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青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研究 |
陈莉
李宪伦
秦延莉
周颖
刘晓飞
王勇
曾玉杰
柯元南
|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2
|
临床路径在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应用中变异因素的分析 |
曾瑜
李家富
查克岚
荣溪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3
|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蛇毒纤溶酶治疗过程内皮祖细胞的变化 |
姜朝新
王前
郑磊
包杰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4
|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相关因素分析 |
梁振涛
郭军
余小平
张斌
张卫星
朱仲生
罗华
黄磊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5
|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不同再灌注方法的分析 |
梁振涛
郭军
余小平
张斌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6
|
B型钠尿肽在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早期鉴别诊断及预后危险分层评估 |
刘宝阳
王素梅
张凤美
刘树业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11
|
|
7
|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预后因素分析 |
杜建军
孙雪岩
齐国先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8
|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研究 |
谈静
王忠礼
|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12 |
1
|
|
9
|
不同剂量替格瑞洛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 |
汪雁博
苏利芳
刘畅畅
周庆
田佳
支伟
傅阳
谷新顺
|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10
|
乳酸脱氢酶与白蛋白比值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
曹干
邓毅凡
何胜虎
张晶
|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1
|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
张忠满
朱轶
陈旭锋
王连生
武澎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2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及两者联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造影剂肾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
孙沁瑜
邓毅凡
何胜虎
张晶
|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左心室不良重构的新型风险预测模型:基于心脏磁共振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
马振岩
阿鑫
赵蕾
张洪博
刘科
赵依晴
钱赓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CMR及白细胞介素-6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不良重构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
刘苏宁
张子倩
叶文颖
周莹
|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绞痛复发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和验证:基于CYP2C19相关基因检测 |
贾高鹏
陈秋雨
|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冠状动脉造影衍生的微循环阻力指数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 |
鹿冠玉
赵蕾
惠可尧
卢志辉
王兰菱
高海
马晓海
|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三种冠状动脉内灌注用药方案对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灌注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
晋辉
郑献召
沈玲
曾辉
王中明
韩风杰
杭晓阳
刘静
周庆庆
朱艳霞
王晓飞
郑海军
|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18
|
心电图Q波与CMR心肌应变对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后微循环阻塞的预测价值 |
刘苏宁
叶文颖
张子倩
周莹
|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接受再灌注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性别差异的荟萃分析 |
汪雁博
苏利芳
刘畅畅
周庆
田佳
谷新顺
|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0
|
血脂变异性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
谢伟
苏振琪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