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本位的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本土化的一种重要途径 被引量:32
1
作者 詹泽慧 李彦刚 高瑞翔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5-104,共10页
文化本位的跨学科学习立足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我国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育人需求,是对本土化STEAM教育在文化意义层面的进一步发展。该文首先从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方法创新三方面阐述了文化本位的跨学科学习的内涵,然后结... 文化本位的跨学科学习立足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我国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育人需求,是对本土化STEAM教育在文化意义层面的进一步发展。该文首先从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方法创新三方面阐述了文化本位的跨学科学习的内涵,然后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从分学科的文化融入、文理科内部跨学科的文化融入、文理交叉的跨学科的文化融入逐步深入地分析了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思路,再介绍了相关课程与广域课程两种文化本位的跨学科学习模式,最后就其中典型的广域课程模式的开发设计路径提出了金字塔模型及其应用的实例和相关保障措施,以期明晰STEAM教育本土化的方向,奠定文化本位的跨学科学习的理论基础,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本位 跨学科学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steam教育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生涯教育课程本土化、校本化改革与实践
2
作者 杨岩 卢宏业 董莹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138-142,共5页
伴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从注重技能培养转向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及职业发展,高职院校生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职院校生涯教育的本土化与校本化是实现教育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的重要路径。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生涯教育理论缺少本土... 伴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从注重技能培养转向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及职业发展,高职院校生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职院校生涯教育的本土化与校本化是实现教育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的重要路径。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生涯教育理论缺少本土化、内容缺少校本化等问题,探讨本土化、校本化课程改革与实践路径,通过融入本土文化、对接地方产业、结合学校特色等方式,构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生涯教育体系,旨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为其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本土化 校本化 生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西方冲击到本土化建构--教育交流史视野下的金陵大学电化教育
3
作者 李斌 刘超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128,共8页
研究旨在从教育交流史的视角审视金陵大学电化教育的发展逻辑和规律。鸦片战争之后,先进媒体教育应用和大学社会服务理念作为西方先进器物进入国人视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陈裕光和魏学仁等本土校长和院系领导的倡导下,金陵大学在... 研究旨在从教育交流史的视角审视金陵大学电化教育的发展逻辑和规律。鸦片战争之后,先进媒体教育应用和大学社会服务理念作为西方先进器物进入国人视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陈裕光和魏学仁等本土校长和院系领导的倡导下,金陵大学在文化沟通、社会服务及科学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重视校内电化教育技术媒体资源的汇聚,并加强与学界、工商业界的联系。全面抗战爆发后,金陵大学在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及专业期刊建设方面逐步成型,并逐步加强社会服务力度和与政府的深层互动。从全球史的视野观察,金陵大学推动电化教育是工业和教育全球化的产物,带有偏向农民教育的国情特点。金陵大学电化教育发展主题从单纯重视“器”的引入,到“管、产、学、研”的整体性本土化,但其整体而言过于重视媒体技术使用,忽视了背后的人文和社会价值,因此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冲击 本土化建构 金陵大学 电化教育 电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样的赫尔巴特:外来教育思想在晚清民国本土化的一个典型样本
4
作者 林慧清 黄明喜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11,共14页
自教育界“新宠”至教育界“陈迹”,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在晚清民国历经由本相至变相的传衍,定下其后百余年的接受基调。晚清时期(1901—1911年)的教育改革以日为师,学界以译编为先导,经日本引入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并将五段教授法奉为圭臬... 自教育界“新宠”至教育界“陈迹”,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在晚清民国历经由本相至变相的传衍,定下其后百余年的接受基调。晚清时期(1901—1911年)的教育改革以日为师,学界以译编为先导,经日本引入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并将五段教授法奉为圭臬。但因接受过程存在诸多失真与误用问题,致使在日已呈朦胧之态的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愈加迷蒙。步入民国初期(1912—1918年),伴随新旧教育理念碰撞,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进入深层次调和更新阶段,出现接受的准确与偏误并存的矛盾现象。民国中后期(1919—1949年)在提倡新教育的“五四”主潮下,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接受热情急遽回落,引发贬斥与辩驳、批评与实践之争,使得“在场”与“退场”的情形不断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巴特 教育思想 本土化 五段教授法 晚清民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STEM教育的本土化建构:内涵、价值及实践探索 被引量:29
5
作者 杨明全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5,53,共8页
STEM教育很早就被引入国内并成为我国科技与工程教育的重要教育理念和方式。但是作为一个“舶来品”,在我国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中,STEM教育必须进行本土化建构,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内涵上,在我国中小学教育领... STEM教育很早就被引入国内并成为我国科技与工程教育的重要教育理念和方式。但是作为一个“舶来品”,在我国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中,STEM教育必须进行本土化建构,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内涵上,在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STEM教育”这个术语有着多种既相互关联又兼具不同指向的多元内涵:它既是一个研究领域、一种育人理念,又是一种课程形态、一种教学方式。价值上,我国STEM教育有着自己的教育实践土壤,必须通过本土化改造,突出育人方式变革,聚焦核心素养发展,培植现代化的教育生态,才能发挥其育人价值,真正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表征。虽然STEM教育自21世纪初被引入后日趋与我国教育改革实践相融合,但当前仍然面临教学方式固化、教育目标不清、教师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在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和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大背景下,唯有将STEM教育研究及其本土化改造与创新融入我国教育改革的内在构成之中,才能使其在我国发挥持久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本土化 教育内涵 育人价值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本土化之路——教育学科的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段道焕 李盛兵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116,共10页
在外部环境刺激和内部高层管理人员的共同推动下,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开启了本土化之路,其教育学科的本土化则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中西”关系进行的。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教会大学的教育学科实现了从满足传教需求到适应中国社会需求的转变;... 在外部环境刺激和内部高层管理人员的共同推动下,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开启了本土化之路,其教育学科的本土化则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中西”关系进行的。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教会大学的教育学科实现了从满足传教需求到适应中国社会需求的转变;在通识课程上,教会大学教育学科的本土化表现为从“西体中用”到“扬中抑西”的过程;在专业课程上,教育学科从最初的“照搬西方”逐渐转向“西学中用”,旨在运用西方教育学理论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然而,教会大学教育学科的本土化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貌合神离,二是三民主义教育与基督教教育的理论纠葛与执行偏差,三是世界主义和国家主义的摇摆。近代中国教会大学教育学科的本土化历程凸显了摆脱西方路径依赖、扎根本土办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也为我们构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历史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会大学 本土化 教育 课程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主要通用语言教育本土化进程、路径与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程涛 王正青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3,共15页
世界主要通用语言教育是21世纪世界语言生活中的重要命题,同时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命题。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世界主要通用语言教育的先行者逐渐走上了本土化的发展道路,在“殖民主义”“民族解放”... 世界主要通用语言教育是21世纪世界语言生活中的重要命题,同时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命题。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世界主要通用语言教育的先行者逐渐走上了本土化的发展道路,在“殖民主义”“民族解放”“冷战和全球化”“文明交流互鉴”四个历史时期中,致力于政策创新、机构建设、模式变革、师资培养和资源开发。借鉴世界主要通用语言教育发展经验,未来的国际中文教育需要以理念更新、机构转型、方式创新、服务升级和保障跟进为抓手,实现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主要通用语言 本土化 国际中文教育 孔子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商学院教育与本土化研究述评 被引量:1
8
作者 吕力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7-85,共9页
从领导力、创业技能和管理决策能力三个角度阐释商学院教育的有效性;归纳国外商学院的主要教学模式;分析国外商学院理论与实践脱节、道德伦理缺失的现状,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策略;最后讨论商学院教育本土化的可行性途径。
关键词 商学院教育 有效性 教学模式 商业伦理教育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审视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0-25,共6页
当前职业教育国际化仍存在战略思维和宏观设计不足、本土化人才培养专业不均衡、培养内容比较单一以及中国特色不突出和国际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仍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此,应以制度建设为支撑,坚持全程贯穿、全域协同... 当前职业教育国际化仍存在战略思维和宏观设计不足、本土化人才培养专业不均衡、培养内容比较单一以及中国特色不突出和国际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仍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此,应以制度建设为支撑,坚持全程贯穿、全域协同,推动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长效化;以校企协同为核心,坚持立足当地、服务产业,增强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以资源建设为重点,坚持标准先行、引建并举,提高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认可度,开辟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赛道,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本土化 职业教育 海外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AM教育助力“双减”政策落地的现实困境与可为路径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乃庆 沈光辉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50,共8页
STEAM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也是助力“双减”政策落地的重要抓手。STEAM教育具有情境性、实践性、项目式、过程性、跨学科性等特征,为“双减”政策的落地提供了可能。STEAM教育助力“双减”政策落地面临课后服务质量无法保... STEAM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也是助力“双减”政策落地的重要抓手。STEAM教育具有情境性、实践性、项目式、过程性、跨学科性等特征,为“双减”政策的落地提供了可能。STEAM教育助力“双减”政策落地面临课后服务质量无法保障,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效果不佳,STEAM教师胜任力不足,STEAM教育存在区域、城乡、校际差异等困境。STEAM教育助力我国“双减”政策落地可从强化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拓展课后服务内容;以项目式学习为抓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注重STEAM教师培养,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注重特色发展,以数字化转型推进STEAM教育均衡发展四个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steam教育 跨学科实践 数字化转型 减负提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化信念:我国教育理论本土化之前提性动因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姗姗 于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4-191,共8页
在教育日渐全球化与国际化的今天,教育理论本土化不仅是中国教育学发展的重要命脉,更是几代教育研究者所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中国的教育学在国际教育研究中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摆脱尴尬的失语地位、打破跟随他人进行研究的被动局面。... 在教育日渐全球化与国际化的今天,教育理论本土化不仅是中国教育学发展的重要命脉,更是几代教育研究者所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中国的教育学在国际教育研究中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摆脱尴尬的失语地位、打破跟随他人进行研究的被动局面。究其原因这固然与教育学自身根基的薄弱不无关系,但如何打破教育学发展的种种?格,解决教育理论发展的现实困境,把本土化提升为教育理论本土化的一种信念希望能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化 信念 教育理论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识教育的内涵及其本土化实践路径探析 被引量:46
12
作者 钟秉林 王新凤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共7页
一流本科教育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通识教育是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借鉴欧美、回归传统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本土化的通识教育实践路径,但仍需要澄清观念误区,明确通识教育内涵,... 一流本科教育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通识教育是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借鉴欧美、回归传统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本土化的通识教育实践路径,但仍需要澄清观念误区,明确通识教育内涵,加强顶层设计和综合改革,重视实施效果评估,加强本土文化认同,构建富有中国特色、高校个性的通识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本土化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策略研究——基于中美教育文化差异比较的视角 被引量:256
13
作者 杨晓宏 党建宁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1-110,共10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美国的出现和成功施行有其特定的教育文化背景,鉴于中美两国教育文化的差异,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研究是一个紧迫而又艰巨的课题。该文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本土化策略为研究目标,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了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美国的出现和成功施行有其特定的教育文化背景,鉴于中美两国教育文化的差异,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研究是一个紧迫而又艰巨的课题。该文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本土化策略为研究目标,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缘起发展、定义特征和本质内涵;通过比较研究,梳理了中美两国教育文化差异的内在脉络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美国成功施行的内部驱动和外部动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实施翻转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路径,并从意识观念、实践操作和模式创新三个维度构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本土化策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中美教育文化差异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化的特殊教育研究——朴永馨教授学术思想探微 被引量:13
14
作者 肖非 刘全礼 钱志亮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3-10,共8页
改革开放后,朴永馨教授对中国特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他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的特殊儿童观和特殊教育观影响了一大批特殊教育工作者;另一方面,他亲临特殊教育第一线,从事特殊教育的科学研究,指导特殊教育学校的建... 改革开放后,朴永馨教授对中国特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他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的特殊儿童观和特殊教育观影响了一大批特殊教育工作者;另一方面,他亲临特殊教育第一线,从事特殊教育的科学研究,指导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和改革,为中国特殊教育事业尽心尽力、鞠躬尽瘁。尤其是在对特殊教育对象的科学解释、对特殊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对特殊教育的学科建设这三个方面,朴永馨教授做出的贡献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朴永馨 特殊教育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重要途径 被引量:23
15
作者 卢锋 张舒予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6,共6页
当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着忽视对中国媒介政策与文化的分析、忽视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传统、对家庭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重视不足等问题。在学校媒介素养教育全面推进不顺利的情况下,家庭教育以其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发挥的重要作... 当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着忽视对中国媒介政策与文化的分析、忽视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传统、对家庭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重视不足等问题。在学校媒介素养教育全面推进不顺利的情况下,家庭教育以其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中国具有的特殊地位,有可能成为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重要途径。开展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实践,要注意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基础,以提升家长媒介素养为中心,以培养良好的媒介接触习惯为主线,以培养分析和评价能力为核心,以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素养教育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学“中国化”、“本土化”和“中国特色”的价值取向辨析 被引量:24
16
作者 张忠华 贡勋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6-53,共8页
教育学"中国化"、"本土化"与中国(特色)教育学是百年中国教育学研究与发展中的三个关键词。教育学中国化是对"进口教育学"的不满而反思的结果,其价值导向是"由外而内"。教育学本土化是在全球... 教育学"中国化"、"本土化"与中国(特色)教育学是百年中国教育学研究与发展中的三个关键词。教育学中国化是对"进口教育学"的不满而反思的结果,其价值导向是"由外而内"。教育学本土化是在全球化、国际化背景下产生的一个概念,其价值导向既包括"由外而内",亦包括"由内而外"。教育学本土化就其实质而言是立足中国本土,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并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教育学。中国(特色)教育学是建立在中国教育历史传统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教育实际,用先进教育理念与方法,建构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教育学,它是共性与特性的有机结合,其价值取向立足"由内而外""本土创生",亦即教育学本土化的实质拓展。确立"由内而外"的本体价值追求,做到研究理论、研究历史、研究现实与批判借鉴研究的有机结合,在实验中积聚经验并进行方法综合创新是创生中国(特色)教育学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中国化 本土化 中国(特色)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寻求一个本土化的概念框架 被引量:21
17
作者 金帷 温剑波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112,共5页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诸多定义间存在定义区域、路径及层面三重主要差异,这相应构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框架的三个重要维度:动因与目标维度、活动与过程维度及参与者主体维度。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可理解为高等院校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和...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诸多定义间存在定义区域、路径及层面三重主要差异,这相应构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框架的三个重要维度:动因与目标维度、活动与过程维度及参与者主体维度。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可理解为高等院校为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声誉,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采取核心—系统的策略模式,将国际化维度融入高等院校教学、科研与管理中的系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概念框架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化:国际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高等教育信息化国际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6
18
作者 郭文革 希建华 《开放教育研究》 2002年第3期13-16,共4页
为贯彻落实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我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迄今国家已先后批准了67所高校进行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从整体上说,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起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未来的走势。出... 为贯彻落实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我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迄今国家已先后批准了67所高校进行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从整体上说,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起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未来的走势。出于这一动因,北京大学组织并主办了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为起步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提供了国际经验,及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受到了教育部高教司领导的充分肯定。本文的刊出,也意在为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良好起步推波助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化 高等教育 信息化 现状 发展趋势 综述 世界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许克毅 郭艳利 王青梅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9,共5页
回顾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递演嬗变,指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发展中存在的误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构建新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理念,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寻求切合实际的目标,以创新为主题,确立规范的价值... 回顾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递演嬗变,指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发展中存在的误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构建新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理念,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寻求切合实际的目标,以创新为主题,确立规范的价值与评估标准,合理定位,在实践中选择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国际化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全球化、本土化与本土生长——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观照 被引量:113
20
作者 项贤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2-41,共10页
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是比较教育学研究中的一对观念上的基本矛盾 ,在全球化的后殖民时代背景下 ,这对矛盾又有新的表现。本土化无法成为弱势文化有效的解殖出路 ,在“和”的模式中寻求多元发展 。
关键词 教育 比较教育 全球化 本土化 民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