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味子总三萜提取纯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1
作者 汪子皓 李若暄 +3 位作者 颜岳衡 何千千 张书荣 王艳艳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56-1462,共7页
目的 优化五味子总三萜提取纯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以低共熔溶剂为提取溶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含水量、料液比、超声时间为影响因素,总三萜含量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法联合BP神经网络优化提取工艺。筛选树脂型号、最... 目的 优化五味子总三萜提取纯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以低共熔溶剂为提取溶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含水量、料液比、超声时间为影响因素,总三萜含量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法联合BP神经网络优化提取工艺。筛选树脂型号、最大上样量、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洗脱体积,优化纯化工艺。再测定总三萜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 最佳低共熔溶剂为甜菜碱-甘油(1∶3)。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60 min,料液比1∶5,含水量40%,总三萜含量为(6.72±0.12)mg/g。最佳纯化工艺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最大上样量60 mL,洗脱剂体积分数60%,洗脱体积2 BV,总三萜纯度为(83.05±0.18)%。总三萜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呈浓度依赖性,在0.6 mg/mL下约为80%,IC_(50)为0.249 2 mg/mL。结论 低共熔溶剂提高了五味子总三萜含量,并且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排除了前者干扰,保证了后者抗氧化活性,可为其他中药有效成分富集和相关新药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总三萜 低共熔溶剂 提取纯化工艺 Box-Behnken法 BP神经网络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子不同部位中三种木脂素成分含量 被引量:25
2
作者 郑春英 李宏涛 +3 位作者 吴桐 牛雯颖 陆欣媛 平文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76-379,共4页
目的: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子不同部位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方法:采用Symmetry C18柱,甲醇-乙腈-水(1:1:1)作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50nm。结果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关... 目的: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子不同部位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方法:采用Symmetry C18柱,甲醇-乙腈-水(1:1:1)作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50nm。结果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和相关系数为0.04~0.2mg/ml(r=0.9999);回收率分别为103.03%、99.83%和101.55%;RSD分别为0.99%、2.15%、1.39%(n=10)。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重现性和分离效果好,分析快速准确,适合于该药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测定,不同部位三成分均存在一定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五味子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甲素 五味子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五味子中8种木脂素类成分 被引量:42
3
作者 胡俊扬 陆兔林 +2 位作者 毛春芹 苏桃 蔡宝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3-316,共4页
目的测定产自辽宁、河北和黑龙江省的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戈米辛J、五味子醇乙、戈米辛G、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8种木脂素成分,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检测手段。方法五味子用甲醇超声提取,色谱柱为依利特ODS-C18(... 目的测定产自辽宁、河北和黑龙江省的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戈米辛J、五味子醇乙、戈米辛G、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8种木脂素成分,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检测手段。方法五味子用甲醇超声提取,色谱柱为依利特ODS-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17 min,A为50%;17~25 min,A为50%~55%;25~30 min,A为55%~75%;30~35 min,A为75%;35~40 min,A为75%~65%;40~45 min,A为65%~50%);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7 nm。结果 8种被测木脂素成分分离度良好;各成分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重复性良好;加样回收率(RSD)(n=9)分别为99.75%(0.38%)、100.69%(2.31%)、100.46%(1.39%)、99.87%(1.15%)、100.22%(1.45%)、100.15%(0.99%)、100.61%(0.25%)和101.31%(1.03%)。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HPLC方法稳定可靠、简便可行,可用于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的同时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不同产地 木脂素 质量控制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五味子乙素清除自由基及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李斌 孟宪军 +3 位作者 薛雪 吴倩 李元甦 汪艳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82,共4页
对五味子乙素进行清除自由基及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五味子乙素对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明显,其中对羟自由基清除作用大于相同质量浓度的VC,其半数清除质量浓度为0.2mg/mL;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小于VC,其半数清除质量浓度为0.24mg/m... 对五味子乙素进行清除自由基及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五味子乙素对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明显,其中对羟自由基清除作用大于相同质量浓度的VC,其半数清除质量浓度为0.2mg/mL;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小于VC,其半数清除质量浓度为0.24mg/mL。五味子乙素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白色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最低抑菌浓度为0.25mg/mL,对根霉、黑曲霉、南洋酵母无明显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乙素 清除自由基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24
5
作者 蒋益萍 张巧艳 +2 位作者 张宏 薛黎明 秦路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90-2394,共5页
目的研究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有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因素考察水平:乙醇体积分数(50%,70%,95%)、提取时间(60,90,120 min)、... 目的研究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有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因素考察水平:乙醇体积分数(50%,70%,95%)、提取时间(60,90,120 min)、提取次数(1,2,3次)、溶剂用量(6,8,10倍量)。结果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溶剂用量均影响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的提取效率,其中以提取时间和乙醇体积分数的影响最为显著。最佳提取方法为8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20 min。结论该提取方法简单,稳定可行,可用于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木脂素 正交试验 提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五味子乙素体外抗氧化及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商红军 孟宪军 +4 位作者 李斌 朱力杰 吴倩 李元甦 汪艳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0-172,217,共4页
对北五味子乙素进行抗氧化及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北五味子乙素对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明显,其中对.OH清除作用大于相同浓度的VC,其半数清除浓度为0.2mg.mL-1;对O2-.清除作用小于VC,其半数清除浓度为0.24mg.mL-1。北五味子乙素提取液对... 对北五味子乙素进行抗氧化及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北五味子乙素对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明显,其中对.OH清除作用大于相同浓度的VC,其半数清除浓度为0.2mg.mL-1;对O2-.清除作用小于VC,其半数清除浓度为0.24mg.mL-1。北五味子乙素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白色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最低抑菌浓度为0.25mg.mL-1,对根霉、黑曲霉、南阳酵母无明显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 乙素 抗氧化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五味子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4
7
作者 艾军 王振兴 +4 位作者 秦红艳 许培磊 刘迎雪 范书田 沈育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20,共7页
文章综述了我国五味子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品种选育、栽培生理及病虫害防治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讨论了五味子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深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五味子 种质资源 育种 栽培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北五味子藤茎油工艺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斌 孟宪军 +4 位作者 李元甦 汪艳群 傅俊范 薛雪 王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32-136,共5页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响应面法,建立北五味子藤茎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的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速对萃取率的影响显著,萃取压力和CO2流速以及萃取温度和CO2流速的交互效...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响应面法,建立北五味子藤茎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的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速对萃取率的影响显著,萃取压力和CO2流速以及萃取温度和CO2流速的交互效应影响显著,解析矩阵可知,在萃取压力36.32MPa,萃取温度42.27℃、CO2流速17.01L/h,预测最大萃取率为0.432%,验证实验证实该方程有很好的拟合度。该方法具有萃取率高、污染小、节约能源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 藤茎 超临界CO2萃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五味子果梗中6种木脂素 被引量:12
9
作者 郑艳超 马琳 +3 位作者 张坚 王丽芝 王海英 李先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5-359,共5页
目的通过HPLC法测定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果梗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的含有量。方法果梗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 目的通过HPLC法测定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果梗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的含有量。方法果梗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5℃;体积流量0.9 m L/min。结果 6种木脂素在各自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98.61%~99.92%,RSD 0.12%~1.68%。五味子醇甲在67批样品中平均含有量最高,而五味子酯甲最低。栽培样品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含有量均高于野生样品,而五味子酯甲、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含有量恰好相反。小兴安岭样品中各成分含有量最高,长白山次之,辽宁省东部山区最低。结论五味子果梗中的五味子丙素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应加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果梗 木脂素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条件下TDZ对解除北五味子种子休眠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郎文香 李宏博 +2 位作者 孙丹 傅俊范 朴钟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71-1875,共5页
以深度休眠的北五味子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离体条件下,种皮、胚乳因素对北五味子种子休眠的影响;建立了离体条件下,使用TDZ有效解除北五味子种子休眠的方法;并对北五味子种子解除休眠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以深度休眠的北五味子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离体条件下,种皮、胚乳因素对北五味子种子休眠的影响;建立了离体条件下,使用TDZ有效解除北五味子种子休眠的方法;并对北五味子种子解除休眠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种皮和胚乳因素是引起北五味子种子休眠的主要因素,种皮和胚乳对北五味子种子的萌发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MS培养基中添加0.02 mg.L-1TDZ能有效解除北五味子种子休眠,可使第30天的发芽率达到90.0%,显著缩短北五味子种子休眠时间;(3)随着北五味子种子休眠被解除,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TDZ 种子休眠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休眠前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许培磊 焦竹青 +5 位作者 王振兴 张庆田 李晓红 刘迎雪 赵滢 杨义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12期209-212,共4页
运用叶绿素荧光参数来指示植物早期休眠的状态,为调控植物休眠提供便捷有效的参考指标。以五味子一年生幼苗为试材,运用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对五味子叶片休眠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显示,PSⅡ的最大量子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 运用叶绿素荧光参数来指示植物早期休眠的状态,为调控植物休眠提供便捷有效的参考指标。以五味子一年生幼苗为试材,运用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对五味子叶片休眠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显示,PSⅡ的最大量子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的成像中叶脉变得突出;五味子进入休眠前,初始荧光Fo,qP及非调节性能量耗散Y(NO)显著升高,而最大荧光Fm,Fv/Fm,NPQ及调节性能量耗散Y(NPQ)显著降低。说明随PSⅡ反应中心原初光能转化效率降低,反应中心受到损伤失活,电子传递严重受阻,无法将过剩的光能以热的形式耗散,光损伤情况加重,光保护能力下降。综上,Fv/Fm,Y(NPQ)及Y(NO)或许可以作为指示五味子在休眠前期机体光合结构受到损伤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叶绿素荧光 休眠 光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GC-MS分析南北五味子挥发油成分 被引量:27
12
作者 刘亚敏 刘玉民 李鹏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4-208,共5页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南北五味子中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两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南北五味子的挥发油主要组成均为萜类化合物,分别占到6 2.9 7%和73.05%。南五味子挥发油中相对含量较...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南北五味子中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两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南北五味子的挥发油主要组成均为萜类化合物,分别占到6 2.9 7%和73.05%。南五味子挥发油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β-雪松烯(7.88%)、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二环[3,1,1]庚-2-烯(6.44%)、δ-榄香烯(6.39%)等;北五味子挥发油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α-依兰烯(19.09%)、γ-姜黄烯(16.03%)、β-雪松烯(7.71%)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五味子 北五味子 挥发油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TOF/MS分析五味子中3个木脂素类成分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速率及代谢产物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海 周燕妮 +3 位作者 孙森 孙峰峰 柴逸峰 张国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6-431,共6页
目的 研究五味子中3个木脂素类成分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在肝微粒体内的代谢速率,鉴别这3个木脂素类成分在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产物。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肝微粒体代谢模型,采用HPLC-MS法测定3个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并计算... 目的 研究五味子中3个木脂素类成分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在肝微粒体内的代谢速率,鉴别这3个木脂素类成分在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产物。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肝微粒体代谢模型,采用HPLC-MS法测定3个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并计算代谢速率。液相条件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3.0 mm×100 mm,3.5 μm),60%的乙腈和40%的水等度洗脱,进样量5 μL,流速0.8 mL/min,柱温30℃,运行时间30 min。质谱ESI离子源选择离子监测,正离子模式,干燥气温度350℃,毛细管电压4 000 V,干燥气流速9.0 L/min,裂解气电压90 eV。采用HPLC-TOF/MS分析鉴别木脂素类成分的代谢产物,质谱参数与HPLC-MS的参数相同。结果 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在0.010 22~2.044、0.044 24~2.212、0.042 32~2.116 μg/mL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5%,基质效应〉75%,提取回收率〉80%。3个木脂素类成分在大鼠肝微粒体中代谢的半衰期分别为:五味子甲素0.721 0 min,五味子醇乙43.58 min,五味子酯甲86.63 min,采用HPLC-TOF/MS分析鉴别出五味子甲素的7个代谢产物、五味子醇乙的6个代谢产物、五味子酯甲的4个代谢产物。结论 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在肝微粒体中易发生代谢,这将影响木脂素类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及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木脂素类 代谢速率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五味子活性多糖降脂减肥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高晓旭 孟宪军 李继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48-251,共4页
研究了北五味子多糖的降脂减肥作用。结果表明:北五味子活性多糖能明显降低肥胖小鼠体重、脂肪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含量,对肥胖小鼠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有明显的升高作用,证明北五味子活性多糖具有明显的减肥... 研究了北五味子多糖的降脂减肥作用。结果表明:北五味子活性多糖能明显降低肥胖小鼠体重、脂肪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含量,对肥胖小鼠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有明显的升高作用,证明北五味子活性多糖具有明显的减肥降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 活性多糖 降脂 减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北五味子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程振玉 宋海燕 +2 位作者 杨英杰 刘治刚 张硕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159-163,167,共6页
考察了不同提取方法对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分别采用回流法、微波辅助法、闪式法对北五味子多糖进行提取,通过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设计响应面试验对其最佳方法的工艺进行优化。闪式法... 考察了不同提取方法对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分别采用回流法、微波辅助法、闪式法对北五味子多糖进行提取,通过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设计响应面试验对其最佳方法的工艺进行优化。闪式法多糖提取率高于回流法和微波辅助法,其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0(m∶V),提取时间127 s、提取电压190 V、提取温度78℃,在此条件下北五味子多糖的提取率达到20.97%。不同提取方法对多糖的提取率影响较大,闪式法多糖提取率高,耗费时间短,溶剂用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 多糖 回流法 微波辅助法 闪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藤茎中萜类和木脂素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艳 陈张林 +3 位作者 吴丹丹 周媛媛 匡海学 杨炳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84-1493,共10页
目的研究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 Baill.藤茎中萜类和木脂素类成分。方法五味子藤茎95%乙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HPD-100大孔树脂、硅胶、ODS和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 目的研究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 Baill.藤茎中萜类和木脂素类成分。方法五味子藤茎95%乙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HPD-100大孔树脂、硅胶、ODS和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3个萜类和8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retusenol (1)、schizandrolic acid (2)、cycloartenone (3)、24-methylenecycloartenone (4)、kadsuric acid (5)、nigranoic acid (6)、schizandronic acid (7)、1-methyl-1-(trans-5′-methyl-cis-5′-vinyltetrahydrofuran-r-2′-yl)-ethyl-6-O-α-arabinofu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 (8)、(Z)-1-(5-ethenyl-5-methyltetrahydrofuran-2-yl)-1-methylethyl-O-β-D-apiofu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ide (9)、4,9-dihydroxy-4-olide (10)、(R)-p-cymen-9-O-α-D-arabin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11)、ficumegasoside (12)、6α,9α-dihydroxycadinan-4-en-3-one (13)、(7R,7′S,8R,8′S)-3,3′-dimethoxy-7,7′-epoxylignan-4,4′,9-triol (14)、1,2,13,14-tetramethoxy-dibenzocyclooctadiene-3,12-O-β-D-diglucopyranoside (15)、gomisin A (16)、(+)-gomisin M_(2 )(17)、deoxyschizandrin (18)、wuweizisu C (19)、8(R)-hydroxyl-schizandrin (20)、13-norschizandrin (21)。结论化合物1~3、8~10、12、13为首次从五味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藤茎 萜类 木脂素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五味子藤茎总三萜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2
17
作者 孟宪军 邓静 +1 位作者 朱力杰 李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28-231,共4页
目的:研究北五味子藤茎总三萜化合物(TFSCBR)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56°北京红星二锅头白酒建立急性酒精肝损伤模型。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TFSCBR高、中、低... 目的:研究北五味子藤茎总三萜化合物(TFSCBR)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56°北京红星二锅头白酒建立急性酒精肝损伤模型。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TFSCBR高、中、低剂量组和齐墩果酸阳性对照组。每天灌胃1次,TFSCBR高、中、低剂量分别为50、30、10mg/(kg.d),齐墩果酸阳性对照组剂量为30mg/(kg.d),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实验4周后,通过脏器质量和体质量计算肝脏指数,测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测定肝组织中过氧化脂质降解产物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中剂量的TFSCBR能显著降低酒精性肝损伤所引起的ALT、AST活性,抑制MDA含量的升高(P<0.01),有效地拮抗肝脏中SOD的活性与GSH含量的降低(P<0.01)。肝脏病理学改变减轻或逆转。结论:TFSCBR中剂量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总三萜 小鼠 酒精性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五味子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的诱导 被引量:17
18
作者 朱俊义 刘雪莲 +1 位作者 秦佳梅 顾地州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42,共2页
以北五味子的嫩茎段、叶片、叶柄、果柄为外植体,以MS和B5附加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为基质,探讨了诱导北五味子愈伤组织较合适的外植体及培养基。结果表明:北五味子的嫩茎段是愈伤组织诱导的理想外植体,而培养基中以MS+6-BA1.0mg/L+NAA0... 以北五味子的嫩茎段、叶片、叶柄、果柄为外植体,以MS和B5附加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为基质,探讨了诱导北五味子愈伤组织较合适的外植体及培养基。结果表明:北五味子的嫩茎段是愈伤组织诱导的理想外植体,而培养基中以MS+6-BA1.0mg/L+NAA0.2mg/L+2,4-D0.1mg/L+IBA0.3mg/L和B5+6-BA1.0mg/L+NAA0.2mg/L+KT0.1mg/L的诱导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 愈伤组织 外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南、北五味子中4种木脂素含量 被引量:14
19
作者 阴冠秀 杜冰 +3 位作者 鲁旺旺 华洋林 唐建 杨公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8-221,共4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17种不同产地的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柱,甲醇-水(73:27,V/V)作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五...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17种不同产地的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柱,甲醇-水(73:27,V/V)作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为0.01~0.08mg/mL,相关系数R2>0.9990;RSD分别为0.86%、0.37%、0.19%和0.15%。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重现性和分离效果好,分析快速准确,适合于该药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测定;不同产地的4种木脂素成分均存在一定的差别,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稍高,而五味子甲素含量却稍低,南五味子恰与之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五味子 北五味子 高效液相色谱 木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药渣多糖的提取及其免疫活性 被引量:11
20
作者 郭志欣 朱俊义 +3 位作者 顾地周 孙弋博 崔悦 宋慧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0-82,共3页
提取并纯化得到五味子药渣多糖,对其体外免疫活性进行初步评价。经水提醇沉、乙醇分级、活性碳脱色、Sevage法和链蛋白酶联合脱蛋白,从五味子药渣中获得c SDP、f SDP和SDP 3种多糖。通过体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验证3种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 提取并纯化得到五味子药渣多糖,对其体外免疫活性进行初步评价。经水提醇沉、乙醇分级、活性碳脱色、Sevage法和链蛋白酶联合脱蛋白,从五味子药渣中获得c SDP、f SDP和SDP 3种多糖。通过体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验证3种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五味子药渣多糖在一定质量浓度下对未经活化的小鼠淋巴细胞有增殖作用,对Con A诱导的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多糖的纯化程度越高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促进作用越强;五味子药渣粗多糖中的蛋白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药渣 多糖 纯化 淋巴细胞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