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唑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刘艳萍
孙海滨
+3 位作者
曾繁娟
刘景梅
徐燕玲
王思威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6-47,共2页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唑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与降解情况。采用液相色谱法-二级管阵列紫外检测器测定了唑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唑菌酯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黄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0~2.2d、2.6~2....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唑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与降解情况。采用液相色谱法-二级管阵列紫外检测器测定了唑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唑菌酯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黄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0~2.2d、2.6~2.7d,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造成黄瓜残毒污染和土壤的残留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菌酯
黄瓜
土壤
残留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摇瓶法结合HPLC测定新杀菌剂唑菌酯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海科
刘秀峰
+4 位作者
范志金
贾俊超
钟增明
徐政专
刘长令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5-7,共3页
为了给新型杀菌剂唑菌酯(试验代号:SYP-3343)的环境行为研究提供基本的理化参数,在建立水中微量唑菌酯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摇瓶法测定了唑菌酯在纯水和缓冲液中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结果表明,水中的唑菌酯经...
为了给新型杀菌剂唑菌酯(试验代号:SYP-3343)的环境行为研究提供基本的理化参数,在建立水中微量唑菌酯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摇瓶法测定了唑菌酯在纯水和缓冲液中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结果表明,水中的唑菌酯经二氯甲烷萃取后进行HPLC测定,HPLC测定条件为:紫外检测波长252nm,甲醇/双重蒸馏水以体积比为94/6混合作为流动相,当流速为1.0mL·min-1时,在DiamonsilC18柱(250mm×4.6mm,5μm)上有效成分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和检测。唑菌酯的保留时间约为4.2min。唑菌酯质量浓度在1.56~25μg·mL-1内相关性很好,决定系数R2为0.9999,回归方程为y=53.4960x-10.7480(x为唑菌酯浓度,y为色谱峰峰面积)。唑菌酯在0.01μg·mL-1、0.05μg·mL-1和0.2μg·mL-1质量浓度下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104.9%、106.5%和97.8%;摇瓶法测得唑菌酯在二次蒸馏水中的平均Kow为8993.59,平均lgKow为3.94±0.15;唑菌酯在pH=5.0的缓冲溶液中的平均Kow为23448.96,平均lgKow为4.37±0.12;唑菌酯在pH=9.0缓冲溶液中的平均Kow为243487.7,平均lgKow为5.36±0.26。研究结果表明,唑菌酯能很好地穿透植物叶表和真菌表皮,生物体对唑菌酯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酸度对药剂的Kow有一定影响,但不改变药剂的高渗透性和强生物富集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有机化学
唑菌酯
杀菌剂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环境因子及施药量对土壤中唑菌酯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训悦
丁兴成
+1 位作者
徐向红
陈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8-351,368,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土壤pH、温度、含水量及施药量对新型杀菌剂唑菌酯(E-2-(2-((3-(4-氯苯基)-1-甲基-1H-吡唑-5-基氧)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在土壤中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d的培养时间内,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唑菌酯...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土壤pH、温度、含水量及施药量对新型杀菌剂唑菌酯(E-2-(2-((3-(4-氯苯基)-1-甲基-1H-吡唑-5-基氧)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在土壤中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d的培养时间内,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唑菌酯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减少;土壤含水量增加到60%田间最大持水量时,其残留达最低,为1.81μg/g,而在淹水环境中其残留量增加。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唑菌酯的残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4℃时的残留达最大(3.86μg/g)。土壤pH对其在土壤中的残留具有明显影响,在中性和弱碱性土壤中均具有相对较低的残留。在1~10μg/g施药量时,唑菌酯在土壤中的残留比例随其施药量的增加而少量降低,在药剂浓度为20μg/g时,土壤中唑菌酯的残留率为4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唑菌酯
土壤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唑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刘艳萍
孙海滨
曾繁娟
刘景梅
徐燕玲
王思威
机构
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6-47,共2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2007B080401019
2008A080401008)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农药残留登记实验项目(2007F178)
文摘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唑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与降解情况。采用液相色谱法-二级管阵列紫外检测器测定了唑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唑菌酯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黄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0~2.2d、2.6~2.7d,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造成黄瓜残毒污染和土壤的残留积累。
关键词
唑菌酯
黄瓜
土壤
残留动态
Keywords
syp-3343
cucumber
soil
residual dynamics
分类号
S482.28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摇瓶法结合HPLC测定新杀菌剂唑菌酯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海科
刘秀峰
范志金
贾俊超
钟增明
徐政专
刘长令
机构
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5-7,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67206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3CB114402)
+1 种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7JCYBJC01200)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07ZCGHHZ01400)
文摘
为了给新型杀菌剂唑菌酯(试验代号:SYP-3343)的环境行为研究提供基本的理化参数,在建立水中微量唑菌酯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摇瓶法测定了唑菌酯在纯水和缓冲液中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结果表明,水中的唑菌酯经二氯甲烷萃取后进行HPLC测定,HPLC测定条件为:紫外检测波长252nm,甲醇/双重蒸馏水以体积比为94/6混合作为流动相,当流速为1.0mL·min-1时,在DiamonsilC18柱(250mm×4.6mm,5μm)上有效成分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和检测。唑菌酯的保留时间约为4.2min。唑菌酯质量浓度在1.56~25μg·mL-1内相关性很好,决定系数R2为0.9999,回归方程为y=53.4960x-10.7480(x为唑菌酯浓度,y为色谱峰峰面积)。唑菌酯在0.01μg·mL-1、0.05μg·mL-1和0.2μg·mL-1质量浓度下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104.9%、106.5%和97.8%;摇瓶法测得唑菌酯在二次蒸馏水中的平均Kow为8993.59,平均lgKow为3.94±0.15;唑菌酯在pH=5.0的缓冲溶液中的平均Kow为23448.96,平均lgKow为4.37±0.12;唑菌酯在pH=9.0缓冲溶液中的平均Kow为243487.7,平均lgKow为5.36±0.26。研究结果表明,唑菌酯能很好地穿透植物叶表和真菌表皮,生物体对唑菌酯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酸度对药剂的Kow有一定影响,但不改变药剂的高渗透性和强生物富集特性。
关键词
元素有机化学
唑菌酯
杀菌剂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Keywords
element organic chemistry
syp-3343
fungicide
octanol/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
分类号
O627 [理学—有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环境因子及施药量对土壤中唑菌酯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训悦
丁兴成
徐向红
陈夏
机构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部核农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
出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8-351,36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J2008093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o.3A6000-172210206)
+2 种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201103007)
浙江省科技厅核技术农业应用科技创新团队(2010R50033)
科研发展专项创新团队青年人才项目(2011FZA6005)
文摘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土壤pH、温度、含水量及施药量对新型杀菌剂唑菌酯(E-2-(2-((3-(4-氯苯基)-1-甲基-1H-吡唑-5-基氧)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在土壤中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d的培养时间内,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唑菌酯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减少;土壤含水量增加到60%田间最大持水量时,其残留达最低,为1.81μg/g,而在淹水环境中其残留量增加。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唑菌酯的残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4℃时的残留达最大(3.86μg/g)。土壤pH对其在土壤中的残留具有明显影响,在中性和弱碱性土壤中均具有相对较低的残留。在1~10μg/g施药量时,唑菌酯在土壤中的残留比例随其施药量的增加而少量降低,在药剂浓度为20μg/g时,土壤中唑菌酯的残留率为42.4%。
关键词
杀菌剂
唑菌酯
土壤
残留
Keywords
fungicide
syp-3343
soil
residue
分类号
S481.8 [农业科学—农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唑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分析
刘艳萍
孙海滨
曾繁娟
刘景梅
徐燕玲
王思威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摇瓶法结合HPLC测定新杀菌剂唑菌酯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张海科
刘秀峰
范志金
贾俊超
钟增明
徐政专
刘长令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环境因子及施药量对土壤中唑菌酯残留的影响
刘训悦
丁兴成
徐向红
陈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