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WATH定量质谱技术的肥胖小鼠脂肪线粒体蛋白质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孙佳楠 段小涛 +2 位作者 周泉 刘明伟 孙璐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7-456,共10页
目的揭示肥胖诱发脂肪组织线粒体蛋白质组的变化,并探索变化的可能机制,实现针对小鼠脂肪组织线粒体蛋白质组的深度测序和准确定量。方法利用数据依赖型(DDA)质谱方法鉴定小鼠白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中的线粒体蛋白;利用新型SWATH(s... 目的揭示肥胖诱发脂肪组织线粒体蛋白质组的变化,并探索变化的可能机制,实现针对小鼠脂肪组织线粒体蛋白质组的深度测序和准确定量。方法利用数据依赖型(DDA)质谱方法鉴定小鼠白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中的线粒体蛋白;利用新型SWATH(sequential windowed acquisition of all theoretical mass spectra)质谱技术定量肥胖小鼠和野生型小鼠不同脂肪组织中线粒体蛋白,同时对表达差异的线粒体蛋白进行功能分析。实验步骤:1用组织线粒体提取试剂盒特异性提取不同类型脂肪组织线粒体蛋白;2用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预分离线粒体蛋白;3利用DDA方法建立线粒体蛋白质谱文库;4利用SWATH质谱方法定量线粒体蛋白;5利用Peak View2.0软件提取碎片离子色谱峰并进行积分计算其峰面积;6根据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和GO(Gene Ontology)功能分类分析肥胖小鼠和正常小鼠脂肪组织表达差异蛋白的生物功能。结果在白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分别准确鉴定并定量线粒体定位蛋白1000和1039种,3次生物学重复实验中共鉴定包括线粒体氨肟还原成分1在内的25种线粒体蛋白在白色脂肪组织特异性表达,包括非偶联蛋白3在内的21种线粒体蛋白在棕色脂肪组织特异性表达。肥胖小鼠与正常小鼠相比,白色脂肪组织中共有25种线粒体蛋白表达显著上调(上调倍数≥2,P<0.01),有47种线粒体蛋白表达显著下调(下调倍数≥2,P<0.01);棕色脂肪组织中有26种线粒体蛋白表达显著上调(上调倍数≥2,P<0.01),有21种线粒体蛋白表达显著下调(下调倍数≥2,P<0.01)。结论脂肪组织线粒体蛋白质组的定量及生物信息学的分析表明,肥胖导致线粒体内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脂肪酸的合成和降解以及对外源性物质的代谢等重要的信号通路发生紊乱,并准确鉴定、定量其相关表达差异蛋白,为肥胖导致代谢紊乱的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h质谱定量技术 脂肪组织 白色 脂肪组织 棕色 线粒体 蛋白质组 肥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O标记联合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技术定量测定阿胶中的明胶 被引量:9
2
作者 沙小梅 胡姿姿 +5 位作者 涂宗财 张路正 李鑫 王辉 张露 黄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88-294,共7页
采用胰蛋白酶催化的^(18)O标记联合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率串联质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linear ion trap/Orbitrap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HPLC-LTQ/Orbitrap MS/MS)研究阿胶的特征性多肽的^(18)O... 采用胰蛋白酶催化的^(18)O标记联合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率串联质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linear ion trap/Orbitrap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HPLC-LTQ/Orbitrap MS/MS)研究阿胶的特征性多肽的^(18)O标记情况和明胶混合物中阿胶、牛皮明胶的定量情况。结果表明,阿胶的特征性多肽均能被2个^(18)O原子标记,当^(18)O和^(16)O标记多肽以20∶1、10∶1、5∶1、1∶1和1∶5的质量比例混合时,检测到的^(18)O与^(16)O标记多肽比值分别为19.66、10.24、5.01、1.00和0.20。当阿胶和牛皮明胶质量比以1∶10、1∶1和10∶1混合,以^(18)O标记物为内标,检测到的阿胶与明胶比值分别为0.10、1.02和9.72。因此,胰蛋白酶催化的^(18)O标记联合HPLC-LTQ/Orbitrap MS/MS适用于阿胶产品中目标明胶的含量检测,可为阿胶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胶 牛皮明胶 定量检测 胰蛋白酶催化的18O标记 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谱定量技术与新药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江骥 胡蓓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14-114,共1页
关键词 药物分析 质谱定量技术 新药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松针中6种常见微塑料 被引量:6
4
作者 韩卓 刘禹慧 +2 位作者 魏晓菲 李彭辉 宋善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9-1256,共8页
该研究基于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TGA/FTIR-GC-MS)联用技术建立了可用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碳酸酯(PC)6种常见微塑料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3~... 该研究基于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TGA/FTIR-GC-MS)联用技术建立了可用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碳酸酯(PC)6种常见微塑料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3~1.11μg,相对标准偏差为4.0%~12%(n=3),加标回收率为80.4%~93.3%。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来自武夷山、青海湖、大兴安岭等12个采样点的松针样品进行分析,得到6种微塑料的浓度范围为0.01~3.15μg·mg^(-1)。此外,样品中6种塑料均有检出,检出率依次为PE、PP和PS(100%)、PET(92%)、PC(60%)、PVC(8%)。该方法可为我国微塑料环境污染评估及环境行为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TGA/FTIR-GC-MS)联用技术 微塑料 松针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结合质谱技术的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琴 孙红 +1 位作者 余东阳 胡红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619-2623,共5页
目的应用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iTRAQ)分析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清差异蛋白。方法收集JIA患者血清18例、健康体检者2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44例,采用iTRAQ标记联合纳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筛选JIA患者的... 目的应用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iTRAQ)分析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清差异蛋白。方法收集JIA患者血清18例、健康体检者2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44例,采用iTRAQ标记联合纳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筛选JIA患者的差异蛋白,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相对于健康体检组,JIA组共鉴定差异蛋白106个,其中49个表达上调,57个表达下调;JIA组和RA组中有26个差异蛋白均表达上调,37个表达下调。通过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血液凝溶系统、免疫系统、脂质代谢与JIA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通过STRING分析得到研究JIA机制的PPI网络的关键节点AHSG、APOH、脂联素等多个候选蛋白。结论本研究分析了JIA患者的血清蛋白质组,为JIA的诊断、JIA发病机制的探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蛋白质组学 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 质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恰好标度法的消费者评价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植物乳的风味品质
6
作者 徐昕蓥 杨傲林 +7 位作者 郭洋帆 王颖 金泽源 张檬 王瑛瑶 王蓓 张秦 李玲楠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40-248,共9页
本实验以5种不同市售植物乳为样品,首先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植物乳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植物乳样品挥发性成分的差异;随后通过专家感官评价小组定量描述... 本实验以5种不同市售植物乳为样品,首先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植物乳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植物乳样品挥发性成分的差异;随后通过专家感官评价小组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找出气味和QDA属性之间相关联特征;结合消费者测评进行惩罚分析,探究各产品优先改进的感官属性及改进方向。通过GC-MS技术在5种不同的植物乳样品中共鉴定出9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香气化合物种类最多、含量最丰富的是醛类、醇类和吡嗪类,这几类挥发性化合物为植物乳提供花生味、苦杏仁味、核桃味等多种坚果味。最后惩罚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植物乳无需改进,由单一植物来源制成的乳制品需要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定量描述分析 惩罚分析 植物乳 感官属性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量分析氧固醇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丽姗 韩晓菲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1-256,共6页
氧固醇是胆固醇及其前体的氧化产物,它们是胆汁酸和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过程的中间物,也可作为生物活性分子发挥重要生理功能。此外氧固醇还与众多疾病病理过程相关,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帕金森症等。生物体中氧固醇的含量远低于胆固... 氧固醇是胆固醇及其前体的氧化产物,它们是胆汁酸和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过程的中间物,也可作为生物活性分子发挥重要生理功能。此外氧固醇还与众多疾病病理过程相关,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帕金森症等。生物体中氧固醇的含量远低于胆固醇,且胆固醇及其前体可在不同合成条件下形成相同的氧固醇,以上诸多问题使氧固醇定量分析成为难点。本文针对当前利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量分析氧固醇的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固醇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定量分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mi-LC/MS技术快速定量分析黄芪样品中黄芪甲苷含量 被引量:3
8
作者 郑重 宋凤瑞 +3 位作者 刘舒 赵先恩 刘志强 刘淑莹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8-211,共4页
为了测定黄芪中的黄芪甲苷含量,应用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技术(Semi-LC/MS),以薯蓣皂苷为内标化合物,仅用一段色谱保护柱分离掉大部分干扰性成分,同时使目标化合物富集,采用Waters公司的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模式检测。结果表明:黄芪... 为了测定黄芪中的黄芪甲苷含量,应用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技术(Semi-LC/MS),以薯蓣皂苷为内标化合物,仅用一段色谱保护柱分离掉大部分干扰性成分,同时使目标化合物富集,采用Waters公司的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模式检测。结果表明:黄芪甲苷在2.85~57.0mg/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稳定性和重复性实验RSD<3%,样品回收率达98.9%。Semi-LC/MS方法可以对黄芪样品中黄芪甲苷进行快速定量分析,是一种黄芪甲苷的简单、高效、灵敏的定量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技术(Semi—LC/MS) 多反应监测(MRM)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类神经递质的N-乙基化法UHPLC-MS/MS定量分析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薛海斯 唐惠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00-1305,共6页
目的·为了研究氨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变化对生物体的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的影响,探讨这类代谢物的高灵敏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使用乙醛与氰基硼氢化钠(NaBH_3CN)的一对稳定同位素标记试剂分别对氨基类神经递质进行N-乙基化柱前衍... 目的·为了研究氨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变化对生物体的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的影响,探讨这类代谢物的高灵敏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使用乙醛与氰基硼氢化钠(NaBH_3CN)的一对稳定同位素标记试剂分别对氨基类神经递质进行N-乙基化柱前衍生,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HPLC-MS/MS),对20种氨基类神经递质进行一次性高灵敏内标定量分析。结果·方法学验证表明该20种氨基类神经递质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1 0);除组胺检测限为36.5 fmol外,其余物质均在0.5~10 fmol范围;日间差及日内差的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5%。使用该方法对人尿液、血清及唾液样本中的氨基类神经递质进行定量检测分析,分别可检测到14、10及8种神经递质。结论·该方法具有较高检测灵敏度及精密度,可用于人尿液、血清及唾液样本中神经递质的定量分析;与已有方法相比,此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反应原料易于淬灭、灵敏度与精密度高等优势,可实现多种氨基类神经递质的一次性高灵敏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 神经递质 N-乙基化柱前衍生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重-质谱联用技术测定EVA的方法探究
10
作者 张杰 刘永佳 +1 位作者 侯静文 李妍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115-3120,共6页
乙酸乙烯酯-乙烯共聚物乳胶粉(EVA)应用广泛,其检测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热重-质谱联用技术(TG-MS),在质量维度上建立了一种对EVA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热重-红外-气质联用仪探究了EVA的热解过程,结果表明EVA的热解可分为... 乙酸乙烯酯-乙烯共聚物乳胶粉(EVA)应用广泛,其检测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热重-质谱联用技术(TG-MS),在质量维度上建立了一种对EVA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热重-红外-气质联用仪探究了EVA的热解过程,结果表明EVA的热解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脱乙酰化步骤产生大量的乙酸能被清晰识别,同时在此步骤中也有低分子量的(CH)_(n)碎片和丙酮产生。随着热解温度升高,分子量较大的苯环衍生物和(CH)_(n)碎片在高温下被检测到。这表明在脱乙酰过程中聚合物主链末端发生了断链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不饱和烯烃结构热解产生芳香挥发物。通过在线质谱监测等温脱乙酰化反应,确定酮类物质的生成并不会影响脱乙酰化反应的进行,因此使用乙酸对EVA进行定量分析是合理的。通过MS信号与乙酸质量关联,建立了EVA的定量分析方法,为分析样品中EVA的定量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 水泥砂浆 热重-质谱联用技术 脱乙酰化 定量分析 热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利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技术
11
作者 齐连权 《生物产业技术》 2009年第6期68-70,共3页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蛋白质组概念的提出和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快速进行,尤其是双向电泳技术的改进和生物质谱的大范围应用,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十年。十年间.伴随着对蛋白质组分离技术分辨率和重复性的争论,以双...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蛋白质组概念的提出和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快速进行,尤其是双向电泳技术的改进和生物质谱的大范围应用,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十年。十年间.伴随着对蛋白质组分离技术分辨率和重复性的争论,以双向电泳为主的基于凝胶的分离技术和以反相色谱为主的液相色谱质谱技术都取得了迅猛而深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蛋白质组学 凝胶电泳技术 双向电泳技术 荧光 分离技术 测序工作 生物质谱 质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分析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应用的新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养军 张万军 +2 位作者 马岩 彭博 钱小红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7-550,共14页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分离分析方法。该综述重点评述了分离分析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研究,即在蛋白质组表达谱构建、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组研究、蛋白质复合体和相互作用研究、蛋白质组定量研究中应用的新进展,介绍了各种分离分析方...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分离分析方法。该综述重点评述了分离分析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研究,即在蛋白质组表达谱构建、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组研究、蛋白质复合体和相互作用研究、蛋白质组定量研究中应用的新进展,介绍了各种分离分析方法的优点、应用范围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引用文献89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分离技术 质谱 定量技术 蛋白质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RAQ技术及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3
13
作者 谢秀枝 王欣 +3 位作者 刘丽华 董世雷 皮雄娥 刘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6-621,共6页
近年来随着蛋白质组学的迅速发展,其相应的方法学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一系列新技术融入了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极大地促进了这门学科的发展.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iTRAQ)技术与高度敏感性和准确性的串联质谱及多维液相色谱联用技... 近年来随着蛋白质组学的迅速发展,其相应的方法学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一系列新技术融入了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极大地促进了这门学科的发展.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iTRAQ)技术与高度敏感性和准确性的串联质谱及多维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已成为蛋白质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主要工具之一.该技术可对复杂样本、细胞器、细胞裂解液等样本进行相对和绝对定量研究,具有较好的定量效果、较高的重复性.由于其能够同时对多达8种样品进行标记分析,故在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iTRAQ的原理、实验流程、优缺点及近几年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iTRAQ)技术 蛋白质组学 串联质谱 多维液相色谱 生物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QqQ-MS/MS技术的坛紫菜中植物激素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佳丽 徐盼盼 +4 位作者 陈娟娟 骆其君 杨锐 陈海敏 严小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16-222,共7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品种坛紫菜中的植物激素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优化植物激素的提取方法,最终确定采用甲醇-水-甲酸(15∶4∶1,V/V)作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坛紫菜中的9种植物激素,选用10 mmol/L乙酸铵的甲醇-...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品种坛紫菜中的植物激素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优化植物激素的提取方法,最终确定采用甲醇-水-甲酸(15∶4∶1,V/V)作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坛紫菜中的9种植物激素,选用10 mmol/L乙酸铵的甲醇-水-乙酸(90∶10∶0.05,V/V)作为复溶溶剂。此外经过流动相、固定相、复溶试剂等方面的条件选择,确定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100 mm×2.1 mm,3μm)为固定相,以含10 mmol/L乙酸铵溶液-甲醇为流动相,在选择反应监测模式下对吲哚乙酸、异戊烯腺苷、异戊烯腺嘌呤、反式玉米素核苷、玉米素、脱落酸、芸苔素内酯、水杨酸和赤霉素进行含量分析。结果表明,9种激素标准品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高于0.991,紫菜内主要激素(除赤霉素)回收率均在71%以上;方法的检出限均低于3μg/L,定量限在0.45~5.0μg/L之间。利用该方法对坛紫菜进行激素含量分析,比较分析了不同品种坛紫菜的激素分布以及不同时期(一水、二水和三水)坛紫菜中9种植物激素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激素含量与坛紫菜形态学相关性,了解坛紫菜的激素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 植物激素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联用技术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蓬壳中挥发油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建梅 潘婷 +3 位作者 何静 顾倩 尚志 胡卫成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4-218,共5页
为研究莲蓬壳中挥发油的成分及含量,以莲蓬壳为试材,采用索氏提取法从莲蓬壳中提取出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计算机检索系统对其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莲蓬壳挥发油共鉴定出32种化... 为研究莲蓬壳中挥发油的成分及含量,以莲蓬壳为试材,采用索氏提取法从莲蓬壳中提取出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计算机检索系统对其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莲蓬壳挥发油共鉴定出32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性物质含量的99.83%,主要分为烃类、醇类、酮类、酯类、酚类、酸类等7类化合物。通过面积归一化法对其含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莲蓬壳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α-香树精、β-香树精、12-齐墩果烯-3-酮、β谷甾醇油酸酯、谷甾醇、乙酸环阿屯酯、羽扇烯酮等,其中,α-香树精含量最高,为27.93%。本研究确定了莲蓬壳中挥发油的主要化合物组成,为合理开发和利用莲蓬壳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蓬壳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析油非正构烷烃色谱-质谱分析及其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渤莹 张云献 刘海燕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年第5期28-30,共3页
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已发展成为发现油气层的实用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并在勘探和寻找油气层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对于高成熟凝析油,主要为C10之前的正构烷烃,常规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含量极低,采用常规饱和烃地球化学分... 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已发展成为发现油气层的实用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并在勘探和寻找油气层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对于高成熟凝析油,主要为C10之前的正构烷烃,常规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含量极低,采用常规饱和烃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往往不能很好解决诸如油源、油气成熟度、油气运移、油气充注方向及次序等地质问题。应用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对正构烷烃之间的异构烷烃进行定性定量,进而应用一些新的轻烃地球化学指标,准确判定油气特征,对提高油气勘探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 色谱-质谱 定性定量 轻烃指标 成熟度 油气勘探 色谱-质谱分析 非正构烷烃 石油地质 凝析油 应用 质谱分析技术 地球化学指标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气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电喷雾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氟乙酰胺精确质量及其在毒饵大米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顾明松 胡绪英 +2 位作者 刘勤 刘荫棠 谢剑炜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2-35,共4页
探讨了以对甲苯胺为质量定标物 ,采用流动注射 -电喷雾电离 -飞行时间质谱 (FI-SEI-TOF-MS)技术测定剧毒鼠药氟乙酰胺精确质量的快速筛选方法。用水提取毒饵大米中的氟乙酰胺 ,提取液在 40 0 0 r/ min下离心 5 min,取 0 .1 0 m L上清液... 探讨了以对甲苯胺为质量定标物 ,采用流动注射 -电喷雾电离 -飞行时间质谱 (FI-SEI-TOF-MS)技术测定剧毒鼠药氟乙酰胺精确质量的快速筛选方法。用水提取毒饵大米中的氟乙酰胺 ,提取液在 40 0 0 r/ min下离心 5 min,取 0 .1 0 m L上清液用水稀释至 0 .5 0 m L ,进样 2μL样品溶液进行 TOF-MS检测。以 p-甲基苯胺(正离子质量 1 0 8.0 81 3 u)为锁定质量时测量的氟乙酰胺精确质量为 78.0 3 5 5 u± 1 mu。在 78.0 3 5 5 u± 1 0mu范围内仅有 C2 H7NS(正离子质量 78.0 3 77u)可能产生质量干扰 ,但其可由 M+2的同位素峰判断区别。氟乙酰胺 -对甲基苯胺峰面积比与氟乙酰胺浓度在 1 0~ 1 5 0 mg/ L成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 >0 .99。排除干扰后 ,该方法具有检测精确质量 ,质量误差 <1 mu、对氟乙酰胺检测专属性强、简便快速等特点 ,空白大米不干扰检测 ,可定量测定氟乙酰胺含量大于 1 5μg/ g的毒饵大米。从样品处理到质谱检测可在半小时内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乙酰胺 电喷雾电离 流动注射 飞行时间质谱 大米 毒饵 应用 快速筛选方法 TOF-MS 离子质量 对甲基苯胺 对甲苯胺 剧毒鼠药 技术测定 线性关系 排除干扰 相关系数 质量误差 干扰检测 定量测定 质谱检测 样品处理 水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血中5β-H-17-OH雄甾烷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
18
作者 骆传环 黄荣清 +2 位作者 肖炳坤 梁乾德 梁晓东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6-48,21,共4页
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 -质谱 (GC/MS)技术测定兔血中甲睾 (MT)的主要代谢物 5 β-H-1 7-OH雄甾烷(5β-MT)质量浓度的方法 ,为药物动力学等研究提供技术方法和数据。 6只兔口服 2 0 mg MT后按设定时间点取血 ,用甲醇提取血浆 1 m L,提取液... 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 -质谱 (GC/MS)技术测定兔血中甲睾 (MT)的主要代谢物 5 β-H-1 7-OH雄甾烷(5β-MT)质量浓度的方法 ,为药物动力学等研究提供技术方法和数据。 6只兔口服 2 0 mg MT后按设定时间点取血 ,用甲醇提取血浆 1 m L,提取液用 β-葡萄糖醛酸苷酶于 5 5℃水解 3 h。去氢甲睾 (DHMT)为内标物进行定量计算。结果显示 :给药后每个血样中均含有 5 β-MT,计算每个时间点 6只兔的 5 β-MT平均质量浓度 ρ,发现在 3 h时达到峰值 2 .2mg/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测定 甾烷 气相色谱-质谱 葡萄糖醛酸苷酶 质量浓度 药物动力学 技术测定 技术方法 定量计算 时间点 代谢物 提取液 内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草枯母液中4,4'-联吡啶的液质联用定量分析研究
19
作者 段丽芳 赵永辉 李国平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5年第1期6-9,共4页
本文介绍了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中的选择离子质谱法对百草枯母液中的主要杂质4,4蒺-联吡啶的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4,4-二联吡啶的最低检出极限为10pg。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0002,变异系数为4%,平均回收率为99.5%。
关键词 百草枯 检出 术中 定量分析 联吡啶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液质联用 母液 研究 平均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霍朝霞 赵鲁杭 +3 位作者 邹玲 于晓虹 翁登坡 廖志银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1-174,共4页
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建设了先进的学科前沿实验技术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以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为出发点,开发了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虚拟仿真实验... 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建设了先进的学科前沿实验技术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以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为出发点,开发了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虚拟仿真实验软件教学平台。iTRAQ技术可同时比较8种不同样品中蛋白质的绝对量和相对量的变化和差异,几乎可对任何蛋白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是近年来应用最为广泛的高通量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基于该技术建设了本科生及研究生实验教学项目。通过引入该实验项目开展线上实验教学并将其与线下相关实验虚实结合,建立了完整的本科生蛋白质相关实验项目内容体系,让学生接触和了解了一些先进的实验技术和应用领域,拓展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得到了学生的正向反馈,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蛋白质组学 虚拟仿真 实验平台 同位素标记 质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