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西咸新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林 曾磊 +2 位作者 董英 张戈 朱立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6,共10页
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是合理进行地下空间开发、降低开发地质风险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评价方法没有考虑地下空间复杂的垂向变化,因而无法满足越来越精确的地下空间规划要求。本文以西咸新区沣东沣西为例,结合该区地质地貌背景、工... 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是合理进行地下空间开发、降低开发地质风险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评价方法没有考虑地下空间复杂的垂向变化,因而无法满足越来越精确的地下空间规划要求。本文以西咸新区沣东沣西为例,结合该区地质地貌背景、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以及地下空间开发现状等特点,建立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因子体系;利用三维精细化剖分的评估单元为载体,综合使用多种三维空间分析方法从多要素地质模型中定量或定性提取各项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模型开展研究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60m以浅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条件优越,总体适宜开发建设。浅层空间易受文物保护区、地面水体、活动断裂影响,中层空间受城市建成区既有设施及地下构筑物影响较大,深部地下空间主要受断裂影响。该方法能够精细刻画地下空间在垂向上的差异,评估过程与结果能够立体透明化表达,能够定性、定量地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辅助决策,以达到资源保护优先、协同开发的开发利用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地质适应性评价 三维地质模型 西咸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verted-B+树的海量三维地质块体模型高效索引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根深 刘刚 +3 位作者 董洋 范文遥 易强 姜子鑫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6-153,共8页
三维地质块体模型中大量的零值或空值使得基于B+树的属性索引结构频繁分裂和调整,导致索引维护成本高;同时,B+树的单向链表结构加剧了大规模块体模型中数据顺序遍历和范围查询效率低下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Inverted-B+树(IBT)的... 三维地质块体模型中大量的零值或空值使得基于B+树的属性索引结构频繁分裂和调整,导致索引维护成本高;同时,B+树的单向链表结构加剧了大规模块体模型中数据顺序遍历和范围查询效率低下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Inverted-B+树(IBT)的索引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IBT索引结构,在将重复键插入叶子节点时,为每个重复键创建倒排节点,从而有效减少了数据处理中的结构调整。通过在内部节点存储中间索引值来加速查询过程,并在叶子节点和倒排节点之间建立双向链表,实现了从任意叶子节点按顺序访问整个数据集从而进行高效的范围查询。利用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经过体元剖分、插值和降维处理所得到的6个块体模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B+树相比,IBT方法在索引构建时间、空间占用和查询性能方面均有显著提升,特别是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中,其索引构建效率提升了71%,空间占用减少了83%,查询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rted-B+树 规则块体 三维地质模型 空间数据管理 空间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矿山三维地质模型自动关联的剖面图更新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应显 李佳莹 +1 位作者 杨红霞 叶永超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129,164,共8页
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矿山三维地质模型不断变化,需要随之更新地质剖面图以真实反映当前矿山的地质构造与地层性质。针对目前剖面图更新方法存在剖面图内部图元属性信息与空间信息交互不畅导致剖面图更新不够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与矿山... 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矿山三维地质模型不断变化,需要随之更新地质剖面图以真实反映当前矿山的地质构造与地层性质。针对目前剖面图更新方法存在剖面图内部图元属性信息与空间信息交互不畅导致剖面图更新不够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与矿山三维地质模型自动关联的剖面图更新方法。通过设计矿山三维地质模型与剖面图元关联关系的概念模型与逻辑模型,实现模型图元与剖面图元对象名称的关联;通过在剖面图上设置水平和高程位置的定位坐标,将剖切所得对象关联至相应的剖面图位置,实现模型图元与剖面图元空间位置坐标的关联,以达到矿山三维地质模型与剖面图属性信息、空间信息等图元数据关联的目的;根据矿山三维地质模型中发生改变的图元确定需要更新的区域,提取区域内各剖面线并根据关联关系得到相应的剖面图,进一步通过遍历判断图元属性更新标志位和几何更新标志位的状态,自动更新各剖面图中属性或几何形状发生变化的剖面图元。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剖面图与矿山三维地质模型的关联,以及剖面图的自动更新;利用该方法自动更新后的剖面图中定位坐标数据与更新前一致,验证了剖面图更新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三维地质模型 剖面图自动更新 图元关联 剖面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区矿山地下水通道精细探查与地质模型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马蓝建 陈世万 +2 位作者 田浪 余会云 吴攀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216,共14页
【目的】岩溶区矿山岩溶通道发育,叠加强烈采矿改造作用,矿山地下水系统可发生显著改变。为查明岩溶区矿山水文地质条件,以贵州岩溶发育区紫木凼金矿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的矿山水文地质调查与地质模型构建工作。【方法】提出地球物理勘... 【目的】岩溶区矿山岩溶通道发育,叠加强烈采矿改造作用,矿山地下水系统可发生显著改变。为查明岩溶区矿山水文地质条件,以贵州岩溶发育区紫木凼金矿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的矿山水文地质调查与地质模型构建工作。【方法】提出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和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融合矿区勘探钻孔、地质剖面图和物探成果等多源数据,建立了紫木凼金矿区精细三维地质模型,精细刻画了该矿区岩溶通道空间展布,建立了融合岩溶通道的矿山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结果】结果显示,矿区内受采矿作用影响的一中段暗河流向与矿区外未受采矿影响的太平洞暗河流向相反;矿区内F3断层和F6断层分别为矿区东西方向的隔水边界。【结论】结果表明:采矿活动显著改变了紫木凼矿区地下水系统,导致地下水流向改变;水文地质概念模型能够准确识别地下水岩溶通道与水文地质边界,厘清了矿区地下水“补-径-排”体系,实现了岩溶区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可视化。研究成果可为岩溶区矿山地下水污染科学防治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通道 地下水污染 物探 三维地质模型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水质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urpac的矿山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0
5
作者 王斌 刘保顺 +2 位作者 王涛 熊涛 韩志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当今矿业已逐渐向着数字化、可视化的方向发展。矿山三维可视化地质建模是矿床的数字表征,是"数字矿山"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应用澳大利亚SMG(Surpac Minex Group Pty Ltd)公司的Surpac大型矿山工程软件,构建了某铁矿的三维... 当今矿业已逐渐向着数字化、可视化的方向发展。矿山三维可视化地质建模是矿床的数字表征,是"数字矿山"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应用澳大利亚SMG(Surpac Minex Group Pty Ltd)公司的Surpac大型矿山工程软件,构建了某铁矿的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并采用距离幂次反比法和地质统计学方法,分别对块体模型进行了品位估值,以及利用块体模型进行了矿体储量计算。计算结果准确,为合理开发矿山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pac 三维地质模型 地质数据库 地质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空间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邹伟林 周文 +5 位作者 常松 高思岩 周新鹤 宋红亮 谢长虹 范维宁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84,共8页
目前,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发展面临着海量数据组织、管理和可视化显示等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顺应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趋势,提出并实现了城市地下空间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技术,构建地质三维模型分级数据,按照不规则四叉树结构形成LO... 目前,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发展面临着海量数据组织、管理和可视化显示等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顺应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趋势,提出并实现了城市地下空间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技术,构建地质三维模型分级数据,按照不规则四叉树结构形成LOD数据;基于构建的三维空间网格码规范编码,运用降维、非布尔运算的方法,实现最大精度化的地下空间模型数据无限逼近的融合;并采用多渲染引擎的混合渲染架构,支持DirectX、WebGL(OpenGLES)、OSG(OpenGL)和游戏引擎(UnrealEngine)等多引擎渲染,实现TB级地下时空数据的真实感可视化与高效调度,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和辅助决策分析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三维地质模型 可视化 渲染引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招平断裂带中段三维地质模型与深部成矿预测
7
作者 薛欢欢 杨真亮 +7 位作者 宋明春 徐明璞 李军鹏 宋林君 刘天鹏 刘雪婷 张腾 王鲁艳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7-989,共13页
招平断裂带是胶东三大千吨级金成矿带之一。该断裂带中段的焦格庄—夏甸一带主要矿床的探矿深度已达2 km,其深部及外围仍有较大的找矿空间。为了详细掌握该区域的找矿前景,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基础依据,采用平面地质图、图切... 招平断裂带是胶东三大千吨级金成矿带之一。该断裂带中段的焦格庄—夏甸一带主要矿床的探矿深度已达2 km,其深部及外围仍有较大的找矿空间。为了详细掌握该区域的找矿前景,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基础依据,采用平面地质图、图切地质剖面和探矿工程数据,结合重磁电三维物性反演,利用人机交互式建模技术,建立了-4000 m以浅三维地质体模型。通过对三维地质模型进行空间分析发现,控矿断裂由浅部至深部呈倾角陡、缓交替的阶梯式变化,在断裂倾角陡、缓转折段和倾角较缓段,金矿化富集程度高,金矿体具有向NE侧伏和等间距分布规律。基于构造走向转折地段、构造倾角转折部位、构造表面变化率、矿体倾向等间距性和矿体侧伏5个特征变量建立了招平断裂带中段综合找矿预测模型,圈定深部找矿靶区12处。将5个特征变量叠加的信息量值作为关联要素,预测金潜在矿产资源为416 t。经对靶区进行初步钻探验证,发现了工业矿体,实现了招平断裂带中段新的找矿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模型 深部成矿预测 大数据 靶区圈定 招平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模型的岩体结构面三维网络模拟研究
8
作者 闫福根 钟坤 +1 位作者 李爽 高厚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3-216,共14页
【目的】岩体内部各结构面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非完全独立,为了使各类结构面有效耦合,对结构面进行三维网络模拟,建立结构面三维模型,以实现各类结构面的三维可视化表达。【方法】采用混合数据结构技术对岩石中存在的Ⅰ、Ⅱ、Ⅲ类结构... 【目的】岩体内部各结构面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非完全独立,为了使各类结构面有效耦合,对结构面进行三维网络模拟,建立结构面三维模型,以实现各类结构面的三维可视化表达。【方法】采用混合数据结构技术对岩石中存在的Ⅰ、Ⅱ、Ⅲ类结构面进行精确的地质模型构建;采用Monte Carlo+动态校核方法,对Ⅳ类结构面进行网络模拟;根据实际结构面分布规律,以分组最近原则对Monte Carlo法建立的初步模型进行动态校核,实现初步模型的逐步修正,最后在Vgeo平台上对Ⅰ、Ⅱ、Ⅲ类结构面和Ⅳ类结构面进行模型耦合。【结果】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X水电站坝后厂房包含岩层、软弱夹层及破碎带的Ⅰ、Ⅱ、Ⅲ类结构面三维地质体耦合模型;根据实测计算得到的2组Ⅳ类结构面实测样本,得到了开挖面实际揭露结构面三维模型并动态校核构建最终模型;对构建的多重三维地质体模型和三维结构面模型进行组合,实现了X水电站坝后厂房各类结构面的三维可视化统一表达与重构。【结论】实践表明:Ⅰ、Ⅱ、Ⅲ类结构面模型与实测二维剖面一致性较好,Ⅳ类结构面迹长、体密度误差较小,分别为-3.13%~-1.77%和6.36%~7.69%,且与实际揭露的结构面分布一致,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和可靠性。工程师基于模型可快速获取结构面的可视化分析成果和任意高程、任意剖面的结构面分布图,也可通过数字钻孔实现地质超前预报,同时也能为基础处理、渗流等问题处理提供直观的分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结构面 三维网络模拟 地质模型 动态校核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urpac的马蹄沟金矿床三维地质模型构建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5
9
作者 安乐 何虎军 +3 位作者 杨兴科 韩珂 李斌 胡国朝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8年第5期586-595,共10页
基于马蹄沟金矿已有的勘查工程数据和研究成果,利用Surpac软件平台建立了马蹄沟金矿区三维可视化地学模型,三维直观且定量地展现了马蹄沟金矿地形、地层、构造和矿化域基本情况。综合研究了该矿区金矿化的空间分布规律,认为马蹄沟金矿... 基于马蹄沟金矿已有的勘查工程数据和研究成果,利用Surpac软件平台建立了马蹄沟金矿区三维可视化地学模型,三维直观且定量地展现了马蹄沟金矿地形、地层、构造和矿化域基本情况。综合研究了该矿区金矿化的空间分布规律,认为马蹄沟金矿体主要沿NW-SE向展布延伸,罗汉寺—瓦窑上韧脆性逆冲推覆断层(F9)及其派生和演化构造是本矿区主要控矿构造。随着高程由高到低变化,矿化强度有减弱趋势,且呈现出不连续特征;矿化有向深部延伸的趋势;1 450~1 550 m中段是该矿成矿有利区段。通过对马蹄沟金矿化分布规律和矿化强度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合矿化与构造之间的关系,在矿区圈定出2处找矿预测靶区。研究结果为该矿区下一步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pac 三维地质建模 马蹄沟金矿 实体模型 块体模型 品位模型 找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方法 被引量:26
10
作者 张世明 万海艳 +2 位作者 戴涛 孙业恒 魏小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1,共3页
对复杂油藏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的关键是建立符合油藏地质实际的三维地质模型。常规的数值模拟建模方法考虑的因素简单,无法精确描述诸如断层、微构造、隔夹层、严重非均质储层及流体等复杂油藏的特殊地质现象。针对复杂油藏特征,结合目前... 对复杂油藏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的关键是建立符合油藏地质实际的三维地质模型。常规的数值模拟建模方法考虑的因素简单,无法精确描述诸如断层、微构造、隔夹层、严重非均质储层及流体等复杂油藏的特殊地质现象。针对复杂油藏特征,结合目前数值模拟建模的新技术、新方法,提出在数值模拟建模过程中建立合理描述主要地质要素的控制系统,避免模型中参数分布的不合理,保证数值模拟地质模型最大程度地保留油藏描述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地下流体渗流的主要地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油藏 数值模拟 控制系统 三维地质模型 地下流体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岩土工程有限元自动建模方法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新星 朱合华 +1 位作者 蔡永昌 李晓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55-862,共8页
在岩土工程有限元数值模拟中,复杂的地质环境使得建模困难,模型一般都被简化处理。其结果直接影响计算的准确性。借助地质模型能最大程度地表达地质实际的特点,将地质模型和数值模型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岩土工程有限元建模方法——CRM... 在岩土工程有限元数值模拟中,复杂的地质环境使得建模困难,模型一般都被简化处理。其结果直接影响计算的准确性。借助地质模型能最大程度地表达地质实际的特点,将地质模型和数值模型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岩土工程有限元建模方法——CRM地质模型转化法。其核心思想是将三维地质模型经过特定方式转化为符合有限元网格要求的数值计算模型。具体转化过程为:①根据计算范围对地质模型进行区域切割;②从切割模型提取控制数据进行网格重构;③对重构模型按地层属性自动剖分有限元网格;④将网格数据导入数值分析系统完成建模。通过编程实现与实例验证,这种方法能准确生成复杂模型网格,整体建模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且能方便地模拟开挖过程,并可为不同的数值分析系统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前处理工作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数值模拟 建模方法 三维地质模型 地质模型转化法 网格重构 网格自动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三维地质模型动态修正关键技术 被引量:33
12
作者 孙振明 毛善君 +2 位作者 祁和刚 李仲学 李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8-924,共7页
煤矿生产数据具有动态变化的特性,平面数据、剖面数据和三维地质模型需要随着矿山开采不断进行动态的修正和更新,使其对地下生产对象的表达越来越精确。但是,现阶段研究三维地质模型以静态建模为主,对模型数据更新处理的操作复杂,需要... 煤矿生产数据具有动态变化的特性,平面数据、剖面数据和三维地质模型需要随着矿山开采不断进行动态的修正和更新,使其对地下生产对象的表达越来越精确。但是,现阶段研究三维地质模型以静态建模为主,对模型数据更新处理的操作复杂,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三维模型的动态修正问题。研究提出利用最新的生产数据、修正的模型数据等对三维地质模型进行动态修正的流程及技术框架;对实现过程中所用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平面-剖面对应算法、膨胀搜索算法、样条曲面算法、平滑过渡算法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三维模型的局部动态修正;通过应用模型动态修正技术,使煤矿三维地质模型能够及时更新各类数据,更加真实的反映煤矿当前生产状况,提高了三维地质模型的动态更新自动化程度及实用性。相关成果在王家岭煤矿进行应用实践,证明了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模型 动态修正 数据更新 地质剖切 平面剖面对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FC标准的三维地质模型扩展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陈国良 吴佳明 +3 位作者 钟宇 陈健 陈斌 王永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821-2828,共8页
岩土工程信息化迫切需要加强大数据集成共享和多专业协同合作,BIM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的成功经验给我们以启示,可将BIM技术应用于岩土工程信息化建设,但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质模型与BIM模型数据标准不统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 岩土工程信息化迫切需要加强大数据集成共享和多专业协同合作,BIM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的成功经验给我们以启示,可将BIM技术应用于岩土工程信息化建设,但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质模型与BIM模型数据标准不统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地质模型采用BIM数据标准IFC的思路。采用IFC实体扩展及属性集扩展模式,建立了面向三维地质模型的扩展模型IFC-3DGeoMdl。利用已有的IFC对象类型,派生相应的地质物理实体以及地质空间结构实体,给出地质物理实体的空间表达形式;利用IFC中已有的关系类,定义地质物理实体与空间结构实体的关系;进而,基于IFC中的属性表达方式,实现了地质对象的地层信息与物理力学参数等属性的扩展;最后,给出了创建该模型的具体实现过程,并利用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可有效实现岩土工程地质模型与BIM结构模型的集成,从而为深化岩土工程的结构设计、施工等提供有效的地质模型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模型 BIM IFC 集成共享 IFC-3DGeoMd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三维地质模型覆盖层建模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钱骅 乔世范 +1 位作者 许文龙 刘宝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103-2108,共6页
近几年,建立水利水电三维地质模型成为地质工作者分析工程地质现象和掌握岩土体结构规律的一种新的有用手段。在CATIA软件的基础上,利用Visual Basic.net编程开发了适用于水利水电行业的三维地质建模平台,系统介绍了该三维地质建模平台... 近几年,建立水利水电三维地质模型成为地质工作者分析工程地质现象和掌握岩土体结构规律的一种新的有用手段。在CATIA软件的基础上,利用Visual Basic.net编程开发了适用于水利水电行业的三维地质建模平台,系统介绍了该三维地质建模平台,该平台包括覆盖层、地质层、水文层、模型分析、模型剖切、有限元分析等基本模块,结合三维地质建模软件提出了地质模型的覆盖层建模流程;针对建模过程中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如原始数据处理、曲面分割、曲面缝合等。同时,该软件可实现对已建好的三维地质模型进行质量检测与修复,以保证地质模型的可靠性,最后利用该建模平台建立了某水电站的三维地质模型,利用平台的切割功能实现模型的任意位置、任意角度的二维剖切,以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模型 覆盖层 曲面分割 曲面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勘探剖面的三维地质模型快速构建及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30
15
作者 陈国旭 田宜平 +1 位作者 张夏林 刘刚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5-280,共6页
针对传统勘探剖面构模人工干预较多、模型精确性有待提高等问题,研究了一种智能化与人机交互相结合的三维地质模型快速构建方法,并结合该方法对控制模型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及约束方法进行了分析。该方法以面向勘探剖面的三维地质模型构... 针对传统勘探剖面构模人工干预较多、模型精确性有待提高等问题,研究了一种智能化与人机交互相结合的三维地质模型快速构建方法,并结合该方法对控制模型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及约束方法进行了分析。该方法以面向勘探剖面的三维地质模型构建工作流程为主线,通过优化提升各环节自动化、智能化工作程度以提高三维地质模型构建的速度与精度。基于该方法研发的软件功能模块能较好地实现勘探剖面二维平面快速编图及剖面边界三维空间动态重构,进而基于三维勘探剖面实现面向用户自定义属性约束的地质界线动态提取和三维地质模型快速构建。经实际应用检验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提高三维地质模型构建的效率和精度,而且对模型几何形态的不确定性程度具有较好的约束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勘探剖面 智能化与人机交互相结合 三维地质模型快速构建 不确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坝基灌浆工程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闫福根 缪正建 +1 位作者 李明超 钟登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7-572,共6页
利用Struts和Hibernate技术,对灌浆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在灌浆分析系统中将这些灌浆数据转化为三维灌浆孔模型,实现三维地质模型和灌浆数据耦合;在耦合模型的基础上对灌浆效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对任意排灌浆孔模型进行三维地质模型剖切,... 利用Struts和Hibernate技术,对灌浆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在灌浆分析系统中将这些灌浆数据转化为三维灌浆孔模型,实现三维地质模型和灌浆数据耦合;在耦合模型的基础上对灌浆效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对任意排灌浆孔模型进行三维地质模型剖切,揭示每排灌浆孔模型的不良地质体垂直分布情况;通过改变单位注灰量较大灌浆孔模型的颜色属性,耦合其对应的三维地质模型,从而实现单位注灰量在地质模型中的可视化分析;在灌浆参数基础上自动生成其对应的综合剖面,将地质条件耦合到剖面中,赋予综合剖面图地质信息属性;通过对任意灌浆孔段进行地质信息数字化,明确每个灌浆孔段是否通过不良地质体以及各个不良地质体的高程分布;以施工单元为基准,对单位注灰量和地质信息进行耦合统计分析。通过工程应用实例表明,基于三维地质模型对整个坝基灌浆工程的可视化分析,可以有效指导灌浆工作并能对灌浆效果做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分析,为工程管理人员做出快速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工程 三维地质模型 单位注灰量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细分技术的三维地质模型光滑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屈红刚 潘懋 +2 位作者 董攀 柴华 明镜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17,共4页
针对粗糙的三维地质模型,利用网格细分技术,生成加密光滑的三维模型。分析网格细分技术在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应用需求以及Loop细分和改进的蝶形细分技术,为保持地质体之间公共面数据的一致性,对"改进的蝶形细分法"做了进一步改... 针对粗糙的三维地质模型,利用网格细分技术,生成加密光滑的三维模型。分析网格细分技术在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应用需求以及Loop细分和改进的蝶形细分技术,为保持地质体之间公共面数据的一致性,对"改进的蝶形细分法"做了进一步改进,增加了对边界约束的处理。探讨利用细分技术生成多分辨率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三维地质模型 模型光滑 网格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质模型海量数据组织和可视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魏嘉 唐杰 +1 位作者 武港山 张杨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150,112,共10页
针对三维地质构造建模过程中地质曲面(层位面和断层面)和地层网格海量数据的组织、管理和可视化显示等技术难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外存的海量三角网格多分辨率数据组织技术,解决了地质曲面海量三角网格实时显示的难题;采用数据分块... 针对三维地质构造建模过程中地质曲面(层位面和断层面)和地层网格海量数据的组织、管理和可视化显示等技术难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外存的海量三角网格多分辨率数据组织技术,解决了地质曲面海量三角网格实时显示的难题;采用数据分块和层次细节(LOD)模型等技术,实现了一种针对地层网格海量数据的多分辨率数据组织和管理技术;为了增强三维地质构造模型海量数据三维可视化显示的实时性,提出并实现了一个基于外存的三维地质模型海量数据调度与可视化框架,解决了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系统研发的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模型 海量数据 多分辨率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地下洞室群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鲁文妍 钟登华 +1 位作者 佟大威 李明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19-924,共6页
工程区域地质条件是影响地下洞室群稳定的重要因素,而通用数值分析软件在建立复杂地质模型时存在建模时间长、准确度低、不能真实反映复杂地质特征等困难。针对此问题,采用以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为主的混合数据结构,对复杂区域地质... 工程区域地质条件是影响地下洞室群稳定的重要因素,而通用数值分析软件在建立复杂地质模型时存在建模时间长、准确度低、不能真实反映复杂地质特征等困难。针对此问题,采用以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为主的混合数据结构,对复杂区域地质构造进行了三维建模,建立了西南某水电站大型地下洞室群的三维地质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包括空间曲面断层、地层等复杂地质因素的数值模型,结合ABAQUS的隐式和显式分析,对洞室开挖和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较大程度地反映了实际地质情况,而且有利于数值仿真分析的网格剖分与计算,从而为分析地下洞室群地震反应提供了三维数值模型,为地震作用下洞室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模型 地震荷载 地下洞室群 动力时程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地下洞室参数化设计与方案优选 被引量:9
20
作者 钟登华 郭享 +1 位作者 李明超 刘杰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9-524,共6页
水电工程地下洞室区域所处的地质构造往往比较复杂,二维设计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引入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技术,并结合地质交互解译、TIN算法和地质趋势面分析理论方法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基于三维地质模型,提出地下洞室三维参数化设计... 水电工程地下洞室区域所处的地质构造往往比较复杂,二维设计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引入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技术,并结合地质交互解译、TIN算法和地质趋势面分析理论方法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基于三维地质模型,提出地下洞室三维参数化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对设计成果进行分析,并应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构建地下洞室设计方案的优选模型.通过在某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 地下洞室 三维地质模型 参数化设计 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