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pH条件和P-Se交互作用对茶园土壤Se(Ⅳ)吸附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严佳 宗良纲 +3 位作者 杨旎 姚欢 马爱军 何任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35-942,共8页
为了给生产上采取增施磷肥措施提高茶园土壤硒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pH条件和P-Se交互作用对茶园土壤Se(Ⅳ)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附液3种pH条件下Se(Ⅳ)的吸附平衡时间无明显变化。当吸附液pH=3... 为了给生产上采取增施磷肥措施提高茶园土壤硒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pH条件和P-Se交互作用对茶园土壤Se(Ⅳ)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附液3种pH条件下Se(Ⅳ)的吸附平衡时间无明显变化。当吸附液pH=3时土壤对Se(Ⅳ)的吸附量显著高于pH=5和pH=7的处理,而后两者之间差异较小。P-Se交互作用不仅延长了Se(Ⅳ)达到吸附平衡所需的时间,而且导致其平衡吸附量显著下降。茶园土壤对Se(Ⅳ)的吸附动力学曲线用双常数方程和Elovich方程拟合效果较好,而Langmuir方程、Freundlich方程和Temkin方程均可较好地描述Se(Ⅳ)的吸附热力学特征。P对土壤中Se(Ⅳ)吸附行为的影响与两者的摩尔浓度比以及添加顺序有关,在3种不同添加顺序下,Se(Ⅳ)吸附量的大小为先加Se后加P>Se与P同时加入>先加P后加Se,且当P/Se摩尔浓度比>1时,土壤对Se(Ⅳ)的吸附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壤 se() PH P-se交互作用 吸附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动力学吸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环境样品中痕量Se(Ⅳ)和Te(Ⅳ)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树榆 张云 余华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405-408,共4页
利用Se(Ⅳ ) ,Te(Ⅳ )对盐酸肼与KBrO3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效应 ,反应产物与甲基橙褪色变化来度量反应速率。分别在 2 0和 2 5℃的条件下 ,在波长 5 2 5nm处测定反应速率。其速率与Se(Ⅳ )和Te(Ⅳ )浓度呈线性关系。用PLS方法拟合试验... 利用Se(Ⅳ ) ,Te(Ⅳ )对盐酸肼与KBrO3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效应 ,反应产物与甲基橙褪色变化来度量反应速率。分别在 2 0和 2 5℃的条件下 ,在波长 5 2 5nm处测定反应速率。其速率与Se(Ⅳ )和Te(Ⅳ )浓度呈线性关系。用PLS方法拟合试验数据 ,获得了反应速率与Se(Ⅳ )、Te(Ⅳ )浓度间的关系式 ,从而求出结果。硒和碲的检出限分别为 1.5和 3 .0ng·ml- 1;线性范围分别为 0 40和 0 75ng·ml- 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3 .0 %和 3 .2 %。用此法检测国家标准样品结果基本一致。方法简便快速 ,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se() Te() 同时检测 环境样品 环境监测 硒() 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盐对Se(Ⅳ)在高庙子膨润土中扩散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伍涛 李清梅 +3 位作者 王海 刘思 冯文萧 李金英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38-242,共5页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磷酸盐,势必会影响放射性核素的迁移行为。采用贯穿扩散(through-diffusion)法研究了磷酸盐对Se(Ⅳ)在高庙子膨润土中扩散行为的影响。采用自编扩散参数分析程序获得有效扩散系数(De)约为(0.61~1.3)...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磷酸盐,势必会影响放射性核素的迁移行为。采用贯穿扩散(through-diffusion)法研究了磷酸盐对Se(Ⅳ)在高庙子膨润土中扩散行为的影响。采用自编扩散参数分析程序获得有效扩散系数(De)约为(0.61~1.3)×10-11 m2/s,岩石容量因子(α)约为0.16~0.58。结果表明:磷酸盐浓度对Se(Ⅳ)的扩散行为影响不明显。酸性条件下,Se(Ⅳ)的有效扩散系数和岩石容量因子均升高。由于Se(Ⅳ)能够吸附在膨润土的表面,使得表观扩散系数(Da)降低。而碱性条件下,岩石容量因子小于总孔隙率,Se(Ⅳ)不吸附在膨润土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 se() 膨润土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栗子和香菇中痕量Se(Ⅳ) 被引量:1
4
作者 傅丽 胡晓红 +1 位作者 冯冬然 丁慧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2-444,共3页
探讨了Se(Ⅳ)在HNO_3介质中催化KBrO3氧化罗丹明B的褪色反应及最优的动力学条件,由此建立了动力学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Se(Ⅳ)的新方法。测定Se(Ⅳ)的线性范围为0.2~2.2μg·L^(-1),检出限为0.004μg·L^(-1)。方法用于测定栗子... 探讨了Se(Ⅳ)在HNO_3介质中催化KBrO3氧化罗丹明B的褪色反应及最优的动力学条件,由此建立了动力学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Se(Ⅳ)的新方法。测定Se(Ⅳ)的线性范围为0.2~2.2μg·L^(-1),检出限为0.004μg·L^(-1)。方法用于测定栗子和蘑菇中的痕量Se(Ⅳ),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se() 罗丹明B 栗子 香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铁锰氧化物对硒Se(Ⅳ)的吸附研究
5
作者 刘宏芳 连夏雨 张静慧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50-55,共6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铁锰氧化物复合吸附剂,探究在不同初始浓度和温度情况下,材料对水溶液中Se(Ⅳ)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初始浓度越低,纳米铁锰氧化物对Se(Ⅳ)的去除效果越好;且随着温度升高,纳米铁锰氧化物对Se(Ⅳ)的去除速率会加快...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铁锰氧化物复合吸附剂,探究在不同初始浓度和温度情况下,材料对水溶液中Se(Ⅳ)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初始浓度越低,纳米铁锰氧化物对Se(Ⅳ)的去除效果越好;且随着温度升高,纳米铁锰氧化物对Se(Ⅳ)的去除速率会加快;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吸附过程描述较好, 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更适合拟合纳米铁锰氧化物对Se(Ⅳ)的吸附.在温度为25℃, 35℃和45℃时,其对Se(Ⅳ)的吸附量分别为79.28 mg/g, 82.91 mg/g和84.66 mg/g.纳米铁锰氧化物吸附Se(Ⅳ)的机制包括静电吸附、物理-化学吸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铁锰氧化物 se() 温度 初始浓度 吸附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Ⅳ)在伊利石-蒙脱石混合物中的扩散行为
6
作者 熊慧芳 王芝芬 +3 位作者 鲍苏苏 周雨洁 李金英 伍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8,共6页
采用贯穿扩散法研究了Se(Ⅳ)(代替79Se(Ⅳ))在伊利石-蒙脱石混合物中的扩散行为。结果表明,蒙脱石的伊利石化对Se(Ⅳ)的迁移行为有明显影响,Se(Ⅳ)的有效扩散系数De从3.89×10-11 m2/s增加至18.1×10-11 m2/s。伊利石-蒙脱石混... 采用贯穿扩散法研究了Se(Ⅳ)(代替79Se(Ⅳ))在伊利石-蒙脱石混合物中的扩散行为。结果表明,蒙脱石的伊利石化对Se(Ⅳ)的迁移行为有明显影响,Se(Ⅳ)的有效扩散系数De从3.89×10-11 m2/s增加至18.1×10-11 m2/s。伊利石-蒙脱石混合物比例为1∶9~5∶5时,De的变化不明显,伊利石-蒙脱石混合物比例为6∶4时,De明显增大,表明矿物的优势组分对Se(Ⅳ)的扩散行为起主导作用。随着伊利石-蒙脱石混合物比例从1∶9增大至6∶4,Se(Ⅳ)的岩石容量因子由4.07降低至0.75,分配系数由22.7×10-4 m3/kg降低至1.95×10-4 m3/kg,它们均随伊利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这表明由于伊利石对Se(Ⅳ)的吸附能力较蒙脱石弱,导致伊利石-蒙脱石混合物对Se(Ⅳ)的阻滞能力变弱,从而增大了Se(Ⅳ)的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 伊利石 蒙脱石 扩散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质对广西酸性富硒土中Se(Ⅳ)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覃惠松 蒋代华 +3 位作者 黄雪娇 邓华为 黄金兰 王明释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3-371,共9页
为探究有机质在酸性富硒土吸附Se(Ⅳ)过程中的作用,以广西典型富硒区的赤红壤为材料,研究了酸性富硒土去除有机质后,土壤硒的赋存形态、土壤对Se(Ⅳ)的吸附解吸特征及吸附前后土壤基团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去除有机质后,土壤中有机结合... 为探究有机质在酸性富硒土吸附Se(Ⅳ)过程中的作用,以广西典型富硒区的赤红壤为材料,研究了酸性富硒土去除有机质后,土壤硒的赋存形态、土壤对Se(Ⅳ)的吸附解吸特征及吸附前后土壤基团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去除有机质后,土壤中有机结合态硒大幅度减少,铁锰结合态硒成为土壤硒的主要赋存形态。②吸附试验表明,土壤对Se(Ⅳ)吸附过程以多分子层的不均质表面吸附为主,吸附过程受控于化学反应与化学吸附;去除有机质后,土壤对Se(Ⅳ)吸附量和吸附强度均显著下降。③解吸试验表明,吸附以难解吸的专性吸附为主;去除有机质后,解吸量与解吸率下降,固液分配系数Kd值下降。④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土壤吸附Se(Ⅳ)与静电引力、络合反应和配位体交换有关;去除有机质减少了有机官能团的数量,导致吸附量减少。综上,有机质的存在,提升了酸性富硒土对Se(Ⅳ)的吸附容量和吸附强度,是造成酸性富硒土硒有效性较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赤红壤 se() 去除有机质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对Se(Ⅳ)的吸附特征与机制
8
作者 邓华为 蒋代华 +1 位作者 黄雪娇 黄金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27-833,共7页
通过扫描电镜、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研究了腐植酸的结构形态,通过分析腐植酸对Se(Ⅳ)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吸附等温曲线、外界条件对腐植酸吸附Se(Ⅳ)的影响以及腐植酸对Se(Ⅳ)的解吸特性,探讨了腐植酸对Se(Ⅳ)的吸附特征及机制。结果表明... 通过扫描电镜、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研究了腐植酸的结构形态,通过分析腐植酸对Se(Ⅳ)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吸附等温曲线、外界条件对腐植酸吸附Se(Ⅳ)的影响以及腐植酸对Se(Ⅳ)的解吸特性,探讨了腐植酸对Se(Ⅳ)的吸附特征及机制。结果表明:腐植酸腐殖化程度高,比表面积较大,可为Se(Ⅳ)提供更多的吸附位点。腐植酸对Se(Ⅳ)的吸附能力随pH降低以及Se(Ⅳ)初始浓度、腐植酸含量增加而增强。腐植酸对Se(Ⅳ)的吸附主要发生在前15 min,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其等温吸附过程。腐植酸对Se(Ⅳ)的吸附与C=O、C–O、C=C、O–H、N–H等官能团相关,吸附机制为静电引力与配体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se() 吸附特征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硒浸出率 被引量:4
9
作者 赖海涛 苏国成 张锦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82-285,共4页
在盐酸介质中,硒(Ⅳ)能强烈催化溴酸钾氧化亚甲基蓝使之褪色,据此建立测定痕量硒(Ⅳ)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选定的条件下,硒(Ⅳ)的测定线性范围为0~0.6μg/50mL,检出限3.63×10-10g/mL。本实验通过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可测出茶叶中原... 在盐酸介质中,硒(Ⅳ)能强烈催化溴酸钾氧化亚甲基蓝使之褪色,据此建立测定痕量硒(Ⅳ)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选定的条件下,硒(Ⅳ)的测定线性范围为0~0.6μg/50mL,检出限3.63×10-10g/mL。本实验通过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可测出茶叶中原茶及冲泡后硒(Ⅳ)含量,计算可得茶叶中硒(Ⅳ)浸出率。通过对铁观音、绿茶、红茶进行测定,其浸出率分别为24.7%、25.3%、22.7%,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硒() 浸出率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零价铁去除地下水中亚硒酸盐的动力学及机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梁丽萍 杨文君 关小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24,共5页
为解决地下水中亚硒酸盐(Se(Ⅳ))污染问题,采用纳米零价铁为还原剂,考察溶液的pH、Se(Ⅳ)初始浓度以及溶液温度等因素对Se(Ⅳ)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零价铁在厌氧条件下能够在短时间内将Se(Ⅳ)完全去除,速率常数随pH和初始硒浓... 为解决地下水中亚硒酸盐(Se(Ⅳ))污染问题,采用纳米零价铁为还原剂,考察溶液的pH、Se(Ⅳ)初始浓度以及溶液温度等因素对Se(Ⅳ)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零价铁在厌氧条件下能够在短时间内将Se(Ⅳ)完全去除,速率常数随pH和初始硒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利用阿伦尼乌斯方程得到其反应活化能为26.26 kJ·mol-1.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XANES)进一步证明了在不同pH和浓度下,还原产物以Se(0)为主.水中Se(Ⅳ)的去除由吸附和还原引起,反应过程是水中Se(Ⅳ)先吸附到纳米铁表面,随后被还原为零价硒.纳米零价铁还原是一种有效去除水体中Se(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 se() 动力学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增敏荧光猝灭法对粮食样品中L-色氨酸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莹洁 徐素琴 +1 位作者 朱霞石 姜婕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62-1065,共4页
研究了Se(Ⅳ)-丁基罗丹明B与L-色氨酸结合物在β-环糊精(β-CD)介质中的荧光光谱行为。加入L-色氨酸可使Se(Ⅳ)-丁基罗丹明B体系发生荧光猝灭,β-CD的加入导致溶液中荧光猝灭值ΔIF增加,且L-色氨酸的质量浓度与ΔI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 研究了Se(Ⅳ)-丁基罗丹明B与L-色氨酸结合物在β-环糊精(β-CD)介质中的荧光光谱行为。加入L-色氨酸可使Se(Ⅳ)-丁基罗丹明B体系发生荧光猝灭,β-CD的加入导致溶液中荧光猝灭值ΔIF增加,且L-色氨酸的质量浓度与ΔI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荧光猝灭测定L-色氨酸的新方法。优化了实验条件,结果表明:β-CD对测定具有增敏作用,色氨酸的质量浓度在1.0~30.0mg/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ΔIF=399.1ρ(mg/L)+258.9,相关系数r=0.9993,检出限为0.21mg/L。将方法用于粮食样品中L-色氨酸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色氨酸 se() 丁基罗丹明B Β-环糊精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