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0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碳排放时空格局演变与碳达峰路径预测——基于STIRPAT扩展模型和岭回归模型 被引量:7
1
作者 陆妍霏 宣蔚 赵力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2,173,共8页
基于双碳目标和空间耦合视角,对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进行修正并拟合碳排放模型,补充在2018—2021年中国碳核算数据库县级碳排放数据,通过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安徽省县级单元碳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根据“因素筛选—模型构建—耦合计算... 基于双碳目标和空间耦合视角,对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进行修正并拟合碳排放模型,补充在2018—2021年中国碳核算数据库县级碳排放数据,通过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安徽省县级单元碳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根据“因素筛选—模型构建—耦合计算—交互影响”的思路,基于拓展后的STIRPAT模型和岭回归模型,对不同发展模式下的碳排放进行预测演算,利用地理探测器揭示空间碳排放驱动因素的交互作用,为实现碳达峰提供路径依据。结果表明:(1)1997—2021年安徽省碳排放呈现波动上升再趋于平稳的趋势,在2013年后进入碳达峰前的平台期,自北向南呈由高到低分布,以主要工业城市为主形成了不同规模的高密度碳排放中心;(2)预测得到的碳排放达峰时间区间为2030—2045年,峰值范围为4.472亿t~5.558亿t;(3)基准情景下,安徽将在2040年碳达峰,绿色发展情景最早达峰且峰值最低,是对比后确定的最优碳达峰路径;(4)人口和能源结构的驱动力最强,城镇化水平和人均GDP与各种驱动因素的交互作用增强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NPP/VIIRS stirpat扩展模型 驱动因素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IRPAT扩展模型平塘县农业水足迹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易武英 苏维词 +2 位作者 喻理飞 赵卫权 邢丹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5期243-248,254,共7页
平塘县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农业生产使得水资源匮乏日益加剧,因此,该地区急需明晰农业水资源利用关键影响因素,以达到构建低水耗高效农业生产模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目标。利用水足迹核算模型,定量测算2001-2015年平塘县农业用水状况,... 平塘县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农业生产使得水资源匮乏日益加剧,因此,该地区急需明晰农业水资源利用关键影响因素,以达到构建低水耗高效农业生产模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目标。利用水足迹核算模型,定量测算2001-2015年平塘县农业用水状况,在经典IPAT环境压力等式基础上,从人口、经济、技术、城镇化、膳食结构、气候6个方面,构建水足迹STIRPAT扩展模型,剖析平塘县农业水足迹变化主要驱动因素。结果显示:平塘县农业水足迹从2001年6. 02×108m3增加到2015年8. 60×108m3,增加了42. 86%,绿水、蓝水的增加主要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技术改进、作物新品种推广等,灰水水足迹快速增长主要由于化肥大量使用;平塘县农业水足迹驱动因子贡献率由大到小排序为:膳食结构>降水量>人口>经济>技术>城镇化,上述驱动因子每变化1%,分别导致农业水足迹总量变化-0. 1071%、0. 09393%、0. 0684%、0. 0585%、0. 0581%、0. 0453%。平塘县属于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区,由于特殊"二元"结构特征,地表调蓄功能极弱,农药化肥大量使用,导致灰水对农业用水增长率的贡献率较大,而经济欠发达,生活水平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在一定程度节省农业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足迹 驱动力 stirpat扩展模型 喀斯特峰丛洼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碳排放效应——基于STIRPAT扩展模型及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牛鸿蕾 江可申 《技术经济》 CSSCI 2013年第8期53-62,共10页
利用1997—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基于STIRPAT的扩展形式,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碳排放效应。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将空间自相关性纳入传统模型中,并且未采用简单的三次产业划分法描述产业结构,而是将生产部门... 利用1997—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基于STIRPAT的扩展形式,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碳排放效应。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将空间自相关性纳入传统模型中,并且未采用简单的三次产业划分法描述产业结构,而是将生产部门细分为五类行业。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空间维度上的依赖性和异质性,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受经济规律和发展实际的限制,这影响了减排效果的发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工业发展的高能耗、高污染特征仍非常明显,农业和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正相关,其他行业比重调整的降碳作用有待更充分的激发。指出:我国应推进农业机械化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相结合,促进以技术创新与进步为基础的产业内部结构升级;各区域要力求与周边地区协调、互助,共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碳排放效应 stirpat模型 空间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碳达峰情景预测:基于STIRPAT扩展模型 被引量:12
4
作者 曾炜 方泽慧 张燕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26-232,共7页
文章采用湖北省能源平衡表及国家、湖北省统计年鉴数据,运用IPCC排放因子法测算湖北省1997-2019年的碳排放量,基于STIRPAT扩展模型构建湖北省碳达峰预测模型,研究不同情景下湖北省2020-2050年的碳排放峰值及达峰时间。结果表明:(1)湖北... 文章采用湖北省能源平衡表及国家、湖北省统计年鉴数据,运用IPCC排放因子法测算湖北省1997-2019年的碳排放量,基于STIRPAT扩展模型构建湖北省碳达峰预测模型,研究不同情景下湖北省2020-2050年的碳排放峰值及达峰时间。结果表明:(1)湖北省1997-2019年间碳排放增长总量约20900.08万t,平均增幅约为3.8%,碳排放强度则从5.00 tCO_(2)/万元降至0.77 tCO_(2)/万元,平均降幅约为7.9%;(2)湖北省在低速、中速及高速3种发展情景下的达峰时间介于2022-2030年,峰值介于34368.65~37425.22万t,其中,高速发展情景下达峰时间为2030年,与全国目标保持一致,其碳排放量是2018年湖北省碳排放量的1.13倍;(3)构建科技支撑体系、调整能源结构及产业结构可推动湖北省早日实现碳达峰,控制人口规模并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对湖北省碳排放量的控制及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irpat模型 情景分析法 岭回归 碳达峰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温压效应的裂缝扩展模型及其在分布式光纤测温中的应用
5
作者 沈安琪 王亮皓 +5 位作者 魏建光 刘义坤 李玮 梁爽 王凤娇 姜亮亮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4,共8页
通过对井筒、裂缝与储层3部分的流动和传热模型耦合求解,得到温度影响下的压裂施工裂缝参数与井筒温度分布,求解过程中考虑温压效应对流体物性(密度、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滤失系数为0.21×10^(-5)m/s 0.5时,泵注开始后的150 mi... 通过对井筒、裂缝与储层3部分的流动和传热模型耦合求解,得到温度影响下的压裂施工裂缝参数与井筒温度分布,求解过程中考虑温压效应对流体物性(密度、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滤失系数为0.21×10^(-5)m/s 0.5时,泵注开始后的150 min内,考虑温压效应与未考虑温压效应计算得到的裂缝半长最大差值可达46.64 m;分布式光纤测温(DTS)传感器位置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大,通过温度模拟结果与实测DTS数据对比,可判断出DTS传感器安装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扩展模型 裂缝温度场模型 温压效应 分布式光纤测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IRPAT模型的海岸带生态韧性影响因素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祁小丽 栾博 +2 位作者 周文君 罗珈柠 俞露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6-429,共14页
本研究以深圳市为案例,建立海岸带生态韧性评估框架,开展了海岸带生态韧性分区评价,运用了STIRPAT模型对影响海岸带生态韧性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并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提出了海岸带保护修复建议.结果表明,2021年深圳市... 本研究以深圳市为案例,建立海岸带生态韧性评估框架,开展了海岸带生态韧性分区评价,运用了STIRPAT模型对影响海岸带生态韧性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并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提出了海岸带保护修复建议.结果表明,2021年深圳市海岸带生态韧性综合评价得分在8.97~92.12之间,具有明显的东西部空间分异特征,东部海岸带生态韧性较高而西部较低,海岸带生态韧性水平与本底地理特征、城市开发程度具有密切关联.区域富裕度是影响深圳市海岸带生态韧性的主要负面因素,填海面积、环境污染、人口密度等因素对海岸带生态韧性也具有负面的影响;万元GDP水耗的降低对海岸带生态韧性有正向影响,表明技术创新和高质量经济发展会促进海岸带生态韧性提升.本研究成果可为高密度城市海岸带生态韧性研究提供新方法,为海岸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生态韧性 空间分异 stirpat模型 影响因素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aleFS:面向大语言模型的高性能可扩展元数据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尚碧筠 韩银俊 +3 位作者 肖蓉 陈正华 屠要峰 董振江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9-604,共16页
近年来,以Chat 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技术发展迅速.随着模型参数规模的持续增长,构建和应用大模型对数据存储规模和存储访问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对传统存储系统带来了严峻挑战.首先分析了大模型在数据准... 近年来,以Chat 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技术发展迅速.随着模型参数规模的持续增长,构建和应用大模型对数据存储规模和存储访问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对传统存储系统带来了严峻挑战.首先分析了大模型在数据准备、模型训练和推理阶段的存储访问特征,深入探讨了传统存储系统在大模型场景下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瓶颈.针对这些挑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高性能、可扩展的分布式元数据设计Scale FS.通过目录树元数据与属性元数据解耦的架构设计,并结合深度与广度均衡的目录树分层分区策略设计,Scale FS实现了高效的路径解析、负载均衡和系统扩展能力,能够高效管理千亿级文件.此外,Scale FS设计了细粒度元数据结构,优化了元数据访问模式,并构建了面向文件语义优化的元数据键值存储底座,显著提升了元数据访问效率并减少了磁盘I/O操作.实验结果表明,Scale FS的每秒操作次数(operations per second,OPS)是HDFS的1.04~7.12倍,而延迟仅为HDFS的12.67%~99.55%.在千亿级文件规模下,Scale FS的大部分操作性能优于HDFS在十亿级文件规模下的表现,展现出更高的扩展性和访问效率,能够更好地满足大模型场景对千亿级文件存储及高效访问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模型训练 存储系统 元数据管理 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IRPAT模型的淮河生态经济带碳排放门槛效应研究
8
作者 杨晨星 庞庆华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7,共6页
基于2010—2020年淮河生态经济带2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STIRPAT模型为基础,构建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模型,研究了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总量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均由显著的... 基于2010—2020年淮河生态经济带2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STIRPAT模型为基础,构建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模型,研究了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总量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均由显著的负向作用转为正向作用,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具有正相关影响,而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具有负相关影响。为了有效降低碳排放总量,政府应根据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stirpat模型 门槛效应模型 淮河生态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IRPAT模型的长三角区域四省市碳排放预测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霖 王敏 +1 位作者 李丽平 杨儒浦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9,共9页
基于STIRPAT模型,通过岭回归方法分别定量分析长三角区域四省市(安徽、江苏、上海和浙江)的人口规模、人均GDP、城市化率、能源消耗强度、能源结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与碳排放量的关系,设置3种情景预测模式,预测长三角区域四省市的碳... 基于STIRPAT模型,通过岭回归方法分别定量分析长三角区域四省市(安徽、江苏、上海和浙江)的人口规模、人均GDP、城市化率、能源消耗强度、能源结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与碳排放量的关系,设置3种情景预测模式,预测长三角区域四省市的碳排放量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安徽省碳排放量影响最显著的变量是能源强度,能源强度每增加1%,碳排放量将下降0.524%,其余三省市碳排放量影响最显著的自变量均为人均GDP,人均GDP每增加1%,江苏、上海和浙江三省碳排放量分别增加1.734%、1.434%和1.355%。长三角区域在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下分别于2035年、2030年和2025年达到碳排放峰值。人口增长速度、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强度是影响未来长三角四省市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建议长三角区域四省市制定分阶段、分地区差异化的碳达峰目标,对于煤炭依赖程度较高的安徽省,要努力构建多元化的低碳能源体系,利用长三角东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在加大科技创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要合理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公民环保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stirpat模型 岭回归 发展情景 长三角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暴模型载荷下疲劳裂纹扩展模型研究
10
作者 蒋怡然 乐京霞 刘洪瑞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61-1270,共10页
风暴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船体结构在复杂海洋环境中所承受的随机波浪载荷的简化模型。为了考虑风暴模型载荷顺序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本文基于Newman模型,结合Huang模型及改进后的McEvily模型中考虑载荷相互作用效应的思路,在有效应力强... 风暴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船体结构在复杂海洋环境中所承受的随机波浪载荷的简化模型。为了考虑风暴模型载荷顺序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本文基于Newman模型,结合Huang模型及改进后的McEvily模型中考虑载荷相互作用效应的思路,在有效应力强度因子幅中引入超载系数,用以表征过载所导致的迟滞及过载-欠载后的加速现象,提出了一种改进后的Newman模型——NPhi模型。编写裂纹扩展模型程序,使用多级块载及风暴模型试验结果对裂纹扩展模型进行正确性验证并研究了超载系数的影响。根据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大会(ISSC)疲劳与断裂技术委员会的共同研究,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发现NPhi模型相比其他典型裂纹扩展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报能力,此外,合理的迟滞指数取值对预报结果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模型 裂纹扩展模型 载荷相互作用效应 超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刀尖圆弧半径的车削氟金云母陶瓷裂纹扩展模型研究
11
作者 李金昊 马廉洁 +1 位作者 李红双 贾婧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0-96,共7页
裂纹扩展机理是研究陶瓷材料去除和表面损伤的基础。为简化建模一般将刀具视为直刃刀具。但车削氟金云母陶瓷时,由于切削深度较小,即与刀尖圆弧半径处于同一量级,刀尖圆弧半径对裂纹形成的影响不能忽略。本文基于能量守恒原理与断裂力... 裂纹扩展机理是研究陶瓷材料去除和表面损伤的基础。为简化建模一般将刀具视为直刃刀具。但车削氟金云母陶瓷时,由于切削深度较小,即与刀尖圆弧半径处于同一量级,刀尖圆弧半径对裂纹形成的影响不能忽略。本文基于能量守恒原理与断裂力学理论建立考虑刀尖圆弧的二元裂纹扩展模型,分析切削速度、切削深度、进给量对裂纹长度与裂纹偏转角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接近,模型的准确性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扩展模型 刀尖圆弧半径 裂纹长度 裂纹偏转角 氟金云母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井筒热损失率的蒸汽驱汽腔扩展模型
12
作者 张耀祖 杜殿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8851-8857,共7页
深层稠油油藏蒸汽注入过程中存在大量热损失,导致蒸汽腔发育形态不理想,并且严重影响蒸汽驱开发效果。基于汽液界面理论和传热学,引入井筒热损失率系数并建立深层稠油油藏蒸汽驱汽腔扩展模型,从而刻画蒸汽驱汽腔发育扩展情况。通过与现... 深层稠油油藏蒸汽注入过程中存在大量热损失,导致蒸汽腔发育形态不理想,并且严重影响蒸汽驱开发效果。基于汽液界面理论和传热学,引入井筒热损失率系数并建立深层稠油油藏蒸汽驱汽腔扩展模型,从而刻画蒸汽驱汽腔发育扩展情况。通过与现有的汽腔扩展模型对比,发现修正后的模型蒸汽超覆现象更严重,位于油层顶部的蒸汽波及范围也越大,将该模型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得到其误差仅为7.61%,符合实际现场开发情况。同时对模型中井筒热损失率和汽腔扩展形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井筒热损失率在注汽初期增长至峰值,然后伴随注入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油藏埋深越大则井筒热损失率越大;拟流度比作为影响汽腔发育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与蒸汽腔发育情况存在负相关性;形状因子则与汽腔发育形态为正相关性,即形状因子越大,蒸汽带与水平面夹角越大,蒸汽腔波及稠油范围越广,蒸汽超覆现象影响较小。该研究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帮助现场快速准确预测蒸汽腔前缘位置,从而优化注汽参数和制定相应的开发方案,为中深层、深层稠油油藏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稠油油藏 蒸汽驱 蒸汽腔扩展模型 井筒热损失率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无人艇MMG模型参数辨识
13
作者 孙蓬勃 董早鹏 +2 位作者 刘伟 盛金亮 李志豪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6,共9页
[目的]为了构建喷水推进无人艇准确的船舶操纵分离型数学模型(MMG),利用传统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EKF)和改进EKF算法并结合实艇数据进行参数辨识。[方法]首先,为了充分利用隐藏在历史数据中的有效信息,以传统EKF算法为基础,提出融合多新... [目的]为了构建喷水推进无人艇准确的船舶操纵分离型数学模型(MMG),利用传统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EKF)和改进EKF算法并结合实艇数据进行参数辨识。[方法]首先,为了充分利用隐藏在历史数据中的有效信息,以传统EKF算法为基础,提出融合多新息理论和动态遗忘因子的改进EKF算法。然后,基于实艇数据,对MMG模型中的未知参数进行辨识。最后,将辨识得到的参数值代入建立的MMG模型中,输入与实艇数据相同的舵角和主机转速,通过仿真得到艏向角、纵向速度、横向速度、艏向角速度和位置信息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EKF算法,改进EKF算法各项数据的均方根误差指标和对称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指标都更接近于0,其中均方根误差指标最高降低了20.02%,对称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指标最高降低了26.84%。[结论]提出的改进EKF算法具有更高的辨识精度,所建立的无人艇MMG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参数辨识 MMG模型 扩展卡尔曼滤波 多新息理论 动态遗忘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潜航器浮力材料集成结构界面脱黏扩展研究
14
作者 黄文华 李飘 +1 位作者 李旭 黄东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4-201,共8页
[目的]为了有效评估潜航器浮力材料集成结构在深水状态下的安全性与完整性,综合实验与仿真,研究钢-浮力材料界面脱黏损伤的产生与扩展行为。[方法]首先,基于标准实验与仿真标定获取材料界面的力学参数,并依此构建用于界面破坏仿真的内... [目的]为了有效评估潜航器浮力材料集成结构在深水状态下的安全性与完整性,综合实验与仿真,研究钢-浮力材料界面脱黏损伤的产生与扩展行为。[方法]首先,基于标准实验与仿真标定获取材料界面的力学参数,并依此构建用于界面破坏仿真的内聚力接触模型。然后基于有限元仿真,通过全局应力/变形分析初步估算结构内部的高应力梯度区域与损伤易产生的位置,并采用子模型精细化仿真分析手段,明确界面损伤的扩展路径与扩展模式。[结果]界面脱黏易发生于集成结构内部的环肋板顶端区域,脱黏以I型张开型为主,沿环向与结构外表面方向扩展。[结论]初步掌握了潜航器浮力材料集成结构的界面破坏位置与演化规律,为复杂工况下的界面破坏计算,以及未来界面性能的改性与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航器 浮力材料 浮力 结构完整性 界面脱黏 损伤扩展 内聚力模型 模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扩展虚拟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15
作者 许德志 王凤洋 +1 位作者 和阳 王少卿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9,共12页
模型预测控制因其原理简单、响应速度快以及处理非线性约束方便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多相电机控制系统。但由于电机气隙磁场畸变及整流器开关器件死区时间等非线性因素引起的谐波电流,特别是映射到谐波子空间的谐波电流会增加系统损耗,影... 模型预测控制因其原理简单、响应速度快以及处理非线性约束方便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多相电机控制系统。但由于电机气隙磁场畸变及整流器开关器件死区时间等非线性因素引起的谐波电流,特别是映射到谐波子空间的谐波电流会增加系统损耗,影响发电系统性能。为抑制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中的谐波电流,在现有的十二虚拟矢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虽然增加了控制集中候选电压矢量的数量,但运算量并未增大。所提扩展虚拟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定子电流谐波,而且可以提高发电系统运行性能。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 谐波抑制 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扩展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岩储层裂缝扩展及采热一体化数值模型
16
作者 考佳玮 杨康 +1 位作者 谭鹏 陈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5-586,共12页
为准确评价干热岩储层压裂及其注采热效果,本文建立了一种流-固-热耦合的干热岩水力裂缝扩展数值模型,可以模拟干热岩复杂压裂裂缝形态,并进行注采热分析。以青海省共和盆地干热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其地质力学参数特征建立了2个算例,并开... 为准确评价干热岩储层压裂及其注采热效果,本文建立了一种流-固-热耦合的干热岩水力裂缝扩展数值模型,可以模拟干热岩复杂压裂裂缝形态,并进行注采热分析。以青海省共和盆地干热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其地质力学参数特征建立了2个算例,并开展了干热岩多井压裂及采热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干热岩起裂裂缝受非均匀应力场扰动呈体积裂缝特征,水力裂缝遇天然裂缝可激活并形成复杂裂缝形态;多井间压裂裂缝可通过天然裂缝连通,为注采热提供超过95%的流动换热通道;注采热时,流体主要沿着贯通裂缝流动,形成换热优势通道,导致注采热初期出口温度降幅较大,在前3 a,出口水温下降幅度达30~50℃,后期降速趋于平缓;提升压裂裂缝复杂性可增大有效换热面积,配合以合理的井位及注采参数提升换热效果,实现干热岩的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水力裂缝扩展 天然裂缝 采热 流-固-热耦合 非连续离散裂缝模型 换热 青海共和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 被引量:94
17
作者 陈占明 吴施美 +9 位作者 马文博 刘晓曼 蔡博峰 刘婧文 贾小平 张明 陈洋 徐丽笑 赵晶 王思亓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5-54,共10页
中国不同城市在发展阶段、经济结构、气候条件、人口结构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本文基于最新的城市尺度二氧化碳排放数据库CHRED及CHRED2.0,通过加入产业结构、城市化和气候... 中国不同城市在发展阶段、经济结构、气候条件、人口结构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本文基于最新的城市尺度二氧化碳排放数据库CHRED及CHRED2.0,通过加入产业结构、城市化和气候差异等因素,对传统STIRPAT模型进行扩展,考察了中国地级以上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人口规模、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和采暖需求的增长都会显著提高一个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时部分城市二氧化碳排放会随着富裕程度的上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但城镇化率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从全国样本来看,2005年和2012年人口因素变化对碳排放影响变化较小,维持在0.7左右;气候因素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从2005年的0.288 1下降为2012年的0.000 2;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变化的影响从2005年的0.744 2上升到2012年0.979 5;同时碳排放量与人均GDP在2005年存在倒U型关系,但到2012年这种关系不再显著。除了针对全国尺度的分析外,本研究还依据城市人口规模进行分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分位数回归,进而识别出不同规模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差异。今后在制定城市节能减排政策对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决策者需要在把握关键影响因子的前提下依据城市自身特点做到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二氧化碳排放 影响因素 城市规模 stirpa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分析 被引量:52
18
作者 孙敬水 陈稚蕊 李志坚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5-93,共9页
深入探讨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利用1990年—2009年统计数据,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率进行了实... 深入探讨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利用1990年—2009年统计数据,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规模、单位能耗碳排放量、能源消费结构等对碳排放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国际贸易分工对碳排放量影响不显著;其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是碳排放量增加的最大正向影响因素,且其贡献率也最大;能源强度变动是碳排放量增加的最大负向影响因素,其对碳排放量的增加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能源结构 回归分析 能源强度 stirpa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STIRPAT模型的我国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李爽 陶东 夏青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6-98,共3页
利用扩展的Kaya恒等式分解出五个具体指标,运用STIRPAT模型框架作为基础,选择岭回归方法定量分析了各解释变量对于建筑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五种变量均对建筑业碳排放产生正向影响,因素弹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建筑产业规模、城市... 利用扩展的Kaya恒等式分解出五个具体指标,运用STIRPAT模型框架作为基础,选择岭回归方法定量分析了各解释变量对于建筑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五种变量均对建筑业碳排放产生正向影响,因素弹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建筑产业规模、城市化水平、人均GDP、建筑能源强度和建筑能源消费碳强度。结论表明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加强建筑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宏观调控房地产政策,以及对于居民消费行为的引导,对建筑业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ya恒等式 建筑业 stirpat模型 岭回归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建设用地扩展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基于STIRPAT模型 被引量:10
20
作者 温阳阳 高建华 梁迪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126,共6页
运用建设用地综合扩展系数分析河南省18个地市建设用地扩展特征及空间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STIRPAT模型对河南省及其18个地市建设用地扩展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18个地市建设用地扩展空间差异显著,扩展... 运用建设用地综合扩展系数分析河南省18个地市建设用地扩展特征及空间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STIRPAT模型对河南省及其18个地市建设用地扩展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18个地市建设用地扩展空间差异显著,扩展变化由弱到强的城市数量和剧烈程度不断增加,整体以郑州为中心的北部、西部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变化较为强烈;影响河南省建设用地扩展的因素中,总人口、城镇化水平、公路里程和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是共性的驱动因素。目前,河南省正处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应通过提高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最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stirpat模型 驱动因素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