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平原M5.5地震区域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因子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岩 夏彩韵 +3 位作者 邵媛媛 杨振鹏 郭晓燕 贾丽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6-891,共6页
引入因子分析方法,对平原地震区域中小震序列的16种地震活动性参数进行降维综合,发现目前综合指数W处于平静幕的最高值区。通过进一步单因子分析结果推测,平原地震区域地下介质可能发生变化,未来华北地区地震活动性有增强趋势。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参数 因子分析 平原地震 华北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统计区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和ν_(4)计算分析−以华北地区为例
2
作者 沈得秀 王庆民 +2 位作者 许洪泰 葛孚刚 蒋其峰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1-252,共12页
本文通过收集最新现代地震资料,采用历史地震与现代地震联合求取地震活动性参数的方法,按不同地震统计时段和震级段,基于Matlab程序中给定函数计算并拟合了华北平原地震统计区、郯庐地震统计区、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统计区、汾渭地震统... 本文通过收集最新现代地震资料,采用历史地震与现代地震联合求取地震活动性参数的方法,按不同地震统计时段和震级段,基于Matlab程序中给定函数计算并拟合了华北平原地震统计区、郯庐地震统计区、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统计区、汾渭地震统计区的b值和ν_(4),并将结果与五代图推荐的b值和ν_(4)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对比,进而分析最新现代地震资料对b值和ν_(4)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地震统计区确定b值和ν_(4)有一定参考意义,对地震区划、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省级地震危险性区划编制工作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参数 B值 ν_(4) 华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隧洞强岩爆微震活动特征分析及多元信息预警
3
作者 黄志平 黄紫怡 +2 位作者 于群 朱志威 陈俊羽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4-541,共8页
岩爆的监测和预警一直是岩石工程领域的挑战,如何有效预测和动态防治岩爆灾害已成为深部地下工程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隧洞岩爆高风险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地震学原理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基于微震时、空、强分布... 岩爆的监测和预警一直是岩石工程领域的挑战,如何有效预测和动态防治岩爆灾害已成为深部地下工程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隧洞岩爆高风险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地震学原理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基于微震时、空、强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揭示岩爆孕育发展过程中各震源参数的演化特征及规律.微震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开挖卸荷下的微震时空活动是由空间分散无序向集中有序的自组织演化过程,震源参数如微震事件密度、能量密度、视体积、能量指数及b值随时间突增或骤降等异常变化可视为岩爆征兆响应的预警指标.基于震源参数的时空演化特征,提出深埋隧洞岩爆多元信息预警方法和预警流程,该方法可为深部隧道工程的岩爆监测预警和顺利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 微震活动 震源参数 前兆特征 多元信息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构造定量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4
4
作者 邓起东 陈立春 冉勇康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83-392,共10页
自上世纪 70年代末以来 ,活动构造研究已从描述性和定性研究阶段进展到定量研究阶段 ,并主要围绕 3个方面展开工作 :(1)如何刻画活动构造的活动特征 ,即需要得到哪些活动特征定量参数 ;(2 )如何得到这些定量参数 ;(3)如何应用这些参数... 自上世纪 70年代末以来 ,活动构造研究已从描述性和定性研究阶段进展到定量研究阶段 ,并主要围绕 3个方面展开工作 :(1)如何刻画活动构造的活动特征 ,即需要得到哪些活动特征定量参数 ;(2 )如何得到这些定量参数 ;(3)如何应用这些参数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价和工程安全性评价。文中就有关活动构造定量研究的这几个方面进行初步总结和分析 ,并指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 ,提高测年精度、减少研究过程各个环节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将是活动构造定量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构造 定量参数 地震危险性 未来错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山地区蒲江-新津-德阳隐伏断裂反射波法地震勘探与断裂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何强 李录明 +2 位作者 赖敏 黎大虎 黄伟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06-715,共10页
利用反射波法地震勘探确定了在凤凰山地区蒲江-新津-德阳隐伏断裂通过的具体位置以及断裂的规模和性质,证明了该断裂在向东俯冲的过程中错切了晚更新统沉积物,具有明显的第四纪活动性,对凤凰山台地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地面地... 利用反射波法地震勘探确定了在凤凰山地区蒲江-新津-德阳隐伏断裂通过的具体位置以及断裂的规模和性质,证明了该断裂在向东俯冲的过程中错切了晚更新统沉积物,具有明显的第四纪活动性,对凤凰山台地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地面地质调查及历史地震研究也证明蒲江-新津-德阳隐伏断裂具有晚更新世活动性,且断裂南段的活动性明显强于北段,表明该断裂的北段是成都平原内部的一条弱地震活动带。同时,文中还对在城市近郊人烟繁杂地带反射波法地震勘探中野外观测系统的布置及地震参数的选取进行了探索,小道间距、小偏移距、多接收道、短排列、多次覆盖、高频检波器接收的工作方法和野外地震参数的合理选取对实现主要干扰波和反射波信号的有效分离,提高地震勘探分辨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断裂 断裂活动性 地震参数 反射波法 观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强震活动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马宏生 张国民 +1 位作者 刘杰 王辉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60,共13页
在中国大陆及周边活动地块与活动地块边界带研究和划分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陆区6个Ⅰ级活动地块区和22个Ⅱ级活动地块之间的共计24个活动边界带上的强震活动特征。从各边界带上强震活动的频次和单位时间、单位长度的地震应变能释放出发... 在中国大陆及周边活动地块与活动地块边界带研究和划分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陆区6个Ⅰ级活动地块区和22个Ⅱ级活动地块之间的共计24个活动边界带上的强震活动特征。从各边界带上强震活动的频次和单位时间、单位长度的地震应变能释放出发,讨论了各活动地块边界带的强震总体活动水平;并从震级频度关系出发,计算了各带的理论最大震级与复发周期。通过与实际地震记录对比发现,由中国大陆各主要活动地块边界带的地震活动参数(a/b)所推算的强震活动强度与实际地震活动强度总体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强震复发期与构造活动速率则呈明显的反向变化关系,这也表明本研究给出的各边界带的a,b值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文中还利用历史强震资料以及各带强震活动的离逝时间,基于泊松分布,探讨了各活动边界带的现今地震活动水平及其危险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地块 活动边界带 强震活动 地震活动参数a b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前震源区应力状态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易桂喜 付虹 +2 位作者 王思维 闻学泽 龙锋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2-338,489,共7页
利用1973年1月1日至1988年11月5日云南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资料,获得了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前震源及附近区域多个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空间分布图像,初步揭示了震前震源区应力状态。结果表明:澜沧—耿马地震之前,研究区地震活动性参数... 利用1973年1月1日至1988年11月5日云南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资料,获得了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前震源及附近区域多个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空间分布图像,初步揭示了震前震源区应力状态。结果表明:澜沧—耿马地震之前,研究区地震活动性参数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不均匀性特征。澜沧7.6级地震震源区以低于0.7的异常低b值、低a值以及整个研究区最短的局部复发间隔TL值为特征,表明震源所在断裂段在震前已处于高应力闭锁状态,具有发生大震的应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耿马地震 震源区 地震活动性参数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条件下挡墙后黏性土主动土压力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林宇亮 杨果林 赵炼恒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479-2486,共8页
采用水平层分析法,得到了地震条件下挡墙后黏性土主动土压力合力和作用点位置、土压力强度分布以及临界破裂角的解析解。公式考虑了水平和垂直地震加速度、挡墙墙背倾角、填料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填料与墙背的黏结力和外摩擦角、均布超... 采用水平层分析法,得到了地震条件下挡墙后黏性土主动土压力合力和作用点位置、土压力强度分布以及临界破裂角的解析解。公式考虑了水平和垂直地震加速度、挡墙墙背倾角、填料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填料与墙背的黏结力和外摩擦角、均布超载等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对主动土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朗肯和库伦理论下的主动土压力公式以及Mononobe-Okabe主动土压力公式与地震条件下的主动土压力公式完全一致。地震条件下的主动土压力强度沿墙高呈非线性分布。水平地震加速度增大了主动土压力,垂直地震加速度使得主动土压力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土 水平层分析法 地震主动土压力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潮汐参数变化与地震关系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晶 牛安福 +1 位作者 高福旺 吉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6-90,共5页
运用潮汐计算模型及固体潮汐数字化观测结果,计算了固体潮汐参数,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整点和加密采样(10 min)两种采样方法除计算的中误差有一些差别外,对固体潮汐因子的影响不大。同时用辅助气压观测及首都圈体应变观测... 运用潮汐计算模型及固体潮汐数字化观测结果,计算了固体潮汐参数,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整点和加密采样(10 min)两种采样方法除计算的中误差有一些差别外,对固体潮汐因子的影响不大。同时用辅助气压观测及首都圈体应变观测数据计算了体应变日异常频次,并与观测台站附近的小震活动进行了对比,讨论了远震及震源区地震活动与固体潮汐数字化观测结果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潮汐 数字化 潮汐参数 地震活动 观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向量机在地震综合预测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蒋淳 魏雪丽 +1 位作者 陆远忠 尤德祥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3-310,共8页
统计学习理论是一种专门研究小样本情况下机器学习规律的理论,在其基础上发展的支持向量机学习方法能较好地解决小样本、非线性、高维数、局部极小点等实际问题,并已在函数逼近、模式识别、信号处理、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等领域得到了... 统计学习理论是一种专门研究小样本情况下机器学习规律的理论,在其基础上发展的支持向量机学习方法能较好地解决小样本、非线性、高维数、局部极小点等实际问题,并已在函数逼近、模式识别、信号处理、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将支持向量机方法引入具有非线性特征和复杂孕震系统的地震综合预测领域,以华北地区(30°~42°E,108°~125°N)为例,基于地震活动参数研究从有限的地震样本中挖掘更多有效的地震信息,探索地震统计综合预测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地震活动参数 地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山M_S 7.0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分析及区域地震活动水平参数I_(RTL)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月 吕晓健 田勤俭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0-226,共7页
本文采用Region-Time-Length(RTL)方法分析在汶川M_S 8.0级地震引起的地震活动增强背景下芦山M_S 7.0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变化,并提出了综合反映区域地震活动水平的参数IRTL。芦山地震前1年在震中和周边地区检测到地震活动平静异常,主要分... 本文采用Region-Time-Length(RTL)方法分析在汶川M_S 8.0级地震引起的地震活动增强背景下芦山M_S 7.0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变化,并提出了综合反映区域地震活动水平的参数IRTL。芦山地震前1年在震中和周边地区检测到地震活动平静异常,主要分布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1.5°N×2°E范围内,持续了近8个月,异常范围和异常程度呈现由小→大→小的特征。新提出的区域地震活动水平参数I_(RTL),早期在0值附近波动,于震前一年开始不断下降,降至波谷后回升到较低值,波谷后9个月发震。I_(RTL)在一定程度上为"识别"芦山地震发生危险性提供了参考。以上研究对了解芦山地震孕育过程提供了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MS 7.0地震 RTL算法 地震活动性 区域地震活动水平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地震勘探资料处理中的速度分析参数选取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辉 丁志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7-603,共7页
浅层人工地震勘探是当前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的主要方法,勘探精度不仅受激发、接收等因素的影响,还与地震数据处理的精度密切相关。速度分析是地震勘探资料处理中的关键环节,它的准确与否对动校正、共深度点叠加、叠后偏移及时深转换等... 浅层人工地震勘探是当前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的主要方法,勘探精度不仅受激发、接收等因素的影响,还与地震数据处理的精度密切相关。速度分析是地震勘探资料处理中的关键环节,它的准确与否对动校正、共深度点叠加、叠后偏移及时深转换等都将产生影响。针对浅层地震资料目的层较浅、叠加次数少和城市背景干扰大等特点,文中对速度分析的参数选取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对相邻CDP道集内各接收道炮检距的分析,以及单个和多个CDP道集的对比,提出了用于速度分析的CDP大道集的抽取原则。并通过对不同的CDP大道集、速度扫描间隔、计算时窗长度、动校切除比例等所获得的速度谱的对比分析,对速度谱扫描过程中各参数的选取提出了建议,并对速度分析及时深转换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断层 浅层地震勘探 数据处理 速度分析 参数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东北华北M_S≥5.0地震活动参数综合指标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岩 曹凤娟 +2 位作者 王亮 张博 翟丽娜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6-913,共8页
根据地震活动参数的数据特征,以2013年内蒙古科尔沁MS5.3地震为例,引入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两种数据挖掘方法,在信息损失尽可能少的条件下,实现对参数变量的约简降维,并提取综合指标W.研究显示,2013年科尔沁MS5.3地震前两年,W值变化显... 根据地震活动参数的数据特征,以2013年内蒙古科尔沁MS5.3地震为例,引入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两种数据挖掘方法,在信息损失尽可能少的条件下,实现对参数变量的约简降维,并提取综合指标W.研究显示,2013年科尔沁MS5.3地震前两年,W值变化显著.在进一步的单因子分析中,从综合后的参数变量信息中重新提取了具有物理意义的多个单因子综合指标,消除了大量信息重叠所造成的不一致,实现了对综合指标的细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东北华北29次MS≥5.0地震的11个地震活动参数(频次N,b值,η值,A(b)值,Mf值,AC值,C值,D值,E值,Rm值,响应比Y)进行主成分分析,其结果显示,主成分综合指标W在震前1—2年均出现了明显的异常变化,这充分说明综合指标W可以用作地震预报研究的综合异常参考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参数 主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综合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元1831年安徽凤台地震宏观震中考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安国 刘东旺 +2 位作者 沈小七 邵磊 王健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503,共9页
公元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安徽凤台曾发生一次破坏性地震,史料记载情况基本一致,但现有各版地震目录所确定的震中位置存在分歧,震中位置竟多达4处.在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作者对该地震进行了实地考察.经综合分析认为,应当对此次地震的... 公元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安徽凤台曾发生一次破坏性地震,史料记载情况基本一致,但现有各版地震目录所确定的震中位置存在分歧,震中位置竟多达4处.在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作者对该地震进行了实地考察.经综合分析认为,应当对此次地震的宏观震中进行调整,震中位置应改为32.88°N、116.89°E,名称相应变更为"安徽怀远西南地震".同时认为此次地震原来所确定的震级(614)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 历史地震 地震参数 地震考察 安徽凤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活动性总体状态参量R_t在新疆天山地区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琼 曲延军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9-113,共5页
通过计算分析新疆北天山地区、南天山东段地区、南天山西段的柯坪块区及喀什—乌恰交汇区中强震前地震活动性总体状态参量Rt的变化特征,给出了各区中强震发生时间和强度基于Rt值的判定指标。Rt≤0.89可作为北天山地区1年内发生5.1~6.0... 通过计算分析新疆北天山地区、南天山东段地区、南天山西段的柯坪块区及喀什—乌恰交汇区中强震前地震活动性总体状态参量Rt的变化特征,给出了各区中强震发生时间和强度基于Rt值的判定指标。Rt≤0.89可作为北天山地区1年内发生5.1~6.0级地震的指标;Rt≤0.79可作为南天山东段1年内发生5.4~6.0级地震的指标;Rt≤0.85可作为柯坪块区1.5年内发生6级地震的指标;Rt≤0.88可作为喀什—乌恰交汇区1年内发生6~7级地震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参数组合 总体状态参量Rt值 地震活动稳定程度 预测检验 天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堰塘滑坡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贵春 陈俊华 +2 位作者 张丽芬 申学林 陈圆圆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8-91,共4页
姚家坪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堰塘滑坡是库区内主要的巨型滑坡,直接威胁姚家坪电站系统安全,危害性较大。滑坡体在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但在地震作用下,滑坡体处于极限平衡或不稳定状态。依据区域地震活动性、地质构造背景,... 姚家坪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堰塘滑坡是库区内主要的巨型滑坡,直接威胁姚家坪电站系统安全,危害性较大。滑坡体在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但在地震作用下,滑坡体处于极限平衡或不稳定状态。依据区域地震活动性、地质构造背景,分析现今各断裂带的地震活动性,判断出潜在的强震、中强震危险震源区,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和地震动参数衰减规律,为姚家坪电站系统的抗震设防和制定防灾对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塘滑坡 地震活动性参数 危险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活动性参数估计的K方法及潜在震源区边界不确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雨蕊 张天中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A00期40-46,共7页
本文在两个方面介绍了可用于地震区划的新方法。一方面是在b值及年发生率估计中,现有地震目录由两部分组成,一为历史地震目录,二为现今中小地震目录,仅用其一部分都具有缺陷。本文介绍的K方法用最大似然法估计b值及年发生率就是... 本文在两个方面介绍了可用于地震区划的新方法。一方面是在b值及年发生率估计中,现有地震目录由两部分组成,一为历史地震目录,二为现今中小地震目录,仅用其一部分都具有缺陷。本文介绍的K方法用最大似然法估计b值及年发生率就是考虑了地震资料的不完整性,将历史资料与现今地震资料结合使用,并考虑了震级的不确定性,以期得到更符合实际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另一方面是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考虑了潜在震源区的边界不确定性,使地震发生率在潜在震源区的边界附近是连续变化的,避免了突变和计算结果有过大的变化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参数 潜在震源区 边界不确定性 地震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锦屏水电站地区的剪切波分裂参数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莎 吴朋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66,共9页
通过分析四川锦屏水电站地区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库区的地震活动性和木里台的剪切波分裂参数变化,研究了水电站3次大规模蓄水对该地区地震活动性和地壳应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经3次蓄水,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呈持续增强趋势,最终保持在较高... 通过分析四川锦屏水电站地区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库区的地震活动性和木里台的剪切波分裂参数变化,研究了水电站3次大规模蓄水对该地区地震活动性和地壳应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经3次蓄水,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呈持续增强趋势,最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尤其是第二次蓄水之后,地震活动增强最为明显;木里台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在锦屏水电站3次蓄水前后表现出明显的变化.锦屏水电站在蓄水之前,木里台快剪切波偏振方向的优势取向为北东向,与锦屏山—小金河断裂走向一致;第一次蓄水之后,快剪切波偏振方向则变得较为分散,无明显的优势取向;第二次蓄水之后,快剪切波偏振方向偏转为南东向;第三次蓄水之后,快剪切波偏振方向表现为一致的南东向;慢剪切波延迟时间在第二次蓄水前后明显变短.这些显著的变化说明了锦屏水电站第二次蓄水之后原地小范围内的地壳应力方向迅速改变,地壳应力也随着地震活动的增强而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应力 地震活动性 剪切波分裂参数 锦屏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断层简支钢箱梁桥的概率性地震损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江辉 张鹏 +1 位作者 黄磊 曾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53-262,共10页
以跨越走滑断层的简支钢箱梁桥为对象,同时考虑地震动和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开展全桥结构在非一致激励下的增量动力分析,深入讨论了跨断层桥梁桥墩的概率性地震损伤特性。结果表明,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随着地震动增强而变大;对... 以跨越走滑断层的简支钢箱梁桥为对象,同时考虑地震动和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开展全桥结构在非一致激励下的增量动力分析,深入讨论了跨断层桥梁桥墩的概率性地震损伤特性。结果表明,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随着地震动增强而变大;对于紧邻断层桥墩,当断层滑冲强度为78.0 cm时,完全破坏的超越概率由均值模型的7.53%增大到随机模型的13.01%,说明强震下如不考虑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可能会低估结构的易损性。紧邻断层桥墩面临更高的地震损伤概率,当断层滑冲强度为52.0 cm时,四种损伤状态下非紧邻断层墩的超越概率分别为97.54%、88.51%、2.42%和0.06%,而紧邻断层墩分别为99.24%、99.15%、6.50%和0.28%。因此,应对跨断层桥梁紧邻断层桥墩的抗震设计予以更多关注,开展针对性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钢箱梁桥 活动断层 增量动力分析 结构参数不确定性 概率性地震损伤特性 易损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发生概率模型多参数组检验研究
20
作者 龚平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7-274,共8页
在地震活动性参数估计中 ,对同一地区具有相同地震资料和相同的统计方法情况下 ,关于活动性参数会出现因人而异的估计结果。如何对这些参数的不同估计做出评价 ?对此 ,从统计角度将似然比检验引入到地震活动性参数的不同估计的选优排序... 在地震活动性参数估计中 ,对同一地区具有相同地震资料和相同的统计方法情况下 ,关于活动性参数会出现因人而异的估计结果。如何对这些参数的不同估计做出评价 ?对此 ,从统计角度将似然比检验引入到地震活动性参数的不同估计的选优排序决策中 ,分析了似然比检验的基本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发生概率模型 地震活动性参数 检验 地震资料 统计方法 似然化 地震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