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板管式换热器背板温度场和传热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林辉 田怀璋 +2 位作者 王石 易佳婷 伍志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48,共4页
以背板为控制容积,将背板的自然对流和辐射传热视为热汇,建立了板管式换热器数学模型.引入一个导热因子来考虑背板导热对盘管换热的影响,先求解盘管的换热量和温度,然后采用亚松弛法迭代求解背板的温度场和传热量.在23个工况下将板管式... 以背板为控制容积,将背板的自然对流和辐射传热视为热汇,建立了板管式换热器数学模型.引入一个导热因子来考虑背板导热对盘管换热的影响,先求解盘管的换热量和温度,然后采用亚松弛法迭代求解背板的温度场和传热量.在23个工况下将板管式冷凝器和冷凝管的模型传热量和温度场的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发现模型传热量的预测误差在10%以内,背板温度场的计算平均误差为2 5℃,表明模型合理,而且具有较高的精度.该思路和方法可用于求解耦合导热、自然对流和辐射的非等温平板传热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管式换热器 非等温平板 仿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点焊熔核流场及热场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黎峰 赵熹华 曹海鹏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14,共4页
根据计算流体力学与传热学原理 ,建立了描述铝合金电阻点焊液态熔核流动行为和传热过程的轴对称有限元模型。模型中考虑了移动边界层内部液态金属的对流传热和层外固体导热、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和接触电阻随温度的变化、焊件表面通过对... 根据计算流体力学与传热学原理 ,建立了描述铝合金电阻点焊液态熔核流动行为和传热过程的轴对称有限元模型。模型中考虑了移动边界层内部液态金属的对流传热和层外固体导热、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和接触电阻随温度的变化、焊件表面通过对流和辐射向周围环境的散热、球面电极传热以及熔化 /凝固相变潜热对熔核形成热过程的影响 ,并采用有限元法对铝合金点焊熔核形成过程温度场和流场分布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强烈的对流位于熔核中心沿轴线附近区域 ,其流速最大值数量级为1× 10 -1mm/s;在直流焊接条件下 ,5ms时间内开始形成液态熔核 ,并迅速沿轴向和径向扩展 ;回流环速度矢量将能量从熔核中心通过对流传热方式传递到熔核边缘 ,降低熔核内部温度梯度 ,促进熔核生长。试验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电阻点焊 流场 热场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引起倾斜密闭容器内半透过性流体自然对流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林金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83-689,共7页
用实验和数值两种方法研究了倾斜密闭容器中半透过性流体在辐射光的照射下产生的自然对流现象及其对传热的影响.首先建立了基于二维假设下的流体流动和热量传递的动态数学模型,并用有限差分方向交替法进行数值求解,得到稳态下的等温... 用实验和数值两种方法研究了倾斜密闭容器中半透过性流体在辐射光的照射下产生的自然对流现象及其对传热的影响.首先建立了基于二维假设下的流体流动和热量传递的动态数学模型,并用有限差分方向交替法进行数值求解,得到稳态下的等温线和流线图.结果表明,流体的自然对流和传热受光学厚度和容器倾斜角度的影响.还建立了实验装置,测量了稳态下的温度分布.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两者的变化趋势一致,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 辐射 自然对流 热传递 数学模型 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