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极材质对10 kA钕电解槽电热场分布的影响
1
作者 伍永福 鲍高战 +2 位作者 王日昕 刘中兴 栗志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6-116,共11页
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结合能斯特-普朗克方程和Butler-Volmer方程,构建了NdF3-LiF熔盐体系电解过程的电热场耦合数学模型。通过COMSOL软件模拟分析了不同阳极材料(半石墨质、半石墨化和石墨化)对10 kA钕电解槽电热性能的影响,并与实际生... 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结合能斯特-普朗克方程和Butler-Volmer方程,构建了NdF3-LiF熔盐体系电解过程的电热场耦合数学模型。通过COMSOL软件模拟分析了不同阳极材料(半石墨质、半石墨化和石墨化)对10 kA钕电解槽电热性能的影响,并与实际生产中石墨化阳极电解槽的现场测试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三种阳极材料对应的槽内最大电流密度分别为23600、24200、24600 A/m^(2)。石墨化阳极电解槽的熔体电压降较半石墨质阳极电解槽降低310 mV,温度升高47 K。使用石墨化阳极材料能够显著提高电能利用效率,进而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为钕电解槽的优化设计和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 kA钕电解槽 阳极材质 全息电热场 COMSOL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cfDNA联合IL-10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张媛 王莉华 +3 位作者 郭燕 吕国庆 吴隼 张景航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3-1068,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游离DNA(cf DNA)联合白介素10(IL-10)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枢神经系统浸润(CNS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63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CNSI将患者分为CNSI组...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游离DNA(cf DNA)联合白介素10(IL-10)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枢神经系统浸润(CNS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63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CNSI将患者分为CNSI组(15例)和non-CNSI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Ann Arbor分期、ECOG评分、IPI风险、CNS-IPI风险、累及的结外站点数量、骨髓受累、肥大性疾病、B症状、来源细胞、葡萄糖定量、潘氏试验、脑脊液氯、脑脊液有核细胞计数、脑脊液蛋白、外周血cf NDA、IL-10的情况。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cf DNA、IL-10与脑脊液蛋白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外周血cf DNA、IL-10对DLBCL患者继发CNSI的预测价值。末次随访时间为2023年11月30日,Kaplan-Meier法计算non-CNSI组患者继发CNSI的时间。结果:CNSI组的IPI风险、CNS-IPI风险、累及的结外站点数量、脑脊液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non-CNSI组(均P<0.05)。CNSI组患者外周血cf DNA、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non-CNSI组(均P<0.01)。外周血cf DNA、IL-10与脑脊液蛋白均呈正相关(r=0.4024,0.315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f DNA、IL-10对CNSI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9、0.742,二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10,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93.70%,诊断效能明显高于二者单独检测。中位随访时间20(6-31)个月,以外周血cf DNA联合IL-10阳性或阴性对non-CNSI患者分组,阳性组患者继发CNSI的时间明显短于阴性组的患者(P<0.05)。结论:DLBCL合并CNSI患者外周血cf DNA、IL-10的水平显著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对CNSI具有良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循环游离DNA 白介素10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浸润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金子二萜醇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影响肾透明细胞癌小鼠免疫因子IL-7、IL-10及VEGF表达
3
作者 宋圣佑 周磊 +3 位作者 邰伦伟 潘世杰 蒋俊玲 赵俊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81-1585,1592,共6页
目的:探究千金子二萜醇调控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影响肾透明细胞癌(RCCN)小鼠免疫因子IL-7、IL-10及VEGF表达的机制。方法:构建RCCN移植瘤小鼠,随机划分为模型组、千金子二萜醇组和顺铂组,千金子二萜醇组给予20 mg/kg千金子二萜醇溶... 目的:探究千金子二萜醇调控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影响肾透明细胞癌(RCCN)小鼠免疫因子IL-7、IL-10及VEGF表达的机制。方法:构建RCCN移植瘤小鼠,随机划分为模型组、千金子二萜醇组和顺铂组,千金子二萜醇组给予20 mg/kg千金子二萜醇溶液灌胃,模型组给予等体积0.9%NaCl溶液灌胃,顺铂组腹腔注射4 mg/kg顺铂溶液,记录小鼠体质量及肿瘤体积变化;Western blot检测TGF-β1、Smad2和Smad4蛋白表达;ELISA检测小鼠血清免疫因子IL-7和IL-10表达;IHC检测肿瘤组织VEGF表达。结果:药物干预14 d后,与模型组相比,顺铂组和千金子二萜醇组小鼠移植瘤体积增殖被抑制(P<0.05),TGF-β1、Smad2、Smad4蛋白及VEGF表达降低(P<0.05),血清中IL-7表达增加、IL-10水平降低(P<0.05)。结论:千金子二萜醇能够抑制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进而降低RCCN小鼠IL-7、IL-10及VEGF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二萜醇 肾透明细胞癌 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 IL-7 IL-10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调节IL-10/STAT3信号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
4
作者 杨蓉 孙振琴 +1 位作者 谢文娟 杨文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4-1089,1095,共7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调节IL-10/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NC组)、模型组(Model组)、DEX低剂量组(DEX-L组,5μg/kg)、DEX中剂量组(DEX-M组,10μ...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调节IL-10/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NC组)、模型组(Model组)、DEX低剂量组(DEX-L组,5μg/kg)、DEX中剂量组(DEX-M组,10μg/kg)、DEX高剂量组(DEX-H组,20μg/kg)、氨甲蝶呤组(MTX组,0.33 mg/kg)、AS101组(IL-10抑制剂,1.5 mg/kg)、DEX-H^(+)AS101组(20μg/kg+1.5 mg/kg),每组18只。除NC组外,其他组大鼠均需构建RA模型。第2次免疫24 h后开始给药处理,给药1次/d,持续3周。检测大鼠足肿胀率、关节指数的变化;HE染色检测脾脏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大鼠脾脏组织中TNF-α、IL-1β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脾脏中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百分比以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脾脏组织中IL-10、p-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Model组大鼠脾脏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足肿胀率、关节指数、TNF-α、IL-1β水平、CD3^(+)CD4^(+)T细胞百分比、Th17细胞、Th17/Treg升高,CD3^(+)CD8^(+)T细胞百分比、Treg、IL-10、p-STAT3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DEX-L组、DEX-M组、DEX-H组、MTX组大鼠脾脏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足肿胀率、关节指数、TNF-α、IL-1β水平、CD3^(+)CD4^(+)细胞百分比、Th17细胞、Th17/Treg降低,CD3^(+)CD8^(+)T细胞百分比、Treg、IL-10、p-STAT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Model组比较,AS101组大鼠脾脏组织病理损伤加剧,足肿胀率、关节指数、TNF-α、IL-1β水平、CD3^(+)CD4^(+)T细胞百分比、Th17细胞、Th17/Treg升高,CD3^(+)CD8^(+)T细胞百分比、Treg细胞、IL-10、p-STAT3蛋白表达降低(P<0.05);AS101减弱了高剂量DEX对RA大鼠T细胞亚群比例平衡的促进作用。结论:DEX可能通过激活IL-10/STAT3通路促进RA大鼠T细胞亚群比例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IL-10/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 类风湿关节炎 炎症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δ抑制剂CAL-101对淋巴瘤细胞系Raji和SUDHL-10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亚非 夏冰 +5 位作者 屈福莲 李晓武 郭姗琦 袁田 赵伟鹏 张翼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5-140,共6页
目的:探讨PI3Kδ抑制剂CAL-101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SUDHL-10和Burkitt淋巴瘤细胞系Raji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为这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用不同浓度的CAL-101处理Burkitt淋巴瘤细胞系Raji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SUDHL-... 目的:探讨PI3Kδ抑制剂CAL-101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SUDHL-10和Burkitt淋巴瘤细胞系Raji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为这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用不同浓度的CAL-101处理Burkitt淋巴瘤细胞系Raji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SUDHL-10,以MTT法检测CAL-101对两种细胞系的增殖抑制作用;以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和DAPI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迁移实验检测淋巴瘤细胞向淋巴瘤基质细胞系HK的迁移比例;Western blot法检测CAL-101处理后淋巴瘤细胞表达磷酸化ERK的变化;MTT法结合Calcu Syn software软件分析检测CAL-101是否可协同硼替佐米抑制淋巴瘤细胞的增殖。结果:5μmol/L及更高浓度的CAL-101对Raji细胞和SUDHL-10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5、10、15、20μmol/L CAL-101作用于Raji细胞48 h,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9.17±1.23)%、(38.15±1.51)%、(46.46±1.78)%、(55.8±2.01)%,空白对照组为(1.15±0.02)%(P<0.05)。作用于SUDHL-10 48 h,细胞增殖抑制率也逐渐增加(P<0.05)。CAL-101可诱导淋巴瘤细胞的凋亡,10、20μmol/L CAL-101作用于Raji细胞24 h,Annexin V-FITC/PI双标法显示其凋亡率分别为(22.69±3.83)%和(49.96±7.36)%,均高于对照组(5.23±2.04)%(P<0.05);作用于SUDHL-10细胞同样得到相似的结果(P<0.05)。CAL-101可显著降低淋巴瘤细胞向基质细胞的迁移,且对Raji细胞和SUDHL-10细胞的迁移率的抑制作用也呈浓度依赖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CAL-101处理细胞后磷酸化ERK的表达明显降低;CAL-101与硼替佐具有协同作用,可显著抑制淋巴瘤细胞的增殖,CI<1。结论:PI3Kδ抑制剂CAL-101可抑制淋巴瘤细胞Raji和SUDHL-10的增殖,诱导凋亡,抑制其向淋巴瘤基质细胞的迁移,其机制可能通过阻断ERK信号途径而实现;CAL-101有望为侵袭性淋巴瘤的治疗带来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RAJI细胞 SUHDL-10细胞 PI3Kδ CAL-101 ER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Interleukin-10 on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Human Mature Dendritic Cells
6
作者 Jiangtao Huang Xue Zhao +4 位作者 Jiangli Liu Yun Wang Zuquan Hu Lina Liu Zhu Zeng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62-162,共1页
Dendritic cells(DCs)are the most important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due to their professional and extremely efficient antigen-presenting function.In view of their exceptional ability to present antigen and to interact... Dendritic cells(DCs)are the most important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due to their professional and extremely efficient antigen-presenting function.In view of their exceptional ability to present antigen and to interact with T cells,DC play distinct roles in linking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and thus become logical target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Evidences show that tumor-derived cytokines could impair DCs’biomechanics properties,which lead to inefficacy of DCs-based immune therapies.Our previous studies found that IL-10,as one of the widespread suppressive cytokines from 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could deteriorate DCs’motility and biomechanics properties whil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is unknown.In this study,CD14+monocytes were induced to differentiate into mature dendritic cells after isolation in vitro using recombinant cytokines IL-4,GM-CSF,LPS,and IFN-γ.And we also have compared the proteomic changes of mDCs treated by IL-10 and control group via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combine with MALDI-TOF/TOF MS.Then we analyzed the function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through bioinformatics methods include GO analysis that clarified the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differential proteins and KEGG analysis which enriched signal pathways of differential proteins to explor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IL-10 which has inhibitory effect on mDC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L-10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morphology of mDCs,especially reducing the number and length of filopodia.Different expressed proteins were analyzed by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combined with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 enrich for glycolytic signaling pathway,HIF-1 signaling pathway and cytoskeletal binding protein expression changes.The results of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were verified by Western blot,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ata were reliable.In addition,the intracellular ROS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mDCs treated with IL-10,validating the previously enriched HIF-1 signaling pathway.In summary,it indicated that IL-10 may interfered with the oxidative metabolic process,glycolytic metabolism,and expression of cytoskeleton-related proteins in mDCs,and disturbances in these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resulted in reduced biomechanics properties and motility of mDCs and subsequently impaired their immune functions,making DC-based tumor vaccines less effective than which we desired.Our study reveals alterations in the physiological metabolism of mDCs under IL-10 treatment from the proteome,which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of the altered state of mDCs 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DRITIC cells IL-10 PROTEOMIC BIOMECHANICS properties METABOL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房棘球蚴囊泡来源EVs及其emu-miR-10-5p促进小鼠肝星状细胞活化
7
作者 王宇琦 达哇卓玛 +1 位作者 刘川川 樊海宁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4-463,482,共11页
目的明确多房棘球绦虫囊泡来源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及其emu-miR-10-5p在体外调节HSCs活化中的作用。方法小鼠腹腔注射原头节构建继发性多泡型包虫病模型,以小鼠体内病灶为材料培养多房棘球绦虫囊泡并进行PCR鉴定。透... 目的明确多房棘球绦虫囊泡来源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及其emu-miR-10-5p在体外调节HSCs活化中的作用。方法小鼠腹腔注射原头节构建继发性多泡型包虫病模型,以小鼠体内病灶为材料培养多房棘球绦虫囊泡并进行PCR鉴定。透射电镜观察培养囊泡组织中胞外囊泡结构。差速-超速离心法分离囊泡培养上清中EVs,透射电镜、纳米粒径以及Western blot对分离EVs进行鉴定。CCK-8检测不同浓度EVs作用后HSCs活力。EVs作用于HSCs后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α-SMA、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emu-miR-10-5p为特异性miRNA。过表达emu-miR-10-5p后EdU检测HSCs增殖,RT-qPCR个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α-SMA、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表达水平。干扰囊泡组织中emu-miR-10-5p后提取培养上清液中EVs作用于HSCs后,检测HSCs细胞中α-SMA、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表达水平。结果成功通过小鼠体内病灶材料培养出多房棘球蚴囊泡,经PCR扩增特异性基因证实为多房棘球绦虫来源。TEM观察培养囊泡表面有较多的囊状结构。通过差速-超速离心分离出多房棘球蚴囊泡来源EVs,并经TEM证实为球形、膜状结构。囊泡来源EVs能被HSCs内化,并促进HSCs增殖和活化。通过综合分析多房棘球绦虫感染小鼠血清、棘球蚴组织、棘球蚴囊泡来源EVs、生发层细胞、原头节miRNA测序结果,发现emu-miR-10-5p在上述成分中均存在表达,并通过RT-qPCR证实emu-miR-10-5p在多房棘球蚴囊泡来源EVs中存在的量较高。进一步研究证实过表达emu-miR-10-5p能促进HSCs增殖,增加HSCs中α-SMA、Collagen I和CollagenⅢ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而干扰囊泡中emu-miR-10-5p后从培养上清液中提取的EVs未增加α-SMA、Collagen I和CollagenⅢ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多房棘球蚴囊泡来源EVs及emu-miR-10-5p能够促进HSCs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蚴病 胞外囊泡 肝星状细胞 emu-miR-10-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10a promotes granulosa cells tumor development
8
作者 Jia-jie TU Wei WEI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73-973,共1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icroR NA-10a on the development of granulosa cells tumor(GCT).METHODS FISH was used to detect the miR-10a expression in tissues from GCT patients.Several functional assays were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icroR NA-10a on the development of granulosa cells tumor(GCT).METHODS FISH was used to detect the miR-10a expression in tissues from GCT patients.Several functional assays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iR-10a on proliferation,migration,invasion,spheroid formation and repressed anticancer drug-induced apoptosis of GCT in vitro.CRISPR-Cas9 system mediated miR-10a knockout in cancer GC and two mice GCT models were constructed to show the knockdown effect of miR-10a on cancer GC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RNA-seq,Western blot,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 and FISH were used to identify potential direct functional targets and related pathways of miR-10a in cancer GC.RESULTS Strong miR-10a signal was detected in tissues from malignant GCT patients.And amplification of miR-10a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overall survival rate of ovarian cancer patients.In addition,ectopic expression of miR-10a significantly promoted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invasion,spheroid formation and repressed anticancer drug-induced apoptosis in vitro.CRISPR-Cas9 system mediated miR-10a knockout in cancer GC showed opposite phenotype compared to miR-10a overexpressed cancer GC.By using xenograft and orthotropic models,the oncogenic role of miR-10a was further confirmed in vivo.RNA-seq,Western blot,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 and FISH were used to identified PTEN/TET2 as direct functional targets of miR-10a in cancer GC;Akt and Wnt were found as two associated signaling pathways of miR-10a in cancer GC.CONCLUSION Taken together,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miR-10a is positively involved indevelopment of G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10a granulsoa cells tumor CRISPR-Cas9 PTEN TET2 Akt pathway Wnt pathw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对卵泡液激素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姚建凤 吴培雅 +7 位作者 陈丽影 王燕婷 凌幼霞 陈晓燕 陈婉真 陶萍 黄荣富 李友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1,共8页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卵泡液(FF)中性激素和胰岛素水平与颗粒细胞中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mRNA表达水平,并初步阐释胰岛素水平与PTEN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0例不孕患者作为研...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卵泡液(FF)中性激素和胰岛素水平与颗粒细胞中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mRNA表达水平,并初步阐释胰岛素水平与PTEN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0例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孕因素,分为PCOS组和对照组(输卵管阻塞或男方因素不孕),所有患者均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在取卵当天收集患者FF和卵巢颗粒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2组患者卵巢组织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患者FF中性激素和胰岛素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2组患者卵巢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和FF中睾酮(T)水平与FF中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2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基础性激素、促性腺激素(Gn)总剂量和促排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COS组患者抗缪勒管激素(AMH)和窦卵泡计数(AFC)均明显升高(P<0.05)。RT-qPCR法,PCOS组患者卵巢颗粒细胞中PTEN 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电化学发光法,PCOS组患者FF中T和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PCOS组患者FF中T水平和卵巢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与FF中胰岛素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577,P<0.001;r=0.616,P<0.001),而对照组患者FF中T水平和卵巢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与FF中胰岛素水平无相关性(r=0.266,P=0.123;r=-0.214,P=0.216)。结论:PCOS不孕患者颗粒细胞中高表达PTEN可能与卵巢内局部高胰岛素水平有关,PTEN参与PCOS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泡液 胰岛素 颗粒细胞 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粟酒裂殖酵母中辅酶Q_(10)的提取和测定方法 被引量:13
10
作者 邱卫华 刘萍 +1 位作者 钟桂芳 孙君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1-35,共5页
通过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辅酶Q10 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辅酶Q10 的比较 ,确定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确定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代替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辅酶Q10 ,从而简化辅酶Q10 的测定方法 ;通过对醇碱皂化法和碱皂化法提取辅酶Q10 的比... 通过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辅酶Q10 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辅酶Q10 的比较 ,确定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确定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代替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辅酶Q10 ,从而简化辅酶Q10 的测定方法 ;通过对醇碱皂化法和碱皂化法提取辅酶Q10 的比较 ,确定利用碱皂化法提取发酵液中的辅酶Q10 ,并进一步优化了碱皂化法的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Q10 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皂化法 测定方法 相关性 提取工艺 发酵液 代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MDSCs、IL-10和IL-12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48
11
作者 张艳丽 王秀芳 +3 位作者 雷瑞瑞 栾斌 刘莹 宋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3-507,550,共6页
目的探讨哮喘、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患儿髓系抑制细胞(MDSCs)占外周单个核细胞比例、血清白介素-10(IL-10)及白介素-12(IL-12)的水平及意义。方法以正常健康儿童及肺炎组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哮喘急性发作组、缓解组及毛支Ⅰ组... 目的探讨哮喘、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患儿髓系抑制细胞(MDSCs)占外周单个核细胞比例、血清白介素-10(IL-10)及白介素-12(IL-12)的水平及意义。方法以正常健康儿童及肺炎组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哮喘急性发作组、缓解组及毛支Ⅰ组(特应质组)、毛支Ⅱ组(非特应质组)外周血MDSCs占外周单个核细胞的比例(MDSCs%);用ELISA法检测各组儿童血清IL-10、IL-12水平。结果①哮喘发作组较哮喘缓解组、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MDSCs%、血清IL-10升高,IL-12降低(P<0.05);②毛支Ⅰ组较毛支Ⅱ组、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MDSCs%、IL-10升高,IL-12降低(P<0.05);③哮喘发作组与毛支Ⅰ组相比,外周血MDSCs%、IL-10、IL-12无明显差异(P>0.05);④相关性分析:哮喘发作组及毛支Ⅰ组MDSCs占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比例和血清IL-10水平存在正相关,与血清IL-12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MDSCs可能通过上调IL-10、下调IL-12水平在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毛支筛选为哮喘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毛细支气管炎 髓系抑制细胞 白介素-10 白介素-12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hIL-10在毕赤酵母X-33的表达及其生物活性鉴定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富超 孙万邦 +4 位作者 封建凯 杜联峰 黄俊琼 罗军敏 宋明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91-695,共5页
目的:用毕赤酵母表达hIL-10并探索合适的表达条件,为IL-10生物制品研发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0.5%甲醇诱导酵母X-33表达rhIL-10,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鉴定rhIL-10,比较不同温度、不同pH值和有无PMSF条件下rhIL-10的表达... 目的:用毕赤酵母表达hIL-10并探索合适的表达条件,为IL-10生物制品研发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0.5%甲醇诱导酵母X-33表达rhIL-10,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鉴定rhIL-10,比较不同温度、不同pH值和有无PMSF条件下rhIL-10的表达水平。用ELISA法测定培养液rhIL-10含量,用Bradford法测定培养液总蛋白含量,计算rhIL-10占总蛋白的比例。以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分析rhIL-10的生物学活性。结果:SDS-PAGE后可见42 kD左右蛋白条带;Western blot也检测到42kD左右特异性蛋白质条带。pH值为6.0、温度在28℃并加入抑制剂时rhIL-10表达量最高值为20 mg/L,同时段培养液中总蛋白质含量为50 mg/L,rhIL-10占总蛋白比例为40%。在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中,rhIL-10抑制了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hIL-10能在毕赤酵母高效表达,表达产物有较好生物活性;发酵条件对rhIL-10的表达水平影响大,改善发酵条件能促进rhIL-10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介素10 毕赤酵母 细胞增殖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0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欧阳平 彭立胜 +4 位作者 彭文烈 赖文岩 杨红 吴文言 徐安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 10 (rhIL 10 )分别对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 BB)刺激下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采用MTS/PES法确定血管平...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 10 (rhIL 10 )分别对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 BB)刺激下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采用MTS/PES法确定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状态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肿瘤坏死因子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P <0 0 5 )。rhIL 10单独应用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没有影响 (P >0 0 5 )。在TNF α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分别刺激下 ,rhIL 10均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P <0 0 5 )。流式细胞术测定的结果显示rhIL 10分别可以使TNF α和PDGF BB作用下的VSMCs大部分处于G0 /G1期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重组人白介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重组白介素10 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羟基喜树碱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h17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燕 孟令杰 +2 位作者 王建平 张俊峰 刘乃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8-690,共3页
目的:探讨10-羟基喜树碱(HCPT)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3组(HCPT组、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选取20例健康查体者为正常对照。采集各组患者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细胞,HCPT和阳性对照... 目的:探讨10-羟基喜树碱(HCPT)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3组(HCPT组、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选取20例健康查体者为正常对照。采集各组患者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细胞,HCPT和阳性对照组分别加入HCPT和甲氨蝶呤(MTX)进行培养,余2组不加药。加药前和加药48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h17细胞百分率,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17水平。结果:RA患者Th17细胞百分率和培养上清中IL-17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47.021、12.507,P均<0.001)。培养后,HCPT组和阳性对照组患者Th17细胞百分率和培养上清中IL-17水平较阴性对照和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F=418.743、142.112,P<0.001),HCPT组和阳性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PT可抑制RA患者Th17细胞的功能,在RA治疗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羟基喜树碱 类风湿关节炎 TH17细胞 IL-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L-10修饰树突状细胞对实验动物淋巴细胞增殖及胞毒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邱文洪 郭凯文 +3 位作者 朱慧芬 廖雯君 王国华 沈关心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27-529,共3页
目的 :探讨hIL 10修饰DC对实验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经hIL 10基因修饰或未修饰DC腹腔注射C5 7BL 6致敏小鼠 ,以致敏或未致敏C5 7BL 6单个核细胞作为反应细胞 ,以未修饰DC细胞及修饰DC为刺激细胞 ,共培养 6天 ,MTT检测细胞增殖 ... 目的 :探讨hIL 10修饰DC对实验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经hIL 10基因修饰或未修饰DC腹腔注射C5 7BL 6致敏小鼠 ,以致敏或未致敏C5 7BL 6单个核细胞作为反应细胞 ,以未修饰DC细胞及修饰DC为刺激细胞 ,共培养 6天 ,MTT检测细胞增殖 ,乳酸脱氢酶法测定细胞毒活性。结果 :hIL 10对未修饰DC致敏或未致敏小鼠的同种细胞刺激的增殖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hIL 10修饰DC诱导不同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显著低于未修饰DC细胞诱导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hIL 10修饰DC对不同组小鼠CTL细胞毒活性具有抵抗作用。结论 :hIL 10修饰的DC诱导同种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显著降低和对CTL胞毒活性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L-10修饰 树突状细胞 实验动物 淋巴细胞增殖 细胞毒活性 乳酸脱氢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细胞悬浮培养生产CoQ_(10)的条件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玉荷 胡章立 +1 位作者 陈敏 徐昶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6-79,共4页
采用细胞悬浮培养的方法,以烟草(NicotianatobacumL)细胞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pH值、愈伤组织不同接种年龄和接种量对烟草细胞生长和CoQ10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32℃间细胞能生长形成CoQ10,但在16~28℃范围内,细胞生物量... 采用细胞悬浮培养的方法,以烟草(NicotianatobacumL)细胞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pH值、愈伤组织不同接种年龄和接种量对烟草细胞生长和CoQ10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32℃间细胞能生长形成CoQ10,但在16~28℃范围内,细胞生物量随温度升高递增;在24~32℃范围内,CoQ10含量随温度上升而下降.在pH值为5~7 5条件下细胞能生长和形成CoQ10,当pH值为5 8时细胞干重和CoQ10含量最大.悬浮培养接种的"种子"年龄为7d左右时细胞干重及CoQ10含量均最大;接种量与培养基的质量分数比为1∶7 5时,较适合细胞生长和CoQ10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细胞 悬浮培养 细胞干质量 CoQ10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γ-干扰素和白介素-10阳性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柯瑶 王玲 +3 位作者 沈友轩 王慧娟 刘晓华 季晓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38-640,共3页
目的:研究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10阳性细胞在SLE病理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微量全血标记法结合胞内细胞因子标记技术,以CD4、CD8分子为T细胞表面标记,经三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未经刺激... 目的:研究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10阳性细胞在SLE病理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微量全血标记法结合胞内细胞因子标记技术,以CD4、CD8分子为T细胞表面标记,经三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未经刺激和经刺激培养后的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率。结果:SLE患者外周血的CD4+及CD8+T细胞中IFN-γ-IL-10+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IFN-γ+IL-10-细胞与IFN-γ-IL-10+细胞的比值明显降低,且IFN-γ+IL-10+双阳性细胞显著增多;SLE外周血的CD4+及CD8+T细胞中IFN-γ+IL-10-细胞亚群对离子霉素刺激的反应性明显降低;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治疗可以降低SLE外周血CD4+及CD8+T细胞中IFN-γ-IL-10+细胞亚群及CD4+T细胞中IFN-γ+IL-10+细胞亚群的比例,提高IFN-γ+IL-10-/IFN-γ-IL-10+细胞亚群比值。结论:SLE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T细胞亚群平衡失调,表现为分泌IL-10的T细胞亚群比例增高和Tr1细胞增多、Th1/Tc1细胞对刺激的反应存在缺陷。皮质类固醇对T细胞亚群数量及比例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调节性T细胞 Γ-干扰素 白介素-10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IL-10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18
作者 翟晋芳 杜凤兰 +1 位作者 绳晋雅 郭志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25-327,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IL-10检测的诊断意义及与临床特征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IL-10的表达水平。并随机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IL-10检测的诊断意义及与临床特征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IL-10的表达水平。并随机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和IL-1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D4^+CD25^+T细胞与IL-10的检测结果呈正相关;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和IL-10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和IL-10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CD4^+CD25^+T细胞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儿外周血髓系抑制细胞、IL-10和IL-12水平检测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艳丽 王秀芳 +3 位作者 乔俊英 雷瑞瑞 宋丽 刘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2-505,共4页
目的:检测哮喘患儿外周血髓系抑制细胞(MDSCs)、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方法:应用两色荧光标记技术流式细胞仪检测哮喘发作组(n=52)、哮喘缓解组(n=50)、肺炎对照组(n=45)及正常对照组(n=48)儿童外周血MDS... 目的:检测哮喘患儿外周血髓系抑制细胞(MDSCs)、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方法:应用两色荧光标记技术流式细胞仪检测哮喘发作组(n=52)、哮喘缓解组(n=50)、肺炎对照组(n=45)及正常对照组(n=48)儿童外周血MDSCs,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10、IL-12水平。结果:哮喘发作组较其他3组外周血MDSCs、血清IL-10水平升高,血清IL-12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3.820、1284.470和1139.380,P均<0.05);肺炎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发作组患儿外周血MDSCs水平与IL-10呈正相关(r=0.741,P=0.007),与IL-12呈负相关(r=-0.879,P=0.014)。结论:MDSCs可能通过上调IL-10、下调IL-12在儿童哮喘发病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髓系抑制细胞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2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及细胞因子TGF-β、IL-10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0
20
作者 祝丽琼 陈慧 +5 位作者 刘梅兰 陈颖 王瞾华 魏菁 苏芳 张建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6-99,103,共5页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及细胞因子TGF-β及IL-10的变化。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的有URSA病史的稽留流产患者、有URSA病史未孕患者各50例;以正常早孕者及正常...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及细胞因子TGF-β及IL-10的变化。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的有URSA病史的稽留流产患者、有URSA病史未孕患者各50例;以正常早孕者及正常未孕者各25例作为正常对照。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比;Foxp3 mRNA表达;血清中细胞因子TGF-β及IL-10的表达。结果正常早孕者Treg细胞百分比较正常未孕者增高;URSA稽留流产者Treg细胞百分比较URSA未孕者增高;URSA稽留流产患者Treg细胞百分比较正常早孕者明显下降;正常早孕者Foxp3 mRNA水平较正常未孕者增高;URSA稽留流产者Foxp3 mRNA水平较URSA未孕者增高;URSA稽留流产患者Foxp3 mRNA水平较正常早孕者下降;URSA稽留流产患者TGF-β及IL-10水平均较正常早孕者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及功能下降可能与URSA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调节性T细胞 叉状头转录因子 TGF-Β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