊固定术;对照组39例39眼,均行传统的两点悬吊固定术。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术眼术前及末次随访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应用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测量两组术眼术后人工晶状体倾斜角度及偏心距离。比较两组术眼术前及末次随访UCVA、BCVA,术后人工晶状体倾斜角度与偏心距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倾斜角度及偏心距离与术后UCVA、BCVA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术眼末次随访时UCVA和BCVA均优于术前(均为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眼术后UCV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P=0.00),试验组术眼术后UCVA优于对照组;两组术眼术后BCV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P=0.16)。试验组术眼术后人工晶状体水平倾斜度为0.70°±0.24°,垂直倾斜度为0.60°±0.16°;对照组术眼术后人工晶状体水平倾斜度为2.66°±1.40°,垂直倾斜度为3.76°±0.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51、-29.42,P=0.00、0.00)。试验组术眼术后人工晶状体水平偏心距离为(0.24±0.10)mm,垂直偏心距离为(0.25±0.10)mm,对照组术后人工晶状体水平偏心距离为(0.85±0.77)mm,垂直偏心距离为(2.14±0.50)m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2、-21.68,P=0.00、0.00)。试验组术眼人工晶状体水平倾斜度及垂直倾斜度与术后UCVA和术后BCVA均不相关;水平偏心距离及垂直偏心距离与术后UCVA和术后BCVA均不相关(均为P>0.05)。对照组术眼人工晶状体水平倾斜度与术后UCVA和术后BCVA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垂直倾斜度与术后UCVA和术后BCVA均不相关(均为P>0.05),水平偏心距离与术后UCVA和术后BCVA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垂直偏心距离与术后UCVA和术后BCVA均不相关(均为P>0.05)。结论 四点悬吊固定术与传统两点悬吊固定术均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视力,但四点悬吊固定术后术眼人工晶状体倾斜和偏心程度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悬吊固定术 人工晶状体 倾斜 偏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状体囊袋直径与囊袋张力环匹配度对高度近视患者Toric IOL旋转稳定性的影响
19
作者 许衍辉 孟克青 +4 位作者 刘晓静 陈雨梦 郭雨语 李佳鱼 陈志敏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25-730,共6页
目的评估晶状体囊袋直径与囊袋张力环(CTR)匹配度对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术后旋转稳定性及视功能的影响,并探讨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白内障科行超声乳化... 目的评估晶状体囊袋直径与囊袋张力环(CTR)匹配度对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术后旋转稳定性及视功能的影响,并探讨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白内障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Toric IOL植入的高度近视患者(眼轴长度≥26 mm)100眼。根据晶状体前节OCT(CASIA2)测量所得的囊袋等效直径与CTR标准直径比值将受试眼分为匹配组(比值为0.8~1.2)与不匹配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随访,观察Toric IOL旋转角度、残余散光、裸眼视力等指标,并根据术中及随访期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评估安全性。采用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探讨囊袋-CTR匹配度、角膜散光度、眼轴长度等因素对Toric IOL旋转及术后屈光状态的影响。结果匹配组患眼术后各时间点平均IOL旋转角度均显著小于不匹配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匹配组患眼IOL偏心距离和倾斜角度表现出更好稳定性。术后12个月,匹配组患眼残余散光为(0.53±0.29)D,优于不匹配组(0.71±0.34)D(P=0.008)。匹配组患眼裸眼视力改善更明显,视觉质量主观评分更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囊袋-CTR匹配度及术前角膜散光度是影响Toric IOL旋转角度(R^(2)=0.52)及残余散光度(R^(2)=0.46)的主要独立因素。结论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基于CASIA2测量实现精准囊袋-CTR匹配有助于改善Toric IOL旋转稳定性,减少残余散光度,提高术后视觉质量。个性化CTR型号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囊袋-CTR匹配度 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 旋转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折射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残余散光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
20
作者 马晓婷 李科军 +3 位作者 赵智华 张茵 杜颖华 梁福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区域折射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残余散光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LENTIS Comfort LS-313 MF15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57例... 目的探讨区域折射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残余散光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LENTIS Comfort LS-313 MF15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57例(73眼)的病历及随访资料,将其按照术后角膜残余散光进行分组,角膜残余散光>0.75~1.50 D的患者32例40眼作为试验组,角膜残余散光≤0.75 D的患者25例33眼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裸眼远距离视力(5 m)、裸眼中距离视力(80 cm)、裸眼近距离视力(40 cm)、离焦曲线、客观视觉质量、主观视觉质量、满意度及脱镜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裸眼远距离视力(logMAR)均为0.10(0.00,0.22),裸眼中距离视力(logMAR)均为0.00(0.00,0.10),裸眼近距离视力(logMAR)分别为0.20(0.10,0.30)、0.20(0.10,0.20),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离焦曲线显示,附加球镜度数从+2.00 D至-4.00 D的不同屈光度数上的远距离视力两组患者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术后客观视觉质量中总像差、彗差、调制传递函数及斯特列尔比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总高阶像差、球差及三叶草差两组患者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间主观视觉质量、满意度及脱镜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LENTIS Comfort LS-313 MF15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0.75~1.50 D的角膜残余散光对患者主观视觉质量及客观视觉质量中总高阶像差、球差及三叶草差没有影响,对客观视觉质量中总像差、彗差、调制传递函数及斯特列尔比值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光 视觉质量 区域折射型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