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es,crystal structures,and quantum chemistry calculation of two Ni(Ⅱ)coordination polymers 被引量:2
1
作者 LI Xiumei HUANG Yanju +1 位作者 LIU Bo PAN Yaru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31-2039,共9页
Two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s,[Ni(Hpdc)(bib)(H_(2)O)]_(n)(1)and{[Ni(bib)_(3)](ClO_(4))_(2)}_(n)(2),were prepared by mixing Ni^(2+),3,5⁃pyrazoledicarboxylic acid(H3pdc)/p⁃nitrobenzoic acid and 1,4⁃bis(imidazol⁃1⁃ylmeth... Two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s,[Ni(Hpdc)(bib)(H_(2)O)]_(n)(1)and{[Ni(bib)_(3)](ClO_(4))_(2)}_(n)(2),were prepared by mixing Ni^(2+),3,5⁃pyrazoledicarboxylic acid(H3pdc)/p⁃nitrobenzoic acid and 1,4⁃bis(imidazol⁃1⁃ylmethyl)butane(bib)by a hydrothermal method,respectively.X⁃ray crystallography reveals a 2D network constructed by six⁃coordinated Ni(Ⅱ)centers,bib,and Hpdc2-ligands in complex 1,while a 2D network is built by Ni(Ⅱ)and bib ligands in 2.Furthermore,the quantum⁃chemical calcula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on‘molecular fragments’extracted from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1 using the PBE0/LANL2DZ method in Gaussian 16 and the VASP program.CCDC:2343794,1;23437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ion polymer nickel()complex crystal structure quantum⁃chemical calc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维Ni(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对水中Fe^(3+)、CrO_(4)^(2-)与Cr_(2)O_(7)^(2-)的检测
2
作者 安航宜 黄艳嬉 +3 位作者 王爱荣 王晓丽 李家明 史忠丰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99-1607,共9页
本文以3,5-吡啶二甲酸(简称3,5-H_(2)pdc)、1,4-双(1-咪唑基)苯(简称bib)及Ni(NO_(3))_(2)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出了一种新型Ni(Ⅱ)配位聚合物[Ni(pdc)(bib)(H_(2)O)]_(n)(简称Ni-CP),并对其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 本文以3,5-吡啶二甲酸(简称3,5-H_(2)pdc)、1,4-双(1-咪唑基)苯(简称bib)及Ni(NO_(3))_(2)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出了一种新型Ni(Ⅱ)配位聚合物[Ni(pdc)(bib)(H_(2)O)]_(n)(简称Ni-CP),并对其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红外光谱、荧光性能等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Ni-CP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其不对称单元包含1个Ni(Ⅱ)、2个1/2的bib配体、1个完全去质子化的3,5-pdc^(2-)配体和1个配位水分子。中心Ni(Ⅱ)采用六配位的方式形成NiO_(3)N_(3)的不规则八面体。bib配体和3,5-pdc^(2-)配体分别通过双齿配位模式μ_(2)-η^(1)∶η^(1)桥联和三齿配位模式μ_(3)-η^(1)∶η^(1)∶η^(1)桥联Ni(Ⅱ)形成三维金属有机框架。从拓扑的角度来看,其二维框架结构可以简化为3-连接的Schlafli符号为(4·8~2)拓扑结构。假如将3,5-pdc^(2-)配体和Ni(Ⅱ)作为节点,bib配体视为连接器,三维结构可以简化为3,5-连接双节点的(4·6·8)(4·6~2·8~7)拓扑结构,孔隙率为17.4%。Ni-CP能够选择性检测出Fe^(3+)、CrO_(4)^(2-)与Cr_(2)O_(7)^(2-),其检测限分别为4.275×10^(-5)、2.681×10^(-5)和2.681×10^(-5)mol/L,有较高的猝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配合物 溶剂热法 晶体结构 拓扑结构 荧光性质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双[N-(1′,1′-二甲基-2′-羟基)甲酰胺]吡啶及镍(Ⅱ)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学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罗世霞 陈晓靓 +2 位作者 朱淮武 张笑一 卫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05-808,共4页
合成并表征了有机配体2,6-双[N-(1′,1′-二甲基-2′-羟基)甲酰胺]吡啶(L)及其镍(Ⅱ)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确定目标配合物组成为C15H21N3O4Ni.H2O,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讨论了配位前后游离配体L和镍(Ⅱ)配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 合成并表征了有机配体2,6-双[N-(1′,1′-二甲基-2′-羟基)甲酰胺]吡啶(L)及其镍(Ⅱ)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确定目标配合物组成为C15H21N3O4Ni.H2O,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讨论了配位前后游离配体L和镍(Ⅱ)配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红外吸收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谱学性质,进而推断出镍(Ⅱ)配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配体2,6-双[N-(1′,1′-二甲基-2′-羟基)甲酰胺]吡啶以2个酰胺负离子N和1个吡啶环N原子为配位原子,与中心金属离子Ni(Ⅱ)通过三齿形式配位;配合物中Ni(Ⅱ)采取dsp2杂化轨道方式与配位原子构成配位键,中心金属Ni(Ⅱ)的配位数为4,1个Ni(Ⅱ)与1个三齿配体L和1个水分子配位,形成平面正方形构型的低自旋镍(Ⅱ)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酰胺 镍()配合物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Ⅱ)多吡啶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插入配体的形状对键合DNA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黔玲 刘剑洪 +3 位作者 徐宏 任祥忠 刘建忠 计亮年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24,共4页
合成了 2个多吡啶过渡金属镍 (Ⅱ )配合物 [Ni(phen) 2 IP]2 + 和 [Ni(phen) 2 PIP]2 + ,利用质谱和元素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利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黏度测定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配合物与DNA... 合成了 2个多吡啶过渡金属镍 (Ⅱ )配合物 [Ni(phen) 2 IP]2 + 和 [Ni(phen) 2 PIP]2 + ,利用质谱和元素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利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黏度测定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配合物与DNA能够以插入模式作用 ,并且由于配合物中的插入配体IP和PIP的形状不同 ,从而使配合物与DNA的键合强弱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吡啶镍()配合物 小牛胸腺DNA 插入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溴α-二亚胺镍(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乙烯聚合反应 被引量:13
5
作者 袁建超 梅铜简 +1 位作者 王学虎 刘玉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00-1204,共5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溴α-二亚胺及其镍配合物,采用1H NMR、13C NMR、FTIR、元素分析和XPS等方法进行表征.用配合物作为催化剂,以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得到高支化度的聚乙烯,并研究了聚合条件(如Al/Ni摩尔比、聚合温度以... 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溴α-二亚胺及其镍配合物,采用1H NMR、13C NMR、FTIR、元素分析和XPS等方法进行表征.用配合物作为催化剂,以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得到高支化度的聚乙烯,并研究了聚合条件(如Al/Ni摩尔比、聚合温度以及配体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5℃,Al/Ni摩尔比为800时,该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活性高达55 g PE/(mol Ni.h.Pa),且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与不含吸电子基团Br的同类催化剂相比,活性相当,但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聚合所得聚乙烯支化度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溴α-二亚胺 镍()配合物 乙烯聚合 支化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咪唑衍生的单核钴(Ⅱ)和单核镍(Ⅱ)配合物与DNA和蛋白质的结合反应性及细胞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战芬 马艺丹 +1 位作者 华罗光 张健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25-1534,共10页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CD)等各种光谱手段对比地研究了由苯并咪唑衍生的单核钴配合物[Co(EDTB)]^2+(1)和单核镍配合物[Ni(EDTB)]^2+(2)(这里EDTB为N,N,N’,N’-四(2’-苯并咪唑甲基)-1,2-乙二胺)...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CD)等各种光谱手段对比地研究了由苯并咪唑衍生的单核钴配合物[Co(EDTB)]^2+(1)和单核镍配合物[Ni(EDTB)]^2+(2)(这里EDTB为N,N,N’,N’-四(2’-苯并咪唑甲基)-1,2-乙二胺)与小牛胸腺DNA(CT-DN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生理条件下,配合物1和2均能通过插入方式较强的与CT-DNA结合,诱导DNA构象的改变;且配合物1对DNA的结合能力略强于2,其结合常数分别为Kb(I)=3.23×10^4L·mol^-1和Kb(2)=2.40×10^4L·mol^-1。配合物与BSA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1和2均能与BSA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结合常数均处在10^4-10^5L·mol^-1;该结合引起了BSA微环境和构象发生变化.且使BSA内源荧光被淬灭.淬灭机理为静态淬灭。利用MTT法研究了配合物1和2对小鼠白血病细胞株P388和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对P388不敏感.对A-549在高浓度(10^-4~10^-5 mol·L^-1)下表现出与顺铂相当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钴配合物 单核镍配合物 DNA BSA 结合反应性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对甲氧基苯基三联吡啶镍(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付伟伟 邝代治 +3 位作者 张复兴 刘洋 李薇 匡云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4-658,共5页
通过溶剂热方法,用4′-对甲氧基苯基三联吡啶(meophtpy)与NiSO4.7H2O、NaClO4反应,合成了标题配合物[Ni(meophtpy)2].(ClO4)2,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 通过溶剂热方法,用4′-对甲氧基苯基三联吡啶(meophtpy)与NiSO4.7H2O、NaClO4反应,合成了标题配合物[Ni(meophtpy)2].(ClO4)2,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镍原子与2个4′-对甲氧基苯基三联吡啶的6个氮原子配位,形成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该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235.5、278.5、342 nm显示了三联吡啶的特征吸收峰,在396 nm显示了三联吡啶的特征荧光发射峰。根据循环伏安法分析其电化学性质,该配合物在-0.82 V有一个Ni2+的标准还原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配合物 三联吡啶 荧光光谱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Zn(Ⅱ)/Ni(Ⅱ)含氮配体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 被引量:7
8
作者 宋金浩 顾雅琨 李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57-1462,共6页
合成了2个新的配合物[Zn(BPP)2(H2O)4](2,6-NDS)·0.5H2O(1)和[Ni(phen)2(H2O)2](A-2,5-DSA)·3H2O(2)(2,6-NDS=2,6-萘二磺酸根,A-2,5-DSA=苯氨-2,5-二磺酸根,BPP=1,3-二(4-吡啶基)丙烷,phen=1,10-邻菲咯啉),用X-射线单晶衍射... 合成了2个新的配合物[Zn(BPP)2(H2O)4](2,6-NDS)·0.5H2O(1)和[Ni(phen)2(H2O)2](A-2,5-DSA)·3H2O(2)(2,6-NDS=2,6-萘二磺酸根,A-2,5-DSA=苯氨-2,5-二磺酸根,BPP=1,3-二(4-吡啶基)丙烷,phen=1,10-邻菲咯啉),用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是单核分子,Zn2+离子与2个1,3-二(4-吡啶基)丙烷的2个N原子及4个水分子配位,形成单核配位阳离子。相邻配位阳离子通过配位水分子与氮原子的氢键作用联接成一维双螺旋阳离子链。双螺旋阳离子链与未配位的2,6-萘二磺酸根阴离子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二维超分子网。配合物2是单核分子,Ni2+离子与2个1,10-邻菲咯啉分子中的4个N原子及2个水分子配位,形成单核配位阳离子。配位阳离子与游离的水分子及苯氨-2,5-二磺酸根阴离子通过氢键作用构筑成二维超分子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2+离子 Ni2+离子 含氮配体 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N-乙酰基水杨酰肼及咪唑为配体的三核镍(Ⅱ)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4
9
作者 吴琼洁 陈小华 +1 位作者 蔡碧琼 吴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50-2654,共5页
合成了1个含N-乙酰基水杨酰肼(H3ashz)和咪唑(imdz)的三核镍(Ⅱ)配合物[Ni3(ashz)2(imdz)2].2DMF,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 合成了1个含N-乙酰基水杨酰肼(H3ashz)和咪唑(imdz)的三核镍(Ⅱ)配合物[Ni3(ashz)2(imdz)2].2DMF,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分析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28 0(2)nm,b=1.499 2(3)nm,c=1.523 1(5)nm,β=114.16(2)°,V=2.140 1(9)nm3,Z=2,Dc=1.516 g.cm-3,μ=1.372mm-1,F(000)=1 012。配合物中,2个反式排列的五啮配体ashz3-的2个N-N肼基桥联3个Ni(Ⅱ)原子,形成了1个含Ni-N-N-Ni-N-N-Ni核心的直线型三核镍配合物,其中相邻Ni原子间距为0.462(1)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氟苯甲醛水杨酰腙镍(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晶体结构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淑萍 刘昭第 +2 位作者 陈水生 魏影 邵思常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69-1071,共3页
镍是生物中必要的痕量元素.自从1995年Jabfi等从植物K1ebsilla aerogenes中提取脲酶并测定其结构后,对它的活性中心结构的小分子模型化合物的模拟研究已成为国际生物无机化学领域最热门的课题之一。而含N-取代水杨基的Schiff碱配体含... 镍是生物中必要的痕量元素.自从1995年Jabfi等从植物K1ebsilla aerogenes中提取脲酶并测定其结构后,对它的活性中心结构的小分子模型化合物的模拟研究已成为国际生物无机化学领域最热门的课题之一。而含N-取代水杨基的Schiff碱配体含有C=N结构,与生物环境接近.是一类很有意义的生物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氟苯甲醛水杨酰腙 镍配合物 晶体结构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氟基苯亚甲基)-3,5-二羟基苯甲酰腙Ni(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晶体结构及光谱性质 被引量:6
11
作者 贾文平 杨健国 +1 位作者 李芳 潘富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7-630,共4页
镍是生物中必要的痕量元素,能促进体内铁的吸收、红细胞的增长、氨基酶的合成,镍可能是DNA和RNA的一种结构稳定剂。大多数席夫碱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菌等生物活性,而腙类化合物因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强配位能力和多样的配位形式,在... 镍是生物中必要的痕量元素,能促进体内铁的吸收、红细胞的增长、氨基酶的合成,镍可能是DNA和RNA的一种结构稳定剂。大多数席夫碱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菌等生物活性,而腙类化合物因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强配位能力和多样的配位形式,在农药、医药及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受到广泛的关注。我们实验室长期以来从事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我们曾报道过水杨酰腙Schiff碱配体与Cu(Ⅱ)配合的结构和生物活性,为了进一步研究镍配合物的配位构型及其性能,本文报道了标题化合物镍的四配位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配合物 2′-(4-氟苯亚甲基)-3 5-二羟基苯甲酰腙 晶体结构 光谱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Ⅱ)与Hbbimp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频 周春琼 +1 位作者 李树娥 朱苗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5-418,共4页
A new complex with binuclear nickel(Ⅱ) complex [Ni2(bbimp)(CH3CH2OH)2Cl2]Cl· 4H2O (bbimp=2,6 bis[bis(2 benzimidazolylmethyl)]aminomethyl 4 methylpheno)(o)had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ry anal... A new complex with binuclear nickel(Ⅱ) complex [Ni2(bbimp)(CH3CH2OH)2Cl2]Cl· 4H2O (bbimp=2,6 bis[bis(2 benzimidazolylmethyl)]aminomethyl 4 methylpheno)(o)had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ry analysis, IR and UV.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lex was determined by X 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method. The crystal is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n with a=20.803(2)? , b=30.708(3)? , c=20.959(2)? , β =105.776(2)° , Z=8, V=12885(2)? 3, Dx=1.132Mg· m- 3, μ =0.755mm- 1, F(000)=4592, R1=0.1267, S=1.376. It was showed that the nickel? cation is the central ion of a distorted octahedral coordination with two N belonging to benzimidazole, a bridging phenolate O, a N of tertiary amine, a Cl anion, and an O of an ethanol molecule. Two nickel? cations in a molecular structure had the same coordinated environment. CCDC: 1976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二[二(2-苯并咪唑甲基)]氨甲基-4-甲基苯酚(Hbbimp) 双核镍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Hbbimp 表征 金属模拟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镍(Ⅱ)配合物的合成、光谱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朝晖 黄幼青 +3 位作者 蒋亚琪 林贻基 林国栋 张鸿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85-389,共5页
在弱酸性介质中,氯化镍和柠檬酸铵反应可得到镍水合离子与二聚柠檬酸镍配离子的加合配合物(NH4)[Ni(H2O)6][Ni(Hcit)(H2O)2]4·10H2O1。该配合物的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 在弱酸性介质中,氯化镍和柠檬酸铵反应可得到镍水合离子与二聚柠檬酸镍配离子的加合配合物(NH4)[Ni(H2O)6][Ni(Hcit)(H2O)2]4·10H2O1。该配合物的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9.7273(9),b=12.034(2),c=13.348(2),α=63.54(2),β=88.45(1),γ=86.28(1)°,V=1395.9(3)3,Z=1,配合物的阳离子为两个铵离子和一个六水合镍离子,阴离子由两个二聚柠檬酸镍[Ni(Hcit)(H2O)2]2-2组成。在不对称的配阴离子中,两个柠檬酸分别以羟基、α-羧基和一个β-羧基同第一个镍配位,剩下的β-羧基作为桥基同另一个镍配位形成二聚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镍 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Ⅱ)和铜(Ⅱ)的双核大鸟配合物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勤慧 杨升 +1 位作者 沈孟长 彭庆芸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用叔丁基-2,6-二甲酰基苯酚与4-正己基硫脲缩合成大鸟配体,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它与Ni^(2+)及Cu^(2+)生成的双核配合物的氧化还原过程,探讨了两中心原子间的作用,测定了电极反应速率常数。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与CO的键合,并用红外光谱证... 用叔丁基-2,6-二甲酰基苯酚与4-正己基硫脲缩合成大鸟配体,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它与Ni^(2+)及Cu^(2+)生成的双核配合物的氧化还原过程,探讨了两中心原子间的作用,测定了电极反应速率常数。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与CO的键合,并用红外光谱证实了Ni(Ⅱ)配合物有活化CO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大鸟配体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穴二氧四胺Cu(Ⅱ)和Ni(Ⅱ)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 被引量:7
15
作者 牛德仲 朱守荣 罗勤慧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合成了二种新配体,N,N'-双[水杨醛缩(2-氨乙基)]乙二酰胺(dsae)和N,N'-双[水杨醛缩(2-氨乙基)]丙二酰胺(dsap)及其Cu、Ni的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摩尔电导、磁化率表征,测定了Cu... 本文合成了二种新配体,N,N'-双[水杨醛缩(2-氨乙基)]乙二酰胺(dsae)和N,N'-双[水杨醛缩(2-氨乙基)]丙二酰胺(dsap)及其Cu、Ni的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摩尔电导、磁化率表征,测定了CuH-2dsap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Cu、Ni与dsae生成双核配合物,Cu与dsap生成单核配合物,并对其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穴二氧四胺 铜络合物 双乙二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吡啶)甲基]硫]-1H-苯并咪唑Ni(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热稳定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家成 洪慧琴 +2 位作者 宋雪艳 楚朝霞 陈立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77-1080,共4页
本文报道了[NiL2(NCS)2(CH3OH)2](L=2-[[(4-吡啶)甲基]硫]-1H-苯并咪唑)配合物的合成,并通过IR、X-射线单晶衍射、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测试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a=0.94420(12)nm,b=1.35733(17)nm,c... 本文报道了[NiL2(NCS)2(CH3OH)2](L=2-[[(4-吡啶)甲基]硫]-1H-苯并咪唑)配合物的合成,并通过IR、X-射线单晶衍射、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测试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a=0.94420(12)nm,b=1.35733(17)nm,c=1.341 64(17)nm,β=97.983 0(10)°,V=1.702 8(4)nm3,Z=2,F(000)=748,Dc=1.407 g.cm-3,Final GooF=1.027,R1=0.046 8,wR2=0.107 1。中心Ni(Ⅱ)原子采用六配位,分别与2个2-[[(4-吡啶)甲基]硫]-1H-苯并咪唑上的2个N原子,2个硫氰酸根的2个N原子和2个甲醇分子上的2个O原子进行配位。在Ni(Ⅱ)基本配位单元之间存在N…H-O氢键,形成一维双链堆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配合物 硫氰酸根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乙二水杨酰胺合镍(Ⅱ)酸根的双核镍(Ⅱ)及镍(Ⅱ)-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廖代正 雷进武 +1 位作者 赵倩华 王耕霖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9-34,共6页
以N,N′-乙二水杨酰胺合镍酸钠同二价金属离子和2,2-联吡啶(bpy)或1,10菲绕啉(phen)反应制得双核配合物,[Ni(samen)Cu(L)]和[Ni(samen)Ni(L)_2](L=bpy,phen).经元素分析。红外、电子光谱等方法已推定[Ni(samen)]~2-中的Ni(Ⅱ)的配位环... 以N,N′-乙二水杨酰胺合镍酸钠同二价金属离子和2,2-联吡啶(bpy)或1,10菲绕啉(phen)反应制得双核配合物,[Ni(samen)Cu(L)]和[Ni(samen)Ni(L)_2](L=bpy,phen).经元素分析。红外、电子光谱等方法已推定[Ni(samen)]~2-中的Ni(Ⅱ)的配位环境为平面四方型,而被bpy或phen配位的Cu(Ⅱ)和Ni(Ⅱ),分别为平面四方型和畸变八面体构型。 据此,本文指派了配合物的电子光谱,评价了Dq,B,β等配位场参数,并且用配位场理论模型算出了有效磁矩,Ni(Ⅱ)-Cu(Ⅱ)配合物的g_(11),与g_1,结果理论值与实验值相当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配合物 镍-镍 镍-铜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不常见的Ni(Ⅱ)的戊三酮二水杨酰腙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4
18
作者 尹华 刘世雄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9-274,共6页
合成了镍的戊三酮二水杨酰腙配合物Ni(C19H16N4O5)的两个同质异晶,测定其晶体结构。该配合物的两个晶体均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体1晶胞参数为:a=1.03076(9)nm,b=1.9105(1)nm,c=0.93305(8)nm,β=101.490(4)°,Z=4,μ=1.119mm-1... 合成了镍的戊三酮二水杨酰腙配合物Ni(C19H16N4O5)的两个同质异晶,测定其晶体结构。该配合物的两个晶体均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体1晶胞参数为:a=1.03076(9)nm,b=1.9105(1)nm,c=0.93305(8)nm,β=101.490(4)°,Z=4,μ=1.119mm-1,R=0.0370;晶体2晶胞参数为:a=2.1949(3)nm,b=0.9901(2)nm,c=0.8568(1)nm,β=92.799(6)°,Z=4,μ=1.084mm-1,R=0.0440。两个晶体中镍原子由多啮配体的二个酰氧原子和二个肼氮原子形成平面正方形配位。对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进行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 镍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代草酸根桥联的双核镍(Ⅱ)配合物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建中 程鹏 +3 位作者 廖代正 姜宗慧 阎世平 王耕霖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48-752,共5页
Three binuclear Nickel(Ⅱ) complexes were synthesized, bridged with dithiooxalate, Ni2(Bpy)3(Dto)2(H2O)3 (1), Ni2(Phen)3(Dto)2(H2O)3 (2) and Ni2(Me2Bpy)3(Dto)2(H2O)2 (3) (Bpy=2,2′-Bipyridine, Phen=1,10-phenanthroline... Three binuclear Nickel(Ⅱ) complexes were synthesized, bridged with dithiooxalate, Ni2(Bpy)3(Dto)2(H2O)3 (1), Ni2(Phen)3(Dto)2(H2O)3 (2) and Ni2(Me2Bpy)3(Dto)2(H2O)2 (3) (Bpy=2,2′-Bipyridine, Phen=1,10-phenanthroline, Me2Bpy=4,4′-dimethyl-2,2′-bipyridine, Dto2-=Dithiooxalate),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IR, UV-Visible spectra, conductance. The variable temperature magnetic susceptibilities for the complexes were measured in the range of temperature between 1.5 K and 298 K. Experimental data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were successfully fit to theoretical value based on the spin Hamiltonian operator: H=-2JS1S2, S1=S2=1, giving the magnetic exchange parameters of 2J=-52.8 cm-1. This result indicates the presence of a strong antiferromagnetic spin exchang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Ni(Ⅱ) ions. The magnetic exchange parameters of the binuclear Nickel(Ⅱ) complexes bridged with dithiooxalate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binuclear Nickel(Ⅱ) complexes bridged with oxalate. Dithiooxalate is more effective to transfer antiferromagnetic spin exchang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Ni(Ⅱ) ions than oxal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代草酸根桥联 双核镍 配合物 磁性 二硫代草酸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2-(-3-羟基-1-甲基-2-亚丁烯氨基)-苯亚氨基]-乙基}4-甲硫基-2,4-戊二烯-2-醇的不对称Schiff碱镍(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显秀 牟忠诚 +5 位作者 郭黎萍 王芒 刘群 邢燕 胡宁海 贾恒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2,共4页
由 5 -( 2 -乙酰基 -1 -甲硫基 -3-羰基 -亚丁基 ) -丙二酸亚异丙酯 ( 1 )与邻苯二胺及乙酸镍 ( )经一步反应合成了 3{ 1 -[2 -( -3-羟基 -1 -甲基 -2 -亚丁烯氨基 ) -苯亚氨基 ]-乙基 } 4 -甲硫基 -2 ,4 -戊二烯 -2 -醇 ( 3)的不对... 由 5 -( 2 -乙酰基 -1 -甲硫基 -3-羰基 -亚丁基 ) -丙二酸亚异丙酯 ( 1 )与邻苯二胺及乙酸镍 ( )经一步反应合成了 3{ 1 -[2 -( -3-羟基 -1 -甲基 -2 -亚丁烯氨基 ) -苯亚氨基 ]-乙基 } 4 -甲硫基 -2 ,4 -戊二烯 -2 -醇 ( 3)的不对称四齿 Schiff碱镍 ( )配合物 ( 2 ) ,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 ,配合物 2属单斜晶系 ,P2 1 / C空间群 . a=1 .1 4 76 ( 2 )nm,b=1 .1 782 ( 2 ) nm,c=1 .4 81 0 ( 3) nm;β=1 1 1 .73( 2 )°,V=1 .86 0 2 ( 7) nm3 ,Z=4 ,Rf=0 .0 5 35 .电化学 (循环伏安 )测定结果表明 ,该配合物在测定条件下 (阳极峰电位为 1 .1 V)发生了不可逆的氧化 -还原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不对称Schiff碱 镍配合物 晶体结构 电化学性质 亚佛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