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s prognostic marker for patients of non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SHON Ho Sun HWANG Kyung Kuk +3 位作者 BAE Jang Whan KIM Kyung Ah LEE Jong Yun RYU Keun H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8期2226-2232,共7页
In this work, we analyzed only the patients of the NSTEMI (non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who arrived at the hospital within 12 h after symptoms started. Using NSTEMI follow-up data within, the charac... In this work, we analyzed only the patients of the NSTEMI (non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who arrived at the hospital within 12 h after symptoms started. Using NSTEMI follow-up data with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linical data, the risk factor, and the blood tested in the hospital visit were analyzed for MACE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patients. MACE includes cardiac death, MI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PCI, and CAB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As a result, from the NSTEMI patients which can be followed up for over 12 m, NT-ProBNP (p=0.014) and age (p=0.045) are found to b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MACE. Accordingly, they can be useful for th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for NSTEMI patients as a biomark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NT-PROBNP cardiovascular dise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MI患者PCI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2
作者 吕华胜 拉再依·巴合提 +5 位作者 袁腾 贾红飞 沈好亮 古丽加依娜·扎安 冀伟 陈铀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0-418,共9页
目的构建并验证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模型,以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风险。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接受PCI治疗的2315例STEMI患者,其中306例(13.2%)发生AKI... 目的构建并验证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模型,以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风险。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接受PCI治疗的2315例STEMI患者,其中306例(13.2%)发生AKI。采用LASSO回归对基线变量进行特征筛选,并通过10折交叉验证选择最优λ值,确定与AKI相关的变量。随后,构建了8种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性能。使用SHAP值分析关键变量对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LASSO回归筛选出7个与AKI显著相关的变量,包括年龄、多支病变、术前肌酐、心力衰竭、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在所有模型中,轻量梯度提升机(LGBM)和极限梯度提升(XGB)预测性能最佳,训练集AUC分别为0.899(95%CI:0.877~0.921)和0.893(95%CI:0.868~0.918),验证集AUC分别为0.809(95%CI:0.763~0.856)和0.871(95%CI:0.833~0.909)。SHAP分析显示,白蛋白、年龄、术前肌酐和白细胞计数是AKI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并验证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模型,可有效识别STEMI患者PCI术后AKI风险,为临床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急性肾损伤(AKI)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HMGB1、SAA水平及CAMI-STEMI评分对STEMI患者PCI术后生存状况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亚男 王倩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7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血清淀粉蛋白A(serum amyloid Aprotein,SAA)水平及中国心肌梗死注册登记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China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gistry-ST segmentel...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血清淀粉蛋白A(serum amyloid Aprotein,SAA)水平及中国心肌梗死注册登记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China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gistry-ST segmen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CAMI-STEMI)评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生存状况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PCI的269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6个月内有无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清HMGB1、SAA水平及CAMI-STEMI评分,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三者对PCI术后MACE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患者PCI术后出现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269例患者PCI术后6个月内共有51例(19.0%)出现MACE,包括支架内再发血栓28例,再发心肌梗死10例,恶性心律失常7例,心力衰竭5例,心源性死亡1例。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显著大于预后良好组(P<0.05),术前血白细胞、空腹血糖、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HMGB1、SAA水平、CAMI-STEMI评分、血管梗死位于近段的比率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发病至心肌再灌注时间显著长于预后良好组(P<0.05)。术前血清HMGB1、SAA水平、CAMI-STEMI评分对MACE发生具有中等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786、0.760、0.853),三者联合对STE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更高。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梗死位于血管近段、发病至心肌再灌注时间、术前血清HMGB1、SAA水平、CAMI-STEMI评分均为STEMI患者PCI术后MACE出现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术前血清HMGB1、SAA水平及CAMI-STEMI评分均为STEMI患者PCI术后生存状况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中CAMI-STEMI评分价值最高,三者联合的预测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血清淀粉蛋白A CAMI-stemi评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微循环阻力指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伍逸轩 陈磊 +2 位作者 任燕飞 杨玉琳 陆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6-354,共9页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造影微循环阻力指数(coronary angiography-derived 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caIM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造影微循环阻力指数(coronary angiography-derived 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caIM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9月~2022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STEMI的患者541例。使用FlashAngio系统(苏州润迈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计算caIMR。按照住院或随访期间MACE发生与否将患者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MACE定义为全因死亡、心力衰竭再入院、非计划性血运重建。采用COX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Kaplan-Meier生存曲线探究caIMR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随访时间为1年,其中发生MACE 61例(11.28%)。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患者有着更高的caIMR。多因素COX分析表明,caIMR是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aIMR预测MACE的曲线下面积0.688,最佳截断值为25.3 U。caIMR加入到临床危险因素模型中后显著增加了模型的判别和重新分类能力;进一步将患者分为低caIMR组(caIMR<25 U,n=377)和高caIMR组(caIMR≥25 U,n=164)。Kaplan-Meier曲线显示caIMR≥25 U患者预后更差。结论caIMR是STEMI患者行PCI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caIMR≥25 U患者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微循环阻力指数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克指数与修正休克指数在急诊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短期预后判断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春生 王艳飞 +4 位作者 孙海艳 赵春梅 梁浩 于健 李俊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065-4069,共5页
目的:探讨SI与MS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7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56例,通过测量血压、心率分别计算休克指数(SI)、修正休克指数... 目的:探讨SI与MS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7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56例,通过测量血压、心率分别计算休克指数(SI)、修正休克指数(MSI)值,据SI、MSI值将其分为4组,SI≥0.7组与S1〈0.7组,MSI≥1.4组与MSI〈1.4组,对各组间一般资料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进行比较。结果:258例患者被纳入MSI升高组(MSI≥1.4),319例患者被纳入SI升高组(SI≥0.7).一般资料比较除了心率、血压之外各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7d全因病死率为8.4%,MACE发生率为18-2%,SI升高组与MSI升高组均预示较高的MACE发生率,而MSI升高组与SI升高组优势比(ORs)比较均高于SI组,分别为全因病死率13.3-5.0.MACE3.9-2.5.心源性体克61.3-10.5。致命性心律失常(LTA)5.4-2.7。结论:SI与MSI在急诊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短期预后均是简单、有效的预测指标,而MSI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休克指数 修正休克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祛痰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无复流患者心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韦 张明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究化瘀祛痰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无复流患者心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以该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无复流患者18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 目的探究化瘀祛痰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无复流患者心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以该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无复流患者18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化瘀祛痰颗粒进行治疗,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周的治疗,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心血管不良事件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中射血分数(LVEF)均有所升高(P<0.05),但是试验组升高幅度更显著,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降低,对照组LVEDD升高,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AQ相关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但试验组改善更为明显,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随访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22%(2/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11%(10/90),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56%(86/9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89%(71/90),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化瘀祛痰颗粒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者的临床症状,起到健脾益气、化瘀祛痰的作用,增加病灶区域局部心肌细胞微循环灌注量,促进心功能恢复,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祛痰颗粒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PCI术 无复流 心功能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支架置入在高血栓负荷急性心ST段抬高型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谢洪祥 邓仕华 +4 位作者 黄磊 程志强 韩蓉 陈宏 周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91-1794,共4页
目的:探讨延迟支架置入在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6例在发病后12 h内的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经血栓抽吸后梗死相关动脉内前向血流达TI-MI 2~3级且血栓积分≤2分的患者随机分为即刻支架置... 目的:探讨延迟支架置入在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6例在发病后12 h内的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经血栓抽吸后梗死相关动脉内前向血流达TI-MI 2~3级且血栓积分≤2分的患者随机分为即刻支架置入组(43例)和延迟支架置入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肌灌注呈色分级、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术后6个月内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心功能。结果:支架置入后,延迟组心肌呈色分级明显高于即刻组,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及6个月内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即刻组,术后6个月延迟组LVEF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即刻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低于即刻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栓负荷急性STEMI患者经血栓抽吸以后,延迟支架置入可显著减少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提高心肌灌注,减少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高血栓负荷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延迟支架置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期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冯泽豪 张清 +6 位作者 柴烨子 苏璇 孙宝航行 刘启明 严福华 姜萌 卜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3-582,共10页
目的·结合心脏磁共振技术探讨吸烟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raction,STEMI)患者急性期心肌损伤的影响及长期预后。方法·筛选349名自2012年5月至2017年8月入组的STEMI患者并至少随访2年,随访... 目的·结合心脏磁共振技术探讨吸烟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raction,STEMI)患者急性期心肌损伤的影响及长期预后。方法·筛选349名自2012年5月至2017年8月入组的STEMI患者并至少随访2年,随访的主要终点指标包括全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及卒中,次要终点指标为再发心力衰竭入院。根据患者入组前吸烟状态分为吸烟组及非吸烟组,结合是否出现心肌内出血(intramyocardial hemorrhage,IMH)进一步分析2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吸烟组共221人,占总样本的63.3%;吸烟组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较非吸烟组提前4.66岁,但住院期间左心室血栓发生率及脑利钠肽水平均低于非吸烟组(P=0.023,P=0.000)。在影像学参数中,2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吸烟患者的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容积指数与非吸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07)。吸烟与非吸烟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患者的心力衰竭再入院率低于非吸烟患者,但进一步校正基线差异后2组间心力衰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在有IMH的患者中,吸烟对主要终点起到保护作用(HR=0.266,P=0.008)。在无IMH的患者中,非吸烟者的全因死亡及再发心肌梗死预后优于吸烟者(P=0.024)。结论·在STEMI患者中吸烟对长期预后无保护作用;在合并IMH时吸烟对全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及卒中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但在无IMH的患者中,吸烟患者预后差于非吸烟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者矛盾 心肌内出血 心脏磁共振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微血管阻塞对左室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胡培堃 何杰 +3 位作者 吴连明 葛恒 许建荣 卜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3-179,共7页
目的·应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技术,探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微血管阻塞(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MVO)对左室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 目的·应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技术,探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微血管阻塞(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MVO)对左室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就诊的STEMI患者124例,应用CMR技术评估患者再灌注后心肌梗死百分比、心肌MVO百分比及左室功能。依据心肌MVO百分比,将患者分为MVO(+)组和MVO(-)组,比较2组的基线特征、血生化指标和CMR指标。MVO(+)组依据心肌梗死百分比的四分位数进一步分为4个亚组,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各亚组患者心肌MVO百分比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的相关性。随访所有患者30 d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心肌MVO百分比对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在基线特征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MVO(+)组的白细胞计数、血清磷酸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总胆固醇水平均高于MVO(-)组(均P<0.05)。MVO(+)组的LVEF低于MVO(-)组(P=0.00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心肌MVO百分比与LVEF呈负相关(均P<0.05)。ROC曲线显示,心肌MVO百分比预测患者30 d内不良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为0.889(95%CI 0.823~0.975),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心肌梗死百分比。结论·合并MVO的STEMI患者的左室功能及预后更差,提示需更加重视对于此类患者的临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微血管阻塞 左室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防治作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傅晓霞 吕健 +1 位作者 杨帆 肖文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33-93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再灌注后心脏的有效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具有溶栓指征的STEMI患者68例,治疗组36例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滴注血栓通注射液,对照组32例单...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再灌注后心脏的有效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具有溶栓指征的STEMI患者68例,治疗组36例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滴注血栓通注射液,对照组32例单纯溶栓。比较两组溶栓前后心肌酶、心脏彩超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溶栓后CK、CK-MB峰值出现时间及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梗死相关冠脉再通后7 d和14 d心功能各指标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亦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6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能对再灌注后心脏提供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血栓通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应变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亚洁 马文坤 +2 位作者 高程洁 周翌 潘静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78-1484,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后心肌应变参数对左心室重构(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LVR)的预测价值。方法·序贯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后心肌应变参数对左心室重构(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LVR)的预测价值。方法·序贯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并成功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47例。分别于STEMI急性期及1年后进行心脏磁共振检测,分析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eft ventricular stroke volume,LVSV)、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整体周向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整体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GRS)等指标,采集STEMI急性期峰值超敏血清肌钙蛋白I(hypersensitive serum cardiac troponin I,hs-cTnI)、峰值脑钠肽前体(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proBNP)等生化指标及年龄、性别、血压、心率(heart rate,HR)等临床数据。采取2种模型定义LVR:第1种为STEMI1年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较基线增加≥20%;第2种为STEMI 1年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较基线增加≥15%。依据上述2种模型分别将STEMI患者分为LVR组及non-LVR组,比较2组患者之间心脏磁共振指标、生化指标及临床数据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结果·在STEMI 1年后LVEDV较基线增加≥20%的模型中,LVR组与non-LVR组之间基线HR、LVSV、LVMI、GLS、GCS、GR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34,P=0.029,P=0.003,P=0.016,P=0.01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HR和GLS均与LVR显著相关(β=-0.070,OR=0.932,P=0.043;β=-0.334,OR=0.716,P=0.031);当GLS截断值为-9.835时,其预测LVR的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71.0%。在STEMI 1年后LVESV较基线增加≥15%的模型中,LVR组与non-LVR组之间峰值hs-cTnI、峰值proBNP、LVMI、G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5,P=0.044,P=0.034,P=0.01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峰值hs-cTnI和基线GLS均与LVR显著相关(β=-0.017,OR=0.982,P=0.024;β=-0.304,OR=0.738,P=0.041);当GLS截断值为-11.145时,其预测LVR的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50.0%。结论·心脏磁共振参数基线GLS对STEMI患者LVR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而GCS、GRS的预测价值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左心室重构 心脏磁共振 整体纵向应变 整体周向应变 整体径向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Tc-QRS间期联合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对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悦童 刘北 +1 位作者 张治 王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93-498,共6页
目的:探讨A型主动脉夹层(TAAD)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电图特征,以期发现筛查A型主动脉夹层的心电图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TAAD的患者,以38例TAAD患者为观察组(TAAD组);以36例STEMI患... 目的:探讨A型主动脉夹层(TAAD)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电图特征,以期发现筛查A型主动脉夹层的心电图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TAAD的患者,以38例TAAD患者为观察组(TAAD组);以36例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STEMI组),将两组的临床资料和心电图参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STEMI组比较,TAAD组患者心肌复极时间(QTc-QRS)显著延长.以QTc-QRS绘制预测TAAD的受试者工作曲线,其曲线下面积为0.7,当切点值为325 ms时,QTc-QRS预测TAA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3.2%和69.4%.对QTc-QRS联合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ADRS)进一步分析发现:当QTc-QRS≥325 ms且ADRS≥1,预测TAAD敏感性为47.4%,特异性为91.7%;当QTc-QRS≥325 ms且ADRS≥2,预测TAAD的敏感性为18.4%,特异性为97.2%.结论:在STEMI患者中,QTc-QRS延长可能是早期预测TAAD的一个有效指标.QTc-QRS联合ADRS,可以进一步提高对TAAD早期筛查的效能.QTc-QRS≥325 ms且ADRS≥1可作为STEMI患者中进一步筛查TAAD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电图 校正QT间期 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质量与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晓 张鑫 谷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86-791,共6页
目的·探讨体质量与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1q 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protein 1,CTRP1)水平间的关系,以及其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目的·探讨体质量与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1q 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protein 1,CTRP1)水平间的关系,以及其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确诊的200例STEMI患者,收集并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心功能指标。患者出院后,需继续口服药物并定期行门诊或电话随访。根据出院后1年内是否发生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SAE),将患者分为SAE组和无SAE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TEMI患者发生SAE的影响因素。采用森林图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与血清CTRP1水平的交互作用。结果·共192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24例(12.5%)患者发生SAE。与无SAE组相比,SAE组患者的年龄更大[(67.08±10.30)岁vs(62.99±9.04)岁,P=0.043]、体质量更低[(65.41±9.45)kg vs(70.49±10.23)kg,P=0.023]、CTRP1水平较高[(21.59±4.48)ng/mL vs(17.67±5.87)ng/mL,P=0.002]。经校正性别、年龄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CTRP1水平是STEMI患者发生SAE的危险因素(P=0.003),而体质量不影响患者SAE的发生(P>0.05)。亚组分析的结果显示,体质量与CTRP1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1),且CTRP1水平是低体质量患者发生SAE的危险因素(HR=22.303,P=0.003)。结论·STEMI患者的体质量与血清CTRP1水平间存在交互作用;低体质量STEMI患者的血清CTRP1水平越高,则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交互作用 严重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格瑞洛辅助PCI治疗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对氧化应激损伤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侯海文 陈礴 +2 位作者 田承亮 陈颖 翟兰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463-1466,共4页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辅助PCI治疗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对氧化应激损伤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PCI治疗的老年STEMI患者100例,按照数字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PCI治疗和强心、抗凝、扩...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辅助PCI治疗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对氧化应激损伤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PCI治疗的老年STEMI患者100例,按照数字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PCI治疗和强心、抗凝、扩血管、预防感染等心肌梗死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心肌梗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T0)、治疗7d(T1)、14d(T2)、30d(T3)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结果:两组T0血清MDA、GSH-Px及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T1血清MDA水平高于T0、GSH-Px及SOD水平低于T0,T2、T3血清MDA水平低于T0、T1,GSH-Px及SOD水平高于T0、T1,T3血清MDA水平低于T2,GSH-Px及SOD水平高于T2,且研究组T1、T2、T3时血清MDA显著低于、GSH-Px及SOD高于对照组T1、T2、T3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T0血清hs-CRP、IL-6及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T1血清hs-CRP、IL-6及NT-proBNP水平高于T0,T2、T3血清hs-CRP、IL-6及NTproBNP水平低于T0、T1,T3血清hs-CRP、IL-6及NT-proBNP水平低于T2;且研究组T1、T2、T3时血清hs-CRP、IL-6及NT-proBNP显著低于对照组T1、T2、T3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替格瑞洛辅助PCI治疗老年STEMI患者可降低氧化应激损伤,控制机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