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SK9抑制剂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PCI后炎症水平和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卫丰 马海龙 张金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142-2147,共6页
目的探讨PCSK9抑制剂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心室重构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7月在青岛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就诊的行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治疗的22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 目的探讨PCSK9抑制剂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心室重构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7月在青岛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就诊的行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治疗的22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0例采取常规治疗,PCSK9i组11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PCSK9抑制剂,比较治疗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严重心律失常率、再度心衰发生率、心血管死亡发生率)。结果两组经过6个月的治疗及随访,PCSK9i组治疗后LVEDD(mm)、LVESD(mm)和TG(mmol/L)、TC(mmol/L)、LDL-C(mmol/L)、CRP(mg/L)、TNF-α(pg/mL)、JL-6(ng/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32±5.84)vs.(54.43±2.91);(34.88±2.69)vs.(36.96±3.19);(1.41±0.61)vs.(2.13±1.26);(3.53±1.06)vs.(3.98±0.93);(0.95±0.36)vs.(1.79±0.27);(5.18±1.92)vs.(7.69±2.61);(36.43±9.41)vs.(57.79±14.43);(17.4±6.68)vs.(28.55±8.92),均P<0.01],PCSK9i组LVEF(%)、HDL-C(mmol/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69±3.63)vs.(41.34±3.42),P<0.05;(1.35±0.29)vs.(1.29±0.27),P<0.01]。PCSK9i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2%vs.13.6%,P<0.05)。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应用PCSK9抑制剂可以更好的降低血脂,稳定冠状动脉斑块,减轻心肌梗死后的局部及循环炎症反应,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不良重构、抑制心室重构、降低主要MACE总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事件 PCSK9抑制剂 炎症因子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比较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晓锋 李盛彧 +3 位作者 史俊忠 杜日映 卢敏 张学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6期449-451,共3页
目的比较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回顾NSTEAMI与STEAMI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分析二者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的支数、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结果... 目的比较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回顾NSTEAMI与STEAMI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分析二者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的支数、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结果NSTEAMI组的多支病变率为76.00%、≥75%的严重狭窄率为53.00%,侧支循环率为36.00%,三者均高于STEAMI组,而完全闭塞率为10.00%,低于STEAMI组。两组间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病变血管的构成上组间无差异。结论NSTEAMI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高于STEAMI,完全闭塞率低于后者,二者具有不同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和肽素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8
3
作者 孙慎杰 吴小鹏 +4 位作者 宋恒良 李贵琦 张娟 万大国 段温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和肽素水平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2012-06至2014-0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80例STEAMI(STEAMI组)患者及80例稳定性冠心病(对照组)患者血浆和... 目的:探讨血浆和肽素水平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2012-06至2014-0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80例STEAMI(STEAMI组)患者及80例稳定性冠心病(对照组)患者血浆和肽素水平,观察STEAMI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情况。结果:STEAMI组患者血浆和肽素水平为(523.26±142.69)pg/ml,对照组血浆和肽素水平为(345.25±89.3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AMI组院内发生MACE者共有28例(35.00%),与(未发生)非MACE者相比,MACE者血浆和肽素、血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浆和肽素、心肌肌钙蛋白Ⅰ、左心室射血分数是STEAMI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经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下面积显示,血浆和肽素水平对STEAMI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下面积、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性及特异性显著高于心肌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MB同工酶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和肽素能有效预测STEAMI患者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对STEAMI患者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7天仍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事件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王曼 朱俊 +5 位作者 杨艳敏 谭慧琼 刘力生 刘尧 张晗 代表CREATE中国课题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7天仍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国际多中心CREATE研究的7 486例STEMI患者资料,分为心衰组和非心衰组。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心衰患者的基线特征...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7天仍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国际多中心CREATE研究的7 486例STEMI患者资料,分为心衰组和非心衰组。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心衰患者的基线特征因素和治疗因素,分析心衰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院7天5 989例(80.0%)无心衰(非心衰组),1 497例(20.0%)仍存在心衰(心衰组),其中1 404例(93.8%)发生在入院24 h内,493例(32.9%)30天内死亡。心衰组女性、前壁心肌梗死、既往心衰史、心肌梗死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卒中史比例高于非心衰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非心衰组,平均心率高于非心衰组,心衰组入院时HbA1C和基线血糖水平均高于非心衰组。心衰组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及服用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和降脂药的比例均低于非心衰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心衰史、高血压病史、基线血糖、年龄和心率是心衰的危险因素,入院后接受PCI治疗、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降脂药、收缩压和舒张压是心衰的保护因素。结论:STEMI患者24 h内易发生心衰,30天死亡率高,但接受积极治疗的比例低于无合并心衰的患者。对高危患者入院后应尽早行PCI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和降脂药治疗,同时注意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充血性心力衰竭 LOGIstIC回归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40
5
作者 颜红兵 向定成 +22 位作者 刘红梅 陈辉 陈纪言 陈玉国 陈韵岱 楚英杰 方唯一 傅向华 李春洁 毛威 潘曙明 史若飞 苏晞 王焱 王贵荣 王伟民 徐梅 杨丽霞 于海玲 袁祖贻 郑志杰 霍勇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4期1-10,共10页
急性心肌梗死仍然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在我国广大城乡地区,形势更为严峻。及时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降低死亡率和保护心脏功能刻不容缓。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院前溶栓治疗在大城市以外的城乡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溶栓治疗 专家 中国 心肌患者 城乡地区 人民健康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炎症因子及左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29
6
作者 周云 渠乐 朱小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3期1390-1393,共4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对炎症因子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NSTEM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积极的心肌梗死综...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对炎症因子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NSTEM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积极的心肌梗死综合治疗,同期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与左室重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1、3个月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径(LVESD)、左室后壁厚度(PWT)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紧张素Ⅱ(AngⅡ)、Ⅲ型前胶原肽(PⅢ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在改善NSTEMI炎症因子水平,预防左室重构方面优于阿托伐他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 炎症因子 左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高艳霞 李凌 +1 位作者 刘怀霖 袁义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80例确诊为NSTEAMI的患者,随机分为受试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其他等基础治... 目的:探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80例确诊为NSTEAMI的患者,随机分为受试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其他等基础治疗,受试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观察心电图,记录用药后1周、1个月、6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再发心绞痛、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受试组心电图ST段下移程度及缺血导联数均降低(P<0.01),再发心绞痛、再发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发生率降低(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仅发生轻微出血事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NSTEAMI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不良心脏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高残留血小板活性与血小板表面Ⅱb/Ⅲa受体、P-选择素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军 贾志 霍立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34-937,共4页
目的研究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高残留血小板活性(HRPR)与血小板表面Ⅱb/Ⅲa受体、P-选择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行PCI治疗的NSTEMI患者214例。根据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分为HRPR组和LRPR组。检... 目的研究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高残留血小板活性(HRPR)与血小板表面Ⅱb/Ⅲa受体、P-选择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行PCI治疗的NSTEMI患者214例。根据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分为HRPR组和LRPR组。检测血小板表面Ⅱb/Ⅲa(PAC-1)及P^(-)选择素(CD62p)的水平。随访1年统计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HRPR组PAC-1^(+)/CD62p^(+)、PAC-1^(-)/CD62p+、PAC-1^(+)/CD62p^(-)血小板水平高于LRPR组(P<0.05)。血小板聚集率水平与PAC-1^(+)/CD62p^(+)、PAC-1^(+)/CD62p-呈正相关(P<0.05)。PAC-1预先孵育血小板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P<0.05);抗CD62p抗体预先孵育血小板后,血小板聚集率并无明显变化(P>0.05)。HRPR组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LRPR组(P<0.05)。结论NSTEMI患者PCI术后HRPR与血小板表面Ⅱb/Ⅲa受体有关,与P-选择素无关,HRPR可增加患者缺血事件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高残留血小板活性 Ⅱb/Ⅲa受体 P-选择素 缺血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不同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晔 王旭开 +1 位作者 杨成明 刘光耀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 观察比较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普通肝素(UFH)和pamaparin(商品名新复先)两种不同抗凝辅助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86名人院后接受溶栓治疗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UFH组及parnaparin组。UFH... 目的 观察比较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普通肝素(UFH)和pamaparin(商品名新复先)两种不同抗凝辅助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86名人院后接受溶栓治疗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UFH组及parnaparin组。UFH组在溶栓治疗后12h给予肝素100U/kg·b.w.静脉推注,续1000U/h静脉滴注,维持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问为正常对照的1.5~2.0倍,连续3d后改为皮下注射7500U每12h1次,连续注射4d。parnaparin组在溶栓治疗后12h给予parnaparin 0.4ml皮下注射。每12h1次,连续注射7d。主要观察终点:治疗2、7、14、30d内发生心脏性或非心脏性死亡、再梗死、药物治疗疗效差而必须行急诊血运重建的三联终点事件(死亡、心肌再梗死、紧急血运重建术)。所有人选患者住院14d以上,随访至治疗后45d。结果 随访45d内复合三联终点事件在parnaparin组明显下降(42.22%vs37.08%,P=0.03),出血事件(10.00%vs3.13%,P=0.06)及血小板减少(3.33%vs0,P=0.07)亦少于UFH组。结论 做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的辅助抗凝治疗,pamaparin较UFH至少在45d内更能减少心脏事件的再发生,更少发生出血事件和血小板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抗凝治疗 普通肝素 安全性 新复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微粒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益民 黄进 +2 位作者 陆治平 李翔宇 何胜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403-1406,共4页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微粒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行急诊介入手术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给药组(罪犯血管开通前,1~3 min内静脉推注替罗非班10 μg/kg负荷剂量,继以0.15 μg·kg-1...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微粒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行急诊介入手术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给药组(罪犯血管开通前,1~3 min内静脉推注替罗非班10 μg/kg负荷剂量,继以0.15 μg·kg-1·min^-1静脉持续泵入36 h)32例和对照组(未使用替罗非班)30例,分别于替罗非班应用前、应用后10 min抽取冠脉血3 mL;应用替罗非班24 h和停用替罗非班12 h后分别抽取桡动脉血3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微粒的数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结果:替罗非班给药前两组血小板微粒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10 min血小板微粒的水平降至最低(5.1%±2.7% vs 6.7%±3.2%,P=0.04);给药24 h后给药组血小板微粒水平仍低于对照组(5.2%±2.5% vs 6.9%±3.1%,P=0.03);停用12 h后血小板微粒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迅速降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即刻体内的血小板微粒水平,达到迅速抑制活化血小板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血小板微粒 替罗非班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翠 徐良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69-1773,共5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肝素钠、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肝素钠、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疗程14 d。检测常规超声参数(LVMI、RWMI、LVESVI、LVEDVI、LVEF、FS、E/A)、三维应变参数(GCS、GRS、GLS)、血清sST2及ANGPTL4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LVMI、RWMI、LVESVI、LVEDVI、GCS、GRS、血清sST2降低(P<0.05),LVEF、FS、E/A、血清ANGPTL4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可有效改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少左心室重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常规治疗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季莹莹 汤建民 +6 位作者 王丰云 杨雁华 宿东升 朱银川 赵一品 王顺利 来桂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自发再通的相关性。方法: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AG)的STEMI患者155例,根据术中心肌梗死溶栓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分为自发再...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自发再通的相关性。方法: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AG)的STEMI患者155例,根据术中心肌梗死溶栓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分为自发再通组(TIMI血流分级2~3级,n=43)和非自发再通组(TIMI血流分级0~1级,n=112),分析两组患者基线特征、MHR、临床生化指标及CAG特点的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RA自发再通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MHR对IRA自发再通的预测价值。结果:非自发再通组MHR水平明显高于自发再通组(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HR是IRA自发再通的独立预测因子(OR=0.832,95%CI=0.764~0.905)。MHR预测IRA自发再通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95%CI=0.754~0.887);界点是18.23,此时敏感度为83.7%,特异度为67.0%。结论:MHR可能与STEMI患者IRA自发再通独立相关,并对自发再通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自发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立维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CK、CK-MB、cTnT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黎艺毅 梁祥文 +1 位作者 曾书燚 钟丽球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93-995,共3页
目的:探讨波立维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肌酸激酶(CK)、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T(c Tn 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 目的:探讨波立维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肌酸激酶(CK)、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T(c Tn 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波立维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波立维联合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CK、CK-MB、c Tn T的水平。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3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K、CK-MB、c Tn 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的CK、CK-MB、c Tn 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立维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波立维 通心络胶囊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志明 刘衬云 +1 位作者 赵双全 林锦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RMPI)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42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观察组,40例非心肌... 目的分析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RMPI)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42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观察组,40例非心肌梗死的冠心病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MRMPI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肌信号强度、首过时间及首过最大上升斜率。结果观察组42例患者中,38例梗死部位心肌灌注延迟;对照组40例患者中,10例发现低灌注区。观察组患者均可见明显的心肌内高信号(延迟强化灶),心肌信号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肌梗死区首过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心肌梗死区首过最大上升斜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RMPI对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较高,其特征性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首过时间延长、首过最大上升斜率降低,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猝死预警指标Tp-e/QT比值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5
作者 舒娟 李红兵 +1 位作者 严干新 崔长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1-443,471,共4页
目的检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Tp-e/QT比值,并探讨其发生猝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急性STEMI患者(心肌梗死组)、119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分别测量其入院24h内的第1份心电图QTc、QTd、、Tp-e,并计算Tp-e/QT比值,分析其... 目的检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Tp-e/QT比值,并探讨其发生猝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急性STEMI患者(心肌梗死组)、119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分别测量其入院24h内的第1份心电图QTc、QTd、、Tp-e,并计算Tp-e/QT比值,分析其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结果与健康组相比,STEMI组患者心电图上QTd、Tp-e及QTc均明显延长[(33.66±16.76)msvs.(55.29±31.12)ms,(89.55±12.61)msvs.(142.65±39.33)ms和(426.57±65.03)msvs.(482.26±48.03)ms,P<0.001],且Tp-e/QT比值显著增加(0.21±0.03vs.0.29±0.07,P<0.001)。120例STEMI患者中,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34例(28.3%),心电图上QTd、Tp-e及QTc均较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延长,但只有Tp-e/QT比值显著增加(0.32±0.07vs.0.26±0.05,P<0.000)。结论急性STEMI患者Tp-e/QT比值较健康成人明显延长,Tp-e/QT比值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可能是心脏性猝死最重要的预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抬高心肌 Tp-e/QT比值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性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格瑞洛辅助PCI治疗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对氧化应激损伤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侯海文 陈礴 +2 位作者 田承亮 陈颖 翟兰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463-1466,共4页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辅助PCI治疗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对氧化应激损伤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PCI治疗的老年STEMI患者100例,按照数字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PCI治疗和强心、抗凝、扩...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辅助PCI治疗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对氧化应激损伤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PCI治疗的老年STEMI患者100例,按照数字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PCI治疗和强心、抗凝、扩血管、预防感染等心肌梗死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心肌梗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T0)、治疗7d(T1)、14d(T2)、30d(T3)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结果:两组T0血清MDA、GSH-Px及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T1血清MDA水平高于T0、GSH-Px及SOD水平低于T0,T2、T3血清MDA水平低于T0、T1,GSH-Px及SOD水平高于T0、T1,T3血清MDA水平低于T2,GSH-Px及SOD水平高于T2,且研究组T1、T2、T3时血清MDA显著低于、GSH-Px及SOD高于对照组T1、T2、T3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T0血清hs-CRP、IL-6及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T1血清hs-CRP、IL-6及NT-proBNP水平高于T0,T2、T3血清hs-CRP、IL-6及NTproBNP水平低于T0、T1,T3血清hs-CRP、IL-6及NT-proBNP水平低于T2;且研究组T1、T2、T3时血清hs-CRP、IL-6及NT-proBNP显著低于对照组T1、T2、T3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替格瑞洛辅助PCI治疗老年STEMI患者可降低氧化应激损伤,控制机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S100A/B、H-FABP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17
作者 许名东 杨溶海 梁建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217-2219,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S100A/B(钙卫蛋白)和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按既定标准选取108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定期检测患者血清H-FABP、S100A/B水平。随访时间6个月。...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S100A/B(钙卫蛋白)和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按既定标准选取108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定期检测患者血清H-FABP、S100A/B水平。随访时间6个月。统计不良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按照随访结果分为MACE组与非MACE组。结果:MACE组血清H-FABP高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的血清S100A/B高于非MACE组(P<0.05),血浆H-FABP与S100A/B随访期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H-FABP和S100A/B与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相关。血浆H-FABP与S100A/B呈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S100A/B st抬高 心肌 近期预后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梗死相关血管靶向溶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智勇 许志茹 +3 位作者 杨发 高江峰 齐万涛 孟秀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6期536-539,共4页
目的观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开通后冠状动脉内注射尿激酶原对心肌微循环等心肌挽救作用。方法纳入2015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我院就诊的发病12 h内的580例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血栓抽吸血管开通后,随... 目的观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开通后冠状动脉内注射尿激酶原对心肌微循环等心肌挽救作用。方法纳入2015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我院就诊的发病12 h内的580例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血栓抽吸血管开通后,随机分为尿激酶原组(289例)和对照组(291例)。所有患者均在IRA内注射200μg硝酸甘油或100μg硝普钠,而尿激酶原组还注射尿激酶原10 mg。主要观察术后即刻的TIMI血流状况和随访30 d的心功能情况。结果两组的基线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均为P>0.05)。尿激酶原组术后即刻慢血流和无复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3%比3.4%),TIMI 3级血流率(95.8%比91.8%)和ST段恢复率高于对照组(58.8%比44.3%)(均为P<0.05)。两组围术期内再次心肌梗死、轻度及严重出血、心原性死亡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3.8%比4.5%)。随访30 d后,脑利钠肽和心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为P<0.001)。结论 IRA内注射尿激酶原可显著降低STEMI患者术后即刻慢血流和无复流的发生率,并显著改善短期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抬高心肌 罪犯动脉 尿激酶原 心肌挽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纤溶指标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微血管阻塞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李珊珊 宗雪峰 +1 位作者 窦灵芝 李建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0-70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微血管阻塞(MVO)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4年8月收治的152例老年(≥60岁)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PCI术后6个月内发生MVO 72例。采...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微血管阻塞(MVO)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4年8月收治的152例老年(≥60岁)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PCI术后6个月内发生MVO 72例。采用ROC曲线评估PCI术前凝血纤溶指标对MVO的预测价值。结果:MVO组PCI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低于非MVO组,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高于非MVO组(P<0.05)。PT、APTT、D-D、FIB及4者联合诊断MVO的ROC曲线AUC(95%CI)分别为0.648(0.573~0.795)、0.652(0.594~0.862)、0.639(0.605~0.786)、0.624(0.611~0.745)、0.823(0.741~0.928);与PT、APTT、D-D、FIB比较,4者联合的AUC较大(P均<0.05)。结论:PT、APTT、D-D、FIB联合可用于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6个月内MVO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抬高心肌 凝血指标 纤溶指标 微血管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脱氢酶与白蛋白比值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曹干 邓毅凡 +1 位作者 何胜虎 张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78-1883,1890,共7页
背景部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虽已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接受了规范的二级预防用药,仍会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乳酸脱氢酶(LDH)与白蛋白(ALB)比值(LAR)作为预后标志物,在肿瘤及脓毒血症患者的预... 背景部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虽已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接受了规范的二级预防用药,仍会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乳酸脱氢酶(LDH)与白蛋白(ALB)比值(LAR)作为预后标志物,在肿瘤及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预测中具有良好效能,但LAR与STEMI相关的研究尚少,且对急性STEMI行PCI术后患者发生MACEs的预测价值有待研究。目的探讨LAR与STEMI行急诊PCI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苏北人民医院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PCI术的患者37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基线资料和入院时首次空腹的生化检验数据,通过电话、门诊、问卷调查、再入院等方式对入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期限为1年,随访终点事件为出现MACEs。随访结束后依据是否发生MACEs将患者分为MACEs组(n=76)和非MACEs组(n=294)。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探讨患者发生MACEs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LAR预测患者发生MACEs的价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患者随访过程中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MACEs组和非MACEs组基线资料比较结果显示,MACEs组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低密度脂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LDH、LAR、Gensini评分高于非MACEs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MACEs组(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T升高(HR=1.001,95%CI=1.000~1.002,P=0.007)、Gensini评分升高(HR=1.014,95%CI=1.006~1.022,P<0.001)、LAR升高(HR=1.067,95%CI=1.045~1.090,P<0.001)为患者发生MACEs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LAR预测急性STEMI患者行PCI术后发生MACEs的AUC为0.804(95%CI=0.747~0.861,P=0.001),最佳截断值为22.58。将研究人群以ROC曲线计算所取得的最佳截断值为界,分为高LAR组和低LAR组,绘制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低LAR组累积生存率高于高LAR组(P=0.01)。结论LAR水平与急性STEMI行PCI术后患者发生MACEs具有相关性,LAR值越高,其发生MACEs的风险越高,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抬高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乳酸脱氢酶/白蛋白比值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