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三言二拍”否极泰来的角色扮演及审美特质 |
李维
杨冬梅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2
|
三言二拍嬗变作品叙事结构研究 |
程国赋
常毅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3
|
从三言二拍看佛道对世俗社会生活的影响 |
姜良存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4
|
《三言二拍》的生态伦理观念 |
杨宗红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2
|
|
5
|
论三言二拍嬗变过程中所体现的文人化创作倾向 |
程国赋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6
|
“三言二拍”中的市民意识与传统道德观念 |
范立舟
|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3 |
7
|
|
7
|
三言二拍选本研究 |
程国赋
周彩虹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8
|
论“三言二拍”及选本《今古奇观》的理论价值 |
代智敏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1
|
|
9
|
论三言二拍嬗变作品所体现的时事化创作倾向 |
程国赋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4 |
0 |
|
10
|
佛教与三言二拍的文体构成 |
姜良存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1
|
解读《三言二拍》中的诚信文化传承 |
刘晓筝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2
|
《三言二拍》梦象叙事及其文化学意义 |
胡颖
张俊福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3
|
以新的视角开拓新的研究领域——评程国赋教授的《三言二拍传播研究》 |
杨林夕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4
|
“三言二拍”梦境描写与前代文学的传承关系 |
李小侠
|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5
|
关于“三言二拍”的水文化摭拾 |
郭泽杰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6
|
三言二拍研究综述(上) |
王立言
人民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2 |
0 |
|
17
|
《三言二拍》的跨媒介呈现:明代世情观念的影像图鉴 |
乔宇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8
|
三言二拍研究综述(下) |
王立言
人民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3 |
0 |
|
19
|
开拓宋代史料的视野与《三言》、《二拍》 |
王曾瑜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20
|
论“三言”“二拍”的情爱观 |
吕特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