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南造山带存在新元古代(~850Ma)俯冲作用--来自皖南SSZ型蛇绿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证据 被引量:79
1
作者 丁炳华 史仁灯 +2 位作者 支霞臣 郑磊 陈雷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5-388,共14页
皖南伏川蛇绿岩是江南造山带上出露最完整的蛇绿岩,主要由地幔橄榄岩、堆晶岩、枕状熔岩和少量硅质岩组成。地幔橄榄岩主要是方辉橄榄岩,具有U型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副矿物尖晶石的Cr^#较高(54-60),堆晶岩组合为纯橄岩-易剥橄榄岩... 皖南伏川蛇绿岩是江南造山带上出露最完整的蛇绿岩,主要由地幔橄榄岩、堆晶岩、枕状熔岩和少量硅质岩组成。地幔橄榄岩主要是方辉橄榄岩,具有U型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副矿物尖晶石的Cr^#较高(54-60),堆晶岩组合为纯橄岩-易剥橄榄岩-辉长岩(DPG型),这些特征指示伏川蛇绿岩形成于俯冲带之上的构造环境,属SSZ型蛇绿岩。堆晶岩异剥橄榄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827±9Ma(n=12,MSWD=1.4),侵入到方辉橄榄岩中的辉长岩岩脉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848±12Ma(n=7,MSWD=1.9),说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至少在848Ma之前就开始拼合,它们之间的古大洋在新元古代(~850Ma)之前就已经俯冲削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IMP U-Pb年龄ssz型蛇绿岩 新元古代 江南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班公湖存在MOR型和SSZ型蛇绿岩——来自两种不同地幔橄榄岩的证据 被引量:49
2
作者 史仁灯 杨经绥 +1 位作者 许志琴 戚学祥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7-408,共12页
在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的西端日土出露两种不同的地幔橄榄岩:①角砾状方辉橄榄岩,由80%橄榄石(Fo=90.76~91.84,平均91.09)、15%斜方辉石(Mg#=90.97~91.41,平均91.16)、2%单斜辉石(Mg#=93.24~94.60,平均93.96)、3%棕色尖晶石(Cr#=0.20... 在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的西端日土出露两种不同的地幔橄榄岩:①角砾状方辉橄榄岩,由80%橄榄石(Fo=90.76~91.84,平均91.09)、15%斜方辉石(Mg#=90.97~91.41,平均91.16)、2%单斜辉石(Mg#=93.24~94.60,平均93.96)、3%棕色尖晶石(Cr#=0.20~0.25,平均0.23<0.60)和磁铁矿组成,以低MgO(41.41%~42.02%)、高Al2O3(1.63%~1.94%)、CaO(1.34%~1.60%)和Ti(133.04~134.52μg/g)为特征,亏损REE,ΣREE为球粒陨石的17%~22%,估算其为原始地幔岩经过10%~15%部分熔融的残留物;②块状方辉橄榄岩,由85%橄榄石、13%斜方辉石、2%红褐色尖晶石(Cr#=0.69~0.74,平均0.71>0.60)和磁铁矿组成,不含单斜辉石,相对于角砾状方辉橄榄岩,高MgO(42.96%~44.69%),低Al2O3(0.23%~0.61%)、CaO(0.08%~0.11%)和Ti(68.55~68.82μg/g),强烈亏损REE,ΣREE仅为球粒陨石的3%~5%,估算其为原始地幔橄榄岩经过30%~40%部分熔融的残留物.初步研究认为角砾状方辉橄榄岩是古大洋岩石圈在板块汇聚过程中构造侵位于缝合带中的残留物,是MOR型蛇绿岩的地幔橄榄岩;块状方辉橄榄岩是古大洋岩石圈在俯冲消减过程中再度发生熔融的残留物,是SSZ型蛇绿岩的地幔橄榄岩,这与本区发育MOR型蛇绿岩熔岩-洋中脊拉斑玄武岩(P-MORB)和SSZ型蛇绿岩熔岩-玻安岩(Boninite)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辉橄榄岩 MOR型蛇绿岩 ssz型蛇绿岩 班公湖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SSZ型蛇绿岩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0
3
作者 杨梅珍 吴宏恩 杨高学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1-263,共13页
卡拉麦里蛇绿岩带受控于卡拉麦里深大断裂,主要由超镁铁质岩体、镁铁质岩脉和火山熔岩组成。超镁铁质岩体主要由地幔方辉橄榄岩组成,并有纯橄岩和铬铁矿矿石产出。超镁铁质岩石具有低SiO2、高MgO、LREE富集的"V"字形和LREE略... 卡拉麦里蛇绿岩带受控于卡拉麦里深大断裂,主要由超镁铁质岩体、镁铁质岩脉和火山熔岩组成。超镁铁质岩体主要由地幔方辉橄榄岩组成,并有纯橄岩和铬铁矿矿石产出。超镁铁质岩石具有低SiO2、高MgO、LREE富集的"V"字形和LREE略富集型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具有SSZ(supra subduction zone)型的地幔橄榄岩特征。玄武岩、堆晶辉长岩以及辉长闪长岩岩脉具有低Al2O3、TiO2、K2O+Na2O含量,且K2O<Na2O,具相对高的MgO和极低的P2O5含量,具低Ti/V比值(10~20)、低的稀土元素丰度和LREE弱亏损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与洋内板块俯冲作用有关的SSZ型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碱性玄武岩则具有洋岛玄武岩特征,具有高Al2O3、TiO2(2.50%~3.43%,平均3.16%)、K2O+Na2O(7.36%~9.40%)、P2O5(0.509%~1.579%,平均0.80%)和Ti/V(>50),相对低MgO(1.84%~2.81%,平均2.60%)的特征,富集不相容元素并具高的稀土元素总量和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洋岛玄武岩特征,代表了洋盆早期洋内热点作用。卡拉麦里蛇绿岩带反映了哈萨克斯坦-准噶尔联合陆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古洋盆经历了洋内热点作用和大洋板块洋内俯冲消减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z型蛇绿岩 地球化学 构造意义 卡拉麦里 东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北山造山带百合山SSZ型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 年龄及其对古亚洲洋演化的指示 被引量:9
4
作者 牛文超 辛后田 +4 位作者 段连峰 赵泽霖 张国震 任邦方 张永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17-1329,共13页
红石山-百合山蛇绿混杂岩带是北山造山带最北部的一条蛇绿混杂岩带,前人对百合山蛇绿岩的研究很少涉及。百合山蛇绿岩主要由变质橄榄岩、辉石橄榄岩、堆晶辉石岩、辉长岩、玄武岩等组成,对其中的辉长岩进行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龄测试,... 红石山-百合山蛇绿混杂岩带是北山造山带最北部的一条蛇绿混杂岩带,前人对百合山蛇绿岩的研究很少涉及。百合山蛇绿岩主要由变质橄榄岩、辉石橄榄岩、堆晶辉石岩、辉长岩、玄武岩等组成,对其中的辉长岩进行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龄测试,以了解洋盆性质和形成时间。研究结果显示:辉长岩具有Al 2O 3、MgO含量高,P 2O 5含量低,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岩石初始87 Sr/86 Sr值为0.70418~0.70711,(143 Nd/144 Nd)i为0.512392~0.512568,εNd(t)值为+4.61^+7.28,反映岩浆物质来源于亏损地幔源区,形成过程受到俯冲消减流体的影响。辉长岩LA-MC-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344.6±1.8 Ma,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其属SSZ型(俯冲带型)蛇绿岩,形成于俯冲板片之上的不成熟弧后盆地环境,应为北侧雀儿山-圆包山岛弧基础上发育的早石炭世有限洋盆,代表了古亚洲洋在北山北部的分支洋盆。结合区域上广泛分布于百合山蛇绿混杂岩带南侧的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白山岩浆弧特征,指示古亚洲洋在北山北部的演化至少持续到晚古生代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山-百合山 蛇绿混杂岩带 辉长岩 ssz型蛇绿岩 锆石U-Pb年龄 弧后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改则县多龙SSZ型蛇绿岩的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特征:班公湖-怒江洋晚二叠世洋内俯冲的证据 被引量:6
5
作者 韦少港 宋扬 +5 位作者 唐菊兴 刘治博 王勤 高轲 李壮 李发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05-522,共18页
西藏改则县多龙矿集区分布着大量的SSZ型蛇绿岩残片,是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代表性辉绿(玢)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分析,获得辉绿玢岩加权平均年龄为252.1±1.5Ma(MSWD=0.09,n=33),... 西藏改则县多龙矿集区分布着大量的SSZ型蛇绿岩残片,是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代表性辉绿(玢)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分析,获得辉绿玢岩加权平均年龄为252.1±1.5Ma(MSWD=0.09,n=33),表明多龙SSZ型蛇绿岩形成于晚二叠世。岩石烧失量普遍较高(1.57%~5.23%)的特征,表明样品普遍遭受蚀变;而且具有富硅、高铝、低MgO及低Mg~#值(36.8~63.1)的特征,说明其经历过一定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多龙辉绿岩和辉绿玢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Cs、K、Sr、P、Pb),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Ta、Nb、Ti、Zr、Hf);稀土元素总量为23.27×10^(-6)~58.95×10^(-6),δEu为0.83~1.35,(La/Yb)_N为0.66~1.30,具有与岛弧拉斑玄武岩类似的稀土元素和总体一致的微量元素特征。岩石(^(87)Sr/^(86)Sr)_i值为0.707345~0.708748,(^(143)Nd/^(144)Nd)_i值为0.512669~0.512705,t_(DM2)值为305~456Ma,ε_(Nd)(t)值为+6.9~+8.8,表明其岩浆源区为亏损地幔源区,其地球化学成分具有洋内弧的特征,暗示其可能是洋内俯冲作用的产物。综合分析认为,班-怒洋壳于晚二叠世时(ca.252Ma)在板块汇聚边缘发生了类似西太平洋Izu-Bonin-Mariana的洋内俯冲作用,形成兼具MOR蛇绿岩亲缘性和俯冲带SSZ蛇绿岩地球化学印记的双重属性的多龙辉绿岩及辉绿玢岩的母岩浆;母岩浆经过结晶分异、上升侵位,最终于洋内俯冲带之上的弧前盆地环境下形成多龙辉绿岩和辉绿玢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洋 多龙ssz型蛇绿岩 晚二叠世 洋内俯冲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伏川SSZ型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郑涛 黄德志 +2 位作者 崔建军 徐益龙 周炜鉴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1-294,共14页
伏川蛇绿岩作为华南极为重要的前寒武纪蛇绿岩之一,本文对其中的橄辉岩和辉长岩样品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研究。研究表明,伏川蛇绿岩中橄辉岩含有极高的MgO(39.92%~44.95%)和较低的Al2O3(0.48%~4.35%)、CaO(0.11%~0.63%)... 伏川蛇绿岩作为华南极为重要的前寒武纪蛇绿岩之一,本文对其中的橄辉岩和辉长岩样品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研究。研究表明,伏川蛇绿岩中橄辉岩含有极高的MgO(39.92%~44.95%)和较低的Al2O3(0.48%~4.35%)、CaO(0.11%~0.63%)和TiO2(0.01%~0.06%),稀土元素总量(7.50×10-6~10.62×10-6)低于亏损地幔,为一套高度亏损的原始地幔熔融残留物,其部分熔融程度介于22%~26%之间。具'U'型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ISr值显著高于地幔,富集LILE,HFSE含量变化大,既继承了亏损地幔源区的特征,又经历不同程度熔体和流体的交代作用,指示其形成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弧后小洋盆背景。变辉长岩具高MgO(8.78%~13.26%)、Al2O3(17.25%~18.75%)和CaO(11.98%~15.14%),贫TiO2(0.20%~0.28%)、P2O5(0.01%~0.02%)及富钠低钾的特征,其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较为平坦,具有与亏损地幔相当的Sr、Nd同位素组成,富集LILE,亏损HFSE,显示岛弧(IAT)特点,其不活动元素比值与N-MORB相当,兼具IAT和MORB的地球化学特征,判断其形成于弧后盆地的初始扩张阶段。结合前人已有研究,认为新元古时期,皖南地区存在沟-弧-盆体系,随着华夏板块向扬子板块之下俯冲,本区弧后盆地进一步引张形成小型洋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造山带 伏川蛇绿岩 ssz型蛇绿岩 弧后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山地区芨芨台子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
7
作者 武磊 翟新伟 +5 位作者 王二腾 王赟 郭志昂 宋高瑞 王金荣 杜君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42,共16页
甘肃北山地区芨芨台子蛇绿岩是芨芨台子–小黄山蛇绿岩带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公婆泉单元和明水–旱山微陆块之间的北山造山带中部,主要由超基性岩、辉长岩和玄武岩组成。为揭示芨芨台子蛇绿岩带的形成环境,开展辉长岩、玄武岩岩石学及地... 甘肃北山地区芨芨台子蛇绿岩是芨芨台子–小黄山蛇绿岩带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公婆泉单元和明水–旱山微陆块之间的北山造山带中部,主要由超基性岩、辉长岩和玄武岩组成。为揭示芨芨台子蛇绿岩带的形成环境,开展辉长岩、玄武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辉长岩、玄武岩MgO为6.04%~6.73%、6.21%~9.66%,Mg^(#)为32.33~37.03、27.58~46.27,SI固结指数27.66~31.55、24.96~42.20,Al_(2)O_(3)为15.82%~16.79%、13.38%~15.38%,Na_(2)O高于K_(2)O含量(Na_(2)O/K_(2)O=9.75~17.15、1.95~23.26),Na_(2)O+K_(2)O分别为4.48%~4.90%和3.37%~4.68%,P_(2)O_(5)分别为0.07%~0.09%和0.16%~0.27%,均具富集LREE和LILE,亏损HREE和HFSE,Eu无明显异常(δEu=0.98~1.09、0.88~1.06);(^(87)Sr/^(86)Sr)i为0.703700~0.704768,(^(143)Nd/^(144)Nd)i为0.512234~0.512361,ε_(Nd)(t)为+4.18~+6.66。这些特征指示芨芨台子蛇绿岩带属于SSZ型蛇绿岩带,玄武岩与辉长岩来源于亏损地幔部分熔融,并经历了一定程度的结晶分异及地壳混染作用。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芨芨台子蛇绿岩形成于弧后盆地,为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洋盆北向俯冲引起弧后扩张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地区 芨芨台子蛇绿岩 ssz型蛇绿岩 弧后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祁连大道尔吉早古生代弧后盆地型蛇绿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20
8
作者 黄增保 郑建平 +3 位作者 李葆华 漆玮 魏志军 陈旭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6-838,共13页
大道尔吉蛇绿岩是中祁连地块和南祁连褶皱带之间蛇绿混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出露的岩石单元包括地幔橄榄岩、镁铁–超镁铁质堆晶杂岩和玄武安山岩。其中镁铁–超镁铁质堆晶杂岩包括三个堆晶旋回,单个堆晶旋回底部为含铬尖晶石纯橄岩,... 大道尔吉蛇绿岩是中祁连地块和南祁连褶皱带之间蛇绿混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出露的岩石单元包括地幔橄榄岩、镁铁–超镁铁质堆晶杂岩和玄武安山岩。其中镁铁–超镁铁质堆晶杂岩包括三个堆晶旋回,单个堆晶旋回底部为含铬尖晶石纯橄岩,向上逐渐变为透辉石岩(辉石橄榄岩)→辉长岩等。堆晶杂岩中辉石橄榄岩Sm-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441±58 Ma,为加里东中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地幔橄榄岩MgO(40.41%~40.96%)、Cr(3590×10^(–6)~7340×10^(–6))、Ni(1480×10^(–6)~1710×10^(–6))含量高,而Al_2O_3(0.35%~0.59%)、TiO_2(0.03%~0.04%)和∑REE(0.81×10^(–6)~1.84×10^(–6))含量低,具亏损地幔岩的特征;镁铁–超镁铁质堆晶杂岩的主量元素变化大,重稀土元素富集,正Eu异常(δEu=1.22~2.15);玄武安山岩SiO_2为54.90%~57.76%,MgO为3.50%~5.45%,TiO_2为0.72%~1.12%,Na_2O/K_2O>1,∑REE为24.9×10^(–6)~53.4×10^(–6),LaN/YbN=1.0~1.7,具平坦稀土配分模式,与E-MORB相似,同时富集Ba、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Ti等高场强元素,具弧后盆地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区域地质、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大道尔吉蛇绿岩属构造肢解的蛇绿岩残片,具有俯冲带(SSZ)型蛇绿岩的特征,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为奥陶纪柴北缘洋向中祁连地块俯冲,引起弧后扩张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z型蛇绿岩 弧后盆地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 南祁连 大道尔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窝里河早古生代蛇绿岩识别及构造背景 被引量:1
9
作者 付俊彧 杨晓平 +4 位作者 崔丹丹 杨浩 那福超 庞雪娇 孙巍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19-2236,共18页
大兴安岭北段多宝山地区窝里河一带早古生代火山-沉积地层中出露一套镁铁—超镁铁质岩,其形成时代、构造性质一直不清楚。采用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U−Pb(LA−MC−ICP−MS)年代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这套镁铁—超镁铁... 大兴安岭北段多宝山地区窝里河一带早古生代火山-沉积地层中出露一套镁铁—超镁铁质岩,其形成时代、构造性质一直不清楚。采用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U−Pb(LA−MC−ICP−MS)年代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这套镁铁—超镁铁质岩包括蛇纹岩、蛇纹石化辉橄岩、蚀变辉长岩、角闪辉长岩、玄武安山岩及枕状玄武岩,具有蛇绿岩组合特点;前二者为地幔岩,辉长岩具堆晶岩特点,玄武安山岩相当于基性岩墙,枕状玄武岩为海底喷出岩;它们都呈岩块状分布在早古生代片理化火山碎屑岩-碎屑沉积岩基质中,共同构成一套蛇绿混杂岩。其中,镁铁质岩石属于钙碱性系列,超镁铁岩与镁铁质岩石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K、Sr,亏损高场强元素Nb、P、Ti及Th,具有活动大陆边缘弧火山岩特点;获得蛇绿岩上部单元玄武安山岩形成时代447 Ma。总括蛇绿岩岩石组合及地球化特征,认为蛇绿岩属消减型蛇绿岩(SSZ),形成于弧背盆地构造背景;蛇绿岩构造侵位最年轻地质体为早—中奥陶世,推测蛇绿岩构造侵位于晚奥陶世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宝山窝里河 ssz型蛇绿岩 弧背盆地 晚奥陶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康古尔塔格蛇绿岩SHRIMP年龄、Nd-Sr同位素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60
10
作者 李文铅 马华东 +2 位作者 王冉 王核 夏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73-780,共8页
通过对东天山康古尔塔格蛇绿岩中的辉长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测定,得出康古尔塔格蛇绿岩形成于晚寒武世-早奥陶世(494±10Ma)。Nd-Sr同位素研究表明,康古尔塔格蛇绿岩中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斜长花岗岩及角斑岩的ε_(Nd)(t)... 通过对东天山康古尔塔格蛇绿岩中的辉长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测定,得出康古尔塔格蛇绿岩形成于晚寒武世-早奥陶世(494±10Ma)。Nd-Sr同位素研究表明,康古尔塔格蛇绿岩中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斜长花岗岩及角斑岩的ε_(Nd)(t)值变化于+5.7~+10.5之间,与现代大洋岛弧火山岩的ε_(Nd)(t)值一致;(^(87)Sr/^(86)Sr)_i值变化于0.703475~0.704923之间,与现代典型大洋中脊新鲜玄武岩的^(87)Sr/^(86)Sr值变化范围基本一致。上述特征显示出康古尔塔格蛇绿岩与准噶尔蛇绿岩一样,属SSZ型蛇绿岩,其岩浆来自亏损上地幔,且在演化过程中没有受到陆源物质的明显混染。该蛇绿岩形成时代、源区组成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等暗示康古尔塔格断裂以北地区可能属于准噶尔板块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z型蛇绿岩 SHRIMP测年 Nd—Sr同位素 康古尔塔格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西部蛇绿岩类型:岩石学与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40
11
作者 邱瑞照 邓晋福 +7 位作者 周肃 李廷栋 肖庆辉 郭铁鹰 蔡志勇 李国良 黄圭成 孟祥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7-291,共15页
对青藏高原西部地区的班公湖蛇绿岩、狮泉河蛇绿岩、雅鲁藏布江西段蛇绿岩和普兰—当穷蛇绿岩带中代表性岩体的地质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Pb、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青藏高原西部地区4条蛇绿岩中的地幔橄榄岩主要为方... 对青藏高原西部地区的班公湖蛇绿岩、狮泉河蛇绿岩、雅鲁藏布江西段蛇绿岩和普兰—当穷蛇绿岩带中代表性岩体的地质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Pb、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青藏高原西部地区4条蛇绿岩中的地幔橄榄岩主要为方辉橄榄岩和少量纯橄岩,岩石化学成分具有富镁、贫铝、钙、碱的特点;论述了地幔橄榄岩轻稀土元素富集是由于先经历了较强的部分熔融,后经历了俯冲消减过程中的流体交代的二次过程;微量元素中大离子亲石元素Rb、不活动元素Nb、Zr、Hf和放射性生热元素Th等元素的丰度较高,以及Ti、Sm、Y、Yb等强不相容元素亏损的特点,与交代地幔岩特征类似;Pb、Sr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的壳源组分混入的特点,说明青藏高原西部的蛇绿岩曾受洋壳俯冲消减过程中的流体交代作用,蛇绿岩产于SSZ构造环境。对比青藏高原东部、三江、西昆仑地区以及形成于典型的SSZ环境的Troodos蛇绿岩中的地幔橄榄岩,就岩石化学富MgO、轻稀土元素富集而言,它们具有与青藏高原西部基本一致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结合与俯冲岩浆作用有关的玻安岩和埃达克岩产出,说明可能包括三江、西昆仑库地在内的青藏高原不同时代蛇绿岩都主要形成于俯冲消减环境,属于SSZ型蛇绿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岩 构造环境 ssz型蛇绿岩 青藏高原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鄯善康古尔塔格蛇绿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李文铅 夏斌 +2 位作者 吴国干 王核 王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17-1632,共16页
康古尔塔格蛇绿岩的岩石组合为变质橄榄岩-堆晶橄榄岩-辉长岩-斜长花岗岩-辉绿岩-玄武岩。方辉橄榄岩(蛇纹岩)、蛇纹石化辉石岩、蚀变辉长岩与特罗多斯蛇绿岩中同类型岩石类似,岩石总体低钾。变质橄榄岩 MgO/(MgO+TFeO)为0.834~0.866,T... 康古尔塔格蛇绿岩的岩石组合为变质橄榄岩-堆晶橄榄岩-辉长岩-斜长花岗岩-辉绿岩-玄武岩。方辉橄榄岩(蛇纹岩)、蛇纹石化辉石岩、蚀变辉长岩与特罗多斯蛇绿岩中同类型岩石类似,岩石总体低钾。变质橄榄岩 MgO/(MgO+TFeO)为0.834~0.866,TiO_2(wt%)为0.02%,为 SSZ 型蛇绿岩的变质橄榄岩。玄武岩的构造环境判别显示其形成于边缘海盆。放射虫硅质岩的 Al_2O_3/(Al_2O_3+Fe_2O_3)值平均为0.047,MnO/TiO_2比值平均为0.93,Ce 具负异常,Ce/Ce*=0.548,La_n/Ce_n=1.661,表明放射虫硅质岩的形成环境与洋中脊有密切关系。该蛇绿岩位于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一准噶尔板块的艾比湖一康古尔塔格缝合线上,为一套无序产出的古生代北天山洋在该区的古洋壳残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古尔塔格 ssz型蛇绿岩 缝合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东雅鲁藏布江大拐弯蛇绿岩变基性岩类岩石地球化学再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耿全如 彭智敏 张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81-1794,共14页
在1:25万区域地质填图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再次对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带中变基性岩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SSZ型蛇绿岩的成因。变基性岩类可分为具有玻安岩类... 在1:25万区域地质填图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再次对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带中变基性岩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SSZ型蛇绿岩的成因。变基性岩类可分为具有玻安岩类、IAT和OIB特征的3类。玻安岩类为LREE呈略亏损—平坦型,稀土元素总量低,∑REE为7.56×10-6~20.89×10-6,富相容元素Cr、Ni和常量成分MgO、Al2O3,形成于弧前环境。IAT类为本带的主要类型,在蜘蛛图上有一定的Nb、Ta亏损,REE为大致平坦型,稀土元素总量低,∑REE为37.84×10-6~55.75×10-6。OIB类为LREE较富集型,稀土元素总量高,∑REE为102.09×10-6~240.95×10-6,与IAT和MORB相比,具较高的La、Nb、P、Ti含量,而相容元素Cr、Ni等含量较低。Sr、Nd、Pb同位素组成反映PREMA(或BSE)和EMI提供了源区,暗示未分异的原始地幔和下地壳参与形成了原始岩浆。推测新特提斯洋盆演化经历了较早的地幔柱、洋岛阶段,形成了MORB-OIB组合;较晚期为洋内弧阶段,形成了SSZ型蛇绿岩和IAT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 雅鲁藏布江带 ssz型蛇绿岩 OIB和IAT 洋岛和洋内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绿岩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思考 被引量:76
14
作者 史仁灯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1-693,共13页
20世纪70年代建立的蛇绿岩(Ophiolite)概念认为出露在缝合带中的一套镁铁—超镁铁岩组合是大洋岩石圈的残留,其岩性单元可以与现代大洋岩石圈各个层圈一一对应,所以蛇绿岩是确定古板块边界的重要证据,该认识促进了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建立的蛇绿岩(Ophiolite)概念认为出露在缝合带中的一套镁铁—超镁铁岩组合是大洋岩石圈的残留,其岩性单元可以与现代大洋岩石圈各个层圈一一对应,所以蛇绿岩是确定古板块边界的重要证据,该认识促进了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近年来完善的MOR型和SSZ型蛇绿岩理论体系认为MOR型蛇绿岩形成于洋中脊(MOR),SSZ型蛇绿岩形成于俯冲带上(Supra-SubductionZone),二者的地幔橄榄岩、堆晶岩组合及上部熔岩在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方面均有不同的特征,洋—陆俯冲和洋内俯冲是形成SSZ型蛇绿岩的两种机制,较为合理地解释了蛇绿岩的多样性及其与大洋岩石圈的差异。由于大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在缝合带中MOR型蛇绿岩很少被保存下来,保存较好的大多数为SSZ型蛇绿岩。本文探讨了蛇绿岩研究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同时认为Rodinia超大陆前是否存在蛇绿岩、太古宙绿岩是否为蛇绿岩均为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型蛇绿岩 ssz型蛇绿岩 RODINIA超大陆 太古宙绿岩 板块构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崇根山蛇绿岩前弧玄武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成 任利民 +2 位作者 张晓军 余国飞 方磊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1,共11页
内蒙古崇根山SSZ型蛇绿岩位于兴蒙造山带北部的二连浩特-贺根山蛇绿岩带,为贺根山蛇绿岩中出露面积最大、岩性出露最为齐全的蛇绿岩块,主要组成端元为橄榄岩,少量堆晶辉长岩和拉斑玄武岩片。研究表明,该玄武岩为一套前弧玄武岩,岩性为... 内蒙古崇根山SSZ型蛇绿岩位于兴蒙造山带北部的二连浩特-贺根山蛇绿岩带,为贺根山蛇绿岩中出露面积最大、岩性出露最为齐全的蛇绿岩块,主要组成端元为橄榄岩,少量堆晶辉长岩和拉斑玄武岩片。研究表明,该玄武岩为一套前弧玄武岩,岩性为低钾拉斑玄武岩。岩石w(SiO_2)为48.58%~51.23%,含较低的TiO_2(1.63%~2.08%),富Na_2O (3.13%~4.73%)而贫K_2O(0.05%~0.20%),Na_2O/K_2O为23.7~79.0;岩石具有亏损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类似N-MORB,微量元素富集Rb、Ba、U、Ta、Hf,亏损Th、Nb、Sr,元素质量分数普遍略高于N-MORB,与弧拉斑玄武岩相似。地球化学特征上兼具洋中脊与岛弧双重特点,且更偏向洋中脊,与马里亚纳前弧玄武岩(FAB)相一致。综合分析前人对于崇根山蛇绿岩块及区域蛇绿岩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成果表明,二连浩特-贺根山蛇绿岩带在早石炭世存在前弧玄武岩,说明二连浩特-贺根山洋盆在早石炭世发生了洋内初始俯冲和洋陆转化岩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弧玄武岩 地球化学 早石炭世 崇根山ssz型蛇绿岩 二连浩特-贺根山蛇绿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迪彦庙蛇绿岩带达哈特前弧玄武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4
16
作者 李英杰 王金芳 +2 位作者 王根厚 李红阳 董培培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69-482,共14页
内蒙古SSZ型迪彦庙蛇绿岩位于兴蒙造山带北部的二连浩特-贺根山蛇绿岩带。笔者最近在迪彦庙蛇绿岩带西侧达哈特一带新发现前弧枕状玄武岩。该玄武岩岩性为低钾拉斑玄武岩,发育球颗结构和枕状构造。通过LA-ICP-MS U-Pb测年,获得玄武岩中... 内蒙古SSZ型迪彦庙蛇绿岩位于兴蒙造山带北部的二连浩特-贺根山蛇绿岩带。笔者最近在迪彦庙蛇绿岩带西侧达哈特一带新发现前弧枕状玄武岩。该玄武岩岩性为低钾拉斑玄武岩,发育球颗结构和枕状构造。通过LA-ICP-MS U-Pb测年,获得玄武岩中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33.4±8.5Ma。岩石SiO_2 42.97%~50.9%,较低的TiO_2 0.59%~0.94%,富Na_2O(1.58%~4.26%)而贫K_2O(0.04%~0.44%),Na_2O/K_2O为9.59~47.3;岩石具有亏损型稀土配分模式,类似N-MORB,但高场强元素(HFSE)Nb、Ta和Ti等比N-MORB稍低,相容元素Cr、Ni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Ba、U比N-MORB稍高,与弧拉斑玄武岩相似。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达哈特枕状玄武岩兼有洋中脊与岛弧双重特性,而更像洋中脊,与马里亚纳前弧玄武岩(FAB)相一致。这一发现为明确二连-贺根山蛇绿岩带早石炭世存在前弧玄武岩提供了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佐证,表明二连-贺根山洋早石炭世发生了洋内初始俯冲和洋陆转化岩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弧玄武岩 初始俯冲 早石炭世 迪彦庙ssz型蛇绿岩 兴蒙造山带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梅劳特乌拉蛇绿岩中早二叠世高镁闪长岩的发现及洋内俯冲作用 被引量:22
17
作者 王金芳 李英杰 +1 位作者 李红阳 董培培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06-719,共14页
内蒙古梅劳特乌拉SSZ型蛇绿岩中,新发现了早二叠世巴嘎哈尔高镁闪长岩。该闪长岩位于贺根山缝合带内。锆石LA-ICP-MS U-Pb测年表明,巴嘎哈尔闪长岩的侵位年龄为(282±2)Ma,其形成时代为早二叠世。该岩石高镁,MgO含量5.00%~10.94%,Mg... 内蒙古梅劳特乌拉SSZ型蛇绿岩中,新发现了早二叠世巴嘎哈尔高镁闪长岩。该闪长岩位于贺根山缝合带内。锆石LA-ICP-MS U-Pb测年表明,巴嘎哈尔闪长岩的侵位年龄为(282±2)Ma,其形成时代为早二叠世。该岩石高镁,MgO含量5.00%~10.94%,Mg#值54~74;SiO_2含量53.52%~58.64%,Al_2O_3含量13.48%~14.98%,Na_2O含量1.36%~3.59%;贫钾,K_2O含量0.48%~1.61%;贫TiO_2(0.28%~0.76%)和P_2O_5(0.080%~0.160%);富Cr(75.00×10^(-6)~555.90×10^(-6))和Ni(26.20×10^(-6)~228.40×10^(-6));富集K、Rb和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Ti和P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总量较低(25.16×10^(-6)~83.57×10^(-6)),稀土曲线为略右倾的平坦型。该岩石具有高镁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赞岐岩相类似,属于俯冲带岛弧型岩浆岩。结合其与梅劳特乌拉SSZ型蛇绿岩中玻安岩和埃达克岩的岩石组合时空分布特征,表明古亚洲洋贺根山洋盆在早二叠世可能仍然处于大洋俯冲消减状态。该高镁闪长岩可能为俯冲洋壳+俯冲深积物来源的硅质熔体交代上覆地幔楔使其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镁闪长岩 洋内俯冲作用 锆石U-PB定年 早二叠世 梅劳特乌拉ssz型蛇绿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梅劳特乌拉蛇绿岩中埃达克岩的发现及其演化模式 被引量:29
18
作者 王金芳 李英杰 +1 位作者 李红阳 董培培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76-1795,共20页
本文报道在内蒙古西乌旗梅劳特乌拉SSZ型蛇绿岩中新发现的早二叠世洋内弧呼和德埃达克岩。该埃达克岩位于贺根山缝合带内,侵位于晚石炭世梅劳特乌拉SSZ型蛇绿岩带之中,岩性为细粒-中粒花岗闪长岩。锆石LA-ICP-MS U-Pb测年表明,呼和德埃... 本文报道在内蒙古西乌旗梅劳特乌拉SSZ型蛇绿岩中新发现的早二叠世洋内弧呼和德埃达克岩。该埃达克岩位于贺根山缝合带内,侵位于晚石炭世梅劳特乌拉SSZ型蛇绿岩带之中,岩性为细粒-中粒花岗闪长岩。锆石LA-ICP-MS U-Pb测年表明,呼和德埃达克岩的侵位年龄为294.7±1.7Ma,其形成时代为早二叠世。呼和德埃达克岩属于低钾拉斑系列与中钾钙碱性系列的过渡型岩石,SiO_2为64.93%~69.50%,MgO为0.80%~1.48%,Al_2O_3为15.72%~19.11%,Na2O/K2O为3.01~8.60;Sr为368×10^(-6)~700.40×10^(-6),Yb为0.95×10^(-6)~1.76×10^(-6),Y为5.26×10^(-6)~9.27×10^(-6);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和Sr等,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Zr、Ti和P等;稀土元素总量较低(32.68×10^(-6)~66.69×10^(-6)),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为3.31~5.10,无明显的Eu负异常,显示了典型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呼和德埃达克岩与梅劳特乌拉SSZ型蛇绿岩,构成梅劳特洋内弧初始俯冲作用较为完整连续的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层状-块状辉长岩、枕状拉斑玄武岩、玻安岩、富Nb玄武岩和高镁或镁安山岩等岩石组合序列。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呼和德埃达克岩形成于洋内弧环境,为洋内弧初始俯冲作用早期的深成岩。这标志着古亚洲洋贺根山缝合带洋壳初始俯冲发生于早二叠世。根据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梅劳特乌拉洋内弧的主要特征和识别标志,初步建立了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梅劳特乌拉洋内弧初始俯冲系统形成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达克岩 洋内弧岩浆岩 锆石U-PB定年 早二叠世 梅劳特乌拉ssz型蛇绿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亚洲洋晚石炭世俯冲作用:梅劳特乌拉蛇绿岩中扎嘎音高镁安山岩证据 被引量:23
19
作者 王金芳 李英杰 +1 位作者 李红阳 董培培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9-306,共18页
内蒙古贺根山缝合带梅劳特乌拉SSZ(Supra Subduction Zone)型蛇绿岩中新发现扎嘎音晚石炭世高镁安山岩,岩性为玄武安山岩和安山岩。扎嘎音玄武安山岩-安山岩MgO(4.33%~9.82%)、Mg#值(57~72)和SiO2含量(55.34%~64.12%)较高;而TiO2(0.30%~... 内蒙古贺根山缝合带梅劳特乌拉SSZ(Supra Subduction Zone)型蛇绿岩中新发现扎嘎音晚石炭世高镁安山岩,岩性为玄武安山岩和安山岩。扎嘎音玄武安山岩-安山岩MgO(4.33%~9.82%)、Mg#值(57~72)和SiO2含量(55.34%~64.12%)较高;而TiO2(0.30%~0.60%)、K2O(0.06%~0.73%)、Al2O3(12.18%~17.32%)含量和FeOT/MgO值(0.70~1.34)较低,Na2O/K2O值(2.23~40.88)较高。稀土元素总量较低(14.29×10-6~60.20×10-6),稀土配分曲线总体为略显右倾的平坦型,(La/Yb)N为0.57~2.58,无明显Eu异常。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和Sr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P等,具有较低的Ti/V值。该玄武安山岩-安山岩具有高镁安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日本西南Setouchi岛弧火山岩带的sanukite(有人音译为"赞岐岩")相类似,可能为俯冲洋壳+俯冲深积物的脱水流体与俯冲沉积物部分熔融形成的硅质熔体与上覆地幔楔橄榄岩平衡反应成因。锆石LA-ICP-MS U-Pb测年表明,扎嘎音玄武安山岩的成岩年龄为315.0±2.3 Ma,反映了晚石炭世高镁安山岩浆作用事件。扎嘎音玄武安山岩-安山岩为晚石炭世形成于洋壳俯冲弧前环境的高镁安山岩组合,为古亚洲洋晚石炭世洋内俯冲作用提供了证据。结合贺根山缝合带的壳幔电性结构特征和晚古生代蛇绿岩-岛弧岩浆岩时空分布与演化关系,提出了扎嘎音高镁安山岩的古亚洲洋晚石炭世洋内俯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镁安山岩 ssz型蛇绿岩 洋内俯冲作用 晚石炭世 古亚洲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梅劳特乌拉蛇绿岩中早二叠世埃达克岩与古亚洲洋东段洋内俯冲 被引量:13
20
作者 董培培 李英杰 +1 位作者 王金芳 李红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74-1487,共14页
贺根山缝合带东部晚石炭世梅劳特乌拉SSZ型蛇绿岩中的埃达克岩,岩性为安山岩和英安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埃达克岩的形成时间为294.1±2.2 Ma,时代为早二叠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埃达克岩属于低钾拉斑系列和中钾钙... 贺根山缝合带东部晚石炭世梅劳特乌拉SSZ型蛇绿岩中的埃达克岩,岩性为安山岩和英安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埃达克岩的形成时间为294.1±2.2 Ma,时代为早二叠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埃达克岩属于低钾拉斑系列和中钾钙碱性岩石,具有高硅(SiO 2=64.12%~69.12%)、高铝(Al 2O 3=16.05%~18.59%)、富钠贫钾(Na 2O=5.08%~6.80%,K 2O=0.70%~1.22%,Na 2O/K 2O=4.50~7.26)、高Sr(291.22×10-6~762.20×10-6),低Yb(0.74×10-6~1.28×10-6)、低Y(7.33×10-6~12.74×10-6)等特征。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K、Rb和Sr),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Zr、Ti和P),稀土元素总量较低(40.97×10-6~108.69×10-6),贫重稀土元素,无明显的负Eu异常,为典型的埃达克岩。梅劳特乌拉埃达克岩形成于俯冲带岛弧环境,可能为俯冲洋壳部分熔融而形成的埃达克质熔体,经俯冲带上升过程中与地幔楔橄榄岩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埃达克岩和梅劳特乌拉蛇绿岩(308 Ma)的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层状-块状辉长岩、枕状拉斑玄武岩、玻安岩、富Nb玄武岩和高镁安山岩等构成洋内初始俯冲作用形成的较丰富且完整的岩石组合序列。研究结果表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古亚洲洋东段开启了洋内初始俯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达克岩 ssz型蛇绿岩 早二叠世 古亚洲洋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