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集成学习的恶意代码动态检测方法
1
作者 刘强 王坚 +1 位作者 王亚男 王珊 《信息网络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9-172,共14页
在当前网络环境中,不断升级的恶意代码变种为网络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现有的人工智能模型虽然在恶意代码检测方面成效明显,但仍存在两个不可忽视的缺点。一是泛化能力较差,虽然在训练数据上表现优异,但受概念漂移现象的影响,在实际测... 在当前网络环境中,不断升级的恶意代码变种为网络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现有的人工智能模型虽然在恶意代码检测方面成效明显,但仍存在两个不可忽视的缺点。一是泛化能力较差,虽然在训练数据上表现优异,但受概念漂移现象的影响,在实际测试中性能不够理想;二是鲁棒性不佳,容易受到对抗样本的攻击。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恶意代码动态检测方法,根据API序列的不同特征,分别构建统计特征分析模块、语义特征分析模块和结构特征分析模块,各模块针对性地进行恶意代码检测,最后融合各模块分析结果,得出最终检测结论。在Speakeasy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研究方法相比,该方法各项性能指标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够有效抵抗针对API序列的两种对抗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代码检测 n-gram算法 Transformer编码器 图神经网络 对抗性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神经网络模型校准的成员推理攻击
2
作者 谢丽霞 史镜琛 +2 位作者 杨宏宇 胡泽 成翔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0-791,共12页
针对图神经网络(GNN)模型在其预测中常处于欠自信状态,导致该状态下实施成员推理攻击难度大且攻击漏报率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GNN模型校准的成员推理攻击方法。首先,设计一种基于因果推断的GNN模型校准方法,通过基于注意力机制的... 针对图神经网络(GNN)模型在其预测中常处于欠自信状态,导致该状态下实施成员推理攻击难度大且攻击漏报率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GNN模型校准的成员推理攻击方法。首先,设计一种基于因果推断的GNN模型校准方法,通过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因果图提取、因果图与非因果图解耦、后门路径调整策略和因果关联图生成过程,构建用于训练GNN模型的因果关联图。其次,使用与目标因果关联图在相同数据分布下的影子因果关联图构建影子GNN模型,模拟目标GNN模型的预测行为。最后,使用影子GNN模型的后验概率构建攻击数据集以训练攻击模型,根据目标GNN模型对目标节点的后验概率输出推断其是否属于目标GNN模型的训练数据。在4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在2种攻击模式下面对不同架构的GNN模型进行攻击时,攻击准确率最高为92.6%,性能指标优于基线攻击方法,可有效地实施成员推理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成员推理攻击 模型校准 因果推断 隐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攻击图的电力网络安全风险度量方法
3
作者 向勇 张硕 常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6,共9页
为在不影响不影响生产前提下对电力网络安全进行定量评估,研究一种基于模板构建电力网络分区式攻击图模型的方法。预定义网络拓扑模板和漏洞模板,将电力网络攻击图分区构建。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和最大可能攻击路径预测方... 为在不影响不影响生产前提下对电力网络安全进行定量评估,研究一种基于模板构建电力网络分区式攻击图模型的方法。预定义网络拓扑模板和漏洞模板,将电力网络攻击图分区构建。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和最大可能攻击路径预测方法。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分区的安全等级、设备在网络中的影响以及操作系统版本,计算设备节点的威胁级别。通过考虑跨域次数和攻击路径长度,确定最大可能攻击路径。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电力系统 攻击图 安全度量 最大可能攻击路径 安全分区 漏洞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vNavigator:基于影子路径引导的网络攻击调查方法
4
作者 席昊 范皓 +4 位作者 袁沈阳 朱金宇 陈昌骅 万海 赵曦滨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2,共18页
在网络攻击发生后,开展攻击调查以分析其根本原因及影响至关重要。目前,基于溯源图的技术已成为主流方法,但该方法面临依赖爆炸问题。最新研究通过整合审计日志和应用日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并展现出无须程序插桩、模型训练... 在网络攻击发生后,开展攻击调查以分析其根本原因及影响至关重要。目前,基于溯源图的技术已成为主流方法,但该方法面临依赖爆炸问题。最新研究通过整合审计日志和应用日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并展现出无须程序插桩、模型训练或污点分析的优点。然而,现有日志融合技术要么依赖复杂的融合规则,要么需要进行应用程序逆向工程,且在应对新应用时需重新调整算法,限制了其通用性。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影子路径引导的网络攻击调查方法ProvNavigator。该方法在构图阶段通过分析日志间的相关性,将不同日志源的独立溯源图合并为全局融合溯源图;在攻击调查阶段,当面对依赖爆炸的节点时,ProvNavigator利用“影子路径对”引导调查,选择适当的边进行追踪,以重构整个攻击链。ProvNavigator无须插桩或逆向分析,具备通用性。ProvNavigator的原型系统在包括4个DARPA TC数据集在内的6个真实攻击场景中进行了实验评估。实验结果显示,ProvNavigator能有效还原攻击故事,在仅有6.01%运行时开销的情况下,实现了94.3%的精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调查 依赖爆炸 日志融合 溯源图 影子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NM:基于长短期流图及混合图神经网络的饱和攻击检测方法
5
作者 李佳松 崔允贺 +3 位作者 申国伟 郭春 陈意 蒋朝惠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5-226,共12页
软件定义网络(SDN)的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解耦,该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物联网、云网络等大规模网络场景中。然而,这种解耦的网络架构也使其面临饱和攻击的挑战。基于图神经网络(GNN)检测饱和攻击是SDN中的研究热点,但目前GNN中... 软件定义网络(SDN)的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解耦,该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物联网、云网络等大规模网络场景中。然而,这种解耦的网络架构也使其面临饱和攻击的挑战。基于图神经网络(GNN)检测饱和攻击是SDN中的研究热点,但目前GNN中常用的k近邻(k-NN)图忽略了短期流特征,无法有效聚合节点信息,使模型不能充分利用流的时间特征。为利用流的长短期特征提高饱和攻击检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流图及混合GNN的饱和攻击检测方法HGNM。该方法通过设置2个采样时间来收集流的长短期特征,同时基于灰色关联系数设计一种长短期流图生成方法LSGH以构建长短期流图,使流图包含流的全部特征。此外,设计一种混合GNN模型GU-GCN,通过并联GRU与GCN来获取流的时间特征与空间特征,从而提高模型检测饱和攻击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生成图上,相比于k-NN算法和CRAM算法,LSGH方法能有效提高模型的检测精度;与其他模型相比,GU-GCN模型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值、ROC曲线、PR曲线、混淆矩阵方面都有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 饱和攻击检测 图神经网络 长短期流图 灰色关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GNN:图注入攻击下的图神经网络鲁棒性认证方法
6
作者 王煜恒 刘强 伍晓洁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4-447,共14页
近些年来,图神经网络GNN被广泛应用于异常检测、推荐系统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尽管GNN在特定任务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但许多研究表明,GNN容易受到对抗性扰动的影响。为了缓解GNN面对对抗样本时暴露出的脆弱性问题,部分研究人员针对图修改... 近些年来,图神经网络GNN被广泛应用于异常检测、推荐系统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尽管GNN在特定任务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但许多研究表明,GNN容易受到对抗性扰动的影响。为了缓解GNN面对对抗样本时暴露出的脆弱性问题,部分研究人员针对图修改攻击提出了鲁棒性认证防御技术,旨在提升GNN模型在该场景下抵御恶意扰动的能力。然而,在图注入攻击GIA场景下关于节点分类模型的鲁棒性分析仍未被广泛探索。面对上述挑战,扩展了稀疏感知随机平滑机制并设计了一种GIA场景下基于随机平滑的鲁棒性认证方法RCGNN。为了使得噪声扰动空间符合GIA攻击行为,预注入恶意节点并将扰动限制在恶意节点附近,同时对噪声扰动函数进行了改进,以提升认证比例和扩大最大认证半径。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表明,RCGNN能够实现GIA场景下节点分类任务的鲁棒性认证,相较于稀疏感知随机平滑机制在认证比例和最大认证半径方面获得了更佳的认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节点分类 随机平滑 图注入攻击 鲁棒性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保护技术综述
7
作者 罗叶红 朱娜斐 +2 位作者 何泾沙 宜裕紫 马相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2-469,共18页
随着社交网络的日益普及,社交网络中的数据以及数据分析结果被广泛应用,数据的广泛共享、深度挖掘和分析给个人隐私的泄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解决社交网络中的隐私问题,各种隐私保护技术以及实现数据分享和隐私保护之间平衡的技... 随着社交网络的日益普及,社交网络中的数据以及数据分析结果被广泛应用,数据的广泛共享、深度挖掘和分析给个人隐私的泄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解决社交网络中的隐私问题,各种隐私保护技术以及实现数据分享和隐私保护之间平衡的技术被提出。首先,简要梳理社交网络和隐私保护技术;接着,分别对面向信息内容、图结构以及同时面向信息内容和图结构的隐私保护技术进行综述;然后,对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保护技术的评估指标进行综述,包括抗攻击和威胁能力、隐私效用等;最后,讨论未来面临的挑战以及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攻击和威胁 隐私保护技术 信息内容 图结构 评估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注意力与多尺度并行融合卷积的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定位检测
8
作者 席磊 陈采玉 +1 位作者 陈洪军 李宗泽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63-1772,共10页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严重威胁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安全,而传统攻击检测方法由于没有考虑量测数据间的拓扑并且特征提取能力差,无法精确识别攻击并定位受攻击节点。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注意力与多尺度并行融合卷积模型的虚假数据注入攻...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严重威胁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的安全,而传统攻击检测方法由于没有考虑量测数据间的拓扑并且特征提取能力差,无法精确识别攻击并定位受攻击节点。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注意力与多尺度并行融合卷积模型的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定位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图注意力网络动态捕捉量测数据间的拓扑关系以提升检测方法的定位检测性能;采用结合注意力特征融合模块增强的并行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数据的多尺度特征进一步提高检测方法的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以实现高精度的定位检测。通过在IEEE-14节点测试系统和IEEE-57节点测试系统中进行评估研究,与现有的定位检测方法相比,该文所提方法具有更优的F1值,分别高达98.40%、95.29%。因此,该方法能够更好地对虚假数据注入攻击进行定位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 图注意力网络 并行卷积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混成攻击图分析方法
9
作者 葛要港 陈鑫恺 +1 位作者 徐丙凤 何高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16-1624,共9页
针对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中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的复杂互联问题,提出一种混成攻击图模型,实现对CPS攻击的有效建模与分析,支持离散与连续信息共存的攻击建模。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模型检测的混成攻击图分析方法,通过模型检测技术,... 针对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中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的复杂互联问题,提出一种混成攻击图模型,实现对CPS攻击的有效建模与分析,支持离散与连续信息共存的攻击建模。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模型检测的混成攻击图分析方法,通过模型检测技术,将混成攻击图转化为时间自动机模型,采用度量区间时序逻辑,描述系统对离散与连续信息的安全属性,使用模型检测器进行可满足性验证。通过智能家居系统的案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模型检测 混成攻击图 形式化方法 时间自动机 度量区间时序逻辑 安全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性网络攻击场景下的多状态因果表示与推理模型
10
作者 董春玲 冯宇 范永开 《信息网络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8-793,共16页
网络安全领域当前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对网络攻击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为应对该挑战,攻击图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网络安全领域,旨在描述攻击者行为特征与构建攻击场景。然而,当前的攻击图工具,如属性攻击图、状态攻击图以及贝叶斯攻击... 网络安全领域当前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对网络攻击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为应对该挑战,攻击图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网络安全领域,旨在描述攻击者行为特征与构建攻击场景。然而,当前的攻击图工具,如属性攻击图、状态攻击图以及贝叶斯攻击图等,并没有全面且综合地考虑网络攻击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因而无法提供一个统一的网络不确定性因素描述框架。除此之外,当前攻击图中的计算节点风险概率的相关算法时间复杂度较高,难以应用实践。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提出多状态-动态不确定性因果攻击图(M-DUCAG)模型与基于单向因果链的节点风险概率推理(One Side-CCRP)算法,以实现网络不确定性因素的表示与推理。M-DUCAG模型能够表示节点的多个状态,能够结合告警信息更加准确地描述网络攻击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One Side-CCRP算法通过展开节点上游因果链,有效提高推理的效率与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M-DUCAG模型在应对参数扰动方面具有鲁棒性,能够有效表示网络攻击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与变量消除法相比,One Side-CCRP算法在有限数量告警证据下具有更高的推理效率,能够满足现实推理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不确定性因果攻击图 概率攻击图 不确定性因素 漏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区块链节点分析的eclipse攻击动态检测方法
11
作者 张硕 孙国凯 +2 位作者 庄园 冯小雨 王敬之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28-2436,共9页
eclipse攻击作为针对区块链网络层的一种显著威胁,通过控制节点的网络连接,可导致被攻击节点与整个网络的隔离,进而影响该节点接收区块和交易信息的能力。攻击者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发起双重支付等攻击,这会对区块链系统造成巨大破坏。针... eclipse攻击作为针对区块链网络层的一种显著威胁,通过控制节点的网络连接,可导致被攻击节点与整个网络的隔离,进而影响该节点接收区块和交易信息的能力。攻击者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发起双重支付等攻击,这会对区块链系统造成巨大破坏。针对该问题,结合深度学习模型,提出一种面向区块链节点分析的eclipse攻击动态检测方法。首先,利用节点综合韧性指标(NCRI)表达节点的多维属性特征,并引入图注意力神经网络(GAT)动态更新网络拓扑结构的节点特征;然后,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融合节点的多维特征;最后,结合多层感知机(MLP)来预测整体网络的脆弱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的eclipse攻击强度下的准确率最高可以达到89.80%,并且能在不断变化的区块链网络中保持稳定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网络层 深度学习 eclipse攻击检测 图注意力网络 多层感知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流型逼近与投影的高级加密标准算法相关功耗分析方法
12
作者 张润莲 唐瑞锋 +1 位作者 王蒿 武小年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95-1901,共7页
侧信道攻击(SCA)中所采集的能量迹数据的高噪声和高维度大幅降低了SCA的效率和密钥恢复的准确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均匀流型逼近与投影(UMAP)的高级加密标准(AES)算法相关功耗分析(CPA)方法。所提方法基于欧氏距离计算能量迹... 侧信道攻击(SCA)中所采集的能量迹数据的高噪声和高维度大幅降低了SCA的效率和密钥恢复的准确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均匀流型逼近与投影(UMAP)的高级加密标准(AES)算法相关功耗分析(CPA)方法。所提方法基于欧氏距离计算能量迹数据的邻近点集合。首先,通过构建邻接图并计算邻近点之间的相似度得到加权邻接图,从而捕获能量迹数据之间的位置关系以保留数据的局部结构特征;其次,利用拉普拉斯矩阵描述邻接图的结构关系,并通过特征分解取特征值较小的特征向量作为初始化的低维数据;同时,为了保留数据的全局结构特征,使用二进制交叉熵作为优化函数调整数据在低维空间中的位置;此外,为了提升计算效率,在梯度下降过程中使用力导向图布局算法;最后,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相关功耗攻击以恢复密钥。实验结果表明,UMAP方法能够有效保留原始能量迹数据的局部和全局结构特征;所提方法能够提高能量迹数据和假设功耗泄露模型之间的相关性,减少恢复密钥所需的能量迹条数,具体地,所提方法恢复单个密钥字节需要的能量迹条数为180,恢复全部16个密钥字节需要的能量迹条数为700;相较于等距特征映射(ISOMAP)降维方法,所提方法恢复所有密钥字节所需的能量迹条数减少了3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信道攻击 均匀流型逼近与投影 相关功耗分析 数据降维 加权邻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威胁情报与知识图谱的网络攻击溯源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玉臣 孙澄 +2 位作者 姜迎畅 马军强 胡浩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83,91,共13页
[研究目的]攻击溯源是网络空间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网络空间数据海量、异质多元、结构松散等特点,亟需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有效识别敌手攻击威胁,溯源攻击链和背后的攻击组织,并实施针对性防御。[研究方法]针对攻击威... [研究目的]攻击溯源是网络空间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网络空间数据海量、异质多元、结构松散等特点,亟需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有效识别敌手攻击威胁,溯源攻击链和背后的攻击组织,并实施针对性防御。[研究方法]针对攻击威胁特征识别难的问题,提出了知识图谱驱动的网络攻击溯源方法,以脆弱性利用动作为核心构建攻击事件框架,并以事件为单位实施告警关联,重构攻击场景。在此基础上,利用威胁指纹知识图谱,整合已公开的威胁情报知识,并抽取攻击场景中的威胁特征作为指纹,分析两者相似性,溯源攻击者。[研究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利用攻击事件框架充实攻击行为的上下文信息,并基于知识图谱有效溯源攻击者,从而利用攻击者已有的威胁情报,增强高级可持续攻击威胁特征识别的全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胁情报 威胁指纹 知识图谱 攻击溯源 威胁识别 场景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图卷积神经网络和集成方法的推荐系统恶意攻击检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慧 纪科 +3 位作者 陈贞翔 孙润元 马坤 邬俊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940-948,共9页
推荐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社交媒体、信息分享等大多数互联网平台中,有效解决了信息过载问题。然而,这些平台面向所有互联网用户开放,导致不法用户利用系统设计缺陷通过恶意干扰、蓄意攻击等行为非法操纵评分数据,进而影响推荐... 推荐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社交媒体、信息分享等大多数互联网平台中,有效解决了信息过载问题。然而,这些平台面向所有互联网用户开放,导致不法用户利用系统设计缺陷通过恶意干扰、蓄意攻击等行为非法操纵评分数据,进而影响推荐结果,严重危害推荐服务的安全性。现有的检测方法大多都是基于从评级数据中提取的人工构建特征进行的托攻击检测,难以适应更复杂的共同访问注入攻击,并且人工构建特征费时且区分能力不足,同时攻击行为规模远远小于正常行为,给传统检测方法带来了不平衡数据问题。因此,文中提出堆叠多层图卷积神经网络端到端学习用户和项目之间的多阶交互行为信息得到用户嵌入和项目嵌入,将其作为攻击检测特征,以卷积神经网络作为基分类器实现深度行为特征提取,结合集成方法检测攻击。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流行的推荐系统恶意攻击检测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对共同访问注入攻击行为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不平衡数据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检测 共同访问注入攻击 推荐系统 图卷积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集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图神经网络的应用层DDoS攻击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健 陈琳 +1 位作者 王凯崙 刘吉强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9-519,共11页
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攻击已经成为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其中应用层DDoS攻击是主要的攻击手段。应用层DDoS攻击是针对具体应用服务的攻击,其在网络层行为表现正常,传统安全设备无法有效抵御。同时,现... 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攻击已经成为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其中应用层DDoS攻击是主要的攻击手段。应用层DDoS攻击是针对具体应用服务的攻击,其在网络层行为表现正常,传统安全设备无法有效抵御。同时,现有的针对应用层DDoS攻击的检测方法检测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攻击模式的变化。为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图神经网络(Spatio-Temporal Graph Neural Network,STGNN)的应用层DDoS攻击检测方法,利用应用层服务的特征,从应用层数据和应用层协议交互信息出发,引入注意力机制并结合多个GraphSAGE层,学习不同时间窗口下的实体交互模式,进而计算检测流量与正常流量的偏差,完成攻击检测。该方法仅利用时间、源IP、目的IP、通信频率、平均数据包大小5维数据便可有效识别应用层DDoS攻击。由实验结果可知,该方法在攻击样本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与对比方法相比可获得较高的Recall和F1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OS攻击 时空图神经网络 异常检测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溯源图和注意力机制的APT攻击检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元诚 罗昊 +1 位作者 王欣煜 原洁璇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30,共14页
针对现有攻击检测方法难以应对持续时间长、攻击手段复杂隐蔽的高级持续威胁的问题,构建了基于注意力机制和溯源图的APT攻击检测模型。首先,基于系统的审计日志构建能够描述系统行为的溯源图;其次,设计优化算法,确保在不牺牲关键语义的... 针对现有攻击检测方法难以应对持续时间长、攻击手段复杂隐蔽的高级持续威胁的问题,构建了基于注意力机制和溯源图的APT攻击检测模型。首先,基于系统的审计日志构建能够描述系统行为的溯源图;其次,设计优化算法,确保在不牺牲关键语义的前提下缩减溯源图规模;再次,利用深度神经网络(DNN)将原始攻击序列转换为语义增强的特征向量序列;最后,设计并实现了APT攻击检测模型DAGCN,该模型将注意力机制应用于溯源图序列,利用该机制对输入序列的不同位置分配不同的权重并进行权值计算,能够提取较长时间内的持续攻击的序列特征信息,从而有效地识别恶意节点,还原攻击过程。该模型在识别精确率等多个指标上均优于现有模型,在公开的APT攻击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APT攻击检测中的精确率达到93.18%,优于现有主流检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溯源图 自然语言处理 APT攻击检测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Tv2模型的虚假数据注入攻击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小元 耿艺帆 +1 位作者 吴莉艳 王新宇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3-361,共9页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False data injection attack,FDIA)能够躲避传统不良数据检测器,给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图注意力网络(Graph attention network v2,GATv2)模型的FDIA检测方法。首先,基于电力系统...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False data injection attack,FDIA)能够躲避传统不良数据检测器,给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图注意力网络(Graph attention network v2,GATv2)模型的FDIA检测方法。首先,基于电力系统结构和FDIA的特性,构建模型所需数据集;然后,根据电力系统的拓扑信息和运行信息建立图数据;设计基于GATv2的检测模型对电网图数据的空间特征进行提取,进而检测注入的虚假数据攻击;最后,在IEEE 14节点和IEEE 118节点系统上验证了GATv2模型的有效性,且仿真结果表明GATv2模型检测性能优于其他模型,检测准确率达到98%以上,在不同攻击节点数和不同攻击强度情况中都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 深度学习 图注意力网络 不良数据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空管信息系统威胁评估研究
18
作者 顾兆军 杨文 +1 位作者 隋翯 李志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925-935,共11页
随着空管信息系统的智能化和开放化发展,风险暴露面正逐渐增大。威胁评估是有效评估空管信息系统脆弱性和安全风险的重要手段,但以往的威胁评估模型大多存在两方面的局限。一方面,通常只关注威胁信息的显性关联关系,导致潜在的攻击路径... 随着空管信息系统的智能化和开放化发展,风险暴露面正逐渐增大。威胁评估是有效评估空管信息系统脆弱性和安全风险的重要手段,但以往的威胁评估模型大多存在两方面的局限。一方面,通常只关注威胁信息的显性关联关系,导致潜在的攻击路径被忽视或未能被准确地分析;另一方面,在量化威胁时考虑的因素较为粗略,与实际系统环境脱节,导致威胁严重程度和实际情况不符。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空管信息系统威胁评估模型。将知识图谱本体模型范围扩展到资产安全属性、缓解措施和被攻陷资产等关键概念,充分融合资产、攻击、漏洞等多源威胁数据构建安全知识图谱,并设计逻辑推理规则弥补知识图谱描述能力的限制;提出推理规则融合广度优先策略的攻击路径识别算法,提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攻击路径和攻击关系;基于系统实际运行环境提出细粒度的威胁量化方法,考虑资产外部暴露程度、物理保护和网络防护等因素。实验表明该评估模型有助于识别空管信息系统中多漏洞联合利用形成的潜在攻击路径,同时根据威胁量化对攻击响应进行优先级排序,能有效提高网络安全防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管信息系统 知识图谱 推理规则 攻击路径 威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图神经网络模型提取攻击的图数据生成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莹 郝晓燕 +2 位作者 于丹 马垚 陈永乐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83-2492,共10页
无数据模型提取攻击是基于攻击者在进行攻击时所需的训练数据信息未知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类机器学习安全问题。针对无数据模型提取攻击在图神经网络(GNN)领域的研究缺乏,提出分别用GNN可解释性方法GNNExplainer和图数据增强方法GAUG-M优... 无数据模型提取攻击是基于攻击者在进行攻击时所需的训练数据信息未知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类机器学习安全问题。针对无数据模型提取攻击在图神经网络(GNN)领域的研究缺乏,提出分别用GNN可解释性方法GNNExplainer和图数据增强方法GAUG-M优化图节点特征信息和边信息生成所需图数据,最终提取GNN模型的方法。首先,利用GNNExplainer方法对目标模型的响应结果进行可解释性分析得到重要的图节点特征信息;其次,通过对重要的图节点特征加权,对非重要图节点特征降权,实现图节点特征信息的整体优化;然后,使用图形自动编码器作为边信息预测模块,根据优化后的图节点特征得到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连接概率;最后,根据概率增加或者删减相应边优化边信息。实验采用5个图数据集训练的3种GNN模型架构作为目标模型提取攻击,得到的替代模型达到了73%~87%的节点分类任务准确性和76%~89%的与目标模型性能的一致性,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数据模型提取攻击 图数据生成 图神经网络 图神经网络可解释性 图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神经网络对抗攻击与鲁棒性评测前沿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涛 曹新汶 +4 位作者 先兴平 袁霖 张殊 崔灿一星 田侃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35-1959,共25页
近年来,图神经网络(GNNs)逐渐成为人工智能的重要研究方向。然而,GNNs的对抗脆弱性使其实际应用面临严峻挑战。为了全面认识GNNs对抗攻击与鲁棒性评测的研究工作,对相关前沿进展进行梳理和分析讨论。介绍GNNs对抗攻击的研究背景,给出GNN... 近年来,图神经网络(GNNs)逐渐成为人工智能的重要研究方向。然而,GNNs的对抗脆弱性使其实际应用面临严峻挑战。为了全面认识GNNs对抗攻击与鲁棒性评测的研究工作,对相关前沿进展进行梳理和分析讨论。介绍GNNs对抗攻击的研究背景,给出GNNs对抗攻击的形式化定义,阐述GNNs对抗攻击及鲁棒性评测的研究框架和基本概念。对GNNs对抗攻击领域所提具体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并对其中的前沿方法从对抗攻击类型和攻击目标范围的角度进行详细分类阐述,分析了它们的工作机制、原理和优缺点。考虑到基于对抗攻击的模型鲁棒性评测依赖于对抗攻击方法的选择和对抗扰动程度,只能实现间接、局部的评价,难以全面反映模型鲁棒性的本质特征,从而着重对模型鲁棒性的直接评测指标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为了支撑GNNs对抗攻击方法和鲁棒性模型的设计与评价,通过实验从易实现程度、准确性、执行时间等方面对代表性的GNNs对抗攻击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存在的挑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总体而言,目前GNNs对抗鲁棒性研究以反复实验为主,缺乏具有指导性的理论框架。如何保障基于GNNs的深度智能系统的可信性,仍需进一步系统性的基础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对抗脆弱性 对抗攻击 鲁棒性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