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Sato模型研究邢台震区尾波Q_C值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小涛 韩利萍 +3 位作者 吕凤章 马广庆 孙晴 靳玉科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8-223,共6页
利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和红山台的近场数字地震记录研究了邢台震区尾波Qc值的变化特征,得到Qc值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即窗长为15~30s时Qc=(42.9±20.7)f^(0.98±0.13);窗长为40~60s时Qc=(103.1±27.9)f^(0.85&#... 利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和红山台的近场数字地震记录研究了邢台震区尾波Qc值的变化特征,得到Qc值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即窗长为15~30s时Qc=(42.9±20.7)f^(0.98±0.13);窗长为40~60s时Qc=(103.1±27.9)f^(0.85±0.08)。通过分析不同频率点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发现2002年4月22日邢台隆尧5.0级地震前高频部分Qc值出现“升高-降低-再升高-发震”的发震模式,对预测邢台地区的中强震的发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还发现相对Aki模型而言Sato模型更适合邢台震区的尾波计算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o单次散射模型 邢台震区 QC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coda attenuation of the Yao'an area in Yunnan Province 被引量:61
2
作者 李白基 秦嘉政 +1 位作者 钱晓东 叶建庆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52,共6页
2000年1月15日云南姚安发生了6.5级地震.震后围绕震中区架设了一个由6套拾震器-记录仪组成的临时数字地震台网.在所记录的余震中,有402次余震有较精确的定位.依照Sato的单散射模型分析观测的尾波短记录,获得了姚安地区地壳的尾波... 2000年1月15日云南姚安发生了6.5级地震.震后围绕震中区架设了一个由6套拾震器-记录仪组成的临时数字地震台网.在所记录的余震中,有402次余震有较精确的定位.依照Sato的单散射模型分析观测的尾波短记录,获得了姚安地区地壳的尾波平均品质因子Qc(f)=49f^0.95,f=1.5~20.0Hz,具有高构造活动性区域的衰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o散射模型 尾波衰减 地震定位 地震波 数字地震台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鹏水电站及其周围地震尾波Q_c值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小艳 付虹 +1 位作者 毛玉平 邬成栋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62,共8页
利用云鹏水电站周边5个数字地震台站记录到的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的108个地震的数字波形资料,采用Aki单次散射模型,计算了各台站周围423条地震记录的尾波Q0值。结果显示:云鹏水电站地区尾波的Qc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c(f)=90.2f0.94。... 利用云鹏水电站周边5个数字地震台站记录到的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的108个地震的数字波形资料,采用Aki单次散射模型,计算了各台站周围423条地震记录的尾波Q0值。结果显示:云鹏水电站地区尾波的Qc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c(f)=90.2f0.94。该地区的Q0值比云南其它构造活动强烈地区的要高,因此属于中等构造活动地区。云鹏水电站蓄水后弥勒台记录到的108个地震的尾波Q0值及分频Qc值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表明水库蓄水对库区及其附近区域地下介质性质有所影响,但影响的程度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鹏水电站 尾波Qc Aki散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江断裂带地震尾波Q_c值特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小艳 苏有锦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6-172,共7页
利用小江断裂带及邻区10个数字地震台记录到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Aki单次散射模型,计算了各台站半径60km范围内地震尾波Qc值,分别拟合得到10个台站的尾波Qc和η值,并用10个台站的平均结果得出了小江断裂带及邻区尾波Qc值与频率的关系。... 利用小江断裂带及邻区10个数字地震台记录到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Aki单次散射模型,计算了各台站半径60km范围内地震尾波Qc值,分别拟合得到10个台站的尾波Qc和η值,并用10个台站的平均结果得出了小江断裂带及邻区尾波Qc值与频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小江断裂带及邻区总体上属低值Qc区;尾波Qc值空间差异较大,小江断裂带中段为低Qc值,明显低于北段和南段的Qc值。研究了尾波Qc值在时间上的变化与中强地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江断裂带 尾波QC值 Aki散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密集台阵资料研究宾川盆地浅层介质尾波Q值
5
作者 都燊 俞言祥 肖亮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1-1024,共14页
为得到更准确的浅部介质衰减参数,便于工程地震领域开展更精细的地震动模拟等研究,以气枪密集台阵资料为基础,联合天然地震资料,利用Sato单散射模型研究了云南宾川盆地浅层介质尾波衰减特征。结果显示,随着频率的增加,尾波Q值Q_(c)整体... 为得到更准确的浅部介质衰减参数,便于工程地震领域开展更精细的地震动模拟等研究,以气枪密集台阵资料为基础,联合天然地震资料,利用Sato单散射模型研究了云南宾川盆地浅层介质尾波衰减特征。结果显示,随着频率的增加,尾波Q值Q_(c)整体呈增加趋势,符合Q值的频率依赖关系。在空间上,该地区Q_(c)值分布具有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位于研究区中部宾川盆地的台站Q_(c)值较低,而位于研究区南西和北东方向的山地丘陵地区的台站Q_(c)值较高,与速度层析成像研究结果一致。研究区平均Q_(c)频率依赖关系为Q_(c)(f)=28.04f^(1.07),气枪震源密集台阵资料得到的Q_(0)值较天然地震得到的值更低,证明使用密集台阵资料得到的结果反映了更浅部介质的衰减特征,而更高的频率依赖指数η值意味着浅层介质的非均匀性高于深部介质,符合实际情况。宾川盆地Q_(0)值大于松辽盆地、华北盆地和中国大陆平均沉积层,而指数η小于松辽盆地和中国大陆,表明本研究所用资料反映的Q值信息介于近地表与深部介质之间。随着尾波流逝时间窗口的增大,Q_(0)逐渐增大,而频率依赖性降低。因此,在研究区尺度较小且选择的天然地震事件震级不高的情况下,需要选取较小的流逝时间窗口以确保满足研究需要。此外,局部地形和地震地质构造变化可能导致衰减参数和相应的标准差相差较大。使用气枪震源和近震资料配合小尺度密集台阵,可以得到较准确的浅层介质衰减参数,为工程应用和浅部结构探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台阵 气枪震源 云南宾川盆地 sato 散射模型 尾波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