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DEM建立香港土壤地体数据库 被引量:4
1
作者 赵玉国 张甘霖 +3 位作者 周生路 张华 骆永明 赵其国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0-164,共5页
完成了香港SOTER数据库的建立,采用数字高程模型和其它基础图件,制图过程完全计算机化,使SOTER方法更适合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对SOTER在中大比例尺尺度上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完善其适用范围和理论体系;以香港作... 完成了香港SOTER数据库的建立,采用数字高程模型和其它基础图件,制图过程完全计算机化,使SOTER方法更适合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对SOTER在中大比例尺尺度上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完善其适用范围和理论体系;以香港作为研究区域,建设基于SOTER方法的土壤信息数据库,对于评价该区土壤、环境质量以及生态利用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ter 土壤地体数据库 dem 数字高程模型 香港 现代制图方法 GIS 比例尺尺度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空间尺度DEM坡度转换图谱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燕 汤国安 齐清文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79-82,共4页
从地理学的宏观与实际需求的角度出发 ,选择代表黄土高原典型地貌类型 (黄土丘陵沟壑区、破碎塬区、梁峁区 )的 3个样区作为试验区 .试验以 1∶1 0 0 0 0高精度地形图的 5m空间分辨率DEM(数字高程模型 )所提取的地面坡度为准值 ,运用GI... 从地理学的宏观与实际需求的角度出发 ,选择代表黄土高原典型地貌类型 (黄土丘陵沟壑区、破碎塬区、梁峁区 )的 3个样区作为试验区 .试验以 1∶1 0 0 0 0高精度地形图的 5m空间分辨率DEM(数字高程模型 )所提取的地面坡度为准值 ,运用GIS、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等方法 ,研究基于 1∶5 0 0 0 0地形图的 2 5m空间分辨率DEM所提取地面坡度的误差特征与纠正方法 .文中应用地学信息图谱的理论和方法 ,经过反复实验、分析 ,找到一个精度较理想的 ,可适用于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的坡度转换图谱 .同时 ,利用它实现对基于 1∶5 0 0 0 0地形图的 2 5m空间分辨率DEM提取地面坡度统计值的误差纠正 ,为其应用精度提供参考标准和依据 .此外 ,它也可以为各类DEM的适用性、应用精度的科学估算 ,以及有关标准的制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尺度 dem坡度转换 地面坡度 信息图谱 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低平原土壤盐化特征及基于DEM的Co-Kriging插值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周在明 张光辉 +1 位作者 王金哲 严明疆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0年第6期70-73,90,共5页
针对环渤海低平原土壤盐化特征,通过选取0~20cm深度内的127个代表性土样进行土壤全盐量测定,结合DEM,综合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与GIS技术研究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土壤盐分空间变异强度属于中等,土壤盐分单变量和交互变量... 针对环渤海低平原土壤盐化特征,通过选取0~20cm深度内的127个代表性土样进行土壤全盐量测定,结合DEM,综合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与GIS技术研究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土壤盐分空间变异强度属于中等,土壤盐分单变量和交互变量的空间相关程度均属于中等,空间自相关距离分别为40.60km和135.60km。环渤海低平原土壤盐分含量在不同高程上存在分布差异,并随着高程的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呈增加的趋势。自内陆平原向东部滨海平原土壤盐分含量逐渐增加,盐分含量较高的地区出现在唐山-天津-沧州-东营-滨州一线。非盐化土以内陆平原为主,分布在保定-衡水-邢台-邯郸一线。通过协同克立格插值的均方根误差与普通克立格插值相比减少了0.29%,而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提高了20.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低平原 土壤盐分 dem 协同克立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环境下DEM流域特征提取及应用 被引量:42
4
作者 孙庆艳 余新晓 +3 位作者 胡淑萍 肖洋 李金海 武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44-147,共4页
该文详细介绍了ArcGIS9.2中的水文分析工具箱的使用方法,包括从原始DEM数据提取河网的步骤、应注意的问题等。研究区域选取位于北京山区的红门川小流域,采用1∶10000的比例尺、10m分辨率的DEM作为基本的地形数据,应用ESRI公司开发的ArcG... 该文详细介绍了ArcGIS9.2中的水文分析工具箱的使用方法,包括从原始DEM数据提取河网的步骤、应注意的问题等。研究区域选取位于北京山区的红门川小流域,采用1∶10000的比例尺、10m分辨率的DEM作为基本的地形数据,应用ESRI公司开发的ArcGIS9.2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流域水文信息特征的提取;并利用SWAT模型运行水文响应单元(HRUs)的生成,共生成了25个子流域和92个HRUs。经分析,得到的研究区域河网特征以及研究区其他常用的流域特征信息,与实际河流水系特征基本吻合,因此应用DEM划分的流域结果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数字高程模型 流域特征 水文信息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含量分析法确定DEM分辨率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8
5
作者 杨勤科 张彩霞 +2 位作者 李领涛 Tim R.Mc Vicar Tom G.Van Nie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1-23,28,共4页
分辨率是基于地形测绘数据插值生成DEM的基本问题。利用合适的分辨率既可使生成的DEM如实反映和描述地面地形特征,又可避免引入新误差。基于地貌学原理,以读取基础数据所有信息和有效表达地貌特征为目标,利用多种栅格DEM的坡度均方差-... 分辨率是基于地形测绘数据插值生成DEM的基本问题。利用合适的分辨率既可使生成的DEM如实反映和描述地面地形特征,又可避免引入新误差。基于地貌学原理,以读取基础数据所有信息和有效表达地貌特征为目标,利用多种栅格DEM的坡度均方差-栅格尺寸关系曲线,结合对插值DEM上地貌特征的分析,可以客观地确定地形图插值生成DEM的合适栅格尺寸。系统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并以黄土高原1∶25万地形图插值生成DEM为例,对该方法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典型地区试验研究表明,黄土丘陵区1∶25万和1∶1万地形图(等高距分别为100 m和5 m)插值生成DEM,DEM的坡度均方差-栅格尺寸关系曲线拐点分别位于50 m和2.5 m处,因而分辨率分别为50 m和2.5 m。本研究可以为改进我国DEM质量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分辨率 信息含量分析法 栅格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不同精度DEM提取地形指标误差分析——以盐池县南部山区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光 李庆和 孙保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60,共4页
以1∶5万和1∶10万地形图制作的DEM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地面坡度及坡向、地表粗糙度、沟壑密度、坡长5种地形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实验样区为盐池县南部山区,基本技术平台为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精度DEM在提取... 以1∶5万和1∶10万地形图制作的DEM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地面坡度及坡向、地表粗糙度、沟壑密度、坡长5种地形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实验样区为盐池县南部山区,基本技术平台为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精度DEM在提取地面坡度与地表粗糙度不同程度存在着误差,提取沟壑密度与坡长存在误差较小。提出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结合DEM提取沟壑密度与坡长的方法。研究成果对于DEM精度估算与误差纠正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地形指标 不确定性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小波编码的DEM快速无损压缩算法
7
作者 郑晶晶 方金云 韩承德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38-1244,共7页
为减少网络地理信息系统(GIS)海量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的存储与传输数据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小波编码的DEM快速无损压缩算法——FEC算法,此算法编解码快速,压缩位流具有分辨率嵌入、感兴趣区域嵌入和质量嵌入特点。对2/6可逆整数... 为减少网络地理信息系统(GIS)海量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的存储与传输数据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小波编码的DEM快速无损压缩算法——FEC算法,此算法编解码快速,压缩位流具有分辨率嵌入、感兴趣区域嵌入和质量嵌入特点。对2/6可逆整数小波变换系数的每级分辨率数据按照区域划分分区,利用时空邻居关系挖掘每个分区子带的数据冗余,对其系数的每一个位面在一次扫描中完成三个子编码过程的系数建模重组与自适应二进制游程Golomb_Rice熵编码。实验数据表明,FFC算法与JPEG2000算法相比,编码、解码时间分别减少了36.04%和44.49%,而压缩比仅仅降低了8.05%;与SPIHT算法相比,编码、解码时间分别减少了32.28%和37.49%,而压缩比仅仅降低了4.58%;与GZIP算法相比,压缩比提高了79.63%;与n点最优预测算法相比,压缩比提高了9.23%。FEC算法在保持良好的压缩性能的同时,大幅度减少了编解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dem) 无损压缩 地理信息系统(GIS) Golomb编码 小波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林业调查技术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罗宇 李开祥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2期44-47,共4页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基于GIS的林业调查技术在林业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林火监测和森林病虫害监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文通过概述GIS的基本概念和定义,介绍了GIS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重要性和现状,并总...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基于GIS的林业调查技术在林业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林火监测和森林病虫害监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文通过概述GIS的基本概念和定义,介绍了GIS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重要性和现状,并总结了林业调查中常用的GIS技术,比如,遥感、GPS和DEM技术。同时,通过实际案例阐述了GIS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技术,并探讨了GIS在林业调查中的优势和挑战。最后,提出了加强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的建议,以促进GIS在林业调查中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实现更科学、可持续的林业资源管理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林业调查 遥感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PS) 数字高程模型(dem) 林业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土壤侵蚀风险评价 被引量:10
9
作者 毕如田 张吴平 +1 位作者 杨明 曹毅 《农学学报》 2012年第6期54-58,共5页
地形是景观空间分布格局的重要影响因子,特别是在人为活动占优势的景观中地形条件成为大尺度景观空间分布格局的决定因素。以地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山西省永和县岔口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SPOT遥感影像、1:1万地形图和土地... 地形是景观空间分布格局的重要影响因子,特别是在人为活动占优势的景观中地形条件成为大尺度景观空间分布格局的决定因素。以地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山西省永和县岔口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SPOT遥感影像、1:1万地形图和土地利用现状等数据,通过对小流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和DEM分析,得到各地形分级单元的土地利用景观指数,并对流域土壤侵蚀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布与高程、坡度和坡向有一定的相关性,岔口小流域整体土壤侵蚀风险处于中等较低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dem) 地形因子 景观空间格局 土壤侵蚀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在数字高程模型信息伪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令羽 宋国民 +2 位作者 徐齐 丁嘉鹏 徐少坤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9-192,279,共5页
文章探讨了数据加密标准DES算法的基本原理,结合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特点,研究了DES应用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信息伪装的方法,根据ASCII码值的转换实现其伪装过程,并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可行性。所提出的数据高程模型伪装算法迷惑性强、安... 文章探讨了数据加密标准DES算法的基本原理,结合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特点,研究了DES应用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信息伪装的方法,根据ASCII码值的转换实现其伪装过程,并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可行性。所提出的数据高程模型伪装算法迷惑性强、安全性能良好,可以为DEM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数据加密标准 信息伪装 ASCII码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昆线红层地区泥石流沟侵蚀程度量化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军 王一川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共5页
以成昆铁路红层地区的3个小流域为研究区,计算3个年份的地面割裂度及其年平均变化率,分析用地面割裂度表征泥石流沟侵蚀程度的不足及其原因。基于泥石流沟发育的物理模型,以原来的地面割裂度定义为基础,引入表述沟谷分布零散程度的异型... 以成昆铁路红层地区的3个小流域为研究区,计算3个年份的地面割裂度及其年平均变化率,分析用地面割裂度表征泥石流沟侵蚀程度的不足及其原因。基于泥石流沟发育的物理模型,以原来的地面割裂度定义为基础,引入表述沟谷分布零散程度的异型度因子,导出新侵蚀系数公式。以3个小流域固体物质的年平均流失量作为侵蚀程度强弱的标准,采用非参数统计推断方法,将侵蚀系数、地面割裂度的年变化值和固体物质的年平均流失量作秩统计和次序统计。对秩统计参数和次序统计参数比较结果表明:在表征泥石流沟侵蚀程度方面,侵蚀系数优于地面割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侵蚀程度 地面割裂度 水土流失 数字地形模型 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天山大峡谷景区规划开发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科尧 李东 +1 位作者 关靖云 程越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23期33-35,共3页
GIS技术因其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已被运用在多个领域,在景区规划开发过程中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剖析天山大峡谷景区高程、坡度、坡向和水流汇流统计信息,为景区低成本建设和可持续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天山大峡谷 规划开发 数字高程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