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规律康复训练对腰椎融合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和矢状面参数的影响: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鉴权 唐上德 +2 位作者 李欣怡 陈荣彬 李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9-265,共7页
目的:探讨早期规律康复训练对腰椎后路单节段融合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矢状面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同期、平行、对照的研究设计,将124例因退行性腰椎疾病行单节段传统腰椎后路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 目的:探讨早期规律康复训练对腰椎后路单节段融合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矢状面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同期、平行、对照的研究设计,将124例因退行性腰椎疾病行单节段传统腰椎后路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康复组,男性30例,女性32例,年龄54.0±4.8岁;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33例,年龄55.0±5.2岁。康复组在康复师指导下规律康复训练,对照组自行功能锻炼。记录术前、术后1、3、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Barthel量表评分;记录引流量与住院天数;测量并比较术前、术后3、6个月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与腰椎弓形面积(lumbar arch area,LAA);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最后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的差异性。结果:术后1、3个月康复组的ODI、JOA评分、Barthel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康复组的ODI、JOA评分、Barthel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引流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组住院天数小于对照组(7.6±0.7d vs 9.7±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康复组患者的LL与LLA(51.3°±2.3°,26.6±1.6mm~2)均大于对照组患者(46.8°±4.2°,21.5±3.1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并发症方面,康复组出现1例术后腹胀便秘,1例术区血肿;对照组出现6例腹胀,2例深静脉血栓,1例肺部感染,1例尿道感染。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单节段融合术后,早期规律性的康复训练,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改善腰椎矢状面参数,对患者的功能恢复及改善生活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功能锻炼 腰椎矢状面参数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江龙 朱泽章 +5 位作者 邱勇 刘臻 钱邦平 吴涛 伍伟飞 闫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评估青少年腰椎间盘突m症(adolesc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ALDH)患者的矢状面脊柱一骨盆彤念,并探讨其与正常青少年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2006年3月~2012年5月收治ALDH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2~18岁,平... 目的:评估青少年腰椎间盘突m症(adolesc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ALDH)患者的矢状面脊柱一骨盆彤念,并探讨其与正常青少年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2006年3月~2012年5月收治ALDH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2~18岁,平均16.0±3.1岁。年龄及性别叽配的正常青少年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3~18岁,平均16.6±2.1岁。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1umbar lordosis,LL)、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骨盆投射角(pelvic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tilt,lYF)和骶骨倾斜角(sacralslope,SS),并对两组间的上述影像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年龄及性别比无统汁学差异(P〉0.05)。ALDH组矢状而TK(9.1°±7.0°)、LL(22.5°±12.2°)和SS(20.2°±6.2°)均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4.8°±8.2°、47.8°±9.5°、32.5°±6.7°)(P〈0.05);ALDH组矢状面Prr(21.5°±613°)、SVA(一5.O±31.2mm)大于正常对照组(8.9°±7.3°、一18.7±18.6mm)(P〈0.05);ALDH组PI为41.2°±8.5°,对照组PI为42.2°±7.1°,两组问比较无统计学筹异(P〉0.05)。结论:ALDH患者Ⅳ值与正常青少年相近。与正常青少年相比,ALDH患者表现出明显的骶骨垂直化、胸椎及腰椎生理曲度减小,这种矢状面异常町能是患者为了缓解疼痛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性体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矢状面 脊柱-骨盆参数 骨盆投射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变性腰椎滑脱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特征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胡文 赵检 +5 位作者 李博 周潇逸 翟骁 赵颖川 陈自强 李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1-385,共5页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特征及这些参数与腰椎滑脱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退变性腰椎滑脱组)和58例无滑脱的退变性腰椎疾病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两...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特征及这些参数与腰椎滑脱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退变性腰椎滑脱组)和58例无滑脱的退变性腰椎疾病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在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骨盆倾斜角(PT)、骨盆投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腰椎前凸角(LL)、胸腰椎后凸角(TLK)、胸椎后凸角(TK)、矢状面躯干偏移(SVA)等矢状位参数,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和矢状位参数的差异。以腰椎滑脱率为因变量,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腰椎滑脱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退变性腰椎滑脱组和对照组患者PT、PI、SS、LL、TLK、SV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间T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L、PT是影响腰椎滑脱程度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矢状位参数PT、PI、SS、LL、TLK、SVA明显改变,LL、PT是影响腰椎滑脱程度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滑脱 脊柱-骨盆参数 滑脱率 脊柱矢状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微创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及腰椎矢状位参数的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建江 白涛 +2 位作者 胡炜 黄异飞 韩念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5-110,共6页
目的比较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与经皮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后路融合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e-assisted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T-Endo-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 目的比较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与经皮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后路融合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e-assisted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T-Endo-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及观察腰椎矢状位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1月经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诊断为退行性腰椎滑脱(Meyerding分型Ⅰ~Ⅱ°)并行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其中23例患者采用OLIF术式治疗,20例患者采用PT-Endo-TLIF术式治疗。观察且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定期(术后3 d、术后6个月、12个月)复查腰椎X线片、CT或MRI检查进行影像学评估,并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矢状位参数的变化。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OLIF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少于PT-Endo-TLIF组,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椎间高度增加(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的腰椎前凸角、下腰椎前凸角、腰椎前凸分布指数均有增加(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腰4(L_(4))椎体倾斜角、L_(1)垂线与骶1(S_(1))距离均较术前减小(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_(5)椎体倾斜角较术前增加(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退行性滑脱的手术治疗,OLIF和PT-Endo-TLIF两种手术方式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与PT-Endo-TLIF比较,OLIF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椎间隙高度恢复更好等优势,适合临床医师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滑脱 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 经皮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后路融合术 矢状位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变性腰椎侧凸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7
5
作者 费晗 李危石 +2 位作者 孙卓然 马清伟 陈仲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8-532,540,共6页
目的 :观察退变性腰椎侧凸(DLS)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特点,探讨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对DLS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DLS患者术前资料,男36例,女67例,年龄62.6±7.4(43~78)岁,并选取139例正常青年人群作为正... 目的 :观察退变性腰椎侧凸(DLS)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特点,探讨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对DLS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DLS患者术前资料,男36例,女67例,年龄62.6±7.4(43~78)岁,并选取139例正常青年人群作为正常青年对照组,145例单纯颈椎病患者作为成年对照组,在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各组冠状位、矢状位参数,包括L3倾斜角、侧凸Cobb角、冠状位平衡(CVA)、腰椎前凸角(LL)、矢状位平衡(SVA)、胸椎后凸角(TK)、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DLS组与两对照组的各矢状位参数,并用Pearson相关分析DLS组各参数间相关性。结果:DLS组PI为50.4°±10.2°,显著高于正常青年对照组(45.1°±9.6°,P〈0.01)和成年对照组(46.9°±9.1°,P〈0.01)。与青年及成年对照组相比,DLS组LL、SS较小(P〈0.01),PT、SVA较大(P〈0.01);TK小于成年对照组(P〈0.01)。DLS组中合并退变性腰椎滑脱者37例(占35.9%),PI为53.1°±8.8°;无退变性腰椎滑脱者66例,PI为48.9°±10.6°,二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且均显著高于正常青年对照组(P〈0.05)。DLS组侧凸Cobb角与PT显著相关(P〈0.05),余冠状位参数与矢状位参数间未发现相关性;LL、PI、SS、PT两两之间显著相关(P〈0.01),LL、PT与TK显著相关(P〈0.01),SS与TK显著相关(P〈0.05),LL与SVA显著相关(P〈0.01)。结论 :DLS患者PI高于正常青年及颈椎病患者,高PI可能参与了DLS的发病机制;DLS患者退变、侧凸的腰椎仍存在调节矢状位平衡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侧凸 脊柱 骨盆 矢状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非融合减压手术对脊柱矢状面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吴金伟 邹伟民 +1 位作者 许汉权 吕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4127-4131,共5页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非融合减压手术对脊柱矢状面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3月至2017年8月本研究组因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行非融合减压手术的患者共83例(非融合组),选取采用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非融合减压手术对脊柱矢状面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3月至2017年8月本研究组因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行非融合减压手术的患者共83例(非融合组),选取采用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的全脊柱X光侧位片结果,评估其术前及术后1年的脊柱参数包括矢状垂直轴(SVA),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PT)和骶骨斜坡(SS),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LL)和胸椎后凸(TK),以及腰部VAS疼痛评分及ODI评分,对比不同术前脊柱矢状面失衡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年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 <0.001),且两组患者的PT、LL、TK角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加,且SVA距离较术前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的PI、SS、PT、LL和TK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非融合患者中术后轻度组和重度组的SVA参数均显著较术前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非融合组不同程度患者术后的LL角度均显著较术前提高(P <0.05),术后1年重度失衡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高于平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非融合减压手术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能显著改善术前脊柱矢状面失衡,与融合手术效果相当,且脊柱矢状面失衡是影响术后疼痛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脊柱 矢状面 平衡 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