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4篇文章
< 1 2 2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posals of Agricultural Facilities(Planting)Application in Beijing
1
作者 Xihong Lei Wei Li +4 位作者 Yanfang Wang Manli Niu Fudong Wang Dong An Liguo Yang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23年第3期275-284,共10页
Facility agriculture is an essential carrier for promoting stable production and supply.In2020,the planting area of facility agriculture in Beijing(290098000 m2)accounted for 29.06%of the total planting area of crops(... Facility agriculture is an essential carrier for promoting stable production and supply.In2020,the planting area of facility agriculture in Beijing(290098000 m2)accounted for 29.06%of the total planting area of crops(998078000 m2),and the output value accounted for 46.56%.In2022,Beij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organized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summarize and evaluate the agricultural facilities in Beijing through consultation materials,interviews,questionnaires,and field trips,combining survey data and statistical data to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Facilities play a major supporting role in stabilizing production and ensuring supply.The number of traditional greenhouses is extensive and covers a large area,so special planning and classification upgrades are urgently needed.Facilities are rich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but the mode of production is out of date.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facility agriculture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facility industry in Beijing to increas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facility agriculture land,strengthen the support of facil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cultivate the socialized service organization of fac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ility agriculture stable production and supply cost benefit technical suppo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duction and trade trend of oils and oilseeds in BRICS countries
2
作者 ZHANG Hong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共10页
In order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rade cooperation among BRICS countries,and ensure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oils and oilseeds industrial and supply chains in China and the world,the produc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rade cooperation among BRICS countries,and ensure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oils and oilseeds industrial and supply chains in China and the world,the production,consumption,trade trend,and cooperation potential of oils and oilseeds in BRICS countries were expounded,and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were put forward.Most of the BRICS countries are major agricultural producers,and they are also important agricultural product consumption markets in the world.In 2023/2024,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oilseeds in BRICS countries account for nearly half of the world's total;the production of vegetable oils exceeds a quarter of the world's total,and the consumption of vegetable oils accounts for 40%of the world's total.In 2023/2024,the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of oilseeds exceeds half of the world's total;vegetable oil imports account for 40%of the world's total,and exports account for about one tenth of the world's total.China's imports of oilseeds and oils from BRICS countries account for 68%and 29%of its global imports in 2023,respectively.BRICS countries are rich in agricultural land resources,have great potential for oils and oilseeds production,obvious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in trade structure,and huge space for future cooperation.It is suggested that Brazil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Belt and Road"co-construction category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Brazil.It is suggested to explore regional agricultural trade agreements among BRICS countries,promote currency settlement and exchange among BRICS countries,and enhance the facilitation and stability of BRICS trade.It is suggested that China should increase its investment in BRICS countries and export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experience to benefit loc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achieve a mutually beneficial and win-win sit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CS countries oils and oilseeds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trade trend agricultural potenti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劳动力资源配置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3
作者 郑军 宁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82,I0003,共18页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本路径。本文基于30个省份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系统诠释农业保险能够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进而推动农业全要...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本路径。本文基于30个省份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系统诠释农业保险能够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进而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具有劳动力要素配置效应和生产普惠效应,农业保险的保障性表现为分散风险和改变农户生产预期,提升劳动力的经济效率和生产活动的灵活性,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形成劳动力要素配置效应;农业保险的政策性表现为减轻农民负担和促进农业生产投资与技术创新、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和增强市场活力,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形成生产普惠效应。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农业保险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中介机制。同时进一步的拓展分析发现,农业保险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农村现代产业融合程度、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农村自然禀赋程度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此外,通过对农业保险多维生产普惠效应的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对农业技术进步、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产品市场标准化和农业生产绿色化都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劳动力资源配置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分析解读
4
作者 孙巍 李周晶 +1 位作者 吴蕾 张学福 《农学学报》 2025年第3期1-6,共6页
旨在客观遴选2024年度具有影响力和前瞻性的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揭示农业研究热点前沿发展趋势,洞察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国家和机构竞争格局,分析中国农业研究热点前沿发展的优劣势,为推动完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提供数据支撑... 旨在客观遴选2024年度具有影响力和前瞻性的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揭示农业研究热点前沿发展趋势,洞察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国家和机构竞争格局,分析中国农业研究热点前沿发展的优劣势,为推动完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提供数据支撑。以Web of Science平台SCI论文、CSCD论文以及EI论文数据(2019—2023年)为基础,遴选2024年农业9大学科76个农业研究热点,其中13个研究热点最具前瞻性,被确定为农业研究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 遴选 作物园艺 农业资源与环境 农业信息与农业工程学 植物保护 农产品质量与加工 水产渔业 畜牧兽医 林业 农业经济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生产要素对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冷志杰 张馨月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6,共8页
针对原粮产业链上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难的问题,结合东北三省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企业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t模型,得出了现代生产要素使用水平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达成难易度的影响,主要包括:现代生产要素使用水平每增加一单位,农业社会... 针对原粮产业链上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难的问题,结合东北三省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企业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t模型,得出了现代生产要素使用水平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达成难易度的影响,主要包括:现代生产要素使用水平每增加一单位,农业社会化服务难度增加一个等级的相对概率至少提高140%,其中,先进设施设备使用水平的正向促进作用最显著。经营者年龄和耕地受灾情况具有负向作用,而经营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具有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现代生产要素使用水平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达成难易度存在省域间的异质性。综上,一要鼓励主销区针对主产区制定现代生产要素支持和保障补贴政策;二要优化农业融资信贷政策,降低企业偿还压力;三要精准省域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生产要素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企业 保障补贴 农业融资信贷 精准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生态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制度组态——基于必要条件分析法与动态定性比较分析法
6
作者 罗光强 宋新宇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6,共12页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人类正在迎来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形成以数字基础、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数字能力为内容的数字生态。数字生态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业和新动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新质生...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人类正在迎来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形成以数字基础、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数字能力为内容的数字生态。数字生态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业和新动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关系形成。当前,我国农业正面临着传统与现代并存二元结构转型升级关键期,必须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破解农业迂回生产分工难和产业组织集聚难的作用,以数字生态及与之相适配的制度组态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衍生与发展。基于此,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契机,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构建制度组态、数字生态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的理论机制,综合运用必要条件分析法与动态定性比较分析法,利用我国30个省份(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2019—2022年面板数据进行案例分析。定性比较分析法的单个必要性分析表明,数字生态要素的有效协同是培育高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分析表明,低数字能力与低数字经济制约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定性比较分析的条件组态充分性分析表明,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依靠数字生态要素及其匹配制度要素的有效组合,实施政府主导型、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型和政府-市场-社会三轮驱动型的组态路径。进一步加快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应充分发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数字化赋能作用,因地制宜选择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的组态路径,着力推动工业颠覆性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力加强农业数字化与数字化农业创新能力建设,全面深化以新质生产关系为导向的农业体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一大市场 农业新质生产力 制度组态 数字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产品品牌故事的原型类型及结构特征
7
作者 程志宇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9,共15页
原型化策略有利于品牌讲好故事,建立消费者价值。故事原型存在文化差异,中国农产品品牌与其来源地文化背景紧密关联,需总结农产品品牌故事原型类型,以便讲好品牌故事,提高营销效果。选取典型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对这些品牌的代表性... 原型化策略有利于品牌讲好故事,建立消费者价值。故事原型存在文化差异,中国农产品品牌与其来源地文化背景紧密关联,需总结农产品品牌故事原型类型,以便讲好品牌故事,提高营销效果。选取典型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对这些品牌的代表性品牌故事文本进行扎根理论三级编码,抽象出中国农产品品牌故事原型,构建中国农产品品牌故事原型模型。从模型看出,中国农产品品牌故事由“延续生命”“生产革命”和“英雄崛起”等为核心的6大类17个故事原型及其变形,按照“导入情境”“问题出现”“对抗过程”和“问题解决”的叙事结构组合而成,具有“天人合一”“阴阳对反”和“循环往复”等特点。中国农产品品牌可结合品牌故事主题,优选核心故事原型类型,优化故事原型组合结构,讲好品牌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品牌 品牌故事 故事原型 叙事结构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导向、环境可持续导向对农业企业绿色产品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注意力基础观视角
8
作者 张秀娥 李伊婧 +1 位作者 杨柳 滕欣宇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7,共13页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挑战,农业企业管理者应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能够减少资源利用并降低对环境负面影响的绿色产品创新上。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焦点原则和情境原则,考察数字化导向和环境可持续导向的注意力焦点对企业绿色产品创新行为...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挑战,农业企业管理者应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能够减少资源利用并降低对环境负面影响的绿色产品创新上。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焦点原则和情境原则,考察数字化导向和环境可持续导向的注意力焦点对企业绿色产品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技术动荡性和绿色研发投入两类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43份农业企业样本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数字化导向和环境可持续导向对绿色产品创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环境可持续导向的正向作用高于数字化导向的正向作用;技术动荡性强化了数字化导向与绿色产品创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削弱了环境可持续导向与绿色产品创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绿色研发投入强化了数字化导向与绿色产品创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以及环境可持续导向与绿色产品创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此外,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企业,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通过聚焦于数字化导向和环境可持续导向更能显著促进绿色产品创新。研究结果为组织的绿色产品创新提供了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解释,有助于丰富有关绿色产品创新特定前因的研究,并为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产品创新 数字化导向 环境可持续导向 技术动荡性 绿色研发投入 注意力基础观 农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短视频+直播”农产品营销路径研究
9
作者 吕宏晶 孙明凯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25-29,共5页
基于乡村全面振兴和短视频、直播与电商加速融合的现实,分析了“短视频+直播”农产品营销的应用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短视频+直播”农产品营销路径:选择适合的农产品“短视频+直播”营销平台;打造农产品品牌或IP品牌形象;创新农... 基于乡村全面振兴和短视频、直播与电商加速融合的现实,分析了“短视频+直播”农产品营销的应用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短视频+直播”农产品营销路径:选择适合的农产品“短视频+直播”营销平台;打造农产品品牌或IP品牌形象;创新农产品营销手段;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售后服务;培育“短视频+直播”农产品营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短视频 直播 农产品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4年刊出论文简评
10
作者 蔡祖聪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9-274,共6页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4年刊出的论文涉及的研究领域,重点评述了发表在土壤环境、面源污染和农产品安全领域的论文。结合自身对农业环境科学研究现状的认识,笔者认为:(1)我们应该重视不同监测体系获取的农业环境质量...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4年刊出的论文涉及的研究领域,重点评述了发表在土壤环境、面源污染和农产品安全领域的论文。结合自身对农业环境科学研究现状的认识,笔者认为:(1)我们应该重视不同监测体系获取的农业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融合,提高其利用率;(2)充分利用现有重金属污染土壤安全利用项目等积累的数据,完善农业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标准;(3)加强对土壤农膜残留和环境多种农药残留长期效应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 面源污染 农产品安全 农膜残留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韩光鹤 姜枫 王银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35-242,共8页
基于黑龙江省2012—2021年面板数据,在利用熵值法测算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以及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通过灰色关联度进一步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单项服务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程度。结... 基于黑龙江省2012—2021年面板数据,在利用熵值法测算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以及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通过灰色关联度进一步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单项服务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十年来稳步提升,年平均增长率达14%。黑龙江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1.032,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单项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关联度最高的是生产资料服务,加工流通销售服务关联度不显著。因此,黑龙江省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建设力度,优化各项服务水平,以求更好地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视角下农业绿色生产与新型城镇化协调研究——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例
12
作者 刘露 孔令成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511-517,共7页
从低碳视角研究包含碳吸收的农业绿色生产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对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目标和城乡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和熵值法测算2002—2021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与新型城镇... 从低碳视角研究包含碳吸收的农业绿色生产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对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目标和城乡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和熵值法测算2002—2021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与新型城镇化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丝绸之路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水平整体呈现出东部优于西部的特征,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增长更多是依靠农业技术进步;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在研究期内总体稳步上升,近年来呈现东南>西北>西南>东北的空间分布规律。最后,结合灰色GM(1,1)模型预测2022—2032年丝绸之路经济带耦合系统变化趋势,发现未来东南、东北、西南、西北4个区域都将进入耦合协调阶段,空间上地区差异将继续保持。因此,提出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加强农业绿色科技创新、建立区域合作机制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新型城镇化 农业绿色生产 耦合协调度 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农村创业的内在机理、制约因素与实现路径
13
作者 张秀娥 滕欣宇 《南方农村》 2025年第1期44-50,共7页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村创业不仅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也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提供新引擎。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农村创业带来新局面、新机遇...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村创业不仅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也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提供新引擎。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农村创业带来新局面、新机遇和新发展,探究数字经济赋能农村创业的内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数字经济对农村创业赋能效应的有效发挥仍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为解决这些问题,需构建“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创业主体”三位一体的数字经济赋能农村创业的实现路径,即有为政府需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和打造高素养数字化人才队伍,有效市场需完善数字化金融服务体系和强化农业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创业主体需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和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赋能 农村创业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及演化特征分析
14
作者 董大朋 陆小翠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08-211,249,共5页
基于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1—2020年江苏省64个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以GML指数法分析生产率变动的动力来源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整体上实现了平稳且快速增长,其中... 基于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1—2020年江苏省64个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以GML指数法分析生产率变动的动力来源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整体上实现了平稳且快速增长,其中苏南地区的增长表现要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农业技术进步,而农业技术效率整体上呈现出下降态势,并且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演化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最后,从强化农业技术应用、协调区域农业发展、制定差异化发展政策等方面,提出提升江苏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SBM超效率模型 GM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基于双季稻种植的考察
15
作者 陈江华 薛应如 《世界农业》 2025年第2期44-55,共12页
稳定与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恢复种植双季稻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江西省1219份微观农户调查数据,以双季稻种植行为表征农户种粮积极性,实证分析了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稳定与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恢复种植双季稻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江西省1219份微观农户调查数据,以双季稻种植行为表征农户种粮积极性,实证分析了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显著提高了农户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户种植双季稻,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该结论稳健;农业生产环节外包通过激励农户转入土地扩大经营规模而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户种植双季稻与增加双季稻种植面积;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了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对耕地规模较大和已确权的农户种植双季稻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建议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并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 种粮积极性 双季稻种植 土地流转 高标准农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王琪 崔海霞 卢秀茹 《现代农业》 2025年第1期68-76,102,共10页
探究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对促进农业生态建设、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1—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除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测算各省区市12年的农业生态效率值;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检... 探究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对促进农业生态建设、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1—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除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测算各省区市12年的农业生态效率值;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生态效率的直接影响;利用中介模型与门槛模型检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区域间呈现东部地区快速增长、中西部地区缓慢增长的特征。农业科技投入正向显著影响农业生态效率,农业抗灾能力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农业劳动生产率发挥单门槛作用。因此,建议差异化增加区域农业科技投入;发展智慧农业,持续提升农业抗灾能力;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率,运用现代化生产技术改善农业生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农业生态效率 SBM模型 农业抗灾能力 农业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会展对饲料产品的促销作用
17
作者 乔智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00,共4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饲料企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农业会展不仅搭建了饲料产品的交易平台,而且能提高饲料品牌的知名度,帮助饲料企业拓展市场。因此,饲料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农业会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饲料企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农业会展不仅搭建了饲料产品的交易平台,而且能提高饲料品牌的知名度,帮助饲料企业拓展市场。因此,饲料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农业会展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制定合理的促销策略,提高会展营销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有效解决饲料产品滞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会展 饲料产品 促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某地区农产品重金属含量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18
作者 王一鸣 刘丽萍 +4 位作者 张妮娜 刘洋 陈绍占 李乾玉 闫章怡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6期66-75,共10页
目的 探究华北某市农村地区农产品中铅(Pb)、镉(Cd)、汞(Hg)、砷(As)、锡(Sn)、镍(Ni)、铬(Cr)重金属含量,并评价经膳食途径摄入的安全风险。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目的 探究华北某市农村地区农产品中铅(Pb)、镉(Cd)、汞(Hg)、砷(As)、锡(Sn)、镍(Ni)、铬(Cr)重金属含量,并评价经膳食途径摄入的安全风险。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对2022—2024年在该市农村地区采集的611份农产品中Pb、Cd、Hg、As、Sn、Ni、Cr 7种元素类污染物含量进行测定,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single factor index,Pi)、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Nemero composite pollution index,PN)和目标危害系数法(target hazard quotient/total target hazard quotient,THQ/TTHQ)对农产品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进行评估。结果 农产品中除Hg以外均有检出,其中个别样品中Pb和Cr超出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中规定的限量(Pb≤0.2 mg/kg,Cr≤0.5 mg/kg),7种元素含量水平总体较低,其在农产品中排序为Ni(0.192 mg/kg)>Cr (0.040 mg/kg)>Pb (0.017 mg/kg)>Sn (0.011 mg/kg)>As (0.009 mg/kg)>Cd (0.005 mg/kg),不同种类、不同地区的农产品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所有农产品的THQ/TTHQ均小于1,单因子污染指数及内梅罗污染指数小于1。结论 研究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良好,重金属污染水平较低,但东南部的个别村镇可能存在潜在的重金属暴露风险,儿童的膳食暴露风险大于成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摄入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研究——以乌兰察布马铃薯产业为例
19
作者 艾吉木 王耀 《中国标准化》 2025年第4期93-97,共5页
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国家安全问题的重要基石,随着时代发展和政策调整,人民群众的需求也从最初的保障温饱问题变成现在的注重质量安全问题,而农业标准化生产可作为重要手段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质”的有效提升。马铃薯主粮化战... 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我国国家安全问题的重要基石,随着时代发展和政策调整,人民群众的需求也从最初的保障温饱问题变成现在的注重质量安全问题,而农业标准化生产可作为重要手段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质”的有效提升。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实施以来,全国各地都兴起了研究品种优、产量大、品质好的马铃薯风潮,乌兰察布市也作为其中之一致力于打造品牌响的产品。随着马铃薯的发展到了白热化阶段,如何转赛道超越国内外其他地区的马铃薯品种及产品,成为乌兰察布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角度分析乌兰察布马铃薯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标准化生产 农产品 马铃薯 乌兰察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及发展思路研究——基于DEA⁃Tobit模型的河南省18地市测度比较
20
作者 胡笑冉 何静 宗传宏 《上海管理科学》 2025年第1期67-72,共6页
全要素生产率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为此,选取河南省18地市2016-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从分年度、分区域角度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最后利用Tobit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 全要素生产率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为此,选取河南省18地市2016-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从分年度、分区域角度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最后利用Tobit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新质生产力在2016-2021年总体处于上升趋势,18地市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分解指标来看,18地市的技术进步水平呈增长趋势,部分地市的技术效率受规模效率不经济问题影响呈现下降趋势;农业经济水平、文化程度对河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自然灾害、农民生活水平、产业结构、能源利用则反向抑制了河南省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DEA⁃Tobit模型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