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部入路切除颈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的手术思考
1
作者 王丽芬 黄志纯 杜银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9期549-553,共5页
目的探讨巨大胸骨甲状腺肿经颈部手术进路切除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31例颈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颈前低位领形切口完整切除... 目的探讨巨大胸骨甲状腺肿经颈部手术进路切除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31例颈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颈前低位领形切口完整切除肿瘤,平均手术时间131.64 min,平均出血量80 ml。手术方式:甲状腺全切除18例,甲状腺左叶及峡部切除9例,甲状腺右叶及峡部切除4例。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过渡者2例,余29例均返回普通病房,无死亡病例。术后病理类型:结节性甲状腺肿2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4例,甲状腺滤泡性肿瘤2例,甲状腺滤泡性癌2例,甲状腺大B细胞淋巴瘤1例,甲状腺交界性肿瘤1例。随访6个月~3年,无复发病例。结论经颈部入路行颈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的手术治疗,术前需充分评估并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采用颈部低领切口,术中通过逐步结扎甲状腺主要供血血管,逐步分离,将巨大甲状腺肿从胸骨后牵拉出,在颈部成功完整切除,避免开胸手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患者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 胸骨后 甲状腺切除术 外科手术 颈部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空心板腹板凿毛机器人施工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金宝 《工程建设》 2024年第5期59-62,共4页
目前,我国预制空心板腹板混凝土凿毛技术主要采用人工方法,施工效率较低,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影响梁板预制台座的使用周转率,同时人工凿毛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粉尘、噪声污染,危害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以柳格高速的建筑施工过程为... 目前,我国预制空心板腹板混凝土凿毛技术主要采用人工方法,施工效率较低,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影响梁板预制台座的使用周转率,同时人工凿毛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粉尘、噪声污染,危害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以柳格高速的建筑施工过程为例,利用自动化技术对预制空心板腹板凿毛机器人进行优化,讨论凿毛机器人进行施工工法与技术,对比分析了凿毛机器人与常规人工手持凿毛锤的经济效益。工程实践表明:利用凿毛机器人每片空心板可节省352.5元,单次施工中可以节约成本30万余元。由此可知,凿毛机器人能有效节约成本,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凿毛机器人 预制空心板 桥梁建筑 施工功法 腹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在心脏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马维国 孙寒松 +5 位作者 胡盛寿 宋云虎 许建屏 吕锋 孙立忠 朱晓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7期569-571,共3页
目的总结460例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心脏手术的经验. 方法 1997年1月~2003年8月,我院共进行各类胸骨下段小切口心脏手术460例,包括先天性心脏病手术100例,瓣膜手术178例,冠状动脉手术168例,动脉瘤手术12例,其它2例.术中未使用任何特殊的... 目的总结460例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心脏手术的经验. 方法 1997年1月~2003年8月,我院共进行各类胸骨下段小切口心脏手术460例,包括先天性心脏病手术100例,瓣膜手术178例,冠状动脉手术168例,动脉瘤手术12例,其它2例.术中未使用任何特殊的手术器械. 结果院内死亡4例(0.9%),再次手术3例(0.7%),术后并发症29例(6.3%).73例非体外循环手术.387例体外循环时间25~1 115 min,中位数80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0~164 min,(55.8±31.9) min.460例术后气管插管时间0~364 h,中位数10 h.术后胸腔引流量20~3 290 ml,中位数350 ml;按体重计算,胸腔引流量0.3~42.2 ml/kg,中位数5.8 ml/kg.术后280例需要输血,输血量(951.1±644.6) ml.术后ICU时间1~28 d,中位数2 d.术后住院1~60 d,(11.6±6.0) d.371例随访7~80个月,(59.2±29.6)月.无远期死亡,症状均明显改善.心功能Ⅰ级169例,Ⅱ级135例,Ⅲ级67例,明显好于术前(Z=-12.57,P=0.000).心胸比率0.50±0.11(0.41~0.67),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t=-1.63,P=0.104).左心室射血分数0.36~0.71(0.606±0.113),明显高于术前(t=3.43,P=0.001).结论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心脏手术创伤小,安全可靠;皮肤切口小,美观;无须特殊器械,操作简单易行,在特定病例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胸骨 小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及三维成像在诊断胸骨肋软骨骨折中的价值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治邦 陈钢 庞学桂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7期1031-103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胸骨及肋软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胸骨骨折和6例7条肋软骨骨折患者,在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T)等三维后处理对获得图像进行观察。结...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胸骨及肋软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胸骨骨折和6例7条肋软骨骨折患者,在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T)等三维后处理对获得图像进行观察。结果:9例胸骨骨折中,在CT平扫轴位图像上显示6例骨折,而1例胸骨柄骨折、2例胸骨体骨折漏诊,在6例7条肋软骨骨折中1条肋软骨骨折漏诊,三维重建图明确显示9例胸骨骨折和6例7条肋软骨骨折,其中以MPR图显示骨折线最佳,MIP、VRT图显示骨折部位胸骨和肋软骨整体观较佳。结论:MSCT通过MPR、MIP、VRT不同技术相结合多角度观察能够更加完整清晰地显示胸骨骨折和肋软骨骨折部分、形态,提高对细微骨折的显示效果,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及肋软骨 骨折 三维重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假人胸部刚度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商恩义 陈现岭 +1 位作者 师玉涛 王洪川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9-43,49,共6页
针对不同坐姿及不同撞击点下50%假人胸部刚度稳定性进行了摆锤撞击试验。结果表明,50%假人胸部刚度在相同作用力撞击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会因姿态轻微改变及受力位置差异而发生明显变化,但撞击速度越高则刚度越小,且碰撞点侧移则刚度... 针对不同坐姿及不同撞击点下50%假人胸部刚度稳定性进行了摆锤撞击试验。结果表明,50%假人胸部刚度在相同作用力撞击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会因姿态轻微改变及受力位置差异而发生明显变化,但撞击速度越高则刚度越小,且碰撞点侧移则刚度增大。运用假人胸部刚度稳定特性对碰撞试验结果分析能起到较好的支持作用,可指导整车碰撞试验中前排安全气囊的设计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假人 胸部刚度稳定性 碰撞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胸部切口感染的治疗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斌 朱贵军 +1 位作者 王立新 张小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1期843-845,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胸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分析32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24例胸部切口感染患者行二期清创缝合或二次手术资料。结果本组24例患者均一期愈合,痊愈出院,随访1~96个月,无胸部切口相关并发症。结论冠...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胸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分析32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24例胸部切口感染患者行二期清创缝合或二次手术资料。结果本组24例患者均一期愈合,痊愈出院,随访1~96个月,无胸部切口相关并发症。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胸部切口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行二期清创缝合或二次手术,可获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胸部切口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胸综合症临床X线征像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尚延海 王雅颖 李磊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参考文献并依据本文资料分析、总结扁胸综合症的X线征象特点 ,对其命名与导致胸廓变扁的不同类型提出我们的看法。方法 :随机搜集临床资料完整的扁胸综合症患者 2 4例 ,每位患者均接受体检、听诊与心电图检查 ,均摄有标准的胸部... 目的 :参考文献并依据本文资料分析、总结扁胸综合症的X线征象特点 ,对其命名与导致胸廓变扁的不同类型提出我们的看法。方法 :随机搜集临床资料完整的扁胸综合症患者 2 4例 ,每位患者均接受体检、听诊与心电图检查 ,均摄有标准的胸部正侧位片 ,2 2例患者接受了心脏超声检查 ,2例行心导管检查。结果 :2 4例扁胸综合症中 ,胸部脊柱反曲但胸骨曲度正常者 2例 ;脊柱曲度消失变直 (既直背 ) 6例 ,但其中 4例胸骨曲度尚可 ,另 2例胸骨平直并局限性内陷 ;胸椎曲度变小并胸骨平直或稍内陷 4例 ;12例胸部脊柱曲度尚好 ,但有 4例胸骨平直 ,有 8例存在程度不同胸骨内陷。结论 :造成扁胸综合症的直接原因可为单纯脊柱因素或单纯胸骨因素 ,亦可为脊柱与胸骨的综合因素。所以 ,称其为“扁胸综合症”较“直背综合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胸综合症 直背 胸骨平直 胸骨内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的厚度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文琢 冯克俭 +1 位作者 刘长源 李东启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7-69,共3页
成人干燥胸骨30例,测量胸骨前、后皮质厚度,胸骨厚度并计算出骨髓腔厚度.胸骨柄前皮质厚为1.26±0.18mm(0.5~4.0),后皮质厚为0.99±0.06mm(0.4~2.5).骨髓腔厚9.07±1.75mm(4.6~15.2);胸骨角前皮质厚为1.75±0.25mm(... 成人干燥胸骨30例,测量胸骨前、后皮质厚度,胸骨厚度并计算出骨髓腔厚度.胸骨柄前皮质厚为1.26±0.18mm(0.5~4.0),后皮质厚为0.99±0.06mm(0.4~2.5).骨髓腔厚9.07±1.75mm(4.6~15.2);胸骨角前皮质厚为1.75±0.25mm(0.6~6.2),后皮质厚为1.53±0.21mm(0.4~4.2),骨髓腔厚为8.08±0.40mm(3.0~13.0);胸骨体前皮质厚为1.13±0.09mm(0.5~3.1),后皮质厚为1.05±0.09mm(0.4~3.0),骨髓腔厚为6.39±1.37mm(2.6~13.0).除胸骨角前皮质太厚外,胸骨体、胸骨柄各部均可用头皮静脉针行胸骨骨髓穿刺,但以胸骨体为最佳穿刺部位.胸骨体、胸骨角及胸骨柄的前皮质较其后皮质均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 厚度 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漏斗胸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于奇 韩继彪 +3 位作者 刘永靖 陶宇 张俊峰 疏元善 《安徽医学》 2007年第3期217-218,共2页
目的探讨漏斗胸治疗经验。方法应用胸骨翻转术治疗5例,其中伴有肺囊肿、房间隔缺损各1例;胸骨上举术42例。结果除1例合并肺炎、2例气胸外,其余病例矫形满意。结论小儿漏斗胸应在2岁后尽早手术,对漏斗胸无伴存疾病小儿胸骨上举术可取得... 目的探讨漏斗胸治疗经验。方法应用胸骨翻转术治疗5例,其中伴有肺囊肿、房间隔缺损各1例;胸骨上举术42例。结果除1例合并肺炎、2例气胸外,其余病例矫形满意。结论小儿漏斗胸应在2岁后尽早手术,对漏斗胸无伴存疾病小儿胸骨上举术可取得良好的矫形效果;伴存相对简单易处理的疾病可一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胸骨上举术 矫形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50例胸部DR片的影像质量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泽源 董相宇 颜经全 《现代医院》 2011年第5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提高胸部DR片投照质量的方法。方法收集我院放射科于2009年2月~2010年5月拍摄的胸部DR片共抽查了1 050例,对1 050例胸片的投照过程和投照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1 050例胸片均为甲级片和乙级片,其中甲级片1 279张,占80.0%。结论... 目的探讨提高胸部DR片投照质量的方法。方法收集我院放射科于2009年2月~2010年5月拍摄的胸部DR片共抽查了1 050例,对1 050例胸片的投照过程和投照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1 050例胸片均为甲级片和乙级片,其中甲级片1 279张,占80.0%。结论应重视投照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加强投照质量技术控制,加强投照工作人员的业务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照 DR胸片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面碰撞试验用50%假人胸部刚度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商恩义 师玉涛 +1 位作者 杨劲松 王洪川 《汽车零部件》 2013年第5期59-63,共5页
通过对50%假人胸部标定试验的研究,指出假人胸部可看作弹性结构,在指定的条件下,具有特定的刚度。通过对胸部在不同安全带作用下的刚度表现进一步研究,指出普通安全带作用下胸部刚度为300N/mm,预紧限力式安全带作用下胸部刚度为200N/mm。
关键词 胸部标定试验 安全带 胸部刚度 正面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新生儿面部及体格测量研究
12
作者 常桂珍 任杰 +1 位作者 王阿琚 王义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60-461,共2页
报道了太原地区出生三天内健康足月汉族新生儿868例(男466,女402)眼距、耳位、身长、胸骨长、胸围和乳距的测量值均数,以及乳距与身长、乳距与胸围、胸骨长与身长的比值.对各项数值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并提出用乳距或胸骨长推算身长,用... 报道了太原地区出生三天内健康足月汉族新生儿868例(男466,女402)眼距、耳位、身长、胸骨长、胸围和乳距的测量值均数,以及乳距与身长、乳距与胸围、胸骨长与身长的比值.对各项数值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并提出用乳距或胸骨长推算身长,用乳距推算胸围的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胸骨 身长 体格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胸骨牵开器的研制及其应用
13
作者 郑国强 张萍 +1 位作者 陈玉萍 赵春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86-288,共3页
前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vterybypassgraftingCABG)亦称冠状动脉搭桥术[1],1974年在北京阜外医院首例成功至今,20多年来,发展迅速,为缺血的心肌提供足够的氧合血,能缓解症状... 前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vterybypassgraftingCABG)亦称冠状动脉搭桥术[1],1974年在北京阜外医院首例成功至今,20多年来,发展迅速,为缺血的心肌提供足够的氧合血,能缓解症状,改善心肌功能,减少心肌梗塞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旁路移植 胸骨牵开器 钛合金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浆细胞肉芽肿1例报告
14
作者 盛敏 张燕 +1 位作者 于双妮 金征宇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5期374-375,共2页
浆细胞肉芽肿临床较少见,常发生于肺、眼眶及消化道等部位,发生于骨则罕见。大部分骨的浆细胞肉芽肿发生于颞骨,发生于胸骨者尚少见报道。现将我院胸骨浆细胞肉芽肿1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浆细胞肉芽肿 胸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15
作者 马维国 孙寒松 +3 位作者 胡盛寿 许建屏 吕锋 朱晓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497-499,共3页
目的总结162例胸骨正中下段小切口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经验。方法1998年4月~2003年6月,经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162例,包括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ABG)77例,CABG联合心... 目的总结162例胸骨正中下段小切口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经验。方法1998年4月~2003年6月,经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162例,包括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ABG)77例,CABG联合心内手术13例,非体外循环CABG(off-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OPCABG)72例。结果手术死亡1例(0.6%),再手术1例(0.6%),术后并发症9例(5.6%)。体外循环手术的主动脉阻断、体外循环及手术时间分别为(74.8±23.1)min、(113.6±31.3)min及(255.5±54.5)min。非体外循环手术时间(195.6±50.6)min。吻合口数目1~5个,(2.4±0.7)个。术后气管插管时间0~364h,中位数11h;恢复室时间1~28d,中位数3d;术后住院5~60d,中位数10d。胸腔引流量(607.2±443.0)ml,按体重计算为(8.6±6.0)ml/kg。38例输血,输血量(1161.3±741.2)ml。结论胸骨正中下段小切口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创伤小,安全可靠;皮肤切口小;无须特殊器械,操作简单,可获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充分再血管化的效果,可同时进行其他心内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胸骨 小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最佳穿刺部位的研究
16
作者 孙文琢 曲立文 +4 位作者 战登高 卢羽 张淑霞 解霞 苗彦 《大连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70-72,90,共4页
选择胸骨最佳穿刺部位,供临床使用时参考.方法:在胸骨上确定24个穿刺点(胸骨柄、胸骨角各3个穿刺点,胸骨体为18个穿刺点),用骨穿针、测力计及游标卡尺等在60具尸体上进行该项研究结果:胸骨柄的测试压为8.30±0.24kg(3.0... 选择胸骨最佳穿刺部位,供临床使用时参考.方法:在胸骨上确定24个穿刺点(胸骨柄、胸骨角各3个穿刺点,胸骨体为18个穿刺点),用骨穿针、测力计及游标卡尺等在60具尸体上进行该项研究结果:胸骨柄的测试压为8.30±0.24kg(3.02~14.10),胸骨柄的穿刺深度为21.36±0.19mm(4.73~30.40)胸骨角的测试压为8.83±0.32kg(3.57~13.40),胸骨角的穿刺深度为21.38±0.08mm(11.53~30.57);胸骨体的平均测试压为7.57±0.66kg(2.00~15.13),胸骨体的平均穿刺深度为19.54±0.57mm(3.00~31.32)结论:从购骨各穿刺点的压力大小及胸骨后方的毗邻关系等进行全面考虑,位于第3、4胸肋关节之间水平胸骨正中处为最佳穿刺部位,其次为胸骨角正中上、下各1.0~1.5c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穿刺 胸骨柄 胸骨角 胸骨体 血液病诊断 骨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ss手术与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对漏斗胸治疗效果比较
17
作者 李新亚 刘以尧 +4 位作者 高峰 王刚 杨晓松 田聪 吴克松 《淮海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比较Nuss手术与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治疗漏斗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2年8月分别行Nuss手术及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漏斗胸患者30例资料,比较术中及术后相关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患者手术时... 目的比较Nuss手术与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治疗漏斗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2年8月分别行Nuss手术及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漏斗胸患者30例资料,比较术中及术后相关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效果评分均明显优于行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患者。结论 Nuss手术可以良好矫正漏斗胸畸形,其效果优于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NUSS手术 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nagement of mediastinal infections after open—heart surgery in 18 cases
18
作者 张载高 刘欲团 +2 位作者 肖颖彬 史鉴运 褚衍林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2年第1期73-76,共4页
Two methods were employed in the management of 18 patients with mediastinal infec-tions after open-heart surgery in a 10-year-period from 1980 to 1989.The first 3 cases weretreated with local debridement and drainage ... Two methods were employed in the management of 18 patients with mediastinal infec-tions after open-heart surgery in a 10-year-period from 1980 to 1989.The first 3 cases weretreated with local debridement and drainage of the involved areas.Of them,1 was cured and 2 de-veloped chronic osteomyelitis of the sternum with an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of 91 d.The other 15cases were treated with radical debridement and closed retrosternal irrigation of antibiotic solutions.Fourteen out of the 15 cases were successfully cured with an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of 15d and 1case suffered from a recurrence of infection.No hospital mortality occurred in this series and 2 latedeaths were not related to mediastinal infections.It is believed by the authors that radicaldebridement in association with retrosternal irrigation is a far much better method than localdebridement combined with drainage in the management of mediastinal infections afteropen-heart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ASTINITIS HEART DISEASES sternum retrostemal INFECTION MEDIAN stemotomy hum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岁幼儿胸骨长与身长关系的研究
19
作者 刘建国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1-84,共4页
本文报告了湘西吉首地区1159名3~6岁幼儿(男640,女519)的身长和胸骨长的均值,身长与胸骨长的比值,身长胸骨长指数;对胸骨长与身长两者之间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并提出了由胸骨长推算身长的回归方程.
关键词 胸骨 回归方程 儿童 发育 身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rnal Insufficiency Fractures of Post-menopausal Women: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7 Cases
20
作者 Zhe-yuan Huang Bi-long Yi Hao-yuan Liu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01-105,共5页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ernal insufficiency fractures(SIFs) of post-menopausal women.Methods Findings on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associated diseases,and imaging of ...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ernal insufficiency fractures(SIFs) of post-menopausal women.Methods Findings on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associated diseases,and imaging of SIFs in 17 postmenopausal wome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between February 1999 and January 2009 were reported.Results Twelve patients complained of severe pain in their anterior chest.Other symptoms included cough(5 cases),dyspnoea(3 cases),breathlessness(3 cases),and wheeze(2 cases).Four patients had no discomfort.The sternums of 11 cases were tender to palpation.Seventeen patients had osteoporosis.Other associated diseases w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7 cases),rheumatoid arthritis(3 cases),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1 case),asthma(1 case),and thoracic vertebral fracture(13 cases).Nine patients had received glucocorticoid treatment.The fractures were located in the body of the sternum in 15 patients,in the manubrium in 1 patient,and in the manubriosternal junction in 1 patient.Displaced fracture was present in 13 cases.Lateral radiography of the sternum showed a fracture line in 14 patients.In the remaining 3 cases,other imaging examinations such as bone scan,computed tomography 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emonstrated the presence of a fracture.Conclusions Osteoporosis,glucocorticoid therapy,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nd rheumatoid arthritis might be risk factors for SIFs.SIF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hest p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rnum insufficiency fracture POST-MENOPAUSE OSTEOPORO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