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及其蛋白抑制剂在狼疮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
作者 杨荟 徐安平 +1 位作者 吕军 刘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1-825,共5页
目的探讨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及其蛋白抑制剂(PIAS3)在MRL/lpr狼疮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方法以18周龄雌性MRL/lpr小鼠作为狼疮肾炎组,相同周龄的BALB/C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取两组小鼠肾组织,应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ST... 目的探讨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及其蛋白抑制剂(PIAS3)在MRL/lpr狼疮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方法以18周龄雌性MRL/lpr小鼠作为狼疮肾炎组,相同周龄的BALB/C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取两组小鼠肾组织,应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STAT3和PIAS3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磷酸化STAT3(p-STAT3)和STAT3的蛋白表达,同时检测小鼠实验室指标以及肾脏组织病理的表现。结果 MRL/lpr小鼠尿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均高于BALB/C小鼠(P<0.05)。MRL/lpr小鼠肾脏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而BALB/C小鼠肾小球、肾小管无异常。MRL/lpr小鼠肾组织STAT3 mRNA和p-STAT3蛋白的表达均较BALB/C小鼠升高(P<0.05),其PIAS3mRNA表达则较BALB/C小鼠明显降低(P<0.01),而两组小鼠STAT3总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差别。结论 MRL/lpr小鼠肾组织STAT3 mRNA和p-STAT3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而其PIAS3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3转录因子 活化stat的蛋白抑制 信号传导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狼疮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N算法和分子模拟设计新的STAT3抑制剂
2
作者 薛义宽 王禹翔 +1 位作者 王佩 陆卫忠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32-1741,共10页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STAT3)在多种癌干细胞中存在异常表达,其与细胞的癌变具有强相关性。因此,设计和研究新的STAT3抑制剂是攻克癌症的重要且有效策略。本文基于循环神经网络...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STAT3)在多种癌干细胞中存在异常表达,其与细胞的癌变具有强相关性。因此,设计和研究新的STAT3抑制剂是攻克癌症的重要且有效策略。本文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算法,提出一种全新STAT3抑制剂的设计方法,并且通过分子模拟研究对该方法进行效果评价。本文的研究路线如下:使用RNN算法构建STAT3抑制剂生成模型,使其能生成全新抑制剂;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STAT3抑制剂的分子分类预测模型;对分类为STAT3抑制剂的分子进行基于分子对接的层级虚拟筛选,选出最终在高精度筛选(extra precision,XP)中得分最高的3个分子作为潜在抑制剂进行下一步研究;对潜在抑制剂进行结合自由能计算以及吸收、分配、代谢、排泄和毒性(absorption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excretion toxicity,ADMET)的预测并在后续利用独立梯度模型(independent gradient model,IGM)分析,进一步探究其成药性。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生成出有良好成药性的全新STAT3潜在抑制剂,为后续STAT3药物研发提供经验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 循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非多肽类小分子抑制剂
3
作者 孙金铃 邓骏杰 陈颖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6-285,共10页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蛋白家族共有7位成员(STAT1、STAT2、STAT3、STAT4、STAT5a、STAT5b和STAT6),它们在细胞中发挥着信号转导和转录因子的双重作用。其中,STAT3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炎症反应,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多种病理...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蛋白家族共有7位成员(STAT1、STAT2、STAT3、STAT4、STAT5a、STAT5b和STAT6),它们在细胞中发挥着信号转导和转录因子的双重作用。其中,STAT3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炎症反应,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STAT3的持续异常激活与肿瘤的生长与转移密切相关。抑制STAT3的过度激活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靶向STAT3的抑制剂主要分成2类:多肽类和拟肽类,非多肽类小分子抑制剂。大部分用于肿瘤防治的STAT3抑制剂都是非多肽类小分子抑制剂。文章针对目前已报道的STAT3非多肽类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小分子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STAT3的核酸类抑制剂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赵美 姜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0-234,共5页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是STATs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其在多种肿瘤细胞中持续激活并过度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等密切相关,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热点靶分子之一。目...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是STATs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其在多种肿瘤细胞中持续激活并过度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等密切相关,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热点靶分子之一。目前已发现的针对STAT3的抑制剂主要有核酸类抑制剂、蛋白类抑制剂以及小分子化合物抑制剂等,其中靶向STAT3核酸类抑制剂根据其作用方式可分为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N)、诱饵寡核苷酸(decoy oligonucleotide,Decoy ON)、G-四联体寡聚脱氧核苷酸(G-quartet oligodeoxynucleotides,GQ-ODN)和显性负性质粒(dominant-negative plasmids)等5种。这些核酸类抑制剂能够在DNA或RNA水平上,通过多种方式影响STAT3活性,抑制其下游信号分子的表达,发挥抗肿瘤的活性。此类抑制剂具有作用位点明确、特异性强以及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已成为分子靶向治疗肿瘤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 肿瘤 核酸 抑制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490抑制STAT3信号通路活性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巩膜重塑的调控 被引量:5
5
作者 朱子诚 吴章友 +1 位作者 温跃春 柯根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3-499,共7页
背景近年来研究发现,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转导通路在近视形成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AG490是JAK的一种特异抑制剂,因此可抑制JAK2/STAT信号转导,但AG490是否能抑制或延缓近视的进展尚不清楚。目的探讨玻璃体... 背景近年来研究发现,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转导通路在近视形成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AG490是JAK的一种特异抑制剂,因此可抑制JAK2/STAT信号转导,但AG490是否能抑制或延缓近视的进展尚不清楚。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酪氨酸激酶选择性抑制剂AG490后STAT3信号通路的活性及其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FDM)过程中巩膜重塑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PBS对照组和AG490治疗组,其中模型对照组、PBS对照组和AG490治疗组均用半透明眼罩遮盖右眼4周以制备FDM模型,自遮盖当天向PBS对照组和AG490治疗组豚鼠实验眼玻璃体腔分别注射PBS或AG490各5μl,每2天注射1次,至遮盖结束。分别于实验前及实验后4周检测各组豚鼠双眼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实验4周时摘取实验眼眼球制备巩膜组织切片,采用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实验眼巩膜的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PCR(RT-PCR)技术检测各组实验眼巩膜组织中STAT3、p-STAT3、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PBS对照组和AG490治疗组豚鼠实验眼的近视屈光度增加,眼轴明显增长,AG490治疗组眼轴长度分别短于模型对照组和PBS对照组,4个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屈光度:F=89.063,P=0.000;眼轴长度:F=96.145,P=0.000)。正常对照组豚鼠巩膜组织中STAT3、MMP-2、p-STAT3表达极微弱,AG490治疗组巩膜组织中STAT3、p-STAT3、MMP.2相对表达量(A值)分别为0.064±0.016、0.019±0.002和0.155±0.052,分别低于模型对照组的0.129±0.008、0.071±0.021、0.425±0.004和PBS对照组的0.130±0.004、0.069±0.002、0.421±0.0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TAT3:t=4.641,9.364,均P〈0.01;p-STAT3:t=4.638、4.488,均P〈0.05;MMP-2:t=9.123、9.029,均P〈0.05),AG490治疗组的表达仍高于正常对照组(t=2.674、2.251、2.682,均P〈0.05)。AG490治疗组巩膜组织STAT3mRNA和MMP-2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95±0.032和0.569±0.019,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的0.547±0.015和0.782+0.051以及PBS对照组的0.544±0.015和0.779±0.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TAT3mRNA:t=10.115、11.703,均P〈0.01;MMP-2mRNA:t=9.218、9.494,均P〈0.01),但与正常对照组STAT3mRNA水平比较仍有明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76、3.565,均P〈0.05)。结论AG490可一定程度上阻断FDM眼巩膜组织中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进而调控其下游靶基因MMP-2的转录和表达,减缓FDM眼巩膜的重塑过程,从而一定程度上抑制轴性近视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预防和控制 巩膜 眼/生长和发育 形觉剥夺 Janus激酶2/拮抗剂和抑制 stat3转录因子/拮抗剂和抑制剂 信号转导/药物作用 动物模型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与环烷烃并噻吩类衍生物抑制剂的分子对接
6
作者 高鸿雁 史丽颖 +2 位作者 宋昱 曹洪玉 于大永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37,共6页
为了探究2-氨基-3-氰基噻吩衍生物类小分子对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抑制作用机理,选取52个新型的2-氨基-3-氰基噻吩衍生物类小分子为靶向抑制剂,基于分子对接技术,分析STAT3靶向抑制剂与STAT3的SH2结构域的相互作用模式.结... 为了探究2-氨基-3-氰基噻吩衍生物类小分子对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抑制作用机理,选取52个新型的2-氨基-3-氰基噻吩衍生物类小分子为靶向抑制剂,基于分子对接技术,分析STAT3靶向抑制剂与STAT3的SH2结构域的相互作用模式.结果表明:2-氨基-3-氰基噻吩衍生物类抑制剂与STAT3有良好的亲和力,主要作用方式为氢键、疏水、π-cation、静电以及极性作用.对配体-受体相互作用氨基酸残基进行分析,发现了8个关键氨基酸:Lys591、Arg609、Ser611、Glu612、Ser613、Val637、Glu638、Pro639.与STAT3晶体结构中的原配体相比,小分子52#虽然能较好地进入蛋白表面的活性空腔,但受分子大小与形状的影响,未能深入活性口袋中的侧面空腔.因此在未来设计STAT3相关药物时,增加分子大小使小分子形成“桥梁”状结构可能会提升STAT3抑制剂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 2-氨基-3-氰基噻吩衍生物 抑制 分子对接 作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小分子抑制剂HJC0152抑制人头颈部鳞癌细胞株侵袭迁移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召卿 王宇 +4 位作者 乔宇 武传强 赵明慧 孙姗姗 张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841-845,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3)抑制剂HJC0152对人头颈部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细胞株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为... 目的:探讨新型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3)抑制剂HJC0152对人头颈部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细胞株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为二甲基亚砜(DMSO)组和HJC0152组。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总蛋白中STAT3、p-STAT3 Tyr705/Ser727、MMP-2/9、N/E-cadherin、TWIST1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及核浆蛋白中的STAT3和p-STAT3 Tyr705/Ser727蛋白表达水平;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免疫荧光实验观察N/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结果:HJC0152组细胞总蛋白和核浆蛋白p-STAT3 Tyr705表达水平均受到显著抑制,而STAT3、p-STAT3 Ser727未见明显变化;总蛋白MMP-2/9、N-cadherin、TWIST1和vimentin表达水平降低,E-cadherin水平升高。HJC0152组细胞向划痕中央移动的距离明显短于DMSO组,通过Transwell小室聚碳酸酯膜的细胞较DMSO组也显著减少。结论:HJC0152可有效抑制头颈鳞癌细胞STAT3 Tyr705的磷酸化,阻碍其发挥转录因子的作用,抑制其下游基因表达,从而干预HNSCC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抑制 人头颈部鳞癌 肿瘤浸润 上皮-间质转化 stat3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HFL-I细胞Ⅲ型胶原、STAT3和PIAS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夏武 杨宇平 +2 位作者 陈永凤 程娜 刘巨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4-1119,共6页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I)中Ⅲ型胶原(collagenⅢ)、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和活化STAT3蛋白抑制剂(PIAS3)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FL-I细胞,5μg/L TGF-β1诱导...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I)中Ⅲ型胶原(collagenⅢ)、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和活化STAT3蛋白抑制剂(PIAS3)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FL-I细胞,5μg/L TGF-β1诱导0 h、6 h、12 h、24 h、48 h和72 h后,RT-PCR法检测colla-genⅢ、STAT3和PIAS3 mRNA表达,诱导0 d、1 d、3 d和5 d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不同浓度维甲酸干预,24 h后用RT-PCR法检测collagenⅢ、STAT3和PIAS3 mRNA表达,3 d后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结果:TGF-β1诱导后,HFL-I细胞中collagenⅢ和STAT3 mRNA表达明显上调,PIAS3 mRNA表达明显下调,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各浓度ATRA都下调TGF-β1诱导的HFL-I细胞中collagenⅢ、STAT3 mRNA和STAT3、p-STAT3蛋白的表达,上调PIAS3 mR-NA表达(P<0.05)。结论:ATRA可通过抑制TGF-β1诱导的HFL-I细胞collagenⅢ和STAT3表达、上调PIAS3表达而起到抗肺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全反式维甲酸 胶原Ⅲ型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 活化stat3蛋白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Th17细胞与干燥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江 赵雪妍 方伟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0-428,共9页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是一种细胞内信号转导因子,在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和免疫应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的异常活化与多种自身...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是一种细胞内信号转导因子,在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和免疫应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的异常活化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STAT3通过诱导Th17细胞过度增殖、异常分化并影响淋巴细胞浸润外分泌腺等机制参与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的疾病进展,因此阻断STAT3信号转导通路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潜在药物治疗靶点。本文综述了STAT3通过调节Th17细胞参与干燥综合征发病及进展的研究,并聚焦于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该靶点在干燥综合征的治疗药物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辅助性T细胞17 自身免疫性疾病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C3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在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10
作者 林秋梅 王冬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9-229,共11页
补体系统在识别和消除病原体、清除生理碎片、协调免疫反应以及稳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炎症反应的一种早期预警信号,异常的补体活动是病理性疼痛发病的重要诱因。补体成分3(complement 3,C3)是病理性疼痛诱发过程中补体系统激活的... 补体系统在识别和消除病原体、清除生理碎片、协调免疫反应以及稳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炎症反应的一种早期预警信号,异常的补体活动是病理性疼痛发病的重要诱因。补体成分3(complement 3,C3)是病理性疼痛诱发过程中补体系统激活的重要指标。实验及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多种病理性疼痛中周围与中枢神经C3异常升高,通过结合特异性C3受体直接或间接通过补体信号调控神经元对神经病变的反应。C3可以通过在神经元质膜上表达的特异性补体受体直接调节神经元的生命和死亡的各个方面,也可以通过募集胶质细胞和免疫细胞经各种机制将补体信号传递给神经元间接调节,补体信号指导神经元对组织损伤、神经创伤和神经病变的反应。本文主要对C3在病理性疼痛涉及的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的机制进行综述,探讨C3成为镇痛靶点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3 病理性疼痛 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转录因子-ΚB 补体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古抑菌素A下调STAT3增强卵巢癌细胞顺铂化疗敏感性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轶 李雄 +4 位作者 蒋桂英 魏睿 吴鹏 奚玲 罗丹枫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3-257,共5页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在体外对卵巢癌顺铂(CDDP)耐药细胞C13 *增殖的抑制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200 nmol/L TSA和20 μmol/L CDDP分别单独和联合作用于人卵巢癌细胞铂耐药细胞株C13 *及其母本细胞OV2008,MTT...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在体外对卵巢癌顺铂(CDDP)耐药细胞C13 *增殖的抑制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200 nmol/L TSA和20 μmol/L CDDP分别单独和联合作用于人卵巢癌细胞铂耐药细胞株C13 *及其母本细胞OV2008,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并计算存活率,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olt检测上述药物作用时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olt检测C13 *及OV2008中STAT3的表达水平,siRNA下调STAT3表达后,流式细胞术检测CDDP作用时C13 *细胞的凋亡率改变。结果 MTT结果显示经TSA、CDDP或联合处理48、72 h后,与TSA和CDDP组比较,联合组能够显著抑制C13 *细胞的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TSA和CDDP联合作用时,对C13 *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显著增强;铂耐药细胞C13 *中STAT3的表达水平要显著高于其母本细胞OV2008,下调STAT3的表达水平,可显著增强CDDP诱导的C13 *细胞的凋亡。结论 TSA可通过下调铂耐药细胞C13 *中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发挥对顺铂化疗的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 顺铂 化疗耐药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在骨肉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钟彬龙 邵增务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8-403,共6页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源性恶性肿瘤,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目前临床治疗效果仍不理想。信号转导和活化转录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是细胞内信号转导的重要分子之一,参与增殖、凋亡、迁移...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源性恶性肿瘤,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目前临床治疗效果仍不理想。信号转导和活化转录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是细胞内信号转导的重要分子之一,参与增殖、凋亡、迁移、新生血管形成等一系列细胞生物行为。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STAT3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是治疗骨肉瘤的一个潜在靶标,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STAT3表达在骨肉瘤诊断、预后预测中的作用,以及STAT3对骨肉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调控作用,总结了STAT3抑制剂在骨肉瘤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为日后对STAT3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和活化转录因子3 骨肉瘤 stat3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对牦牛乳腺上皮细胞中SOCS3和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催乳素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宝霞 杨玉莹 +2 位作者 张勤文 魏青 荆海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0-367,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了解瘦素(LEP)对牦牛乳腺上皮细胞(YMEC)中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和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蛋白表达的作用特点及催乳素(PRL)对LEP功能发挥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以牦牛乳腺上皮细胞为载体,以添加和不添... [目的]本文旨在了解瘦素(LEP)对牦牛乳腺上皮细胞(YMEC)中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和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蛋白表达的作用特点及催乳素(PRL)对LEP功能发挥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以牦牛乳腺上皮细胞为载体,以添加和不添加催乳素(500 ng·mL^(-1))为前提,用不同剂量瘦素(0、50、100、200、400、800 ng·mL^(-1))作用YMEC 48 h以及添加JAK2/JAK3信号通路阻滞剂AG490作用48 h,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OCS3和STAT3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及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无催乳素时,除50 ng·mL^(-1)瘦素外,其余各剂量均抑制SOCS3蛋白的表达,而各浓度LEP均抑制STAT3蛋白的表达,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高于蛋白表达水平。有催乳素时,SOCS3蛋白除了在100 ng·mL^(-1)LEP下被抑制之外,其余各剂量均有促进作用;800 ng·mL^(-1)LEP对STAT3蛋白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STAT3磷酸化水平除100 ng·mL^(-1)组外,均有所升高。添加AG490之后,SOCS3与STAT3都主要是通过JAK2激活诱导。[结论]高浓度瘦素会抑制SOCS3及STAT3蛋白的表达,瘦素主要通过JAK2/STAT3通路发挥生理功能,而SOCS3是JAK2/STAT3通路的负反馈调节因子;PRL能够缓解高浓度LEP导致的瘦素抵抗作用,并且能促进SOCS3和STAT3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牦牛乳腺上皮细胞 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 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 催乳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Survivin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卫富 李德春 印山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939-943,共5页
目的探讨胆囊癌中STAT3、p-STAT3和Survivin蛋白表达及其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胆囊癌及相应45例癌旁胆囊组织、2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STAT3、p-STAT3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胆囊癌中STAT3、p-STAT3和Survivin蛋白表达及其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胆囊癌及相应45例癌旁胆囊组织、2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STAT3、p-STAT3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45例胆囊癌组织中STAT3、p-STAT3和Survivin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6.7%(30/45)、55.6%(25/45)、64%(29/45),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和慢性胆囊炎组织(P<0.01)。在胆囊癌组织中STAT3、p-STAT3的表达与Survivin表达均呈正相关(r=0.558,0.830;P<0.01)。STAT3、p-STAT3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胆囊癌病理组织分级、Nevin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3年生存率有关(P<0.01)。结论 STAT3、p-STAT3、Survivin参与了胆囊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作为判断胆囊癌转移、预后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stat3转录因子 凋亡抑制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LIFR/STAT3通路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媛 谭丽梅 +2 位作者 张丽蓉 刘嘉文 张丽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6-892,共7页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LIF/LIFR/STAT3)通路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大鼠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21日龄SD雌性大鼠平均分为正常(control)组、...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LIF/LIFR/STAT3)通路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大鼠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21日龄SD雌性大鼠平均分为正常(control)组、模型(model)组、假手术(sham-operation)组及LIF组,每组10只。颈后皮下注射硫酸普拉睾酮钠用于建造PCOS大鼠模型。检测每组大鼠血清中睾酮(T)、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子宫形态及内膜变化;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大鼠子宫内膜中LIF及STAT3的蛋白及mRNA表达,用Mann Whitney-U检验或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PCOS大鼠的整合素avb3、血清T、胰岛素及葡萄糖水平明显升高(P=0.000,P=0.000,P=0.000,P=0.001),补充外源性LIF可明显降低PCOS大鼠的整合素avb3、血清T、葡萄糖及胰岛素水平(P=0.000,P=0.002,P=0.003,P=0.007)。HE结果显示,外源性LIF可改善PCOS大鼠的宫腔及腺体形态,并可增加大鼠子宫腺体及腺腔的等效直径(P=0.000,P=0.000)和面积(P=0.000,P=0.000)、腺间质面积比(P=0.000)及子宫内膜平均厚度(P=0.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及qRT-PCR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中LIF及p-STAT3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与model组比较,LIF组中LIF及p-STAT3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补充LIF可改善PCOS大鼠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其作用机制与LIF/LIFR/STAT3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子宫内膜容受性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原合酶激酶-3在MLL型白血病中的作用
16
作者 王一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4-274,共1页
关键词 糖原合酶激酶-3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白血病 激活转录因子 GSK3 信号通路 L型 特异性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调控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容受性基因表达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红战 陈艳茹 +3 位作者 李琦 唐颖 李博 郑鹏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接受态的子宫内膜对于奶牛胚胎的成功植入至关重要。为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对奶牛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调控机制,试验将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LIF处理组、LIF+STAT3共处理组,研究了LIF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和STAT3信号通... 接受态的子宫内膜对于奶牛胚胎的成功植入至关重要。为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对奶牛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调控机制,试验将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LIF处理组、LIF+STAT3共处理组,研究了LIF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和STAT3信号通路对奶牛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调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容受性相关基因HOXa10、VEGF和炎症相关基因TLR4、NF-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IF处理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容受性相关基因HOXa10、VEGF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炎症相关基因TLR4、NF-κB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LIF+STAT3共处理组的HOXa10、VEGF的表达量与LIF处理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TLR4、NF-κB的表达量与LIF处理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LIF通过激活STAT3信号通路调控子宫内膜上皮细胞HOXa10、VEGF的表达,能够增强子宫内膜的容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容受性 胚胎附植 stat3抑制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