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弹性应变能的Mohr-Coulomb强度准则讨论
被引量:
19
1
作者
郭建强
刘新荣
+2 位作者
黄武锋
罗旭
牛亮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68-1174,共7页
从弹性应变能释放是材料屈服的基本原理来看,MohrCoulomb(M-C)强度准则认为屈服时材料的泊松比恒为0.5,这可能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研究了弹性应变能、应力偏量第二不变量、应力张量第二不变量及泊松比之间的关系,提出广义应力偏量第二不...
从弹性应变能释放是材料屈服的基本原理来看,MohrCoulomb(M-C)强度准则认为屈服时材料的泊松比恒为0.5,这可能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研究了弹性应变能、应力偏量第二不变量、应力张量第二不变量及泊松比之间的关系,提出广义应力偏量第二不变量概念;从弹性应变能角度对M-C强度准则的物理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广义M-C强度准则;利用强度准则对岩石的破坏强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由于考虑了中间主应力与泊松比的影响,广义M-C强度准则的计算精度更高,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结果的内在机理.广义M-C强度准则突破了材料破坏时的泊松比恒为0.5的假设,这对于定量描述材料的屈服与破坏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hr-Coulomb强度准则
弹性应变能
应力张量第二不变量
泊松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弹性应变能D-P强度准则修正
被引量:
14
2
作者
郭建强
蒋建国
+3 位作者
刘新荣
陈建行
卢雪峰
杨前冬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116,共7页
针对D-P强度准则存在的拉剪区偏大及不具备应力角效应等不足之处,为使其更符合岩石的屈服(破坏)机制,从弹性应变能角度对D-P强度准则进行修正,开展如下工作:为便于研究将弹性应变能分为偏量弹性应变能与张量弹性应变能之和,并分析各能...
针对D-P强度准则存在的拉剪区偏大及不具备应力角效应等不足之处,为使其更符合岩石的屈服(破坏)机制,从弹性应变能角度对D-P强度准则进行修正,开展如下工作:为便于研究将弹性应变能分为偏量弹性应变能与张量弹性应变能之和,并分析各能量对材料破坏影响;研究D-P强度准则的物理意义及其不足之处产生的内在原因,并基于此建立广义D-P强度准则,总体上可较好地反映岩石的破坏特性,并能较好地解决拉剪区偏大及应力角效应等问题。对4种不同岩石的破坏强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广义D-P强度准则计算结果较为精确,该准则突破材料破坏时泊松比恒为0.5传统假设,对于准确定量地描述岩石破坏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强度准则
弹性应变能
应力张量第二不变量
泊松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岩石卸荷力学特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郭建强
刘新荣
赵青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23-130,共8页
采用卸载状态岩石的力学参数和相应的强度准则,描述卸荷岩体的力学性质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能够从理论上更准确地分析卸荷岩体的力学性质,从弹性应变能出发对卸荷岩体力学性质的演化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岩体的开挖卸荷与卸荷试验...
采用卸载状态岩石的力学参数和相应的强度准则,描述卸荷岩体的力学性质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能够从理论上更准确地分析卸荷岩体的力学性质,从弹性应变能出发对卸荷岩体力学性质的演化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岩体的开挖卸荷与卸荷试验中试样初始损伤程度的不同之处和弹性应变能、应力偏量第二不变量、应力张量第二不变量和泊松比内在关系,简要地分析了现有强度准则在描述卸荷岩体力学性质方面的不足之处。以弹性应变能为基础采用加载状态的岩石力学参数,对岩石的卸荷力学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现有的大多数强度准则难以描述试样卸荷破坏时强度特征,且可能存在不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情况;基于弹性应变能强度准则既可得到表征卸荷破坏时岩石的强度提高,又可以描述强度的减小。文中分析了产生上述结果的本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荷力学特性
弹性应变能
泊松比
应力张量第二不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应力偏量的横波纯应力逆时偏移成像方法
4
作者
张树奎
杜启振
+3 位作者
孙文涵
李钊
李向阳
符力耘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168-4175,共8页
基于弹性波解耦延拓方程的波场分离方法不仅可以得到解耦的纵、横波质点振动速度场,还可以获得纵、横波应力场.针对横波纯应力场在利用单一分量成像时不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问题,本文将应力偏张量引入到横波应力场中,基于应力偏量第二不...
基于弹性波解耦延拓方程的波场分离方法不仅可以得到解耦的纵、横波质点振动速度场,还可以获得纵、横波应力场.针对横波纯应力场在利用单一分量成像时不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问题,本文将应力偏张量引入到横波应力场中,基于应力偏量第二不变量构建得到横波应力不变量并将其用于应力场的逆时偏移成像中,获得了可完整表征横波应力场的成像结果.模型试算表明,本文构建的横波应力不变量可以有效利用横波应力张量中的波场信息,并得到准确的弹性逆时偏移成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逆时偏移
横波纯应力场
应力偏张量
应力偏量第二不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弹性应变能的Mohr-Coulomb强度准则讨论
被引量:
19
1
作者
郭建强
刘新荣
黄武锋
罗旭
牛亮
机构
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贵州联建土木工程质量检测监控中心有限公司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68-1174,共7页
基金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2015]2037)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2018]2787)
文摘
从弹性应变能释放是材料屈服的基本原理来看,MohrCoulomb(M-C)强度准则认为屈服时材料的泊松比恒为0.5,这可能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研究了弹性应变能、应力偏量第二不变量、应力张量第二不变量及泊松比之间的关系,提出广义应力偏量第二不变量概念;从弹性应变能角度对M-C强度准则的物理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广义M-C强度准则;利用强度准则对岩石的破坏强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由于考虑了中间主应力与泊松比的影响,广义M-C强度准则的计算精度更高,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结果的内在机理.广义M-C强度准则突破了材料破坏时的泊松比恒为0.5的假设,这对于定量描述材料的屈服与破坏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Mohr-Coulomb强度准则
弹性应变能
应力张量第二不变量
泊松比
Keywords
Mohr Coulomb strength criterion
elastic strain energy
the
second
invariant
of
stress
tensor
Poisson’s ratio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弹性应变能D-P强度准则修正
被引量:
14
2
作者
郭建强
蒋建国
刘新荣
陈建行
卢雪峰
杨前冬
机构
贵州大学
重庆大学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116,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K05B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2356)。
文摘
针对D-P强度准则存在的拉剪区偏大及不具备应力角效应等不足之处,为使其更符合岩石的屈服(破坏)机制,从弹性应变能角度对D-P强度准则进行修正,开展如下工作:为便于研究将弹性应变能分为偏量弹性应变能与张量弹性应变能之和,并分析各能量对材料破坏影响;研究D-P强度准则的物理意义及其不足之处产生的内在原因,并基于此建立广义D-P强度准则,总体上可较好地反映岩石的破坏特性,并能较好地解决拉剪区偏大及应力角效应等问题。对4种不同岩石的破坏强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广义D-P强度准则计算结果较为精确,该准则突破材料破坏时泊松比恒为0.5传统假设,对于准确定量地描述岩石破坏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D-P强度准则
弹性应变能
应力张量第二不变量
泊松比
Keywords
D-P strength criterion
elastic strain energy
the
second
invariant
of
stress
tensor
Poisson’s ratio
分类号
TU45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石卸荷力学特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郭建强
刘新荣
赵青
机构
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23-13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基金(No.50921063)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No.黔科合J字[2015]2037号)~~
文摘
采用卸载状态岩石的力学参数和相应的强度准则,描述卸荷岩体的力学性质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能够从理论上更准确地分析卸荷岩体的力学性质,从弹性应变能出发对卸荷岩体力学性质的演化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岩体的开挖卸荷与卸荷试验中试样初始损伤程度的不同之处和弹性应变能、应力偏量第二不变量、应力张量第二不变量和泊松比内在关系,简要地分析了现有强度准则在描述卸荷岩体力学性质方面的不足之处。以弹性应变能为基础采用加载状态的岩石力学参数,对岩石的卸荷力学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现有的大多数强度准则难以描述试样卸荷破坏时强度特征,且可能存在不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情况;基于弹性应变能强度准则既可得到表征卸荷破坏时岩石的强度提高,又可以描述强度的减小。文中分析了产生上述结果的本质机理。
关键词
卸荷力学特性
弹性应变能
泊松比
应力张量第二不变量
Keywords
unloading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elastic strain energy
Poisson's ratio
second
invariant
of
stress
tensor
分类号
TU45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应力偏量的横波纯应力逆时偏移成像方法
4
作者
张树奎
杜启振
孙文涵
李钊
李向阳
符力耘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深层油气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学院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168-417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30429,4177413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深层与非常规物探新方法新技术”(2019A-33)联合资助.
文摘
基于弹性波解耦延拓方程的波场分离方法不仅可以得到解耦的纵、横波质点振动速度场,还可以获得纵、横波应力场.针对横波纯应力场在利用单一分量成像时不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问题,本文将应力偏张量引入到横波应力场中,基于应力偏量第二不变量构建得到横波应力不变量并将其用于应力场的逆时偏移成像中,获得了可完整表征横波应力场的成像结果.模型试算表明,本文构建的横波应力不变量可以有效利用横波应力张量中的波场信息,并得到准确的弹性逆时偏移成像结果.
关键词
弹性波逆时偏移
横波纯应力场
应力偏张量
应力偏量第二不变量
Keywords
Elastic reverse time migration
S-wave pure
stress
stress
partial
tensor
second invariant of stress partial tensor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弹性应变能的Mohr-Coulomb强度准则讨论
郭建强
刘新荣
黄武锋
罗旭
牛亮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弹性应变能D-P强度准则修正
郭建强
蒋建国
刘新荣
陈建行
卢雪峰
杨前冬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岩石卸荷力学特性的理论研究
郭建强
刘新荣
赵青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应力偏量的横波纯应力逆时偏移成像方法
张树奎
杜启振
孙文涵
李钊
李向阳
符力耘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