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PEI指数的松花江下游流域干旱时空特征分布
1
作者 刘涛 司振江 刘岩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4年第11期35-39,共5页
研究松花江下游流域1967—2019年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利用松花江下游流域9个站点的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月、季、年尺度下区域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运用Menn-Kendall检验和Pettitt突变检验,分析该地区的干旱时空... 研究松花江下游流域1967—2019年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利用松花江下游流域9个站点的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月、季、年尺度下区域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运用Menn-Kendall检验和Pettitt突变检验,分析该地区的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松花江下游流域干旱趋势在逐渐减弱,多以轻旱和中旱为主;松花江下游流域年干旱情况的突变点是1980年;不同季节尺度上,不显著湿润化趋势(P<0.05)季节为春季、夏季、冬季,显著湿润化趋势(P>0.05)季节为秋季。松花江下游流域整体上干旱趋势减弱,干旱时空分布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i指数 Menn-Kendall检验 Pettitt突变检验 松花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EI指数的辽宁省多尺度旱涝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曹永强 路洁 李玲慧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0-220,共11页
近年来辽宁省深受旱涝灾害的影响,明确其时空演变特征对进一步制定防灾减灾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89-2018年辽宁省23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数据,基于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指数),运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线性倾向率... 近年来辽宁省深受旱涝灾害的影响,明确其时空演变特征对进一步制定防灾减灾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89-2018年辽宁省23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数据,基于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指数),运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线性倾向率等数理统计方法,对辽宁省近30年来旱涝演变及持续性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通径分析方法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近30年来辽宁省经历涝-旱-涝的演化过程,辽西干旱化显著,变涝趋势最显著的是辽中和辽北,其次是降水量最丰富的辽东;(2)从中度及以上旱涝灾害频率看,1999—2008年为典型的干旱时段,而2009-2018年则为偏涝时段,旱涝事件发生频率春季>冬季>秋季>夏季;(3)持续性干旱事件强度变小,主要发生在春季。持续性洪涝事件呈增加趋势,主要发生在春、夏两季;(4)降水量是影响旱涝变化的主要因素,蒸散量次之,气温是通过影响降水量和蒸散量进而影响旱涝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i指数 旱涝 持续性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EI指数的河北省多尺度旱涝特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曹永强 宁月 +2 位作者 李玲慧 路洁 张若凝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6-85,共10页
为减少自然灾害对河北省发展的不利影响,基于1990—2018年间河北省22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和Penman-Monteith模型,利用SPEI指数,并运用Mann-Kendal突变检验、线性倾向率等方法,分析在不同时间尺度下河北省1990—2018年旱涝时空分... 为减少自然灾害对河北省发展的不利影响,基于1990—2018年间河北省22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和Penman-Monteith模型,利用SPEI指数,并运用Mann-Kendal突变检验、线性倾向率等方法,分析在不同时间尺度下河北省1990—2018年旱涝时空分布与演变规律。结果表明:①1990—2018年,河北省气候在不同时间尺度下都逐渐向干旱化演变;②河北省旱涝空间分布不均,大部分地区呈干旱化状态,中部和北部干旱化明显,小部分偏涝地区分布在河北省东部和南部;③1999—2007年是河北省典型的干旱时段,从中度及以上旱涝灾害发生频率来看,旱涝事件春、冬两季的发生概率大于夏、秋两季的;④持续性干旱事件强度变大,持续干旱事件主要发生在冬季,持续性洪涝事件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i指数 旱涝特征 多尺度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EI指数的长江经济带上游干湿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茜 刘冀 +2 位作者 魏榕 张特 刘艳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3-211,共9页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人口和经济高度聚集的重要经济带之一,也是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研究该区域的干湿时空演变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上游的重庆、四川、云南、贵州为研究区,采用1...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人口和经济高度聚集的重要经济带之一,也是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研究该区域的干湿时空演变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上游的重庆、四川、云南、贵州为研究区,采用1961—2018年87个气象站逐月气象资料,通过计算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进而基于Mann-Kendall(M-K)趋势与突变检验、云模型,揭示研究区年和四季干湿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1961—2018年长江经济带上游年、夏季、秋季与冬季均呈干旱化趋势,SPEI倾斜率分别为-0.027/10 a,-0.0048/10 a,-0.048/10 a和-0.0067/10 a。春季呈湿润趋势,SPEI倾斜率为0.031/10 a。秋季在1995年发生由湿到干的突变,其余各时间尺度下SPEI无显著突变。(2)研究区北部以干旱化趋势为主,南部以湿润化为主。春季和冬季分别有63%和53%的站点呈干旱化趋势,夏季和秋季分别有50%和85%的站点呈湿润化趋势。(3)云模型分析表明,58年来长江经济带上游年与季节多年平均干湿状态均处于正常,SPEI空间分布的均匀程度比时间分布的均匀程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i指数 云模型 MANN-KENDALL检验 干湿演变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SPEI指数的北京市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小涵 潘兴瑶 +3 位作者 杨默远 杨胜利 范海燕 张志强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0-63,共14页
北京市干旱多发,严重威胁区域粮食生产、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明确北京市干旱演变特征是应对干旱的重要措施。基于北京市境内分布较为均匀的20个气象观测站1981—2018年的逐月降水量、气温数据,采用标准降水蒸散指数(SPEI)、Mann-Kendall... 北京市干旱多发,严重威胁区域粮食生产、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明确北京市干旱演变特征是应对干旱的重要措施。基于北京市境内分布较为均匀的20个气象观测站1981—2018年的逐月降水量、气温数据,采用标准降水蒸散指数(SPEI)、Mann-Kendall趋势分析、经验正交分解法(EOF)等方法分析北京地区近40 a年代际、年际、季节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近40 a北京地区干旱程度呈逐渐加重趋势,20世纪00年代干旱最严重,干旱频率区域平均值达到0.41次/年,与此同时,北京市干旱频率的空间格局由北高南低变化为南高北低。干旱的季节性差异明显,秋季发生干旱的频率最高,区域平均值为0.46,高值区在延庆、门头沟、昌平、大兴和通州区;夏季、冬季和春季的干旱频率次之,区域平均值分别为0.37、0.26和0.25。本研究探明了北京市近40 a来的干旱时空分布格局,研究结果可以为北京市旱情防控提供参考,为合理构建干旱预警评估系统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时空分布特征 spei指数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EI指数的河南省干旱特征及与环流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路金强 甘容 +1 位作者 杨峰 左其亭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24,共8页
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利用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Mann-Kendall检验、交叉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河南省1970-2019年干旱演变特征及其与环... 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利用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Mann-Kendall检验、交叉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河南省1970-2019年干旱演变特征及其与环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基于SPEI值,近50年来河南省气候逐渐变得干旱;空间变化上,年及春、夏、冬季节都表现为西北干旱显著,东南相对湿润。从环流相关性来看,北大西洋涛动(NAO)、北极涛动(AO)、南方涛动(SOI)对河南省春、夏、秋三季干旱有着较强相关性,SOI和太平洋十年涛动(PDO)在年际上与河南省干旱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i指数 干旱特征 北大西洋涛动(NAO) 北极涛动(AO)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EI指数的金沙江流域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敏 黄晓荣 任文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101,109,共8页
金沙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水源地,分析其干旱时空演变规律特征,对水资源管理规划及下游的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金沙江流域28个气象站1960-2020年逐月降水和气温资料,计算了年尺度和季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 金沙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水源地,分析其干旱时空演变规律特征,对水资源管理规划及下游的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金沙江流域28个气象站1960-2020年逐月降水和气温资料,计算了年尺度和季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定量分析了季尺度和年尺度不同等级气象干旱发生频率的年代变化规律及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云模型分析了年尺度气象干旱时空分布的随机性与稳定性。结果表明,年尺度上,金沙江流域主要以轻旱和中旱为主,呈现轻旱高频和重旱低频的特点,且整体趋于干旱化;季尺度上,四个季节干旱频率均在30%左右,主要以春季和夏季干旱为主;空间分布上,丽江一带干旱发生频率较高。云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年尺度上,SPEI指数时间分布的离散程度较空间分布的大,不均匀性更加不稳定;时间分布上站点间干旱程度差异随年际变化增大,且不均匀性趋于不稳定;空间分布上,随着熵值的增大,超熵值减小,期望越低的站点相对多年平均干旱程度波动越大,其干旱程度的不均匀性越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i指数 云模型 时空分布 金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EI指数的西南地区近42a干旱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黄健 李谢辉 +1 位作者 王磊 陈子凡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359-366,共8页
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研究西南地区的干旱灾害,利用1976-2017年西南地区5省市区116个观测站日值数据,基于SPEI指数,应用线性趋势、M-K突变检验和空间插值等方法,通过计算干旱频率和不同等级的干旱强度,对西南地区整体和单个省市区从年和... 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研究西南地区的干旱灾害,利用1976-2017年西南地区5省市区116个观测站日值数据,基于SPEI指数,应用线性趋势、M-K突变检验和空间插值等方法,通过计算干旱频率和不同等级的干旱强度,对西南地区整体和单个省市区从年和季节尺度进行了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西南地区近42a以来呈较为明显的干旱化趋势,以2002年为突变点,干旱趋势在2002年后明显增强;云南和贵州的干旱化趋势最为显著,其次是四川和重庆,西藏最不明显,20世纪90年代后极端干旱事件明显增多.整个西南地区的干旱发生频率较高,高频区主要位于云南北部和东南部,四川中东部,贵州东部和重庆北部,低频区主要位于西藏的中南部.轻旱在3种干旱等级中发生频率最高,中旱的高频区域空间分布最广,重旱在3种旱情中发生频率普遍最低.SPEI指数基本能反映出西南地区干旱的时空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但仍存在比实际旱情判断相对偏轻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气象 气象灾害 spei指数 M-K检验 时空变化 干旱频率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EI指数的东北玉米种植区春玉米生长季干旱演变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葛东 魏新光 +2 位作者 景竹然 李波 高西宁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0年第4期41-47,共7页
基于东北玉米种植区(含内蒙古东部四盟)51个气象站点1989年—2018年实测气象资料及作物玉米资料,对东北玉米种植区范围、玉米生育阶段进行划分,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η_(spei)),对东北玉米种植区各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的干旱时空分布... 基于东北玉米种植区(含内蒙古东部四盟)51个气象站点1989年—2018年实测气象资料及作物玉米资料,对东北玉米种植区范围、玉米生育阶段进行划分,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η_(spei)),对东北玉米种植区各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的干旱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春玉米生长季内干旱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和区域性。从空间分布来看,全生育期内η_(spei)值呈现由研究区域东北部向西南部递增趋势,差异明显,但全生育期的η_(spei)值在-0.06~0.04之间。就不同生育阶段的干旱频率而言,播种—苗期较为干旱,干旱频率较高,随生育期推进干旱频率明显减小。从年际变化来看,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四省份近30 a的η_(spei)值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趋势均不显著(P≥0.05)。纵观整个生长季可以发现,内蒙古东部和辽西地区在播种-苗期最易受旱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η_(spei)) 干旱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EI的黑龙江省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施巧 姜宁 +1 位作者 孟凡香 田肖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2,共4页
为分析黑龙江省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利用黑龙江省27个站点1961~2020年的气象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分析黑龙江省干旱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近60年来干旱... 为分析黑龙江省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利用黑龙江省27个站点1961~2020年的气象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分析黑龙江省干旱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近60年来干旱趋势在逐渐减弱,慢慢呈现湿润化趋势;春、夏、秋季呈不显著湿润化趋势(P>0.05),冬季呈显著湿润化趋势(P<0.05);在空间上其北部、西北部和东北部为干旱频发区,且干旱程度上多以轻旱和中旱为主。黑龙江省整体上干旱趋势减弱,干旱时空分布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i指数 干旱 时空分布特征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EI干旱指数的陕西省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25
11
作者 郭梦 张奇莹 +2 位作者 钱会 徐盼盼 陈垚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3期127-132,138,共7页
陕西省属于生态脆弱区且旱灾频发。基于陕西省1956-2016年18个气象站点的实测气象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年尺度标准降水蒸散指数(SPEI),并结合滑动平均、MK检验、小波分析和Kring空间插值法等方法探讨了陕西省61年来的干旱... 陕西省属于生态脆弱区且旱灾频发。基于陕西省1956-2016年18个气象站点的实测气象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年尺度标准降水蒸散指数(SPEI),并结合滑动平均、MK检验、小波分析和Kring空间插值法等方法探讨了陕西省61年来的干旱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上看,陕西省SPEI指数呈现在波动中下降趋势,表明全省正在向干旱化发展,但总体变化趋势不显著;全省干旱影响范围自1986年起呈现显著扩大化趋势;SPEI指数在1980年出现突然减小的变异点;SPEI指数周期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具有5,16和30a的三个主震荡周期;从空间变化上看,全省有不同程度干旱发生,各站点分布差异较大且不均衡,干旱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中旱>轻旱>特旱>重旱,重旱发生频率最低,高值中心位于延安站,中旱发生频率最高且分布范围最大,高值中心位于略阳站和汉中站。此研究可为全省防灾防旱,农业生产以及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i干旱指数 Penman-Monteith模型 突变分析 干旱演变 干旱频率 时空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滦河上游植被指数NDVI及EVI对SPEI的响应差异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菲 史晓亮 +2 位作者 丁皓 李艺 史孟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77,86,共8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干旱呈广发、频发态势,使植被生长受到限制,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威胁区域生态安全。以滦河上游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9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并结合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干旱呈广发、频发态势,使植被生长受到限制,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威胁区域生态安全。以滦河上游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9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并结合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分析滦河上游气象干旱和植被生长状况的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探讨植被变化对多时间尺度SPEI指数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近20年滦河上游SPEI呈波动式增大趋势,年尺度SPEI增大速率为0.0401/a;干旱面积总体减少,减少速率为-1.4304%/a;NDVI和EVI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大体一致,植被覆盖度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NDVI和EVI增大速率分别达0.027/a和0.026/a;大部分区域SPEI与植被指数呈正相关,其中NDVI对SPEI-3的响应最强,EVI对SPEI-6的响应最强,总体上EVI与SPEI的相关性强于NDVI;草地对气象干旱最敏感,农田次之,林地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 空间分布 相关分析 滦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IP6模式下黑龙江省的未来气象干旱演变预估
13
作者 刘涛 司振江 刘岩 《人民珠江》 2025年第2期21-28,共8页
气象干旱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重要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农业和水资源管理具有深远影响。为了更好地预测黑龙江省未来81 a(2020—2100年)的气象干旱演变特征,基于CMIP6的14个气候模式,选取了SSP245和SSP585两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情景... 气象干旱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重要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农业和水资源管理具有深远影响。为了更好地预测黑龙江省未来81 a(2020—2100年)的气象干旱演变特征,基于CMIP6的14个气候模式,选取了SSP245和SSP585两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情景,结合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和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的气象干旱趋势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未来黑龙江省的气温和降水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尤其在SSP585情景下;除夏季外,春、秋、冬3季均表现出干旱化趋势,气象干旱事件主要集中于西部和东南部地区。研究为黑龙江省的水资源管理和气象干旱应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i指数 MANN-KENDALL检验 CMIP6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干旱指数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关静 梁川 +2 位作者 赵璐 崔宁博 王春懿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2-127,共6页
利用宁夏中部干旱带盐池、中宁、同心、海原4个站点1960—2015年共56年的气候资料月值数据,计算了各个站点春、夏、秋、冬及作物生长季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K干旱指数,并比较了3种干旱指数的评估结果。结... 利用宁夏中部干旱带盐池、中宁、同心、海原4个站点1960—2015年共56年的气候资料月值数据,计算了各个站点春、夏、秋、冬及作物生长季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K干旱指数,并比较了3种干旱指数的评估结果。结果表明:(1)除冬季外,3种干旱指数在其他时间尺度上相关性均较好,SPI和SPEI,SPEI和K指数在冬季的相关性较差。(2)春、夏及作物生长季,SPEI和K指数判别的干旱情况较接近,SPI判别的干旱程度略轻;秋冬两季,K指数判别的干旱程度最高,SPEI判别的干旱程度最轻。(3)4个站点春、夏、秋、冬及作物生长季的SPI、SPEI和K指数序列M-K法趋势分析结果相似,均能表示出宁夏中部干旱带干旱的变化趋势。(4)结合历史旱情资料,发现K指数相比于SPI、SPEI更能有效反映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干旱情况,其评估结果基本与历史干旱事实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指数 宁夏中部干旱带 适用性 SPI指数 spei指数 K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EI的四川省盆地区季节性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菡 张喜亮 +2 位作者 李金建 王明田 麻泽龙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42-250,256,共10页
基于四川省盆地区1961-2012年57个台站逐月气温和降水数据,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对盆地区近52 a季节性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论表明,(1)在季节性增暖和少雨趋势协同作用下,盆地农区春夏秋冬四季干旱化加剧,... 基于四川省盆地区1961-2012年57个台站逐月气温和降水数据,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对盆地区近52 a季节性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论表明,(1)在季节性增暖和少雨趋势协同作用下,盆地农区春夏秋冬四季干旱化加剧,其中秋季增温率达0.154℃·10 a^(-1),且降水以15.22 mm·10 a^(-1)的速率减少,干旱化趋势在四季中最为显著。(2)对比不同等级的干旱,秋季中旱站次的增加趋势最为突出;从1990 s后期开始春夏秋冬四季重旱和特旱站次大体上呈增加趋势,极端干旱灾害影响扩大。(3)四季盆地区域干湿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其中盆西平丘区、盆中丘陵区和部分盆南缓丘区是季节性干旱化倾向较为明显、干旱影响面积较大的地区,需要加强防灾减灾措施,以规避干旱事件增多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干旱 spei指数 时空分布 四川省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EI渭北黄土台塬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宇 李雯晴 +3 位作者 刘招 余玉聪 尤烽骅 杨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9-117,共9页
基于1969—2016年渭北黄土台塬区10个气象站实测资料,计算不同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标(SPEI),采用Man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分析、R/S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区域干旱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48 a来渭北黄土台塬区年及四季干旱均... 基于1969—2016年渭北黄土台塬区10个气象站实测资料,计算不同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标(SPEI),采用Man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分析、R/S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区域干旱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48 a来渭北黄土台塬区年及四季干旱均呈增强趋势,未来有很大可能继续向干旱化发展;(2)年干旱在1991年发生显著突变,春、夏、秋、冬季干旱分别在1996年、2010年、2002年、1978年发生显著突变;(3)年及春、夏、秋季均明显存在着4~18 a的短周期和20 a以上的长周期,冬季明显存在3~11 a的短周期和12~30 a的长周期;(4)轻旱、中旱、重旱、极旱发生频率自西向东分别呈“高—低—高—低”、“逐渐增高”、“逐渐降低”和“中间高两边低”的分布规律,且干旱发生频率整体上符合轻旱>中旱>重旱>极旱的规律;(5)春季干旱演变对年干旱演变的贡献率最大。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区域干旱演变特征,为水文生态建设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spei指数 MORLET小波分析 R/S分析 渭北黄土台塬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EI的伊犁河谷高海拔地区牧草生长季干旱特征分析
17
作者 吾米提·居马太 沈伟 +4 位作者 郭燕云 伊里亚尔·叶克木江 美丽侃·克尔买买提 叶尔布兰·努尔达吾列提 马玉平 《农学学报》 2024年第12期78-84,共7页
本研究利用伊犁河谷昭苏县气象站点1956—2022年逐月气温、降水数据及牧草生育期数据,通过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回归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伊犁河谷高海拔地区牧草生长季(4—8月)干旱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56... 本研究利用伊犁河谷昭苏县气象站点1956—2022年逐月气温、降水数据及牧草生育期数据,通过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回归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伊犁河谷高海拔地区牧草生长季(4—8月)干旱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56—2022年昭苏县年平均气温为3.5℃,以0.3℃/10 a的倾向率极显著上升,年降水量为509.3 mm,总体呈现年际差明显,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昭苏县牧草全生育期的干旱频率为16.4%,其中重旱发生的概率均为7.5%;返青期、分蘖期、抽穗期、开花期中旱以上的干旱频率分别为13.4%、16.4%、22.3%、22.4%,返青期呈现不显著的干旱化趋势,分蘖期、抽穗期和开花期呈现显著性干旱化趋势。研究结果以期为昭苏县牧草干旱灾害的监测、预警及风险防御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苏县 牧草 干旱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 高海拔地区 干旱频率 干旱变化 MANN-KENDALL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EI的嘉陵江流域旱涝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世杰 刘柯莹 孟长青 《水利水电快报》 2022年第5期12-19,共8页
判断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范围、强度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在嘉陵江流域1958~2017年实测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数据的基础上,引入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结合旱(涝)频率、旱(涝)站次比和旱(涝)强度评估指标分析了嘉陵江... 判断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范围、强度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在嘉陵江流域1958~2017年实测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数据的基础上,引入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结合旱(涝)频率、旱(涝)站次比和旱(涝)强度评估指标分析了嘉陵江流域旱涝频率、范围、强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嘉陵江流域近60 a来雨涝的频率高于干旱,其中夏旱、秋涝频率最高;全区旱涝相当,区域性旱多于涝,旱涝强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时间尺度的不断增大,嘉陵江西北大范围的干旱增加趋势趋于显著,而东南部少量地区由干旱趋势转为雨涝趋势,总体来看,流域呈北旱南涝的趋势发展。研究成果可为旱涝评估、防洪减灾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强度 旱涝频率 旱涝趋势 spei指数 嘉陵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I/SPEI的锡林郭勒盟干旱变化特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杜波波 王宁 林克剑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18,共5页
近年来,干旱现象频发,对锡林郭勒盟生态系统、畜牧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威胁。利用1980~2018年研究区内15个气象站点的逐月累积降水量和月平均温度,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分析锡林... 近年来,干旱现象频发,对锡林郭勒盟生态系统、畜牧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威胁。利用1980~2018年研究区内15个气象站点的逐月累积降水量和月平均温度,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分析锡林郭勒盟干旱时空特征,对比了SPI、SPEI在干旱监测中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1980~2018年锡林郭勒盟持续性干旱事件频发,随着年代的变化连续性干旱事件的发生频次、持续时间均呈增加趋势;研究区干旱频次在空间分布上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干旱发生频次较高,干旱频发区逐渐向西部转移,从东向西干旱发生频次逐渐增加;随着温度上升,SPI对干旱的监测能力开始下降,特别对重旱、特旱的监测能力明显不足,而SPEI对异常干旱的监测能力较强,不易受到降水因素的影响,对研究区干旱的监测、评估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指数 spei指数 持续性干旱 干旱频次 干旱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EI的河北省南部棉花生长季干旱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玉兵 张杰 +1 位作者 刘连涛 孙东磊 《农学学报》 2022年第12期56-62,共7页
旨在为棉花干旱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及防御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河北省南部8个气象站点1962—2020年的逐月气温、降水量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通过回归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河北省南部棉花生长季(4—10月)... 旨在为棉花干旱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及防御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河北省南部8个气象站点1962—2020年的逐月气温、降水量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通过回归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河北省南部棉花生长季(4—10月)干旱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河北南部棉花全生育期的干旱频率为25%,其中重旱以上发生频率为6.8%;播种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干旱频率分别为35.6%、30.5%、32.2%、30.5%和32.2%;苗期气候在1976年发生干湿变化突变,1976年后呈显著湿润化趋势;蕾期气候在1968年发生干湿突变,1968年后呈显著湿润化趋势;棉花花铃期气候1982年后呈干旱化趋势,变化趋势越来越显著;棉花吐絮期气候1989年后呈干旱化趋势;棉花全生育期气候1982年后呈现持续干旱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棉花苗期、蕾期气候呈湿润化趋势,花铃期呈干旱化趋势,作物品种培育和栽培技术措施改进应重视这种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河北省 生长季 spei指数 干旱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