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α免疫反应产物在山羊卵巢中的分布 被引量:5
1
作者 孙健红 张涌 +3 位作者 郑月茂 刘根胜 马夜肥 赵慧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20-923,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生殖周期山羊卵巢中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的表达,本试验应用高灵敏度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ERα免疫反应产物在不同生殖周期山羊卵巢中的分布。结果显示,ERα免疫反应产物主要存在于成熟卵泡的颗粒细... 为了研究不同生殖周期山羊卵巢中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的表达,本试验应用高灵敏度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ERα免疫反应产物在不同生殖周期山羊卵巢中的分布。结果显示,ERα免疫反应产物主要存在于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发情期和妊娠期生长卵泡的部分颗粒细胞、原始卵泡卵母细胞胞质、粒黄体细胞胞质及膜黄体细胞胞核、卵泡膜细胞和类固醇细胞胞质;间情期生长卵泡的颗粒细胞中的ERα免疫反应产物较少,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卵母细胞中ERα免疫反应产物在初级卵泡阶段含量较少,从次级卵泡开始其含量很丰富。以上结果提示,ERα以激活不同信号途径的方式参与了对卵泡生长、排卵及妊娠维持的调控,这为研究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α在卵巢中的作用及其生殖调控机理提供了形态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Α 卵巢 免疫组织化学sp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基底前脑胆碱能皮质投射神经元区的ChAT样免疫反应神经元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正礼 范光丽 +3 位作者 赵慧英 邱荣斌 王跃嗣 白占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4-457,共4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 ,对 5只产蛋高峰期鸡基底前脑胆碱能皮质投射神经元区的ChAT样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从内侧隔核至Meynert基底核 ,ChAT样免疫反应神经元呈连续性分布 ,且各区神经元的密度、大小及着色...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 ,对 5只产蛋高峰期鸡基底前脑胆碱能皮质投射神经元区的ChAT样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从内侧隔核至Meynert基底核 ,ChAT样免疫反应神经元呈连续性分布 ,且各区神经元的密度、大小及着色强度不均。MS、NDBV/H及旧纹体膨大部的阳性细胞分布密集 ,且突起较明显 ;原始旧纹体部阳性细胞分布稀疏 ,突起明显。结果表明 ,在鸡的基底前脑胆碱能皮质投射神经元区广泛分布着ChAT样免疫反应神经元 ,这为鸡的基底前脑—海马投射系统积累了资料 ,表明该区在鸡的学习、记忆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前脑胆碱能皮质投射神经元区 CHAT 免疫反应神经元 基底前脑 胆碱乙酰转移酶 免疫组织化学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地区成年藏绵羊和小尾寒羊附睾组织中eNOS差异表达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成旭东 范文刚 +2 位作者 赵振娜 汉武娇 袁莉刚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1-65,共5页
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结合IPP统计分析法,比较高原地区成年藏绵羊和小尾寒羊附睾组织中eNOS的定位及分布特征。平均光密度数据统计表明,eNOS的平均光密度值在藏绵羊附睾尾部显著高于附睾头和附睾体(P<0.05),藏绵羊附睾头和附睾体之间无... 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结合IPP统计分析法,比较高原地区成年藏绵羊和小尾寒羊附睾组织中eNOS的定位及分布特征。平均光密度数据统计表明,eNOS的平均光密度值在藏绵羊附睾尾部显著高于附睾头和附睾体(P<0.05),藏绵羊附睾头和附睾体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小尾寒羊附睾体显著高于附睾头(P<0.05)。小尾寒羊附睾体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藏绵羊(P<0.05),附睾头和附睾尾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eNOS的活性在附睾尾部最高,提示NO与精子运输相关,对于高原地区不同品种绵羊附睾中eNOS分布较大差异的原因尚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藏绵羊 小尾寒羊 附睾 免疫组织化学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KiSS-1 mRNA及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崔广飞 高凌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6期20-21,25,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KiSS-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0例胃癌组织、22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进行KiSS-1 mRNA和蛋白的检测。结果胃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胃...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KiSS-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0例胃癌组织、22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进行KiSS-1 mRNA和蛋白的检测。结果胃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KiSS-1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5%(23/40)、77.3%(17/22)、97.5%(39/40),依次升高(X2=18.323,P<0.01);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5%(21/40)、81.8%(18/22)、95.0%(38/40),依次增高(X2=20.131,P<0.01);胃癌组织中KiSS-1 mRNA及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KiSS-1 mRNA与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s=0.702,P<0.05)。结论 KiSS-1表达缺失与胃癌的发生、转移有关;KiSS-1有望成为胃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KISS-1 原位杂交方 免疫组织化学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李海霞 沈志祥 谭诗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2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蛋白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sp 预后 胃癌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地区成年藏绵羊和小尾寒羊睾丸组织eNOS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宋笑 袁莉刚 李聪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内皮性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OS,eNOS)在高原地区成年藏绵羊和小尾寒羊睾丸组织中的定位及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结合半定量法描述染色结果分布密度,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分析比较.【结果】eNOS... 【目的】研究内皮性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OS,eNOS)在高原地区成年藏绵羊和小尾寒羊睾丸组织中的定位及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结合半定量法描述染色结果分布密度,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分析比较.【结果】eNOS免疫组织化学分布密度表明,小尾寒羊睾丸精子细胞和精原细胞强阳性表达,而在藏绵羊精子和精原细胞内无明显表达;小尾寒羊间质细胞(leydig cell)和支持细胞(sertoli cell)为中等阳性表达,在藏绵羊弱阳性表达.eNOS在藏绵羊及小尾寒羊小血管均为阳性表达.Western免疫印迹显示eNOS抗体有较好的反应性,且小尾寒羊睾丸组织蛋白反应性强于藏绵羊睾丸组织提取蛋白.【结论】高原环境中,eNOS可参与调节高原地区绵羊睾丸局部血管舒缩以适应环境温度变化;小尾寒羊生精上皮eNOS表达较强可能是高寒环境中精子生成过程中的低氧应激反应的一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OS 藏绵羊 小尾寒羊 睾丸 免疫组织化学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中Survivin、EPR-1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宁 孔维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36-638,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carcinoma,NPC)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SVV)及效应蛋白酶受体-1(EPR-1)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NPC组织、癌旁交界组织各42例,鼻咽部黏膜慢性炎症组织30例中SVV、EPR-... 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carcinoma,NPC)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SVV)及效应蛋白酶受体-1(EPR-1)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NPC组织、癌旁交界组织各42例,鼻咽部黏膜慢性炎症组织30例中SVV、EPR-1、CD34的表达,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PC组织中MVD值显著高于癌旁交界组织及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NPC组织与癌旁交界组织MVD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01),MVD与分期相关(P<0.05),与SVV呈正相关(r=0.572,P<0.01),与EPR-1无相关性。结论在NPC组织中,SVV与血管生成相关,EPR-1不参与血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 rvivin基因 新生血管化 生理性 鼻咽肿瘤 鼻咽癌组织 血管生成 SURVIVIN carcinoma 免疫组织化学sp 凋亡抑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bcl-2和bax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姜琳琳 韩瑞珠 +3 位作者 徐秀玉 金德均 赵春源 李晓丹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bax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喉鳞状细胞癌及10例正常喉黏膜组织中survivin,bcl-2及bax基因的表达。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率为...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bax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喉鳞状细胞癌及10例正常喉黏膜组织中survivin,bcl-2及bax基因的表达。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率为80%,显著高于正常喉黏膜组织的表达率20%(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urvivin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而与bax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喉鳞状细胞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Survivin基因可能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发展中分别起协同和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喉鳞状细胞癌 sp免疫组织化学法 bcl-2蛋白表达 SURVIVIN BAX基因表达 BAX蛋白表达 基因BCL-2 凋亡抑制基因 黏膜组织 淋巴结转移 TNM分期 癌基因治疗 应用 凋亡相关 拮抗作用 表达率 喉鳞癌 相关性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的表达与儿童急性白血病近期疗效关系的研究
9
作者 韦红英 刘壮 +1 位作者 韩蕴丽 李树全 《中国小儿血液》 2005年第4期173-174,共2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xtracelluarsignal-regulatedkinase-1,ERK1)的表达与儿童急性白血病(AL)的关系。方法50例儿童AL(AL组)和26例完全缓解AL(AL-CR组)患者为病例组,23例非肿瘤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超敏SP免疫组织化学法...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xtracelluarsignal-regulatedkinase-1,ERK1)的表达与儿童急性白血病(AL)的关系。方法50例儿童AL(AL组)和26例完全缓解AL(AL-CR组)患者为病例组,23例非肿瘤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超敏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病例组、对照组骨髓细胞中ERKl的表达情况。结果ERKl阳性率在AL组为68%,明显高于AL-CR组和对照组(p<0.01):在高危AL中阳性率分别为90.91%,明显高于标危AL(p<O.01)。16例化疗前ERKI阳性率为75%,化疗缓解后阳性率为0(p<0.01)。结论AL患者ERKI的过度表达率较高,可作为近期疗效观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儿童急性白血病 疗效关系 sp免疫组织化学法 疾病患者 近期疗效观察 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产素受体在雌性山羊颈动脉体的分布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双 孙曼 +2 位作者 金秀芳 徐永平 李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60-1265,共6页
研究催产素受体(OTR)在雌性山羊颈动脉体(CB)中是否存在及其分布特点,为催产素(OT)是否对CB起调节作用提供形态学基础。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雌性山羊的CB进行OT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B中OTR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在雌性山羊CB的实质... 研究催产素受体(OTR)在雌性山羊颈动脉体(CB)中是否存在及其分布特点,为催产素(OT)是否对CB起调节作用提供形态学基础。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雌性山羊的CB进行OT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B中OTR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在雌性山羊CB的实质细胞群和间质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OTR阳性反应产物存在。OTR强阳性产物分布在Ⅰ型细胞、Ⅱ型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膜,在Ⅰ型细胞的细胞核呈弱阳性表达,在Ⅱ型细胞的细胞核呈强阳性表达。在间质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纤维中有中等阳性反应产物存在,并且实质细胞群和间质组织的OTR相对表达量差异性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OTR主要分布于CB的实质细胞群中,CB具备接受OT调控的条件。因此,催产素可以通过激活CB中的OTR来影响CB的功能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 催产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sp 雌性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α、β在雌性山羊结状神经节的分布 被引量:3
11
作者 董伟 徐永平 +3 位作者 金秀芳 李强 陈文东 郭晓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09-814,共6页
探究结状神经节内脏感觉神经元是否是雌激素作用的靶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雌激素受体(ER-α、β)在成年雌性山羊结状神经节内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ER-α和ER-β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神经元中,其所有神经元细胞核呈棕黄... 探究结状神经节内脏感觉神经元是否是雌激素作用的靶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雌激素受体(ER-α、β)在成年雌性山羊结状神经节内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ER-α和ER-β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神经元中,其所有神经元细胞核呈棕黄色,为强阳性;而大型神经元细胞质呈黄色,为中等阳性;中小型神经元细胞质呈棕黄色,为强阳性。在卫星细胞中,ER-α、β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呈黄色,为中等阳性。图像分析表明,神经元上ER-α、β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神经节内其它成分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证明ER-α、β在结状神经节中表达,表明结状神经节内脏感觉神经元是雌激素发挥作用的主要靶细胞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结状神经节 免疫组织化学sp 雌性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激素受体在雌性山羊结状神经节的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晓 陈文东 +4 位作者 王志豪 徐永平 范洁 金秀芳 董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54-1659,共6页
为了研究孕激素是否具备作用于结状神经节神经元的条件,从而可能通过影响内脏反射的初级传入神经元的功能参与调节胃肠的活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孕激素受体(PR)在成年雌性山羊结状神经节(NG)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PR免疫反应阳... 为了研究孕激素是否具备作用于结状神经节神经元的条件,从而可能通过影响内脏反射的初级传入神经元的功能参与调节胃肠的活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孕激素受体(PR)在成年雌性山羊结状神经节(NG)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PR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在雌性山羊结状神经节中广泛分布,神经元、卫星细胞、施万细胞、神经纤维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着色。其中神经元的细胞膜呈棕褐色,为强阳性,细胞质中的尼氏小体为中等阳性或弱阳性。在带核的神经细胞中,多数神经元细胞核内核质为强阳性,核仁为清亮的空泡。多数卫星细胞上的PR为强阳性,少数其胞核呈空泡状不着色。施万细胞和神经纤维的孕激素受体呈淡黄色,为弱阳性。图像分析表明与其他非神经成分相比,神经元胞体的PR相对表达量差异性极显著(P<0.01)。上述结果表明结状神经节中的内脏感觉神经元是孕激素作用的主要靶细胞之一,即孕激素有可能作用于结状神经节内脏感觉神经元,从而通过内脏反射弧的传入端影响胃肠的活动,而结状神经节上的PR可能为孕激素对胃肠道的内分泌调节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神经调节之间的网络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状神经节 孕激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sp 雌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激素受体在雌性山羊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的分布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晓 王志豪 +6 位作者 吴卫妮 徐永平 任妮 董伟 陈文东 范洁 金秀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60-964,共5页
为了研究孕激素对胃肠道的内分泌调节和自主神经对胃肠道的神经调节两种途经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孕激素受体(PR)在成年雌性山羊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雌山羊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中PR免疫阳... 为了研究孕激素对胃肠道的内分泌调节和自主神经对胃肠道的神经调节两种途经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孕激素受体(PR)在成年雌性山羊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雌山羊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中PR免疫阳性产物广泛存在,且主要分布于神经元中。神经元的细胞膜呈棕褐色,为强阳性,细胞质为强阳性或中等阳性。43.40%的神经元细胞核内核质呈黄褐色,核仁为清亮的空泡;56.60%的神经元核质不着色,核仁的PR为中等阳性。图像分析表明神经元的PR相对表达量与其他非神经结构相比差异性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的交感节后神经元是孕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提示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上的PR可能是孕激素对胃肠道内分泌调节和自主神经对胃肠道的神经调节之间达到相互协调作用的网络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 孕激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sp 雌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关中奶山羊子宫中TLR4的定位和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代盈盈 王文丽 +2 位作者 赵慧英 刘红改 王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9-634,共6页
为了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在妊娠期山羊子宫中的分布和表达变化规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别对妊娠早期(1~30d)、妊娠中期(31~120d)和妊娠晚期(121~150d)关中奶山羊子宫中TLR4的分布及... 为了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在妊娠期山羊子宫中的分布和表达变化规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别对妊娠早期(1~30d)、妊娠中期(31~120d)和妊娠晚期(121~150d)关中奶山羊子宫中TLR4的分布及TLR4mRNA的表达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LR4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在关中奶山羊子宫的子宫内膜、肌层和浆膜均有不同程度分布,其中在子宫内膜上皮和腺上皮中阳性细胞最多、着色最深,肌层和浆膜层中免疫细胞着色较浅;随妊娠时期推移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着色逐渐变浅,固有层中子宫腺上皮细胞着色先显著增强,到妊娠晚期又有所减弱;妊娠期子宫中TLR4相对表达量在妊娠期子宫内膜呈低-高-低的规律性变化,妊娠中期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妊娠早期和晚期(P<0.01),妊娠早期表达量最低且极显著低于妊娠中期和晚期(P<0.01);在妊娠各期山羊子宫中的TLR4mRNA的表达量变化规律与TLR4相对表达量一致。表明TLR4在妊娠期关中奶山羊子宫的分布和表达具有一定的规律,并可能参与子宫的免疫和分泌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子宫 TOLL样受体4 关中奶山羊 免疫组织化学sp 荧光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RH受体在山羊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的分布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洁 陈文东 +4 位作者 郭晓 王志豪 明佳 郭瑜龙 徐永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9-294,共6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GnRHR)在山羊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的分布特点,以探讨GnRH是否可以影响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Celiac-superior mesenteric ganglia,CSMG)的活动。取雄性和... 本研究旨在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GnRHR)在山羊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的分布特点,以探讨GnRH是否可以影响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Celiac-superior mesenteric ganglia,CSMG)的活动。取雄性和雌性成年山羊的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各5个,经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后,观察GnRHR在肠系膜前神经节的分布特点,并用Image-Pro Plus 6.0(IPP 6.0)软件图像半定量分析技术,分析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中的神经元和非神经元的GnRHR分布差异。结果表明:GnRHR强阳性产物主要分布神经元的胞膜和胞质中;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纤维和卫星细胞中只有GnRHR弱阳性产物;GnRHR在神经细胞和非神经细胞中的表达量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上述结果表明,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对GnRH具有反应性,且神经元为其作用的靶细胞,提示GnRH可能通过影响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神经元的活动,进而影响其发出的交感节后神经纤维所支配的靶器官功能这一途径来调节胃肠的生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RH受体 腹腔肠系膜前神经节 免疫组织化学sp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小脑突触素的表达与发育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建云 范光丽 +1 位作者 陈正礼 张家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6-309,共4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了突触素在15、20胚龄、10日龄鸡小脑中的表达。结果表明:突触素免疫反应产物以颗粒、小点、阳性神经元和阳性纤维形式出现;突触素免疫反应产物密度在15、20胚龄、10日龄有3种变化趋势:1分子层、颗粒层、中间...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了突触素在15、20胚龄、10日龄鸡小脑中的表达。结果表明:突触素免疫反应产物以颗粒、小点、阳性神经元和阳性纤维形式出现;突触素免疫反应产物密度在15、20胚龄、10日龄有3种变化趋势:1分子层、颗粒层、中间核、外侧上核、外侧下核中随胚(日)龄增加保持不变;2蒲肯野氏层随胚(日)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3小脑内侧核则随胚(日)龄增加逐渐升高。结果揭示:突触素最终合成部位可能在高尔基复合体;20胚龄左右是蒲肯野氏层突触形成的高峰期;小脑各部突触在出壳前后发育具有不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 突触素 高尔基复合体 突触 免疫组织化学sp 表达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产素受体在雌性山羊肠系膜后神经节的分布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文东 郭晓 +4 位作者 范洁 徐永平 金秀芳 王志豪 李强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8-761,共4页
目的:研究雌性山羊肠系膜后神经节的神经元是否具备接受催产素(OT)调节的条件,探讨是否可以通过其节后纤维这一途径实现催产素参与生殖器官活动的调节.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雌性成年山羊肠系膜后神经节中催产素受体(OTR... 目的:研究雌性山羊肠系膜后神经节的神经元是否具备接受催产素(OT)调节的条件,探讨是否可以通过其节后纤维这一途径实现催产素参与生殖器官活动的调节.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雌性成年山羊肠系膜后神经节中催产素受体(OTR)的分布特点.结果:OTR在雌性山羊肠系膜后神经节的神经元、支持细胞、神经纤维及血管内皮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染色.神经元中OTR强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胞质,多数呈棕褐色,为强阳性,少部分呈黄褐色,为中等阳性;神经纤维、血管内皮细胞和支持细胞等其他结构呈淡黄色,为弱阳性;核仁呈空泡状,着色极浅或不着色,为阴性.图像分析表明神经元胞体的相对表达量与其他非神经结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系膜后神经节的神经元具备接受催产素作用的条件,提示肠系膜后神经节的交感节后神经元可能是催产素对生殖系统的内分泌调节和经肠系膜后神经节的神经调节两种途径相互协调作用的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产素受体 肠系膜后神经节 免疫组织化学sp 雌性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白介素-1α的表达 被引量:5
18
作者 任晓勇 陈文弦 +1 位作者 崔鹏程 张全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7-369,共3页
目的研究白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的表达,并分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etalloproteinase-9,MMP-9)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IL-... 目的研究白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的表达,并分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etalloproteinase-9,MMP-9)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IL-1α、MMP-9及PCNA在21例继发性胆脂瘤上皮标本与10例胆脂瘤患者外耳道皮肤表皮中的表达。结果IL-1α、MMP-9及PCNA在胆脂瘤上皮的表达,与外耳道皮肤上皮相比明显增强,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P<0.01,P<0.01)。IL-1α与MMP-9表达存在正相关性(P<0.05),IL-1α与PCNA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IL-1α与MMP-9表达密切相关,表明IL-1α可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在介导胆脂瘤骨质破坏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体内IL-1α可能不是影响胆脂瘤上皮增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胆脂瘤上皮 免疫组织化学sp IL-1Α MMP-9 基质金属蛋白酶 增殖细胞核抗原 白介素-1Α 继发性胆脂瘤 PCNA表达 cell 皮肤表皮 破坏行为 上皮增殖 外耳道 相关性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9
作者 蔡广研 陈香美 +3 位作者 汤力 师锁柱 张雪光 刘秀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9期503-505,共3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2(Flk-1)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4例不同病理改变的IgA肾病肾组织进行序列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肾小管间质中VⅢ因子、VEGF和Flk-...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2(Flk-1)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4例不同病理改变的IgA肾病肾组织进行序列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肾小管间质中VⅢ因子、VEGF和Flk-1的表达。对各指标之间与临床病理改变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肾小管间质中微血管密度在中度病变的病人表达最多,在重度者表达最少(P<0.05)。VEGF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Flk-1主要表达于肾间质中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两者与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密度呈正相关(P<0.05)。在中、重度组肾小管间质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微血管密度与患者尿NAG酶的含量呈负相关(r=-0.57,P<0.05),与间质纤维化呈负相关性(r=-0.82,P<0.01)。结论:IgA肾病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密度变化与肾小管间质的病变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可能是导致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密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IGA肾病 IgA肾病患者 毛细血管密度 肾小管间质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临床意义 周围 免疫组织化学sp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肾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PTEN在喉鳞状细胞癌和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龙 王继群 +1 位作者 山艳春 王丽华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5-238,共4页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 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 some ten,PTEN)在喉鳞状细胞癌、癌旁安全缘、声带息肉、转移淋巴结和无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探讨喉鳞状细...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 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 some ten,PTEN)在喉鳞状细胞癌、癌旁安全缘、声带息肉、转移淋巴结和无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探讨喉鳞状细胞癌和转移淋巴结在分子水平的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57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理标本,随机抽取的27例癌旁安全切缘、22例声带息肉与57例标本中18例淋巴结转移阳性的喉状细胞鳞癌、转移淋巴结、无转移淋巴结中PTEN的表达进行检测和统计分析。结果PTEN在喉鳞状细胞癌、癌旁安全缘和声带息肉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9.5%(51/57)、88.9%(24/27)和95.5%(21/22),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喉鳞状细胞癌、癌旁安全缘中PTEN的阳性表达程度较声带息肉中为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PTEN的阳性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分化、T分期、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无转移淋巴结中均未见PTEN的表达,18例转移淋巴结阳性患者喉鳞状细胞癌和转移淋巴结中PTEN的阳性率均为94.4%(17/18),但转移淋巴结中PTEN的表达强度较喉鳞状细胞癌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的过程中,PTEN可能发生部分变异,属喉鳞状细胞癌癌变的早期分子事件,但与喉鳞状细胞癌的进展无关。喉鳞状细胞癌与转移淋巴结在分子水平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抑癌基因PTEN 无转移淋巴结 免疫组织化学sp 显著性差异 鳞状细胞癌患者 声带息肉 分子水平 淋巴结转移 病理标本 安全切缘 统计分析 表达程度 不同性别 阳性表达 发病部位 临床分期 阳性患者 分子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