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在创作与表演中重构荆楚元素——以竹笛协奏曲《楚江开》为例
1
作者
谢闻吉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19-133,M0004,共16页
作曲家龚华华在竹笛协奏曲《楚江开》中将荆楚“三声腔”作为音高材料,通过“音高换序构建人工音列动机”、音调“拉扯”和“锯齿塑形”等重构思路,并融入“调式纵合”“调性游移”及“调式流动”的调式调性手法,突显作品的地方特色。...
作曲家龚华华在竹笛协奏曲《楚江开》中将荆楚“三声腔”作为音高材料,通过“音高换序构建人工音列动机”、音调“拉扯”和“锯齿塑形”等重构思路,并融入“调式纵合”“调性游移”及“调式流动”的调式调性手法,突显作品的地方特色。演奏家荣政通过运用“中原笛乐”的两种演奏技法,个性化的“打谱”、呼吸及句法矫正,润色了荆楚音乐的地域特色。文章从创作与表演视角,分析《楚江开》中重构荆楚元素的一度、二度创作理念,归纳出荆楚音乐创作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华华
楚江开
三声腔
泛五声性
中原笛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创作与表演中重构荆楚元素——以竹笛协奏曲《楚江开》为例
1
作者
谢闻吉
机构
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19-133,M0004,共16页
基金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周汉乐律文化研究”(22BD075)阶段性成果
文摘
作曲家龚华华在竹笛协奏曲《楚江开》中将荆楚“三声腔”作为音高材料,通过“音高换序构建人工音列动机”、音调“拉扯”和“锯齿塑形”等重构思路,并融入“调式纵合”“调性游移”及“调式流动”的调式调性手法,突显作品的地方特色。演奏家荣政通过运用“中原笛乐”的两种演奏技法,个性化的“打谱”、呼吸及句法矫正,润色了荆楚音乐的地域特色。文章从创作与表演视角,分析《楚江开》中重构荆楚元素的一度、二度创作理念,归纳出荆楚音乐创作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过程。
关键词
龚华华
楚江开
三声腔
泛五声性
中原笛乐
Keywords
GONG Huahua
Chu Jiang Kai
san
sheng
qiang
(
three-voice
mode
)
Fan Wu
sheng
Xing(Pentatonicism)
Central Plains Dizi music
分类号
J647.62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在创作与表演中重构荆楚元素——以竹笛协奏曲《楚江开》为例
谢闻吉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