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对腰椎Schmorl结节形成的探讨
被引量:
11
1
作者
彭宝淦
吴闻文
+3 位作者
侯树勋
商卫林
王晓宏
杨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37-139,T003,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Schmorl结节的形成及其与下腰痛和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12个下腰椎Schmorl结节来自10例严重下腰痛伴或不伴坐骨神经痛患者。均行腰椎X线摄片和CT扫描,并将术中完整切除的12个Schmorl结节病灶标本作组织学检查。结果:CT...
目的:探讨腰椎Schmorl结节的形成及其与下腰痛和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12个下腰椎Schmorl结节来自10例严重下腰痛伴或不伴坐骨神经痛患者。均行腰椎X线摄片和CT扫描,并将术中完整切除的12个Schmorl结节病灶标本作组织学检查。结果:CT扫描发现Schmorl结节形成区软骨终板下有一类圆形、多囊状骨密度不规则区,边缘通常硬化,呈骨坏死改变。组织学检查发现,在CT片上显示的骨密度不规则区实际上是骨坏死区。骨坏死区表面的软骨终板通常完整,软骨下髓腔内脂肪细胞消失,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和缺血性纤维软骨形成,小梁骨内骨细胞消失或死亡,形成空骨陷窝。结论:X线片上显示的经典Schmorl结节实际上是椎体软骨终板下的片状骨坏死灶,软骨终板通常是完整的,有无髓核突出与Schmorl结节形成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morl结节
发病机制
骨坏死
下腰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chmorl结节与椎间盘退变和腰痛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2
作者
江华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9-281,共3页
1927年,德国医生Schmorl第一次描述了Schmorl结节及其形成理论:由椎间盘的髓核组织经软骨终板的薄弱区疝人椎体内所形成的椎间盘改变。长期以来,经典的Schmorl结节定义至少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椎体软骨终板的破裂:二是髓核通过破裂...
1927年,德国医生Schmorl第一次描述了Schmorl结节及其形成理论:由椎间盘的髓核组织经软骨终板的薄弱区疝人椎体内所形成的椎间盘改变。长期以来,经典的Schmorl结节定义至少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椎体软骨终板的破裂:二是髓核通过破裂的软骨终板突向软骨下松质骨内。但至今为止,Schmorl结节的发生因素、分布规律以及与椎间盘退变、腰痛的关系尚不明确。现将当前国内外关于Schmorl结节与椎间盘退变及腰痛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morl结节
椎间盘退变
相关性
腰痛
软骨终板
髓核组织
发生因素
进展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Schmorl结节形成的再认识(附一例报告)
被引量:
2
3
作者
彭宝淦
吴闻文
侯树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8-220,共3页
目的 :从临床实际工作出发 ,对传统意义上的 Schmorl结节进行再认识。方法 :1例严重下腰痛患者 ,腰椎 X线摄片提示 L3- 4和 L4 - 5椎间隙上下终板不规则 ,L3椎体前下缘及 L5椎体前上缘 Schm orl结节形成 ,对其进行腰椎间盘造影及 CT检...
目的 :从临床实际工作出发 ,对传统意义上的 Schmorl结节进行再认识。方法 :1例严重下腰痛患者 ,腰椎 X线摄片提示 L3- 4和 L4 - 5椎间隙上下终板不规则 ,L3椎体前下缘及 L5椎体前上缘 Schm orl结节形成 ,对其进行腰椎间盘造影及 CT检查 ,并对手术切除的 Schm orl结节病灶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 :椎间盘造影术显示部分造影剂渗入 Schmorl结节形成处浅层。腰椎 CT扫描发现 Schmorl结节形成区腰椎软骨终板下有一类圆形、多囊状骨质密度不规则区 ,呈骨坏死样改变 ;组织学检查证实该骨密度不规则区为骨坏死区。 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此例患者的 Schm orl结节实际上是椎体软骨终板下的片状骨坏死灶 ;提示有必要对 Schmorl结节的形成进行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morl结节
骨坏死
腰椎椎间盘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腰椎Schmorl结节形成的探讨
被引量:
11
1
作者
彭宝淦
吴闻文
侯树勋
商卫林
王晓宏
杨毅
机构
解放军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37-139,T003,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腰椎Schmorl结节的形成及其与下腰痛和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12个下腰椎Schmorl结节来自10例严重下腰痛伴或不伴坐骨神经痛患者。均行腰椎X线摄片和CT扫描,并将术中完整切除的12个Schmorl结节病灶标本作组织学检查。结果:CT扫描发现Schmorl结节形成区软骨终板下有一类圆形、多囊状骨密度不规则区,边缘通常硬化,呈骨坏死改变。组织学检查发现,在CT片上显示的骨密度不规则区实际上是骨坏死区。骨坏死区表面的软骨终板通常完整,软骨下髓腔内脂肪细胞消失,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和缺血性纤维软骨形成,小梁骨内骨细胞消失或死亡,形成空骨陷窝。结论:X线片上显示的经典Schmorl结节实际上是椎体软骨终板下的片状骨坏死灶,软骨终板通常是完整的,有无髓核突出与Schmorl结节形成无关。
关键词
schmorl结节
发病机制
骨坏死
下腰痛
Keywords
schmorl
′s node
Pathogenesis
Osteonecrosis
Low back pain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chmorl结节与椎间盘退变和腰痛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2
作者
江华
邱勇
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9-281,共3页
文摘
1927年,德国医生Schmorl第一次描述了Schmorl结节及其形成理论:由椎间盘的髓核组织经软骨终板的薄弱区疝人椎体内所形成的椎间盘改变。长期以来,经典的Schmorl结节定义至少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椎体软骨终板的破裂:二是髓核通过破裂的软骨终板突向软骨下松质骨内。但至今为止,Schmorl结节的发生因素、分布规律以及与椎间盘退变、腰痛的关系尚不明确。现将当前国内外关于Schmorl结节与椎间盘退变及腰痛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schmorl结节
椎间盘退变
相关性
腰痛
软骨终板
髓核组织
发生因素
进展综述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Schmorl结节形成的再认识(附一例报告)
被引量:
2
3
作者
彭宝淦
吴闻文
侯树勋
机构
解放军第
出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8-220,共3页
文摘
目的 :从临床实际工作出发 ,对传统意义上的 Schmorl结节进行再认识。方法 :1例严重下腰痛患者 ,腰椎 X线摄片提示 L3- 4和 L4 - 5椎间隙上下终板不规则 ,L3椎体前下缘及 L5椎体前上缘 Schm orl结节形成 ,对其进行腰椎间盘造影及 CT检查 ,并对手术切除的 Schm orl结节病灶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 :椎间盘造影术显示部分造影剂渗入 Schmorl结节形成处浅层。腰椎 CT扫描发现 Schmorl结节形成区腰椎软骨终板下有一类圆形、多囊状骨质密度不规则区 ,呈骨坏死样改变 ;组织学检查证实该骨密度不规则区为骨坏死区。 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此例患者的 Schm orl结节实际上是椎体软骨终板下的片状骨坏死灶 ;提示有必要对 Schmorl结节的形成进行再认识。
关键词
schmorl结节
骨坏死
腰椎椎间盘移位
Keywords
Schm orl′s node
lum bar vertbrae
osteonecrosis
intervertbral disk displacement
分类号
R681.5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对腰椎Schmorl结节形成的探讨
彭宝淦
吴闻文
侯树勋
商卫林
王晓宏
杨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Schmorl结节与椎间盘退变和腰痛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江华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对Schmorl结节形成的再认识(附一例报告)
彭宝淦
吴闻文
侯树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