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out Viscosity of Cotton Fiber
1
作者 SAGDULLAEV Ahror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23-,共1页
The biological variety is mainly connected with presence of the field ecosites,which determine the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the symbiosis,pathogenesis,and etc.) that differ typically of such
关键词 About viscosity of Cotton fib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粘胶双组分水刺非织造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2
作者 孙玮弟 荆妙蕾 +4 位作者 王春红 王潇 朱屹东 王恒宇 季萍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2,共7页
为了开发绿色环保产品,推动非织造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制备了大麻/粘胶双组分水刺非织造材料,并探究制备工艺中水刺面密度以及大麻、粘胶纤维网叠合方式对材料透湿、透气、力学性能和水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刺面密度的增... 为了开发绿色环保产品,推动非织造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制备了大麻/粘胶双组分水刺非织造材料,并探究制备工艺中水刺面密度以及大麻、粘胶纤维网叠合方式对材料透湿、透气、力学性能和水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刺面密度的增加,纤维缠结紧密,材料的透气性能下降、拉伸断裂强度上升,最大可提高200%;纤维网不同的叠合方式产生不同的纤维分布形式,大麻纤维网在上层时对材料的透气性能有积极影响,粘胶纤维网在上层时对材料的拉伸强度有积极影响;制备的大麻/粘胶水刺非织造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其最大透湿率为4833.92 g/(m^(2)·24 h),最大透气率为662.38 mm/s,最大拉伸强度为1.71 MPa,水接触角在液滴接触材料后于2 s内降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纤维 粘胶 水刺非织造 吸湿透湿 天然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KUST-1/粘胶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3
作者 王梁宇 高晓红 +3 位作者 于彩娇 张雪婷 杨旭礼 包育闻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46,共9页
为了开发绿色、健康、安全的新型抗菌纺织品,选用三水合硝酸铜和均苯三甲酸为有机配体溶液的主要原料,采用循环浸渍处理在羧甲基化粘胶纤维表面负载1,3,5-均苯三羧酸铜(HKUST-1),获得HKUST-1/粘胶复合纤维。讨论了粘胶纤维羧甲基化过程... 为了开发绿色、健康、安全的新型抗菌纺织品,选用三水合硝酸铜和均苯三甲酸为有机配体溶液的主要原料,采用循环浸渍处理在羧甲基化粘胶纤维表面负载1,3,5-均苯三羧酸铜(HKUST-1),获得HKUST-1/粘胶复合纤维。讨论了粘胶纤维羧甲基化过程中NaOH质量分数、氯乙酸质量浓度、醚化时间、醚化温度等因素对粘胶纤维吸附Cu^(2+)能力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SEM、XRD和XPS对HKUST-1/粘胶复合纤维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测试了HKUST-1/粘胶复合纤维的抗菌及耐水洗性能。结果表明:在NaOH质量分数5%、氯乙酸质量浓度20 g/L、醚化时间45 min、醚化温度85℃的条件下,羧甲基化粘胶纤维在保持原有强力的基础上,对Cu^(2+)显示出较好的吸附效果。另外,HKUST-1在常温超声条件下可成功负载在粘胶纤维上,这种HKUST-1/粘胶复合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9.01%和99.79%,经50次水洗后HKUST-1/粘胶复合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仍超过90%,具有较好的抗菌和耐水洗性能。该研究结果可为粘胶纤维在抗菌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胶纤维 HKUST-1 羧甲基化 抗菌 耐水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调温阻燃防静电纺织品的制备及其性能
4
作者 林思伶 刘赋瑶 +4 位作者 张成 侯琳 徐炎炎 付冉迁 樊威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44,共7页
为获得兼具调温、阻燃及防静电功能的智能面料,首先,分别将相变温度为28℃和33℃的相变微胶囊乳液与粘胶纤维纺丝原液进行混合,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出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粘胶纤维。其次,采用环锭纺工艺将其与本质阻燃纤维(包括腈氯纶... 为获得兼具调温、阻燃及防静电功能的智能面料,首先,分别将相变温度为28℃和33℃的相变微胶囊乳液与粘胶纤维纺丝原液进行混合,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出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粘胶纤维。其次,采用环锭纺工艺将其与本质阻燃纤维(包括腈氯纶、芳纶1313和阻燃粘胶纤维)进行混纺,通过优化混纺比例制得具有阻燃特性的可调温纱线。最后,将阻燃可调温纱线与导电锦纶纱线进行合股,制备出兼具阻燃、防静电的可调温智能纱线,并通过半自动织机织制出具有调温、阻燃及防静电功能的智能纺织品。对该智能纱线及其织物的表面形貌、调温性能、阻燃性能及防静电性能进行表征及分析。结果表明:将相变微胶囊-粘胶纤维与本质阻燃纤维通过环锭纺制备获得的混纺纤维具有明显的阻燃协同效应;相比于28℃相变阻燃纱线,将33℃相变阻燃纱线与锦纶导电纱线通过捻合获得的智能纱线在纺织品应用上具有更为优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织物 相变微胶囊 粘胶纤维 智能调温纺织品 阻燃 防静电 智能纱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护服面料纤维含量测试方法
5
作者 王海娟 马艳丽 +1 位作者 唐孔科 吕欢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94,共4页
选用常见的锦纶导电纤维、腈氯纶、棉以及腈氯纶、腈纶、黏胶纤维两种防护服面料,通过设计不同的纤维含量测试试验方案,分析、比较、验证每个方案的试验结果,找到每种防护服面料的最佳测试方案。结果表明:防护服面料进行纤维含量测试须... 选用常见的锦纶导电纤维、腈氯纶、棉以及腈氯纶、腈纶、黏胶纤维两种防护服面料,通过设计不同的纤维含量测试试验方案,分析、比较、验证每个方案的试验结果,找到每种防护服面料的最佳测试方案。结果表明:防护服面料进行纤维含量测试须先进行预处理;锦纶导电纤维、腈氯纶、棉防护服面料选用80.0%甲酸-75.0%硫酸法试验,试验结果、操作方法均满足试验要求,为优选方案;腈氯纶、腈纶、黏胶纤维防护服面料选用二甲基甲酰胺、75.0%硫酸(同步溶解法)试验,准确度、效率均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纶 腈氯纶 腈纶 黏胶纤维 甲酸 硫酸 二甲基甲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量子点/粘胶抗菌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6
作者 王雨璇 柯惠珍 +3 位作者 裴珞汐 詹家威 张钦义 李永贵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9-133,共5页
采用湿法纺丝法将具有抗菌活性的碳量子点(CQDs)与粘胶纺丝液共混制备CQDs/粘胶抗菌复合纤维。通过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热重分析仪以及抗菌性能测试研究了CQDs对粘胶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采用湿法纺丝法将具有抗菌活性的碳量子点(CQDs)与粘胶纺丝液共混制备CQDs/粘胶抗菌复合纤维。通过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热重分析仪以及抗菌性能测试研究了CQDs对粘胶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QDs/粘胶抗菌复合纤维表面纵向平直且有沟槽;随着CQDs含量的增加,复合纤维直径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纤维直径分布在18~23μm之间;在湿法纺丝过程中CQDs已负载到粘胶纤维中,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添加CQDs有助于提升粘胶复合纤维的热稳定性。在光照条件下,复合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显著增强,其中CQDs质量分数为4%的CQDs/粘胶抗菌复合纤维抑菌率达到了99.99%,可用于抗菌功能纺织品以及医疗卫生用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胶纤维 碳量子点 湿法纺丝 抗菌性能 光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纺纱用黏胶纤维的连续染色工艺与染色性能
7
作者 洪剑寒 金国周 +4 位作者 何林伟 宋希雨 方帅军 韩潇 郑国全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38,共4页
采用散纤维连续染色技术对黏胶散纤维进行连续浸渍染色后再冷堆固色,然后进行连续式水洗。分析了固色时间对黏胶纤维外观形貌、色泽指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染色黏胶纤维成品的色牢度、pH和甲醛含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连续浸渍染色... 采用散纤维连续染色技术对黏胶散纤维进行连续浸渍染色后再冷堆固色,然后进行连续式水洗。分析了固色时间对黏胶纤维外观形貌、色泽指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染色黏胶纤维成品的色牢度、pH和甲醛含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连续浸渍染色后的黏胶纤维,经冷堆24 h固色后,可获得较好的匀染性;染色黏胶纤维的力学性能略有下降,其中强度下降约15%,断裂伸长率下降约16%;染色黏胶纤维的各项色牢度、pH和甲醛含量均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胶 散纤维 连续染色 固色时间 色泽指标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膳食纤维减缓淀粉消化性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谷少涵 孙冰华 +1 位作者 马森 王晓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26-332,共7页
淀粉和膳食纤维同为谷物中重要的营养物质,均有益于人体健康。淀粉的消化速率和消化率是影响人体餐后血糖的关键因素,膳食纤维是一种不易被肠道吸收的营养素,因具有减缓淀粉消化的能力,近年来深受关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谷物膳食纤... 淀粉和膳食纤维同为谷物中重要的营养物质,均有益于人体健康。淀粉的消化速率和消化率是影响人体餐后血糖的关键因素,膳食纤维是一种不易被肠道吸收的营养素,因具有减缓淀粉消化的能力,近年来深受关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谷物膳食纤维对淀粉消化性的影响,并从膳食纤维的黏度降低淀粉分解动力学、延迟胃排空和膳食纤维对淀粉的物理包埋以及完整细胞壁对淀粉的包裹这三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其减缓淀粉消化性的作用机制,为后续低血糖生成指数食品的创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淀粉 消化特性 黏度 物理包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复合香味防螨黏胶纤维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健恒 李明华 +1 位作者 邢上上 于湖生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0,共4页
将甜橙精油、薰衣草精油、桔子精油按照5.0∶1.5∶1.0混合后制成复合香味精油微胶囊,艾草提取物和白鲜皮提取物按质量比为3.0∶2.0制成20%水溶液,复合香味精油微胶囊添加量占纺丝液总体积2%,提取物水溶液按总的质量为纺丝液中甲纤质量的... 将甜橙精油、薰衣草精油、桔子精油按照5.0∶1.5∶1.0混合后制成复合香味精油微胶囊,艾草提取物和白鲜皮提取物按质量比为3.0∶2.0制成20%水溶液,复合香味精油微胶囊添加量占纺丝液总体积2%,提取物水溶液按总的质量为纺丝液中甲纤质量的10%添加与黏胶纺丝液共混,采用湿法纺丝方法制备线密度为1.67 dtex、长度为38 mm的植物中药复合香味防螨黏胶纤维,并对其性能和功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植物中药复合香味防螨黏胶纤维的结晶度、力学性能均能满足后续纺纱织造对纤维的要求;功能纤维香味浓郁,经12次洗涤后,留香率为27.30%,螨虫驱避率为73.53%,该功能纤维在针织服装、针织床品等方面具有较大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中药提取物 芳香 防螨 黏胶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黏度对碳纤维与环氧树脂浸润性及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亚磊 章桥新 +3 位作者 高列义 赵飞 李资聪 郑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154,共6页
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基体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是发挥复合材料基本性能的保障,考察3种国产T700级碳纤维,研究树脂黏度对碳纤维浸润性以及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室温升到60℃,树脂体系黏度从1401.9mPa·s降低到102.77mPa·s... 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基体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是发挥复合材料基本性能的保障,考察3种国产T700级碳纤维,研究树脂黏度对碳纤维浸润性以及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室温升到60℃,树脂体系黏度从1401.9mPa·s降低到102.77mPa·s,碳纤维与树脂的接触角减小,浸润能力增强,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在60℃下制备的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提高了17.44%。同时纤维表面的沟槽结构能够加强物理机械互锁作用,加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黏度 浸润性 界面结合性能 层间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蚊黏胶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君志 张洪宾 +1 位作者 仇明慧 徐静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4,共4页
文章介绍蚊虫驱避的主要方法、驱避剂种类及驱避机理。研究了驱蚊微胶囊对黏胶纺丝溶液指标的影响,并对纤维形态结构、物理机械性能、驱蚊效果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驱蚊黏胶短纤维具有不规则的锯齿状截面,微胶囊分布于纤维内... 文章介绍蚊虫驱避的主要方法、驱避剂种类及驱避机理。研究了驱蚊微胶囊对黏胶纺丝溶液指标的影响,并对纤维形态结构、物理机械性能、驱蚊效果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驱蚊黏胶短纤维具有不规则的锯齿状截面,微胶囊分布于纤维内部,其力学性能满足下游纺织的要求,蚊子驱避率可以达到91.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胶纤维 驱蚊 微胶囊 功能性 驱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抗菌护肤远红外黏胶纤维制备及性能研究
12
作者 曹小楠 李明华 +1 位作者 赵心语 于湖生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38,共4页
将金缕梅提取物10.0份、植物色素1.7份制成浓度为20%的水溶液,胶原蛋白肽8.4份配成50%的水溶液,远红外陶瓷粉3.3份配成浓度为20%的悬浮液,按总添加质量为甲纤质量的14%与黏胶纺丝液共混,采用湿法纺丝方法制备线密度为1.67dtex、长度为3... 将金缕梅提取物10.0份、植物色素1.7份制成浓度为20%的水溶液,胶原蛋白肽8.4份配成50%的水溶液,远红外陶瓷粉3.3份配成浓度为20%的悬浮液,按总添加质量为甲纤质量的14%与黏胶纺丝液共混,采用湿法纺丝方法制备线密度为1.67dtex、长度为38mm、颜色为樱花粉和柠檬黄的有色抗菌护肤远红外黏胶纤维。对纤维性能和功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有色抗菌护肤远红外黏胶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87.25%、蛋白质含量为3.77%远红外发射率和温升分别为0.86和1.90℃,性能超过国家和行业标准。纤维纵向和横向形态无显著变化,红外特性、结晶度、取向度、力学性能均能满足后续纺纱织造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胶纤维 多功能 有色 抗菌 远红外 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氨络合粘胶纤维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13
作者 刘杰 高晓红 +2 位作者 张雪婷 杨旭礼 包育闻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28,共4页
利用铜氨溶液对粘胶纤维进行处理,制备了铜氨络合粘胶纤维。分析了铜氨溶液浓度、反应时间对Cu^(2+)结合量的影响。通过SEM、XRD和XPS表征了粘胶纤维的形貌与化学结构,测试了不同Cu^(2+)结合量下铜氨络合粘胶纤维的抑菌性及耐水洗性能... 利用铜氨溶液对粘胶纤维进行处理,制备了铜氨络合粘胶纤维。分析了铜氨溶液浓度、反应时间对Cu^(2+)结合量的影响。通过SEM、XRD和XPS表征了粘胶纤维的形貌与化学结构,测试了不同Cu^(2+)结合量下铜氨络合粘胶纤维的抑菌性及耐水洗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铜氨溶液浓度的提高,Cu^(2+)结合量迅速增加;当溶液浓度达到25.00 mmol/L时,Cu^(2+)结合量达到最大值;反应30 min,即可达到络合平衡。铜氨溶液处理后,Cu^(2+)与粘胶纤维的羟基发生配位络合反应,纤维纵向分布着络合物小颗粒,形貌变粗糙,横向截面变化较小;纤维化学结构无明显改变。铜氨络合粘胶纤维显示出较好的抗菌性能,当铜氨溶液浓度达到0.30 mmol/L时,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7.80%和99.33%,经50次标准水洗后,抑菌率分别为83.40%和86.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氨 粘胶纤维 络合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竹节纤维基加湿材料的叠层设计及其导湿快干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翟倩 张恒 +3 位作者 赵珂 朱文辉 甄琪 崔景强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为开发兼具快速导液能力和一定抗拉强度的新型纤维基加湿芯,利用熔喷原位牵伸工艺制备的高定向排列聚乳酸(PLA)微纳米纤维材料与大孔隙粘胶纤维材料进行叠层复合,得到筒状纤维集合体,并对其形貌特征、吸湿速率、干燥速率以及力学性能等... 为开发兼具快速导液能力和一定抗拉强度的新型纤维基加湿芯,利用熔喷原位牵伸工艺制备的高定向排列聚乳酸(PLA)微纳米纤维材料与大孔隙粘胶纤维材料进行叠层复合,得到筒状纤维集合体,并对其形貌特征、吸湿速率、干燥速率以及力学性能等进行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筒状纤维集合体表现出类竹节形貌的层状定向微孔结构,密度为1.1~1.8 g/cm^(3);受益于纤维平均直径和密度的有效调控,吸湿速率和干燥速率分别增加到112.4 mg/s和1.03 mL/h,同时拉伸断裂强力保持在255.2 N以上。仿生竹节纤维基加湿材料样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加湿量为39 mL/h,既可作为高性能纤维基加湿芯用于室内微环境湿度调节,又可为高导液纤维材料的功能性结构设计和绿色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熔喷 非织造 仿生竹节 导湿快干 加湿芯 粘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MO法用于棉与黏纤混纺织物定量分析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颖 龚婕 黄怡婧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88,共4页
为了筛选出适用于棉与黏纤混纺产品的简便环保的定量分析方法,选取市场上常见的棉与黏纤混纺产品,用不同的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显微镜物理法准确性较高,但对试验人员要求较高且耗时长;59.5%硫酸法对黏纤溶解不充... 为了筛选出适用于棉与黏纤混纺产品的简便环保的定量分析方法,选取市场上常见的棉与黏纤混纺产品,用不同的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显微镜物理法准确性较高,但对试验人员要求较高且耗时长;59.5%硫酸法对黏纤溶解不充分,定量准确性低;甲酸-氯化锌法对棉纤维质量损失较大,且甲酸挥发性强;37.0%盐酸法试剂为强酸且挥发性强,对设备有腐蚀、对试验人员有危害;综合比较得出,NMMO法定量准确性高、操作简便,溶剂无异味、无毒性、环保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与黏纤混纺织物 NMMO法 定量分析 纤维含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示踪纤维法测试的化纤条内纤维弯钩
16
作者 章红豆 陈芳 +3 位作者 楚祥婷 陆惠文 刘新金 苏旭中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4-79,共6页
为了提高纱线和纺织品质量,以纤维素粘胶纤维与合成纤维涤纶为例,采用示踪纤维法对相应的生条、头并条、末并条内的纤维弯钩进行测试,并综合对比分析。首先制作荧光纤维,并将荧光纤维与原料混合后制条,然后对弯钩纤维的各种具体形态进... 为了提高纱线和纺织品质量,以纤维素粘胶纤维与合成纤维涤纶为例,采用示踪纤维法对相应的生条、头并条、末并条内的纤维弯钩进行测试,并综合对比分析。首先制作荧光纤维,并将荧光纤维与原料混合后制条,然后对弯钩纤维的各种具体形态进行定义,观测条子内各种纤维的状态,并根据所给出的弯钩纤维的定义得到各种状态的弯钩纤维占比。本实验通过对各种形态弯钩纤维的细致定义,得到各种形态纤维的占比情况,为以后定量分析弯钩纤维提供了原始数据,另外通过对实验结果和原理的分析,也间接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纱线质量 粘胶纤维 涤纶 纤维弯钩 示踪纤维法 梳理中纤维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儿茶酚甲醛树脂微球抗菌粘胶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17
作者 史玉磊 曲连艺 +1 位作者 刘江龙 徐英俊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7,共7页
为制备高效抗菌和力学性能优良的粘胶纤维,由一步水热反应制备氧化锌/儿茶酚甲醛树脂(ZnO/CFR)微球,将之以不同比例与粘胶纺丝液共混,通过湿法纺丝制得一系列抗菌粘胶纤维。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多... 为制备高效抗菌和力学性能优良的粘胶纤维,由一步水热反应制备氧化锌/儿茶酚甲醛树脂(ZnO/CFR)微球,将之以不同比例与粘胶纺丝液共混,通过湿法纺丝制得一系列抗菌粘胶纤维。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多重光散射仪等研究了ZnO/CFR微球的微观形貌、化学组成及其在粘胶纺丝液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分析了粘胶纤维的颜色、形态、抗菌性能及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ZnO/CFR微球形状规则,粒径为0.9~2.5μm,微球内随机分布有若干纳米ZnO,可在粘胶纺丝液中分散均匀,长期保持稳定,纺丝过程中无明显损失;所得抗菌粘胶纤维呈棕黑色,锌含量达0.85~2.08 mg/g,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高效的非溶出型广谱抗菌作用,抑菌率达99.9%以上,且力学性能保持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抗菌性能 粘胶纤维 儿茶酚 微球 水热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油黏度对复合钛基润滑脂流变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牛明 郜云波 王新宇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6-791,共6页
为了揭示基础油黏度对复合钛基润滑脂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变化黏度的基础油制备了4种脂样,对各脂样的屈服极限、触变性能、剪切依时性进行了探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各脂样的皂纤维形貌,在稳态剪切条件下利用R/S+旋转流变仪... 为了揭示基础油黏度对复合钛基润滑脂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变化黏度的基础油制备了4种脂样,对各脂样的屈服极限、触变性能、剪切依时性进行了探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各脂样的皂纤维形貌,在稳态剪切条件下利用R/S+旋转流变仪测试了各脂样的流变参数。结果表明:各脂样的皂纤维形貌为团聚而又贯通的网络形态,基础油的黏度会对润滑脂的流变性能产生规律性的影响;基础油黏度增大后,皂纤维结构加粗,皂纤维间的空腔增大,导致脂样的屈服极限增大、触变能增大、黏度增大、抗剪切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钛基润滑脂 流变性能 基础油 黏度 皂纤维形貌 屈服极限 触变性能 剪切依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纤维素抗菌纤维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22
19
作者 庄旭品 李治 +2 位作者 刘晓非 李松晔 管云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10-313,共4页
壳聚糖是一种广谱抗菌剂 ,和纤维素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和良好的相容性 ,可用于改性纤维素纤维研制抗菌纤维。目前 ,基于纤维素纤维的工业生产方法 ,这种抗菌纤维的研究开发主要集中在粘胶法上。随着纤维素纤维溶剂法纺丝的出现 ,抗菌纤... 壳聚糖是一种广谱抗菌剂 ,和纤维素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和良好的相容性 ,可用于改性纤维素纤维研制抗菌纤维。目前 ,基于纤维素纤维的工业生产方法 ,这种抗菌纤维的研究开发主要集中在粘胶法上。随着纤维素纤维溶剂法纺丝的出现 ,抗菌纤维的研究也应该向这种环保、节能、直接的方法转变。本文在对壳聚糖 /粘胶纤维的研究工作作了总结之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远景 壳聚糖 纤维素 抗菌纤维 粘胶纤维 溶剂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炭纤维混纺织物的性能 被引量:12
20
作者 吴鲜鲜 俞涤美 +3 位作者 张红霞 姚佳 康凌峰 祝成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8-52,共5页
为开发一种新型功能面料,先测试了咖啡炭纤维的性能,然后将其与其他纤维混纺试制了2个系列8种织物并测试分析其服用性能。结果表明:咖啡炭纤维的横截面中腔结构明显,其纵向表面有很多纳米级咖啡炭颗粒附着;与普通涤纶纤维相比,其初始模... 为开发一种新型功能面料,先测试了咖啡炭纤维的性能,然后将其与其他纤维混纺试制了2个系列8种织物并测试分析其服用性能。结果表明:咖啡炭纤维的横截面中腔结构明显,其纵向表面有很多纳米级咖啡炭颗粒附着;与普通涤纶纤维相比,其初始模量、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均较低,回潮率有所增大;咖啡炭纤维与棉纤维、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等混纺,其织物性能有较大差异,其中含量为35%的咖啡炭纤维与棉纤维混纺时,其织物保暖性能最好,与粘胶纤维混纺的织物有较佳的透气性能;与粘胶、莫代尔纤维混纺的织物有较佳的热湿舒适性能、抗起毛起球性及保型性;与莫代尔、棉纤维混纺的织物折皱回复性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纺织物 咖啡炭纤维 粘胶纤维 服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