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模型驱动科技创新评价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洋 吴婷婷 侯剑华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7,88,共9页
[目的/意义]大科学时代背景下,大模型驱动的科技创新评价范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厘清大模型驱动的科技创新评价若干问题,有助于提升评价的实用价值和战略指导意义,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研究设计/方法]基于科技创... [目的/意义]大科学时代背景下,大模型驱动的科技创新评价范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厘清大模型驱动的科技创新评价若干问题,有助于提升评价的实用价值和战略指导意义,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研究设计/方法]基于科技创新评价演化历程和大模型驱动科技创新评价的主要特征,深度剖析大模型应用于科技创新评价的主要维度,在此基础上思考大模型驱动科技创新评价所面临的若干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结论/发现]大模型驱动的科技创新评价将成为新时期科技评价范式变革和进步的关键力量。大模型使得科技创新评价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和个性化,其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评价、科技管理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创新/价值]剖析了大模型应用于科技创新评价的若干问题,为构建以智能化、精细化、系统化和个性化为核心,以可持续和负责任的评价为导向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评价 大模型 数智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许嘉扬 钱水土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8,共14页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资源获取与要素配置上具有天然弱质性,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等问题困扰,需要公共政策供给工具创新的支持。作为中国科技金融的代表性政策,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为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视...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资源获取与要素配置上具有天然弱质性,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等问题困扰,需要公共政策供给工具创新的支持。作为中国科技金融的代表性政策,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为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视角考察中国科技金融政策的创新驱动效果提供了良好契机。基于2007—2020年中小板、创业板科技型企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构建准自然实验框架,探讨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可以有效驱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并且对实质性创新的正向影响效应存在长期性;科技金融政策通过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补偿实质性创新的正外部性,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异质性分析发现,科技金融政策能够纠正传统金融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错配问题,对于成长期企业、非国有性质企业、制造业企业,表现出更强的创新驱动效果。因此,应扩大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实施范围,形成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合力,加强政策制定的针对性、渗透性与协调性,充分发挥科技金融对企业创新的长效激励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政策 科技型中小企业 实质性创新 策略性创新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C指数的我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政策量化评价及优化路径
3
作者 钟华 范少萍 +1 位作者 杨涛莲 安新颖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1,共8页
目的:总结目前我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政策的现状与不足,为政策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本挖掘方法对“十三五”以来国家及地方层面出台的24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相关政策文件进行梳理,建立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政策PMC指数评价模型,通... 目的:总结目前我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政策的现状与不足,为政策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本挖掘方法对“十三五”以来国家及地方层面出台的24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相关政策文件进行梳理,建立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政策PMC指数评价模型,通过9个一级变量和43个二级变量对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政策进行量化分析。结果:24项政策中,2项等级为完美,8项等级为优秀,14项等级为可接受。结论和建议:我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政策基本完善,但仍有优化空间,可从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强调临床研究和转化、推进数智战略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健康 科技创新 政策文本 政策评价 PMC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ATEL-ISM的医院科技创新关键影响因素识别与分析
4
作者 钟华 单连慧 安新颖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60,共5页
目的 识别影响医院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及其关联关系,为提升医院科技创新水平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基于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指标体系,应用决策实验室分析法测算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原因度、影响度以及被影响度,然后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 目的 识别影响医院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及其关联关系,为提升医院科技创新水平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基于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指标体系,应用决策实验室分析法测算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原因度、影响度以及被影响度,然后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医院科技创新影响因素的层次递阶结构,进而揭示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及其互相作用机制。结果提出标准和指南、国际权威指南论文引用、发明专利转化等9个因素是医院科技创新关键影响因素,并通过ISM将影响因素分为表层因素、中层因素和深层因素3个层级。结论 医院科技创新受多种因素影响,应从高质量科技产出、高效能成果转化、高临床价值导向等方面提升医院科技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实验室分析法 解释结构模型 医院 科技创新 科技量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政策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5
作者 张优智 刘寅可 +1 位作者 赵璟 王菁怡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157,167,共12页
金融创新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绿色转型至关重要。科技金融作为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兴金融模式,为中国经济绿色转型提供新契机。论文基于2007—2021年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 金融创新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绿色转型至关重要。科技金融作为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兴金融模式,为中国经济绿色转型提供新契机。论文基于2007—2021年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视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科技金融政策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对经济绿色转型起显著促进作用,且该影响存在城市地域、城市类型和不同分位点的异质性。机制分析表明,试点政策能通过创新能力显著促进经济绿色转型,而转化为投入产出后,创新投入不是试点政策影响经济绿色转型的作用机制。三重差分分析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和环境目标约束对试点政策的经济绿色转型效应均起显著促进作用,且环境目标约束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政策 经济绿色转型 创新能力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导向研究——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
6
作者 张洋 黄楠 余厚强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1-80,共10页
[目的/意义]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以往研究以及近年来发布的相关政策文本,发掘其中蕴含的关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导向,构建出一个科学全面的理论体系,进而为开展评价工作、制定政策和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提供精准指导。[方法/过程]运用扎... [目的/意义]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以往研究以及近年来发布的相关政策文本,发掘其中蕴含的关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导向,构建出一个科学全面的理论体系,进而为开展评价工作、制定政策和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提供精准指导。[方法/过程]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从中国各级政府官网上获取到的2019—2023年这5年来的共计276份区域科技创新相关的政策文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政策文件中关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导向,构建了以基础能力导向、需求导向、企业发展导向和创新环境导向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科技评价 扎根理论 政策文本 评价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技政策现代化的特征、问题及其路径刍议——基于政策设计理论视角
7
作者 金东日 高秉龙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31,共10页
科技政策是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为保障该路径发挥有效作用,需以政策设计为抓手,推动中国科技政策的现代化。基于政策设计理论,构建的政策现代化特征、设计过程和内容设计的三维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中国科技政策现... 科技政策是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为保障该路径发挥有效作用,需以政策设计为抓手,推动中国科技政策的现代化。基于政策设计理论,构建的政策现代化特征、设计过程和内容设计的三维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中国科技政策现代化具有多重特征。其中,其价值取向是以民为本、基本原则是可持续发展、核心特征是科技自立自强、关键环节是推动科技创新、根本目标是实现国家富强。然而,当前中国科技政策设计在行动者参与、设计工具应用、评价机制、管理机制、决策机制及行政体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制约科技政策的现代化。因此,需完善多元参与格局、探索政策设计工具、优化政策评价机制、健全设计管理制度、优化政府决策机制、持续深化体制改革,以系统性路径推动中国科技政策设计的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政策 科技创新 科技政策现代化 政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政策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
8
作者 文婕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58,共6页
以“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04—2023年我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科技金融政策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赋能机制。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具有赋能作用,这一结论经过稳健... 以“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04—2023年我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科技金融政策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赋能机制。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具有赋能作用,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后仍然成立。科技金融政策在非资源型城市、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更能发挥比较优势,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赋能作用更为显著。缓解融资约束、促进科技人才集聚是科技金融政策助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重要渠道。科技金融政策具有明显空间溢出效应,能够推动“本地—邻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研究结论为加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政策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融资约束 科技人才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政策分析体系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贺德方 曾建勋 +2 位作者 陈涛 潘云涛 杨芳娟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当前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和国内外发展形势对科学规范的科技创新政策分析提出了紧迫需求和更高要求。在梳理国内外科技创新政策分析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科技创新政策分析的内涵、功能与需求,提出从科技创新政策分析资源体系、... 当前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和国内外发展形势对科学规范的科技创新政策分析提出了紧迫需求和更高要求。在梳理国内外科技创新政策分析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科技创新政策分析的内涵、功能与需求,提出从科技创新政策分析资源体系、数据体系、方法体系、应用体系等方面架构我国科技创新政策分析体系框架,从统筹规划政策分析任务目标、建设政策分析事实型数据集、探索政策分析方法模型、构建政策分析服务平台、创建政策分析学科、培养政策分析人才等方面推进我国科技创新政策分析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政策分析体系 事实型数据 方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知识自蒸馏的引用意图自动识别 被引量:1
10
作者 邱昕鹏 李晶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126,118,共9页
[研究目的]构建基于大语言模型知识自蒸馏技术的引用意图自动识别方法,提高识别准确性、泛化性,为实现更高效的科学数据组织和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研究方法]提出一种融合多种微调技术的训练方法,具体采用多重角色策略的微调提示词模... [研究目的]构建基于大语言模型知识自蒸馏技术的引用意图自动识别方法,提高识别准确性、泛化性,为实现更高效的科学数据组织和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研究方法]提出一种融合多种微调技术的训练方法,具体采用多重角色策略的微调提示词模板用于提高大语言模型的泛化性,结合知识自蒸馏技术提高大语言模型的综合性能,训练大语言模型得到引用意图自动识别模型。[研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所构建的微调方法训练后的大模型引用意图识别召回率达到75.3%,精确率达到86.0%,F 1值达到了80.3%的水平,各项指标均优于基线模型和现有引用意图识别模型,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引用意图自动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用意图 大语言模型 知识自蒸馏 创新性评价 文本分类 科技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印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比较研究——以印度STI和中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为例 被引量:10
11
作者 盛明科 罗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27-134,共8页
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迅猛发展、国际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一国科技战略与政策愈来愈明显地表达出国家竞争战略的意志。同为金砖五国中的两支重要力量,中国与印度两国的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一直备受关注。以印度《2013科学、技术... 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迅猛发展、国际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一国科技战略与政策愈来愈明显地表达出国家竞争战略的意志。同为金砖五国中的两支重要力量,中国与印度两国的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一直备受关注。以印度《2013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与中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为例,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二者异同点,发现其均是全球科技产业变革的产物,且将科学技术产业化和人力资源建设作为政策的核心内容;但在发展程度上中国的科技创新政策总体领先于印度,而印度的包容性创新理念也值得中国借鉴。最后,有针对性地从民生建设、人才培养、产业集聚等方面提出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战略 科技创新政策 sti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印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我国康复领域科技创新政策评价研究
12
作者 何照楠 纪雨菲 +2 位作者 卢守四 关泽 孟丽君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6-611,691,共7页
目的:基于PMC指数模型量化分析我国康复领域科技创新政策,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6~2024年我国国家层面颁布的10份康复领域科技创新政策为研究对象,利用NVivo 12 Plus软件对政策进行文本挖掘,在此基础上构建以PM... 目的:基于PMC指数模型量化分析我国康复领域科技创新政策,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6~2024年我国国家层面颁布的10份康复领域科技创新政策为研究对象,利用NVivo 12 Plus软件对政策进行文本挖掘,在此基础上构建以PMC指数模型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体系,计算政策样本PMC指数并绘制PMC曲面图。结果:通过政策文本挖掘,构建出包含9个一级变量、31个二级变量的PMC指数模型,按照政策评价划分标准,我国康复领域科技创新政策PMC指数均值为5.66,处于可接受水平。一级变量中,政策评价、主要任务、政策对象PMC指数均值≥0.8,得分较高;政策性质、创新价值链、保障措施>0.4,得分较低。结论:目前我国康复领域科技创新政策具有一定可行性,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政策作用对象以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重点产业为主,较少关注科技创新重点人群或团队。政策任务覆盖范围较全面,但存在政策保障措施和创新价值链不完善的问题。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具有实际操作性的专项政策;增强创新主体多元性,打造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提高政策执行保障,完善相应配套机制;贯通全链条创新,构建“需求-研发-转化-产业”协同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C指数模型 科技创新 康复 政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分类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构建、国际经验与中国策略
13
作者 赵雪梅 邓益志 孟点点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55-964,共10页
科技伦理是加强科技治理、促进负责任创新的重要手段。中国科技伦理建设起步较晚,为了适应中国科技管理体制,缓解中国科技伦理建设与未来科技活动爆发式增长之间的矛盾,构建了“一顶三层”分层分类科技伦理治理框架并分析了中国的建设现... 科技伦理是加强科技治理、促进负责任创新的重要手段。中国科技伦理建设起步较晚,为了适应中国科技管理体制,缓解中国科技伦理建设与未来科技活动爆发式增长之间的矛盾,构建了“一顶三层”分层分类科技伦理治理框架并分析了中国的建设现状,发现中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在顶层制度、分级管理、新兴技术伦理治理、各省市政策落实和创新主体责任意识方面存在不足。随后,针对中国分层分类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存在的不足,选取了国际先进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并辅以具体案例。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和国际经验,从完善法律文件中的科技伦理条目,明确生命科学、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各类科技活动的伦理风险等级,加强新兴技术的伦理治理,敦促各省级政府部门积极完善本省科技伦理治理政策,压实创新主体在分层分类科技伦理治理体系中的主体责任,鼓励第三方参与科技伦理治理工作和积极建设科技伦理治理大模型七个方面提出完善中国分层分类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伦理 科技伦理治理 科技政策 创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政策与竞争政策协同推动中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了吗?
14
作者 袁航 夏杰长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80,共11页
科技政策与竞争政策协同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十四五”时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的有益探索。基于1994—2019年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科技政策与竞争政策协同对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影响... 科技政策与竞争政策协同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十四五”时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的有益探索。基于1994—2019年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科技政策与竞争政策协同对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1)科技政策与竞争政策协同能显著降低产业碳排放量,能有效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且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2)机制检验显示,科技政策与竞争政策协同主要通过区域行政性垄断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资源依赖效应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3)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一是科技政策与竞争政策协同能显著降低工业、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业的碳排放量并能显著促进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而对农林牧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绿色低碳转型尚无显著促进作用;二是科技政策与竞争政策协同仅能显著降低东部和中部地区产业碳排放量并显著推动该地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三是相较于“服务型城市”,科技政策与竞争政策协同对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带动作用在“生产型城市”中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政策 竞争政策 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技术创新 资源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政策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瑜洁 郝鑫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58,共17页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将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政策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使用2010—2022年全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政策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和机制。研究结...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将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政策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使用2010—2022年全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政策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政策实施能够显著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相较于非试验地区,政策试验地区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了更高水平的增长,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分析发现,政策效用在改善科技基础设施、增加高校与企业人力投入、强化政府与企业财力支持、提高知识产出、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成效显著,但对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转让等方面的影响有限;机制分析发现,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政策通过创新资金汇流、创新人才集聚和创新技术聚合三条路径,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权重偏离和最佳最差法的重大科技工程财政绩效关键要素识别
16
作者 王奕博 陈俊清 +1 位作者 闫文敏 武博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10-1920,共11页
为系统识别和科学评价影响重大科技工程财政绩效的关键要素,本文分析确定财政绩效评价的4个维度为科技发展、产品研制、能力建设和系统效能,并以69个指标作为评价基础,为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的财政绩效评价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运用权重偏... 为系统识别和科学评价影响重大科技工程财政绩效的关键要素,本文分析确定财政绩效评价的4个维度为科技发展、产品研制、能力建设和系统效能,并以69个指标作为评价基础,为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的财政绩效评价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运用权重偏离度和最佳最差法筛选关键要素,对其权重和重要性进行排序。通过构建双目标约束优化模型和结合主客观数据,获得最优权重解。研究结果表明,在财政绩效评价中,产品研制是最重要的一级要素,基础方法是二级要素,而单机研制、整机研制和关键技术是三级指标。通过构建综合信息评价表,可以有效评估项目整体表现,并指导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科技工程 财政绩效评价 关键要素识别 最佳最差法 优化模型 项目管理 财政管理 科技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政策、创新要素集聚与产业链韧性——来自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
17
作者 李晓龙 张子怡 郑强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科技金融作为推动产业链韧性提升的重要引擎,其政策实践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5—2021年中国277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了科技金融政策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 科技金融作为推动产业链韧性提升的重要引擎,其政策实践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5—2021年中国277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了科技金融政策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显著提升了产业链韧性。机制分析表明,科技金融政策通过促进创新资本要素和创新人才要素向试点地区集聚,有效提升了产业链韧性。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东部城市、规模较大城市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中,科技金融政策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科技金融政策不仅提升了试点地区的产业链韧性,还对地理邻近和经济邻近地区产生了积极的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政策 产业链韧性 创新要素集聚 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准自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鼓励到激励: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变革的内在逻辑——基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考察
18
作者 牟怡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共12页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群体和核心力量,国家在不同时期围绕其创新创业出台了系列政策。这些政策在规范意义上经历了兼职兼业、就业创业、创新创业三个演进阶段。这一演变过程集中反映了国家创新创业政策从鼓励向激...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群体和核心力量,国家在不同时期围绕其创新创业出台了系列政策。这些政策在规范意义上经历了兼职兼业、就业创业、创新创业三个演进阶段。这一演变过程集中反映了国家创新创业政策从鼓励向激励深化的内在逻辑:在激励要素方面实现创新性耦合配置,在激励向度方面拓展多元化流动限度,在激励价值方面构造稳健性的增益与耗损。未来,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的优化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政策逻辑从单位管理向创新创业深化,协调解决不同主体间的流动性冲突,从政策关系角度强化政策的系统性,增加多元政策路径间动态转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政策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 政策变革 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政策循证决策机制研究--以日本第六期《科学技术与创新基本计划》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溯 董瑜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6-168,共13页
循证决策是近年来政策界广泛关注的主题,本文以如何应用该方法为出发点,基于政策环模型分析各决策环节的决策需求、定位相应的证据需求,综合多元决策参与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和证据的特征构建循证决策的应用模型,并以日本制定第六期《科学... 循证决策是近年来政策界广泛关注的主题,本文以如何应用该方法为出发点,基于政策环模型分析各决策环节的决策需求、定位相应的证据需求,综合多元决策参与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和证据的特征构建循证决策的应用模型,并以日本制定第六期《科学技术与创新基本计划》为案例,对该模型进行印证,以期为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决策 科技创新政策 政策环 证据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新发展格局的产业政策体系演变逻辑与主要趋向 被引量:4
20
作者 白雪洁 王欣悦 宋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6,共11页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迈入新发展阶段后重塑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产业政策是新发展格局下将中国塑造成为有竞争力经济体的重要工具,对内激励竞争和对外强化安全成为产业政策新目标。基于经济发展阶段视角厘清产业政策、科技创新政策、竞...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迈入新发展阶段后重塑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产业政策是新发展格局下将中国塑造成为有竞争力经济体的重要工具,对内激励竞争和对外强化安全成为产业政策新目标。基于经济发展阶段视角厘清产业政策、科技创新政策、竞争政策之间的融合、协调、退出与重构等关系,统合探究各类政策在新发展格局构建中的基本逻辑。进一步提出在多元化政策目标下,中国要打出一套以竞争政策为基础、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相互协调、选择性产业政策逐渐让位于功能性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由激励科技创新链条的后端向前端突破侧重、重大领域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政策“组合拳”,并提出通过建立多层次政策协调机制、健全产业政策的全流程治理机制等举措完善新发展格局下的产业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竞争政策 科技创新政策 产业政策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