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麦兼用气送式集排器立槽式供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1
作者 施彬彬 王传奇 +3 位作者 陈雪儿 何凯威 廖庆喜 廖宜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115,共14页
针对现有油麦兼用气送式集排器供种装置兼用供种结构复杂、大播量工况下供种量不足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立槽式高通量油麦兼用供种装置。阐述了立槽式供种装置工作原理,确定了变容积供种机构主要结构参数,分析了供种转速和立式槽轮叶片伸... 针对现有油麦兼用气送式集排器供种装置兼用供种结构复杂、大播量工况下供种量不足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立槽式高通量油麦兼用供种装置。阐述了立槽式供种装置工作原理,确定了变容积供种机构主要结构参数,分析了供种转速和立式槽轮叶片伸出量等工作参数对供种装置油菜、小麦供种性能的影响规律,明确了油菜、小麦供种性能较优时的工作参数范围。EDEM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立槽式供种装置具有良好的破拱充种性能及供种过程种子运动轨迹一致性,当小麦供种转速不小于20 r/min、叶片伸出量不小于9 mm时,可有效避免脉动供种问题对其供种性能的影响,实现油麦兼用稳定供种。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排种油菜时,供种转速为10~30 r/min,供种装置供种速率可达66.20~210.41 g/min,供种速率稳定性变异系数小于2.3%,种子破损率小于0.65%;排种小麦时,供种转速为20~50 r/min,叶片伸出量为9~21 mm,供种装置供种速率可达1184.20~6080.44 g/min,供种速率稳定性变异系数小于1.9%,种子破损率小于0.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油菜、小麦播种量分别为6.5、180 kg/hm^(2)时,搭载立槽式供种装置播种机总播量误差分别为1.68%和4.16%,出苗后测量得油菜、小麦平均株距分别为56.96、23.34 mm,各行株数一致性变异系数分别为16.92%、18.02%,满足油麦兼用播种作业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小麦 立槽式供种装置 变容种空间体积 气送式集排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麦兼用型气送式集排器供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0
2
作者 雷小龙 廖宜涛 +4 位作者 李兆东 曹秀英 李姗姗 韦跃培 廖庆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0-18,共9页
为提高气送式集排器的兼用性和精量控制供种量,设计了一种油麦兼用型倾斜锥孔轮式供种装置。该文阐述了油麦兼用型供种装置的工作原理,确定了其主要结构参数,构建了充种和供种过程种群微段的力学模型;台架试验研究了型孔结构、转速和锥... 为提高气送式集排器的兼用性和精量控制供种量,设计了一种油麦兼用型倾斜锥孔轮式供种装置。该文阐述了油麦兼用型供种装置的工作原理,确定了其主要结构参数,构建了充种和供种过程种群微段的力学模型;台架试验研究了型孔结构、转速和锥孔轮数量对供种速率及其稳定性变异系数和破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倾角为20°的锥柱状型孔的供种性能较优,油菜、小麦的供种速率稳定性变异系数分别低于1.0%和1.1%,破损率均低于0.1%;转速为10~60 r/min时,供种速率随转速增加而增加,其稳定性变异系数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供种油菜、小麦较优转速范围分别为10~40 r/min和20~50 r/min;油菜、小麦的供种速率范围分别为28~450 g/min和95~770 g/min,以锥孔轮数量和转速为自变量建立了二次多元回归供种速率预测模型,模型验证的试验值与理论值的偏差在5%以内。该研究提出的倾斜锥柱状型孔交错排布和组合式锥孔轮的结构可实现油菜、小麦兼用供种及变量调节供种速率,为油麦兼用型气送式集排器适应不同作业幅宽播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种子 试验 排种器 气送式 供种装置 倾斜锥孔轮 油菜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分配式排种器CFD模拟与改进 被引量:33
3
作者 李中华 王德成 +2 位作者 刘贵林 杨明韶 王振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68,共5页
在建立气流分配式排种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利用CFD方法对排种器的内部流场进行了仿真模拟。选择标准k-ε模型和DPM模型分别对气相和固相进行模拟,得到气流场分布图和颗粒场的运动轨迹图。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但分配... 在建立气流分配式排种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利用CFD方法对排种器的内部流场进行了仿真模拟。选择标准k-ε模型和DPM模型分别对气相和固相进行模拟,得到气流场分布图和颗粒场的运动轨迹图。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但分配器中存在涡流现象,导致个别种子滞留在分配器中,影响了排种的均匀性。通过改进结构及模拟,消除了分配器中涡流滞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种子 排种器 气流 计算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送式油菜播种机集排器供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磊 廖宜涛 +3 位作者 廖庆喜 齐天翔 张青松 王宝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5-85,共11页
针对现有气送式播种机集排器供种装置在油菜种植区域地表坡度变化范围大时供种量稳定性不足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调节弹簧调节清种毛刷与外切圆弧型孔轮距离,从而控制充种及清种量、实现坡地播种、稳定供种的供种装置。阐述了供种装置... 针对现有气送式播种机集排器供种装置在油菜种植区域地表坡度变化范围大时供种量稳定性不足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调节弹簧调节清种毛刷与外切圆弧型孔轮距离,从而控制充种及清种量、实现坡地播种、稳定供种的供种装置。阐述了供种装置的工作原理,确定了外切圆弧型孔曲线方程、主圆弧偏转角及种量调节机构结构参数,分析了种量调节机构与型孔轮间的力学关系。利用智能种植机械测试平台进行了供种装置性能优化试验,以清种毛刷厚度、调节弹簧有效圈数、调节板厚度、主圆弧偏转角为试验因素,采用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分析各因素对坡度地表供种量稳定性的影响。采用主要目标法确定最佳参数组合为:清种毛刷厚度为13 mm、调节弹簧有效圈数为82.5、调节板厚度为7.8 mm、主圆弧偏转角为7.7°,固定倾斜-5°~5°相对无倾斜下的供种速率变化率不超过4.29%、供种速率稳定性变异系数不超过0.52%,供种稳定性较优。最优参数组合下的台架验证试验表明,供种速率在摆动-5°~5°相对无倾斜状态的变化率不超过1.6%,供种速率稳定性变异系数不超过0.86%,满足油菜坡地播种供种量稳定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播种机 气送式集排器 供种装置 种量调节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麦兼用型气送式集排器增压管气固两相流仿真与参数优化 被引量:20
5
作者 雷小龙 廖宜涛 +3 位作者 王磊 王都 姚露 廖庆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67-75,共9页
为明确增压管结构对油麦兼用型气送式集排器分配均匀性的影响,该文运用DEM-CFD气固耦合方法仿真分析了波纹间距、凹窝深度和增压管长度对种子运动特性、分配均匀性和增压管气流场的影响,台架试验研究了增压管长度和气流压强对分配均匀... 为明确增压管结构对油麦兼用型气送式集排器分配均匀性的影响,该文运用DEM-CFD气固耦合方法仿真分析了波纹间距、凹窝深度和增压管长度对种子运动特性、分配均匀性和增压管气流场的影响,台架试验研究了增压管长度和气流压强对分配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设增压管明显提高种子分布均匀度系数,降低种子速度和分配均匀性变异系数。速度流场分析表明增压管波峰与波谷的气流速度和压强交替变化,增压管中种子速度与受力呈现"正弦形"变化趋势。凹窝深度、波纹间距和增压管长度分别为4.2、15和180 mm时,种子分布均匀度系数和分配均匀性变异系数分别为91.17%和4.91%。台架试验表明,在优化结构参数组合下,排种油菜和小麦的气流压强分别为1 200和1 600 Pa时,分配均匀性变异系数分别达2.84%和2.89%。该研究为分析增压管中种子运动特性和优化其结构参数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计算机仿真 农作物 气送式集排器 增压管 气固两相流 分配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坡度对油菜宽幅精量免耕播种机排种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磊 席日晶 +3 位作者 廖宜涛 张青松 肖文立 廖庆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21,共11页
针对油菜种植区域作业方向的地表坡度变化影响气送式油菜宽幅精量免耕播种机排种性能的问题,该研究以播种机及气送式集排器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不同地表坡度下种子与外切圆弧型孔、种子-气流与集中分配器间的力学模型,建立了气送式集排器... 针对油菜种植区域作业方向的地表坡度变化影响气送式油菜宽幅精量免耕播种机排种性能的问题,该研究以播种机及气送式集排器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不同地表坡度下种子与外切圆弧型孔、种子-气流与集中分配器间的力学模型,建立了气送式集排器供种速率和排种速率的随机过程模型,应用EDEM仿真开展了作业方向的地表坡度、供种装置转速对供种装置供种速率影响的双因素试验,建立了地表坡度、供种装置转速对供种速率影响的数学模型;利用DEM-CFD耦合仿真分析了地表坡度对集中分配器排种性能的影响规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以平整地表为基准,供种速率随地表坡度在-5°~5°内先增大而后逐渐减小;地表坡度绝对值为3°~5°时,供种速率的变化量达到50%;各行排种粒数一致性变异系数随地表坡度的增加而增大,变化区间为4.95%~14.91%。利用智能种植机械测试平台模拟播种机田间作业时不同地表坡度下的作业效果,结果表明,随着作业方向的地表坡度、前后往复摆动角度、前或后单向摆动角度的增大,各行排种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均逐渐增大;仿真模型计算的各地表坡度下的供种速率与台架试验的平均误差为4.28%。根据试验结果建立播种机沿作业方向前后往复摆动的供种速率与地表坡度和供种装置转速、沿作业方向前或后单向摆动的供种速率与地表坡度和供种装置转速的数学模型,确定了不同地表坡度下,排种量与作业方向地表坡度和供种装置转速的匹配关系,以实现有坡度地表的排种量与平整地表的排种量趋同,为满足不同地表坡度下的播种作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作物 仿真 油菜播种机 气送式集排器 供种装置 集中分配器 地表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条件下气力轮式精密排种器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裕晶 马成林 李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2-77,60,共7页
针对研制的气力轮式精密排种器,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试验,运用均匀设计软件UST 1.0建立了大豆排种性能指标数学模型,分析气力条件下排种器设计参数对排种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气力条件下,排种性能指标主要受气压和作业速度影响,气... 针对研制的气力轮式精密排种器,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试验,运用均匀设计软件UST 1.0建立了大豆排种性能指标数学模型,分析气力条件下排种器设计参数对排种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气力条件下,排种性能指标主要受气压和作业速度影响,气压范围为1.4~1.8 kPa时粒距合格率达到85%以上,满足8 km/h速度以上大豆精密播种;充种角和清种角变化对排种性能影响不显著,充种角和清种角优化区域与常压条件下排种试验优化结果一致:充种角为46.35°、清种角为55°;气流方向对排种性能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种器 性能 加压条件 均匀设计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气送集排器等宽多边形槽齿轮式供种装置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磊 舒彩霞 +3 位作者 席日晶 廖庆喜 刘嘉诚 廖宜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3-63,共11页
针对小麦气送式集排器供种装置充种环节种子流动性差,导致充种及供种不稳定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等宽多边形槽齿轮的小麦供种装置。阐述了供种装置的工作原理,确定了等宽多边形槽齿轮的主要结构参数。利用EDEM仿真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 针对小麦气送式集排器供种装置充种环节种子流动性差,导致充种及供种不稳定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等宽多边形槽齿轮的小麦供种装置。阐述了供种装置的工作原理,确定了等宽多边形槽齿轮的主要结构参数。利用EDEM仿真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型式槽齿轮对种群扰动能力、充种及供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供种轴转速为20 r/min时,在仿真的1~10 s内随等宽多边形槽齿轮边数的增加,种群平均动能均值逐渐减小,对种群平均扰动能力依次减弱,但相邻平均动能峰值间隔时间缩短,扰动种群的频率增加;等宽三边形、等宽五边形、等宽七边形、等宽九边形槽齿轮扰动下种群平均动能均值比圆形槽齿轮分别高371.32%、209.23%、91.02%、53.37%;以充种合格率((2±1)粒/孔)和漏充率(0粒/孔)为指标,等宽七边形槽齿轮充种合格率为93.98%、漏充率为2.78%,供种粒数与供种时间具有较高的线性度,充种和供种性能较优。台架试验验证了等宽七边形槽齿轮式供种装置的供种性能及对排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转速为10~60 r/min时,供种速率稳定性变异系数不高于2.14%,供种时破损率不高于0.20%,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不高于2.15%,排种时破损率不高于0.23%,满足小麦种子稳定供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气送式集排器 供种装置 等宽多边形槽齿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吹式排种器气流推种的研究与试验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树才 许绮川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59-61,共3页
研究了在气吹式排种器中,采用气力推种取代推种片后对排种均匀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气流推种可有效减小种子的机械损伤,推种效果明显,只要匹配好排种轮转速和推种气流速度,推种气流对排种均匀度的影响可降低到最小值。
关键词 排种装置 均匀性 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力轮式排种器动压充种机理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左春柽 马成林 张守勤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55-58,共4页
试验研究发现气力轮式排种器的充种室内存在3种典型气固两相流态:沉降搅渗流态;带动渗流流态;惯性回流流态。全面分析了气力轮式排种器的动压充种机理。
关键词 排种装置 两相流动 动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吸式水稻直播排种器参数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袁月明 马旭 +2 位作者 董润坚 王景立 陈丽梅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82,共5页
根据水稻直播农艺要求,确定了气吸式圆盘排种器相关部件参数的取值范围,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排种性能试验研究,并分析了吸孔孔径、孔数、排种盘转速和气室真空度对合格指数、漏播指数及重播指数的影响,建立了排种器性能指标与相... 根据水稻直播农艺要求,确定了气吸式圆盘排种器相关部件参数的取值范围,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排种性能试验研究,并分析了吸孔孔径、孔数、排种盘转速和气室真空度对合格指数、漏播指数及重播指数的影响,建立了排种器性能指标与相关参数的数学回归模型;在单盘单排孔气吸式排种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新型双盘气吸式排种器,并进行了排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水稻气吸式排种器合格指数的因素依次为气室真空度、排种盘转速、吸孔孔数和孔径,优化参数为:孔径2.2~2.4mm、孔数为54个、转速不超过65rpm和真空度在2.8~3.6kPa时,可以满足水稻芽种直播作业要求。结果对完善排种器设计、提高排种性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吸式排种器 水稻直播 均匀设计 排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均匀供料的甘蔗种箱
12
作者 刘文亮 刘枫 +3 位作者 胡浩 姜彩宇 王新阳 李健 《农业工程》 2021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前国内甘蔗种植机普遍缺少供种装置,靠排种器在种箱内取种,易造成种块卡滞、断播等问题。为此,基于物料斗提式输送原理,设计了一种具有均匀供料功能的甘蔗种箱,通过斗提式升运装置和旋转式推料装置的配合,使甘蔗种块均匀顺序进入连接... 目前国内甘蔗种植机普遍缺少供种装置,靠排种器在种箱内取种,易造成种块卡滞、断播等问题。为此,基于物料斗提式输送原理,设计了一种具有均匀供料功能的甘蔗种箱,通过斗提式升运装置和旋转式推料装置的配合,使甘蔗种块均匀顺序进入连接的排种器内,保证了单位时间内供种数量与排种数量的相对一致,且种块之间相对分散,实现了甘蔗的机械化精量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供料 甘蔗种箱 斗提式升运装置 旋转式推料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吸式排种器卸种机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3
13
作者 丁力 杨丽 +3 位作者 张东兴 崔涛 李玉环 高筱钧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46,共10页
为解决气吸式排种器因吸孔堵塞、种盘振动较大导致的漏播问题和气流扰动引发的投种不均匀现象,优化设计了卸种机构。改进了卸种机构安装位置,确保排种器在携种区能够对种子有较好的吸附作用,防止飞种,同时减少碰撞和弹跳,使得种子在携... 为解决气吸式排种器因吸孔堵塞、种盘振动较大导致的漏播问题和气流扰动引发的投种不均匀现象,优化设计了卸种机构。改进了卸种机构安装位置,确保排种器在携种区能够对种子有较好的吸附作用,防止飞种,同时减少碰撞和弹跳,使得种子在携种区气室末端脱落的概率相比于改进前降低了1.67%。推导出一种适用于卸种轮和种盘之间配合的齿面曲线,并通过ADAMS仿真的方式,提取啮合力、径向力和轴向力3个指标,模拟验证了卸种轮齿设计的合理性,表明该曲线方程适用于不同种盘和吸孔数卸种轮的设计,其啮合平稳可靠,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以卸种机构、前进速度和负压为因素进行3因素试验,通过分析不同速度下卸种机构和负压之间的差异性和试验整体方差,确定了影响合格指数、重播指数、漏播指数的关键因素。选取优化后的新卸种机构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回归方程得出所设计排种器在10、12、14 km/h作业速度下的最佳作业参数,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新卸种机构能够有效提高合格指数、降低高速作业漏播指数和粒距变异系数,在作业速度为10~14 km/h、负压为3.43~3.81 k Pa时,合格指数达到96.8%,漏播指数小于等于2.0%,重播指数小于等于1.2%,各项指标优于国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吸式排种器 卸种机构 防堵塞 排种均匀性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吸式玉米排种器吸附姿态对投种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丁力 杨丽 +3 位作者 张东兴 崔涛 张凯良 钟翔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0-50,共11页
为保证气吸式排种器高速作业状态下投种均匀一致,对玉米籽粒中占据比例较高且长、宽、厚变化较大的大扁形种子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探明,种子的吸附姿态影响投种稳定性,振动加剧导致投种均匀性不一致;采用DEMCFD耦合仿真的方法分析了... 为保证气吸式排种器高速作业状态下投种均匀一致,对玉米籽粒中占据比例较高且长、宽、厚变化较大的大扁形种子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探明,种子的吸附姿态影响投种稳定性,振动加剧导致投种均匀性不一致;采用DEMCFD耦合仿真的方法分析了影响投种性能的关键因素——种子吸附姿态,发现不同排种盘角速度下平躺姿态为主要吸附姿态,平躺种子比例越高,合格指数越高,侧躺种子和竖直种子共同影响重播指数和漏播指数;分析了影响投种性能的关键因素——投种时机,研究发现,提早投种状态下种子的主要姿态为竖直和侧躺,正常投种状态下平躺种子占绝大部分,延时投种状态下侧躺种子所占比例较高,合格指数与正常投种比例的变化趋势一致,增大种子平躺姿态的比例可有效提高播种质量。进行了风压和角速度匹配试验,结果表明,排种器在较优作业速度8~12 km/h范围内、风压在-4.5~-3 kPa区间内,合格指数不低于93.4%,漏播指数不高于4.5%,重播指数不大于3.1%,并通过高速摄像慢速回放得出,种子姿态变化情况与仿真结果一致,从而验证了仿真模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气吸式排种器 吸附姿态 投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麦油兼用高速气送式集排器型孔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晓冉 廖庆喜 +2 位作者 王磊 李蒙良 杜文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5-48,共14页
针对水稻、小麦、油菜种子播量要求和外形尺寸差异大且稻麦种子流动性不足,导致气送式集排器兼用性不足、高速供种稳定性不佳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稻麦油兼用型孔轮。阐述了高速供种工作原理,开展了供种环节充种、携种、投种阶段力... 针对水稻、小麦、油菜种子播量要求和外形尺寸差异大且稻麦种子流动性不足,导致气送式集排器兼用性不足、高速供种稳定性不佳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稻麦油兼用型孔轮。阐述了高速供种工作原理,开展了供种环节充种、携种、投种阶段力学分析,基于最速降线原理设计了型孔壁面曲线,运用EDEM仿真对比分析了不同转速条件下种群运动状态。通过台架试验明确供种速率和供种稳定性较优的转速范围,并构建了稻麦油供种速率回归模型。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水稻和小麦种子,型孔轮个数16、供种转速30~50 r/min和50~70 r/min时,供种速率稳定性变异系数小于1%,水稻、小麦的供种速率分别为1050.62~1535.87 g/min和4171.82~5073.76 g/min;对于油菜种子,型孔轮个数为1,供种转速为20~30 r/min时,供种速率稳定性变异系数小于0.5%,供种速率为160.42~227.45 g/min;稻麦油供种速率回归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小于2%。水稻旱直播、小麦、油菜田间播种试验表明,作业速度在8~10 km/h时,集排器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分别为1.32%、1.16%和1.07%,满足稻麦油兼用播种作业标准要求。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兼用气送式集排器结构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试验 稻麦油兼用 高速气送式集排器 供种装置 型孔轮 最速降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设计的小麦气吸式精密排种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瑞雪 仪垂杰 +2 位作者 林海波 修玉峰 李卿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143,共3页
针对小麦精播技术节省种子、减少田间间苗定苗用工、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减少制种用田等优点,利用气吸式精密排种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小麦精密排种器的参数优化设计;研究吸孔直径、风机压力和排种盘转速对播种性能的影响,并确定因素的... 针对小麦精播技术节省种子、减少田间间苗定苗用工、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减少制种用田等优点,利用气吸式精密排种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小麦精密排种器的参数优化设计;研究吸孔直径、风机压力和排种盘转速对播种性能的影响,并确定因素的取值范围;采用均匀试验设计的方法安排试验,建立排种合格指数的回归方程;分析各因素对排种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进行参数优化,对模型寻优得出最优参数组合。试验证明:最优组合好于其他组合,满足了小麦精密播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气吸式精密排种器 均匀设计 最优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