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域外SPAC上市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看门人”角色弱化为中心 被引量:3
1
作者 任超 江闻婕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38-142,148,共6页
近年来,域外资本市场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的兴起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一方面,通过SPAC上市能够为新设创业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弥补了传统发行制度的短板,也为公众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的运行机制和结构特... 近年来,域外资本市场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的兴起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一方面,通过SPAC上市能够为新设创业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弥补了传统发行制度的短板,也为公众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的运行机制和结构特征,SPAC上市模式带来了资本市场中介机构“看门人”角色弱化的问题,引发了社会对SPAC上市模式中投资者保护的隐忧。尽管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直接引入SPAC上市模式尚为时过早,但域外SPAC的相关实践对完善我国投资者保护制度,厘清中介机构“看门人”机制的理论脉络,推进我国证券市场注册制改革仍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 看门人 承销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C制度中投资者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汤欣 陈思含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0-79,共10页
近年来,特殊目的并购公司(SPAC)受到全球各主要市场的关注。本文从法律和监管角度对SPAC在投资者保护上的制度设计进行详尽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美国证监会之所以对SPAC的首次公开发行实行相对宽松的监管,是因为SPAC自发地设计了对管... 近年来,特殊目的并购公司(SPAC)受到全球各主要市场的关注。本文从法律和监管角度对SPAC在投资者保护上的制度设计进行详尽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美国证监会之所以对SPAC的首次公开发行实行相对宽松的监管,是因为SPAC自发地设计了对管理层的约束和激励、投资者话语权和独立信托账户三大投资者保护机制,为完成并购交易前的投资者提供了相对充分的保护;对SPAC在首次公开发行后进行的并购交易,美国证监会转而采取严格的信息披露监管策略,在信息披露时限、披露内容和可能施加的法律责任上均较一般并购交易更为严格。以SPAC相关实践作为他山之石,可为国内注册制改革下的证券市场监管和投资者保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目的并购公司 spac 投资者保护 信息披露 公募与私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