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铅胁迫对乌桕(Sapium sebiferum)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蒲光兰 彭艳菲 +2 位作者 易海燕 王婷 袁大刚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5-382,396,共9页
【目的】明确Pb胁迫对乌桕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乌桕对土壤重金属Pb污染的修复潜力,为Pb污染区修复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4 a生乌桕苗木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控制试验,以不添加Pb为对照,研究不同Pb浓度处理(500、1000... 【目的】明确Pb胁迫对乌桕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乌桕对土壤重金属Pb污染的修复潜力,为Pb污染区修复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4 a生乌桕苗木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控制试验,以不添加Pb为对照,研究不同Pb浓度处理(500、1000、1500、2000、3000 mg/kg)对乌桕叶片光合特性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①Pb胁迫抑制了乌桕苗木生长,Pb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Pb处理浓度为3000 mg/kg时地径最低,显著低于其余各Pb胁迫处理和对照,地径较CK减少了1.94 mm,根系大面积变黄且呈团块状。②Pb对乌桕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片颜色的影响随胁迫程度不同而有异。Pb处理浓度≤1000 mg/kg时,Pb对乌桕叶片叶绿素含量(chla、chlb、chll)影响较小,当处理浓度为3000 mg/kg时,Pb胁迫显著降低了乌桕叶片叶绿素含量(chla、chlb、chll)。叶片颜色随Pb处理浓度的增加逐渐变黄,当Pb处理浓度超过1500 mg/kg时,叶片大面积黄化后逐渐变紫,Pb处理浓度为3000 mg/kg时,叶片呈较深的紫红色。③Pb胁迫对乌桕光合特性有显著影响。随Pb胁迫程度的加剧,乌桕叶片P_(n)、L_(s)、G_(s)、F_(v)/F_(0)、F_(v)/F_(m)、ETR和qP等总体呈下降趋势;C_(i)、C_(i)/G_(s)、NPQ和Ex呈上升趋势。光合参数不同,Pb胁迫对其影响程度有异。其中,P_(n)、F_(v)/F_(m)和ETR等对Pb胁迫较为敏感,轻度胁迫下(500 mg/kg)呈显著下降趋势,胁迫至3000 mg/kg时降至最低;而F_(v)/F_(0)、E_(x)等参数相对稳定,仅胁迫至3000 mg/kg时,其值发生显著变化。【结论】乌桕耐受性较好,低浓度Pb胁迫下乌桕苗木可正常生长;胁迫至3000 mg/kg时,乌桕叶片光系统受到严重损伤,苗木生长受到抑制。此结果可为Pb污染区修复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铅胁迫 生长 光合生理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桕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积累规律研究
2
作者 雷聪 李立君 +4 位作者 孙李勇 张晨 高云鹏 魏志辉 李淑娴 《植物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2-531,共10页
以葡萄桕(Sapium sebiferum var.conferticarpum Hu)为材料,解析种子不同发育阶段的外观形态和内部结构、胚和胚乳的超微结构以及种仁营养物质的变化。结果显示:(1)葡萄桕果实发育经历果实膨大期(0~40 d)、种仁生长发育期(40~100 d)和... 以葡萄桕(Sapium sebiferum var.conferticarpum Hu)为材料,解析种子不同发育阶段的外观形态和内部结构、胚和胚乳的超微结构以及种仁营养物质的变化。结果显示:(1)葡萄桕果实发育经历果实膨大期(0~40 d)、种仁生长发育期(40~100 d)和果实成熟期(100~160 d),花后60 d观察到完整的胚,种子进入关键发育阶段;(2)花后20 d胚和胚乳细胞中均出现油体;花后60~100 d,油体数量快速增加,含油率增加96.37%,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油体成熟早于胚、直径小于胚;(3)种仁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粗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均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含油率持续上升,粗淀粉、可溶性蛋白分别与相关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研究结果揭示了葡萄桕种子发育过程中的油脂积累规律,为其科学栽培以及高油种质选育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桕 种子发育 营养物质 超微结构 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色系乌桕呈色期色素含量变化规律
3
作者 贺蕾 黄兴召 +3 位作者 傅松玲 韩文妍 程明伟 骆绪美 《农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5-50,共6页
研究乌桕叶片的呈色机理,以期为其园林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在乌桕变色期内,定期对其红、黄、紫不同色系不同时期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对不同色系色素含量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对各色素含量与温度变化的... 研究乌桕叶片的呈色机理,以期为其园林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在乌桕变色期内,定期对其红、黄、紫不同色系不同时期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对不同色系色素含量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对各色素含量与温度变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黄、紫色系乌桕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均呈下降趋势,紫色系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均高于其他色系。低温对黄色系花色素苷的形成影响不大,但会加速紫、红色系花色素苷的形成,其含量的升高有利于紫、红色系叶色呈现。可溶性糖虽然不直接影响乌桕叶色的变化,但可以通过影响叶绿素等与叶色相关的参数含量变化间接调节叶色的表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彩叶植物 花色素苷 生理指标 呈色机理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温度相关性 可溶性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素处理和扦插时间对幼化乌桕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涛 黄涛 +4 位作者 孙李勇 彭大庆 朱长红 陈小溪 李淑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5,99,共13页
【目的】优化乌桕扦插育苗试验,为乌桕的无性繁殖提供实践参考;观察生根过程的形态、解剖学结构及营养物质变化,为乌桕生根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年生乌桕为材料,分析幼化处理后在外源激素(200、500、800 mg·L^(-1)的NAA和... 【目的】优化乌桕扦插育苗试验,为乌桕的无性繁殖提供实践参考;观察生根过程的形态、解剖学结构及营养物质变化,为乌桕生根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年生乌桕为材料,分析幼化处理后在外源激素(200、500、800 mg·L^(-1)的NAA和800、1000、1200 mg·L^(-1)的IBA)和扦插时期(6、9月)对乌桕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定期拍照进行形态观察以确定采样周期,利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插穗的解剖学结构,并采用蒽酮比色法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幼化处理可以明显提高乌桕扦插生根效果;IBA处理组的生根效果明显优于NAA,当IBA浓度为1200 mg·L^(-1)时生根率最高,可达100%。6月乌桕扦插的各生根指标均高于9月。解剖学观察未发现潜伏根原基,因此乌桕嫩枝扦插不定根源于诱生根原基,存在皮部及愈伤两种生根类型;在乌桕扦插生根过程中,处理组淀粉含量变化呈“下降—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对照组变化趋势与激素处理组相似,但峰值出现时间比处理组推迟7 d左右。【结论】乌桕不定根发生属于混合生根类型,幼化处理可有效提高乌桕扦插生根效果,6月扦插,1200 mg·L^(-1)的IBA激素处理生根效果最好,且生长调节剂能提高营养物质积累与代谢速度,促进插穗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嫩枝扦插 解剖结构 生长调节剂 营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桕籽绝缘油的电气性能及其热老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范帆 蔡胜伟 +4 位作者 龚宇佳 应斯 杨国泰 张明 黄小华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0,共4页
为研究乌桕籽油作为变压器用天然酯绝缘油的可行性,将乌桕籽油经过脱胶、脱酸、脱色和脱水等精炼处理后得到乌桕籽绝缘油,将其与矿物绝缘油进行理化性能和电气性能对比,并在130℃条件下进行加速热老化试验,研究其热老化特性。结果表明:... 为研究乌桕籽油作为变压器用天然酯绝缘油的可行性,将乌桕籽油经过脱胶、脱酸、脱色和脱水等精炼处理后得到乌桕籽绝缘油,将其与矿物绝缘油进行理化性能和电气性能对比,并在130℃条件下进行加速热老化试验,研究其热老化特性。结果表明:乌桕籽绝缘油主要的脂肪酸成分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其理化性能和电气性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其运动黏度和介质损耗因数大于矿物绝缘油,但燃点远高于矿物绝缘油;在130℃下经过250、500、750、1 000 h热老化后,乌桕籽绝缘油的颜色变化程度小于矿物绝缘油,且拥有高于矿物绝缘油的击穿电压,但是介质损耗因数的增幅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籽绝缘油 理化性能 电气性能 热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乌桕品种叶片花青素成分研究
6
作者 郑旭 刘兴满 +4 位作者 赵文静 卞建 王文成 王晓晓 陶小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8期171-175,共5页
以“连桕1号”“云台红桕”和“云台金桕”为研究对象,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其叶片转色前和转色后花青素成分与含量。结果表明:3个乌桕品种中共检测到14种花青素物质,分别为锦葵花素、天竺葵色素、飞燕草素、芍... 以“连桕1号”“云台红桕”和“云台金桕”为研究对象,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其叶片转色前和转色后花青素成分与含量。结果表明:3个乌桕品种中共检测到14种花青素物质,分别为锦葵花素、天竺葵色素、飞燕草素、芍药色素、矢车菊素半乳糖苷、异鼠李素、矢车菊素、矢车菊素双葡萄糖苷、矮牵牛色素、槲皮素、芦丁、原花色素B4、双聚原矢车菊苷元和山奈酚,其中矢车菊素半乳糖苷、芦丁为3个乌桕品种叶片转色后共有的主体成分。矢车菊素半乳糖苷是“云台红桕”转色后叶片呈现红色的主要色素成分;芦丁是“云台金桕”叶片变黄的主要原因。花青素类型主要为芦丁类、矢车菊素类和其他类。叶片转色后矢车菊素类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连桕1号”>“云台红桕”>“云台金桕”,叶片转色后芦丁类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云台金桕”>“连桕1号”>“云台红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新品种 叶片 花青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移栽操作方法对乌桕全冠移栽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焱鑫 候亮 张周烜 《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31-35,共5页
通过苗圃中不同断根方式、不同基质填充、不同施肥方式三个对比试验,研究更好的乌桕容器苗全冠移栽方法,为大规格全冠苗移栽提供技术支持。断根实验为从休眠前到萌芽后做不同时间不同断根次数的对比,结果表明,不同断根方式对生长势影响... 通过苗圃中不同断根方式、不同基质填充、不同施肥方式三个对比试验,研究更好的乌桕容器苗全冠移栽方法,为大规格全冠苗移栽提供技术支持。断根实验为从休眠前到萌芽后做不同时间不同断根次数的对比,结果表明,不同断根方式对生长势影响最为显著,多次、休眠期断根组远好于单次、萌芽期断根组;基质实验为园土、泥炭、中粗砂、发酵木屑作不同配比的对比。结果表明,不同容器基质对生长势影响比较显著,兼顾养分与透气性的基质表现更好;施肥实验为同等总养分含量的有机肥、缓释肥、复合肥作对比,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对生长势影响不显著,用复合肥在生长期薄肥勤施的组别表现略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容器苗 全冠移栽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桕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8
作者 陈玉 杨光忠 +1 位作者 张世琏 朱正方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14-120,共7页
本文综述了大戟科植物乌桕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的进展
关键词 乌桕 大戟科 生物活性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桕油脂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罗洁 刘玉环 +2 位作者 罗爱香 高龙兰 阮榕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22-424,共3页
目的:分别观察乌桕皮油、梓油对香菇(夏菇621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方法观察香菇菌丝生长的特点。结果:香菇菌在含有不同脂类的培养基上有不同的菌丝生长速度和不同的菌落形态,乌桕梓油对香菇菌丝生长速度有促进作用,... 目的:分别观察乌桕皮油、梓油对香菇(夏菇621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方法观察香菇菌丝生长的特点。结果:香菇菌在含有不同脂类的培养基上有不同的菌丝生长速度和不同的菌落形态,乌桕梓油对香菇菌丝生长速度有促进作用,而乌桕皮油没有类似效果,初步判定不饱和脂肪酸对香菇菌丝生长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菌丝体 乌桕油脂 平板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湖北省乌桕优树决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晓光 李金柱 +4 位作者 邓先珍 程军勇 徐永杰 向珊珊 蔡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2,共4页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北省复选出的20个乌桕优树的7个主要指标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优树的全籽含油率、平均冠幅产量、种子千粒重、树高、结果枝比例、果序种子数、叶面积等综合评价,决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10株优树,初步建立了湖北优树综...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北省复选出的20个乌桕优树的7个主要指标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优树的全籽含油率、平均冠幅产量、种子千粒重、树高、结果枝比例、果序种子数、叶面积等综合评价,决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10株优树,初步建立了湖北优树综合评价体系,为乌桕的良种选育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乌桕 优树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基组分对乌桕组培植株生长与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霞 曹昆 +3 位作者 杨秋华 何小兰 周月兰 姚青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555-3556,共2页
[目的]寻求适合乌桕生长与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组分,以提高乌桕组培苗的成活率。[方法]以中国原产乌桕试管苗为材料,WPM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IAAI、BA、NAA、6-BA、KT),组配成11种不同组分的培养基,比较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对... [目的]寻求适合乌桕生长与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组分,以提高乌桕组培苗的成活率。[方法]以中国原产乌桕试管苗为材料,WPM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IAAI、BA、NAA、6-BA、KT),组配成11种不同组分的培养基,比较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对乌桕植株生长与生根的影响。[结果]在11种培养基中,以附加10 g/L蔗糖8、g/L琼脂、Vc 5 mg/LI、AA 0.3 mg/LI、BA 0.5 mg/L、NAA 0.2 mg/L组分的培养基效果最佳,其组培苗的成活率为95.00%,生根率55.36%,株高(13.17±1.52)cm,根数目(14.01±0.52)根,侧根数目(13.01±0.51)根,主根长度(5.83±0.19)cm,是本研究中乌桕组培苗植株健壮生长与根生长最快的培养基。[结论]附加0.2%活性炭不利于乌桕的组培苗植株生长和根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组织培养 生根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三峡库区淹水对植物生长及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川 周倩 +1 位作者 王大铭 辜夕容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6-50,共5页
以池杉Taxodium ascendens Brongn.和乌桕Sapium sebiferum(Linn.)Roxb.当年实生幼苗为材料,通过人为控水进行淹水胁迫,设置了对照组CK和水淹组,测定了两树种生长及生理生化等方面的指标.结果表明:淹水胁迫结束后,两树种水淹组幼苗主根... 以池杉Taxodium ascendens Brongn.和乌桕Sapium sebiferum(Linn.)Roxb.当年实生幼苗为材料,通过人为控水进行淹水胁迫,设置了对照组CK和水淹组,测定了两树种生长及生理生化等方面的指标.结果表明:淹水胁迫结束后,两树种水淹组幼苗主根长、主(粗)根数、地径、株高和株质量都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而乌桕在长期淹水胁迫后各生长指标(株质量除外)比池杉降低的程度更大.两树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质量分数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到试验结束时,池杉幼苗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质量分数分别比对照组降低41.28%和35.38%;而乌桕幼苗比对照组降低68.10%和59.19%.随着淹水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丙二醛(MDA)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降后升趋势,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一直低于对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池杉 乌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桕叶水溶性多糖蛋白复合体及其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荫榆 霍光华 +1 位作者 何小立 陈才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3-26,共4页
为了查明乌桕叶水溶性多糖成分,采用溶剂提取分离,Sephadex G-100纯化并测分子量,UV-Visible光谱检测组分,UV、IR测定其连接方式,PC、TLC、IEC测定其组成及比例。结果表明:该水溶性多糖为糖蛋白复合体,平均分子量为53000;多糖与蛋白质... 为了查明乌桕叶水溶性多糖成分,采用溶剂提取分离,Sephadex G-100纯化并测分子量,UV-Visible光谱检测组分,UV、IR测定其连接方式,PC、TLC、IEC测定其组成及比例。结果表明:该水溶性多糖为糖蛋白复合体,平均分子量为53000;多糖与蛋白质组成比为94:6;含有半乳糖、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单糖摩尔组成比为25:24:18:31:2;蛋白质部分以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等中性氨基酸为主。含有O-型糖肽键和α-糖苷键。同时还测定了其抗氧化活性。乌桕叶含有一种以多糖成分为主的中性杂多糖蛋白复合体,且具有较强的清除羟自由基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叶 水溶性多糖 蛋白复合体 测定 组成 抗氧化活性 中药 连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水胁迫对乌桕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69
14
作者 曹福亮 蔡金峰 +1 位作者 汪贵斌 张往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7-61,共5页
以1年生浙江兰溪和福建漳浦种源乌桕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淹水胁迫对乌桕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种源在各淹水处理下苗木未出现死亡,而福建种源在涝渍处理下苗木全部死亡,浙江种源的耐涝性较福建种源强;轻度淹水胁迫促进浙... 以1年生浙江兰溪和福建漳浦种源乌桕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淹水胁迫对乌桕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种源在各淹水处理下苗木未出现死亡,而福建种源在涝渍处理下苗木全部死亡,浙江种源的耐涝性较福建种源强;轻度淹水胁迫促进浙江种源苗木生长和光合作用,在涝渍胁迫下,高生长受到抑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均下降;各淹水胁迫下,福建种源苗高和地径生长及总生物量均受到明显的抑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显著下降,胞间CO2浓度则随着胁迫时间的持续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淹水胁迫 生长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桕籽皮油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金莹 郭康权 +1 位作者 何蔚娟 孙艳萍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65,共3页
应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研究了乌桕籽皮油的萃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萃取压力、温度、CO_2流量三因素对乌桕籽皮油萃取率的影响效果。最佳萃取条件确定为:压力40MPa,温度36℃,CO_2流最20L/h,时间1h。利用GC分析了乌桕籽皮油... 应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研究了乌桕籽皮油的萃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萃取压力、温度、CO_2流量三因素对乌桕籽皮油萃取率的影响效果。最佳萃取条件确定为:压力40MPa,温度36℃,CO_2流最20L/h,时间1h。利用GC分析了乌桕籽皮油的成分组成,以期为乌桕籽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流体 萃取 乌桕籽皮油 GC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乌桕品种资源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58
16
作者 金代钧 黄惠坤 +3 位作者 唐润琴 童庆元 石东扬 侯正生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5-362,共18页
本文报道对我国16省82县乌桕主产区进行乌桕品种资源调查的结果。通过性状比较研究划分为44个农家品种和11个无性系品种,并描述了这些品种的分布和性状。
关键词 乌桕 品种资源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类型)的乌桕叶乙醇提取物灭螺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罗坤水 余能富 +3 位作者 徐林初 邹峥嵘 王玉 彭九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1-344,共4页
利用植物的有效成分毒杀钉螺(Oncom elania hupensis)被认为是控制血吸虫病蔓延的有效方法。乌桕是一种耐水湿的抑螺植物,为比较不同乌桕(Sapium sebiferum)品种(类型)的灭螺活性,筛选出抑螺活性强的乌桕品种(类型),通过浸杀实验进行11... 利用植物的有效成分毒杀钉螺(Oncom elania hupensis)被认为是控制血吸虫病蔓延的有效方法。乌桕是一种耐水湿的抑螺植物,为比较不同乌桕(Sapium sebiferum)品种(类型)的灭螺活性,筛选出抑螺活性强的乌桕品种(类型),通过浸杀实验进行11个品种(类型)的乌桕叶乙醇提取物对钉螺毒杀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类型)乌桕叶乙醇提取物对钉螺均具有一定的毒杀活性,且钉螺死亡率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及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以蜈蚣桕(Sapium sebiferumvar.laxicarpa)、赣丰1号(Sapium sebiferum‘Ganfeng1’)、大鸡爪(Sapium sebiferumvar.conferticarpa)3个品种(类型)灭螺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乙醇 钉螺 血吸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林树种乌桕茎段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被引量:13
18
作者 郄亚微 徐有明 +2 位作者 李学琴 谭聪敏 胡荣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9,42,共3页
乌桕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木本油料树种,其种子中的油脂可用于食用油源、工业油源和动力油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培养的优良树种。对乌桕茎段进行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在初代培养中,先用70%的酒精对带芽茎段消毒30s,再用0.1%升汞灭菌1... 乌桕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木本油料树种,其种子中的油脂可用于食用油源、工业油源和动力油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培养的优良树种。对乌桕茎段进行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在初代培养中,先用70%的酒精对带芽茎段消毒30s,再用0.1%升汞灭菌10min,污染率可降到26.5%。在最佳培养基WPM+6-BA0.5mg/L+NAA0.05mg/L中进行芽诱导,30d后的诱导率可达62.9%。在MS+6-BA1.0mg/L+KT0.5mg/L+NAA0.5mg/L上进行继代增殖培养,增殖效果最好,增值率为81.2%,增殖倍数为3.2倍。将健壮的无根单芽接种于1/2MS+IBA0.5mg/L上进行生根诱导,生根率可达9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茎段 离体培养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野生木本植物油性质及其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刘光斌 刘苑秋 +6 位作者 黄长干 杜天真 胡冬南 黄忠 邱自兵 李百健 单替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9-344,共6页
选择东京野茉莉、乌桕、黄连木、白檀、光皮树等5种野生木本植物种籽,分别提取其油脂,测定其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将油脂用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测定其指标等。结果表明:种籽出油率东京野茉莉53.6%,黄连木33.0%,白檀20.0%,... 选择东京野茉莉、乌桕、黄连木、白檀、光皮树等5种野生木本植物种籽,分别提取其油脂,测定其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将油脂用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测定其指标等。结果表明:种籽出油率东京野茉莉53.6%,黄连木33.0%,白檀20.0%,乌桕22.0%,光皮树28.6%;油脂中脂肪酸主要组成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其中以十六碳和十八碳的脂肪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油脂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符合生物柴油要求;5种木本植物油脂转化为生物柴油的转化率大于95%;5种木本植物油脂转化为生物柴油指标与0#柴油指标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京野茉莉 乌桕 黄连木 白檀 光皮树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乌桕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25
20
作者 金雅琴 李冬林 +1 位作者 陈小霞 张丽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95-1402,共8页
以不同种源1年生乌桕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持续干旱条件下其外部形态及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各种源乌桕的抗旱性特性与差异。结果显示:(1)随着干旱持续时间的延长,各种源乌桕幼苗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外形表现出明... 以不同种源1年生乌桕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持续干旱条件下其外部形态及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各种源乌桕的抗旱性特性与差异。结果显示:(1)随着干旱持续时间的延长,各种源乌桕幼苗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外形表现出明显的缺水特征;其叶片相对含水量逐渐减小,复水后明显回升。(2)在极度干旱条件下(停水后第12天),幼苗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仍维持一定的强度,而且细胞膜透性的变化不显著;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幼苗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增加,丙二醛含量上升,脯氨酸积累,复水后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3)极度干旱条件下,不同种源乌桕幼苗间除丙二醛和相对电导率外,其它生理指标的变化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即不同种源具备比较稳定的抗旱性差异。(4)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种源幼苗的抗旱性分析发现,安徽黄山、河南商城两种源综合评价指数最大,为抗旱性较强的种源。研究表明,各种源乌桕幼苗能够通过调控自身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有效缓解干旱胁迫的伤害,从而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和适应性,但种源间存在稳定的差异,并以安徽黄山和河南商城种源抗旱性较强,可应用推广于季节性干旱区造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桕 种源 持续干旱 生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