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南半干旱与半干旱偏旱区苜蓿草地土壤水分与养分特征 被引量:13
1
作者 任晶晶 李军 +1 位作者 王学春 方新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3638-3649,共12页
通过对宁夏南部半干旱区(固原)和半干旱偏旱区(海原)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草地深层土壤水分与养分含量的测定,分析和比较了2种干旱类型区苜蓿草地土壤水分与养分差异及其土层剖面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2个类型... 通过对宁夏南部半干旱区(固原)和半干旱偏旱区(海原)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草地深层土壤水分与养分含量的测定,分析和比较了2种干旱类型区苜蓿草地土壤水分与养分差异及其土层剖面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2个类型旱区苜蓿草地0—1000 cm土层平均土壤湿度随生长年限的延长逐渐降低,但草地衰败后对水分的消耗减少。(2)随土层深度的增加,2个类型旱区苜蓿草地土壤湿度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不断减少。(3)随生长年限的延长,2个类型旱区苜蓿根系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消耗不断加深,6 a苜蓿草地土壤含水量、碱解氮和速效磷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亏缺;10 a苜蓿草地均已进入衰败期,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自上而下逐渐恢复,且半干旱偏旱区恢复的较快;速效磷含量随生长年限的延长不断减少,苜蓿草地衰败后消耗速率减小。(4)半干旱偏旱区相同生长年限苜蓿草地0—40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半干旱区。(5)土壤水分亏缺与养分不均衡导致苜蓿草地衰败。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对旱地苜蓿草地应进行合理灌溉与施肥,平衡土壤养分并延缓草地衰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南旱区 半干旱区 半干旱偏旱区 土壤水分 土壤养分 草地衰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半干旱偏旱区旱作糜子田水分利用调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军 邵明安 王立祥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22-127,共6页
1997~ 1 999年在国家宁南 (海原 )旱农试区设置田间定位试验 ,研究了不同肥力梯度、抗旱制剂拌种、抑蒸集水措施对宁南旱地糜子生长、产量、WUE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1在十分有限降水条件下 ,施肥能促进糜子植株生长 ,提高糜子产量与 ... 1997~ 1 999年在国家宁南 (海原 )旱农试区设置田间定位试验 ,研究了不同肥力梯度、抗旱制剂拌种、抑蒸集水措施对宁南旱地糜子生长、产量、WUE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1在十分有限降水条件下 ,施肥能促进糜子植株生长 ,提高糜子产量与 WUE;2采用黄腐酸钠和吸水树脂拌种 ,在糜子生育中后期能显著促进糜子植株生长 ,分别使糜子增产 7.35 %和 7.4 1 % ,使 WUE增加 0 .0 4 4kg/m3和 0 .0 99kg/m3 ,施肥和抗旱制剂拌种结合有利于提高旱地糜子产量与 WUE;3在 9种抑蒸集水措施中 ,以“吸水树脂拌种 +黄腐酸钠拌种 +地膜覆盖”处理抑蒸集水效果最好 ,促进旱地糜子生长的作用较大 ,比对照增产 5 2 .6 % ,WUE增加 0 .5 2 6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南半干旱偏旱区 旱作农田 糜子 水分利用效率 调控技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旱地作物降水生产潜力及其适度开发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军 王立祥 +1 位作者 邵明安 陶士珩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5-128,共4页
1997~ 1999年在宁南半干旱偏旱区国家宁南 (海原 )旱农试区设置了旱地糜子与春小麦降水生产潜力及其适度开发试验 ,采用肥力梯度法研究有限降水条件下旱地糜子与春小麦的最大产量与适宜开发度。研究结果表明 ,宁南半干旱偏旱区旱地糜... 1997~ 1999年在宁南半干旱偏旱区国家宁南 (海原 )旱农试区设置了旱地糜子与春小麦降水生产潜力及其适度开发试验 ,采用肥力梯度法研究有限降水条件下旱地糜子与春小麦的最大产量与适宜开发度。研究结果表明 ,宁南半干旱偏旱区旱地糜子 3年 (3种降水年型 )平均降水生产潜力为 176 0 .5 kg/ hm2 ,水分利用效率 WU E为0 .6 47kg/ m3 ,潜力适宜开发度为 90 % ,适宜施肥量为氮 90 kg/ hm2、磷 45 kg/ hm2 ;宁南旱地春小麦 3年 (1998~1999年 ,有冬灌 )平均水分生产潜力和 WU E分别为 2 5 5 4.0 kg/ hm2 和 0 .90 3kg/ m3 ,1997年纯旱地降水生产潜力和 WUE分别为 115 8.0 kg/ hm2 和 0 .6 90 kg/ m3 ,潜力适宜开发度为 85 % ,适宜施肥量为氮 6 0 kg/ hm2 、磷 30 kg/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南半干旱偏旱区 糜子 春小麦 降水生产潜力 适度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偏旱区秸秆微贮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青旺 胡建宏 贾志宽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17,共5页
在宁夏南部偏旱区饲草资源十分缺乏的固原和海原 ,利用当地粮食作物秸秆进行微贮 ,并对其营养状况和饲喂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秸秆饲草中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了1 52 .85%,粗纤维含量降低了 2 1 .42 %,总氨基酸含量提高了 2 30 .54%。... 在宁夏南部偏旱区饲草资源十分缺乏的固原和海原 ,利用当地粮食作物秸秆进行微贮 ,并对其营养状况和饲喂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秸秆饲草中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了1 52 .85%,粗纤维含量降低了 2 1 .42 %,总氨基酸含量提高了 2 30 .54%。以微贮 30 d后的玉米秸秆饲喂牛、羊和猪时 ,提高了家畜的采食量。长期饲喂 ,羊、猪日增质量平均可达 2 0 5和 461g,其效益提高了 1 89%和 34%,其成本比氨化饲草降低 6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微贮 宁南偏旱区 营养价值 饲喂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半干旱偏旱区施肥对旱作春小麦田水分动态与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军 王立祥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55-59,共5页
1997~ 1999年在宁南半干旱偏旱区宁南 (海原 )旱农试区设置了旱作春小麦田水分时空动态与平衡观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在春小麦生长期内 ,从播种到成熟 2 m土层土壤含水率呈下降趋势 ,不同肥力处理水分变化动态差异不显著 ,但抽穗至... 1997~ 1999年在宁南半干旱偏旱区宁南 (海原 )旱农试区设置了旱作春小麦田水分时空动态与平衡观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在春小麦生长期内 ,从播种到成熟 2 m土层土壤含水率呈下降趋势 ,不同肥力处理水分变化动态差异不显著 ,但抽穗至成熟期施肥处理土壤含水率较低 ,说明施肥能促进水分的利用 ;不同年份 2 m土层水分含量差异明显 ,但生长期内水分变化动态趋势相似 ;生长期间 0~ 2 0 cm和 2 0~ 80 cm土层含水率变化剧烈 ,不同肥力处理之间差异不大 ,80 cm以下土层含水率相对稳定 ;春小麦生长期降水量 163.7mm,需水量 42 9.1cm,实际耗水量平均 30 1.1mm,水分亏缺 12 8.8mm,水分满足率为 70 .2 % ,不同肥力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 ;因为 1998~ 1999年试验中有冬灌 ,真正旱地水分亏缺量达 2 0 0 m m以上 ,水分满足率约为 5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偏旱区 旱作 春小麦 水分动态 水分平衡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秸秆微贮饲料育肥牛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胡建宏 李青旺 贾志宽 《草食家畜》 2001年第4期39-41,43,共4页
在饲草资源十分短缺的宁南偏旱区 ,利用当地收获籽实后的玉米秸秆微贮后育肥牛 ,试期6 0d。结果表明 ,试验组平均日增重为 1.193kg/头 ,对照组为 0 .912kg/头 ,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30 .81% ,差异极显著 (P <0 .0 1)。试验组牛每增重 ... 在饲草资源十分短缺的宁南偏旱区 ,利用当地收获籽实后的玉米秸秆微贮后育肥牛 ,试期6 0d。结果表明 ,试验组平均日增重为 1.193kg/头 ,对照组为 0 .912kg/头 ,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30 .81% ,差异极显著 (P <0 .0 1)。试验组牛每增重 1kg比对照组少消耗精料 0 .93kg ,降低成本0 .5 9元 ,试验组每头牛比对照组多收益 99.4 8元 /头。这不但有效解决了当地饲草资源的紧缺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微贮饲料 日增重 饲草资源 育肥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偏旱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建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6-111,共6页
基于宁南偏旱区的基本资源特点 ,分析了该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和影响因素 ,提出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以及实现该战略目标应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退耕还牧 ,改善畜牧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条件 ,不断提高畜牧业经营的综合效... 基于宁南偏旱区的基本资源特点 ,分析了该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和影响因素 ,提出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以及实现该战略目标应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退耕还牧 ,改善畜牧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条件 ,不断提高畜牧业经营的综合效益 ;强化意识 ,增加畜牧业投入 ,加强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的推广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 限制因素 宁南偏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个燕麦品种在宁南地区的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张久盘 穆兰海 +2 位作者 杜燕萍 贾宝光 常克勤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3期74-78,共5页
在宁夏南部干旱山区,对引自我国燕麦主产区的7份燕麦品种的抗旱系数(GI)、干旱敏感指数(SSR)、抗旱指数(DI)等指标进行观测,以筛选抗旱品种。结果表明,燕科1号抗旱指数1.77,为1级抗旱(高抗)品种;坝莜8号抗旱指数1.22,为2级抗旱品种;宁莜... 在宁夏南部干旱山区,对引自我国燕麦主产区的7份燕麦品种的抗旱系数(GI)、干旱敏感指数(SSR)、抗旱指数(DI)等指标进行观测,以筛选抗旱品种。结果表明,燕科1号抗旱指数1.77,为1级抗旱(高抗)品种;坝莜8号抗旱指数1.22,为2级抗旱品种;宁莜1号、本德为3级中抗品种;白燕2号为4级弱抗品种;草莜1号为5级不抗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品种 抗旱指数 宁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