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与种皮颜色关系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海芬 邱金梅 +2 位作者 陈小平 洪彦彬 梁炫强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0-605,共6页
为了探讨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与种皮颜色的关系,本文采用HPLC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4种不同种皮颜色的花生品种种皮花青素的种类和含量,以及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在4个品种5个荚果发育关键时期的差异表达。结果表明:花生种皮的花... 为了探讨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与种皮颜色的关系,本文采用HPLC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4种不同种皮颜色的花生品种种皮花青素的种类和含量,以及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在4个品种5个荚果发育关键时期的差异表达。结果表明:花生种皮的花青素主要由飞燕草色素、矢车菊色素和天竺葵色素等三种色素组成;花生种皮的外观颜色和深浅主要由飞燕草色素和矢车菊色素含量决定,飞燕草色素和矢车菊色素含量越高,种皮颜色越深。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主要在种子充实期(开花后约40~50d)上调表达。花生种皮颜色的深浅与查耳酮合成酶基因(CHS)、查耳酮异构酶基因(CHI)、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DFR)、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F3'H)和花色苷合成酶基因(ANS)等基因在种子充实期高表达显著相关。上述5个基因表达量愈高,种皮颜色愈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品种 种皮颜色 花青素合成 相关基因 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浙贝母生物碱含量及其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吴秋丽 嵇元烨 +3 位作者 董莉莉 沈晓霞 王志安 王忠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55-1763,共9页
为了探究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药效成分积累量与生物碱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该研究采用UPLC-MS、qPCR技术分别测定不同产地11个样品中总生物碱(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之和)含量和3个参与生物碱合成途径相关基因(HMGR... 为了探究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药效成分积累量与生物碱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该研究采用UPLC-MS、qPCR技术分别测定不同产地11个样品中总生物碱(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之和)含量和3个参与生物碱合成途径相关基因(HMGR、FPS和DXR)的表达量,同时运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分析成熟期鳞茎生物碱含量与各基因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浙贝母成熟期鳞茎总生物碱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为0.2105%~0.4612%;HMGR和FPS基因在盛花期组织表达、盛花期至成熟期鳞茎表达变化趋势同生物碱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DXR基因在成熟期鳞茎中表达量最高,盛花期组织表达、盛花期至成熟期鳞茎表达变化趋势同生物碱含量变化趋势大体不一致;HMGR、FPS基因表达量分别与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和总生物碱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性(P<0.05或P<0.01),以FPS基因表达量与生物碱含量相关系数为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672,0.631,0.664,DXR基因与生物碱含量呈低度相关性。由此可以推断,生物碱的积累受MVA途径中HMGR、FPS基因协同调控或者修饰作用明显,受MEP途径中DXR基因调控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生物碱含量 生物碱合成相关基因 基因表达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崔艳伟 李文龙 +2 位作者 常文锁 李喜焕 张彩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9-725,共7页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应用广泛、具有医用和保健功能的活性物质。为揭示异黄酮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本研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相关基因在不同大豆品种、发育时期及组织部位的表达。结果发现,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肉桂酸羟化酶...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应用广泛、具有医用和保健功能的活性物质。为揭示异黄酮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本研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相关基因在不同大豆品种、发育时期及组织部位的表达。结果发现,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肉桂酸羟化酶基因C4H、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4CL在高异黄酮品种中豆27 R2期叶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低异黄酮品种楚秀;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异黄酮合成酶基因IFS在中豆27 R8期子粒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楚秀;细胞色素还原酶基因CPR在中豆27 R7期叶片与子粒的表达量与楚秀相比显著降低。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可能是形成大豆品种异黄酮含量高低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异黄酮合成 相关基因 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时期大豆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王艳 武林 +4 位作者 孙梦阳 韩英鹏 赵雪 滕卫丽 李文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87-893,共7页
通过Real-time PCR分析了不同生育时期7个大豆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PAL,C4H,4CL,CHS,CHI,IFS和F3H)的相对表达情况。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籽粒发育过程中豆荚(含籽粒)中异黄酮及其组分的含量,同时利用SAS 8.2分析了F5∶11重组自... 通过Real-time PCR分析了不同生育时期7个大豆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PAL,C4H,4CL,CHS,CHI,IFS和F3H)的相对表达情况。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籽粒发育过程中豆荚(含籽粒)中异黄酮及其组分的含量,同时利用SAS 8.2分析了F5∶11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豆荚中异黄酮含量与部分基因相对表达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从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阶段,部分基因(PAL,CHI,IFS和F3H)的相对表达量普遍有显著提高;PAL,C4H,CHS和IFS基因在叶片中的相对表达量高峰出现在R1期,大部分基因在2个品种豆荚中相对表达量差异显著的时期为R6期。在R6期,豆荚中PAL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染料木素(GT)和总异黄酮含量(TI)呈显著正相关。CH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大豆黄素(DZ)、染料木素(GT)和总异黄酮含量(TI)呈显著正相关,但是与黄豆黄素(GC)呈显著负相关,IF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大豆黄素(DZ)含量呈显著正相关;F3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所有异黄酮成分均呈显著负相关。研究明确了相应基因的表达情况,对于理解异黄酮含量变异的遗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异黄酮合成相关基因 REAL-TIME PCR 相对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淀粉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许娟 罗兴录 赵德征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1-109,共9页
根据核苷酸同源性设计简并引物,克隆了一段大小为665 bp的木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小亚基基因(sAGP)片段,并根据已知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克隆分离得到GBSS基因和SBE基因的cDNA片段。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在木薯不同生长时期,... 根据核苷酸同源性设计简并引物,克隆了一段大小为665 bp的木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小亚基基因(sAGP)片段,并根据已知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克隆分离得到GBSS基因和SBE基因的cDNA片段。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在木薯不同生长时期,3种淀粉合成相关酶基因的时空表达规律不同,GBSS基因表达有时期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只在块根形成期和块根成熟期表达,在组织部位茎中表达最多,并且在这3种基因中表达水平相对较低。而sAGP基因在这3种基因中表达水平最高,在木薯块根成熟期竟达超量表达水平,并且在华南124和辐选01中有品种差异,差异明显,在辐选01中的表达要优于华南124的表达。SBE基因表达较平稳,在各个时期表达水平都处于中间水平,在4个时期中,块根成熟期时的表达水平相对较高,块根形成期和苗期其次,收获期最低,也具有品种间差异,在辐选01中的表达要优于华南124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淀粉合成相关基因 克隆 半定量RT-PCR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小肠缺血再灌注后NO、SOD浓度改变和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赵佐庆 张志培 项红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 研究犬小肠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改变、血管内皮细胞中的Bcl 2、Bax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改变的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 阻断分布于小肠较小范围的小肠动脉 ,建立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血中NO(Nu ml)和SOD(μmol... 目的 研究犬小肠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改变、血管内皮细胞中的Bcl 2、Bax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改变的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 阻断分布于小肠较小范围的小肠动脉 ,建立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血中NO(Nu ml)和SOD(μmol L)浓度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小肠组织中的Bcl 2、Bax和VEGF的表达及它们的相关性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小肠缺血再灌注后 ,NO和SOD的浓度 ,Bcl 2、Bax和VEGF的表达有明显的改变。小肠再灌注 0min ,NO和SOD的浓度分别是 12和 75 ,Bcl 2、Bax和VEGF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 85 % ,5 5 %和10 % ,再灌注 30min ,NO和SOD的浓度达最底 (11和 4 3) ,Bcl 2、Bax和VEGF分别为 6 6 %、5 4 %和 6 5 % ,而再灌注 6 0min ,NO和SOD的浓度恢复至 15和 90 ,三种基因的表达则分别为 4 4 %、75 %和 5 %。在对照组仅有少量阳性细胞。结论 小肠缺血再灌注可引起NO和SOD浓度降低、Bcl 2和VEGF表达增加 ,但随着血流恢复NO和SOD的浓度有所回升而Bcl 2和VEGF阳性细胞逐渐减少。而凋亡基因Bax的表达则逐渐增加。小肠缺血再灌注能引起氧自由基的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缺血 再灌注 NO sod浓度 改变 血管内皮细胞 凋亡 相关基因 表达 Bcl-2 BAX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橡胶生物合成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署光 杨秀光 +5 位作者 赵悦 史敏晶 李言 邓小敏 晁金泉 田维敏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90-1799,共10页
该文通过q PCR获得了正常割胶条件下,9个茉莉酸信号途径关键环节基因Hb COI1、Hb JAZ1、Hb JAZ2、Hb JAZ3、Hb MYC1、Hb MYC2、Hb MYC3、Hb MYC4、Hb MYC5和6个橡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Hb HRT2、Hb SRPP、HbREF、Hb HMGR1、Hb HRT1、Hb GA... 该文通过q PCR获得了正常割胶条件下,9个茉莉酸信号途径关键环节基因Hb COI1、Hb JAZ1、Hb JAZ2、Hb JAZ3、Hb MYC1、Hb MYC2、Hb MYC3、Hb MYC4、Hb MYC5和6个橡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Hb HRT2、Hb SRPP、HbREF、Hb HMGR1、Hb HRT1、Hb GAPDH在5个橡胶树魏克汉种质和5个1981’IRRDB种质胶乳中的表达数据;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了这15个基因彼此间的表达相关性,分别获得105对基因的双变量相关系数(r12)和偏相关系数(r12.3),所有105对基因的双变量相关系数(︱r12︱)和偏相关系数(︱r12.3︱)的平均值分别为0.486±0.220和0.304±0.211,达到0.05的差异显著水平。其中,r12与r12.3方向相同的63对(60%),方向相反的42对(40%);︱r12︱<︱r12.3︱的23对(21.905%),︱r12︱>︱r12.3︱的82对(78.095%);双变量相关显著性P<0.05的76对(72.38%),P<0.01的59对(56.19%);偏相关显著性P<0.05的21对(20%),P<0.01的16对(15.24%)。结果显示,这两条途径中的基因表达彼此相关,这为基因表达谱分析中普遍采用的前提假设"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相关"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证据,可用于挖掘、筛选和预测与橡胶生物合成相关的未知基因,为研究橡胶树产量形成的分子调控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割胶 茉莉酸信号途径 橡胶生物合成 基因表达 Pearson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曾晓勇 杨为民 +3 位作者 叶章群 刘继红 张旭 周惜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49-652,共4页
为探讨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 (γ- GCS)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s)与膀胱癌化疗耐药的关系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了 32例膀胱癌及其癌周正常膀胱粘膜上 γ- GCS亚单位 γ- GCSh、γ- GCSl以及 MRPs家族成员 ... 为探讨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 (γ- GCS)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s)与膀胱癌化疗耐药的关系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了 32例膀胱癌及其癌周正常膀胱粘膜上 γ- GCS亚单位 γ- GCSh、γ- GCSl以及 MRPs家族成员 MRP1 和 MRP2 的 m RNA的表达 ,并以 β- actin m RNA为内对照半定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γ-GCSh、γ- GCSl、MRP1 和 MRP2 m RNA在癌组织的平均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其在正常粘膜的表达 ;γ- GCSh和 MRP1 在化疗复发病例的癌组织的平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在未接受过任何化疗的初发病例 ,同时显示两者在癌组织的表达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r=0 .786 ,P<0 .0 1)。提示 :正常细胞的恶性化可上调 γ- GCS和 MRPs的表达 ;膀胱癌临床化疗耐药的形成与 γ- GCSh和 MRP1 的过表达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 膀胱肿瘤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基因表达 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许静 潘丽娟 +7 位作者 李昊远 王通 陈娜 陈明娜 王冕 禹山林 侯艳华 迟晓元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24-1137,共14页
为研究不同发育时期花生籽仁油脂合成过程中基因表达调控模式,本研究以高油酸、中油花生品系F18和低油酸、低油花生品种‘鲁花6号’为材料,对下针后10、30、40、60 DAP(days after pegging)的花生种子进行表达谱芯片测序。结果表明,130... 为研究不同发育时期花生籽仁油脂合成过程中基因表达调控模式,本研究以高油酸、中油花生品系F18和低油酸、低油花生品种‘鲁花6号’为材料,对下针后10、30、40、60 DAP(days after pegging)的花生种子进行表达谱芯片测序。结果表明,130、3556、2783个基因分别在30、40、60 DAP时期差异表达。GO注释和KEGG富集结果显示,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富集在脂肪酸合成和光合等代谢进程中,其中FAB2、FAD2、WRI1等主要参与油酸的积累,参与光合作用的基因均为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全部上调表达。代谢通路图结果表明,籽仁发育的40 DAP和60 DAP时期,脂肪酸合成途径的基因均上调表达。研究结果为花生油脂代谢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花生品质改良贡献了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基因芯片 差异表达分析 油脂合成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早酥’梨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文亭 翟锐 +2 位作者 王志刚 朱春琴 徐凌飞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83,共9页
以‘早酥’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及其红色芽变‘红早酥’梨为试材,采用同源克隆方法,分别从这2种材料的果皮中,得到花青苷生物合成途径中3个关键结构基因PbCHS、PbDFR、PbUFGT和2个调控基因PbbHLH、PbMYB10的cDNA编码区序列... 以‘早酥’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及其红色芽变‘红早酥’梨为试材,采用同源克隆方法,分别从这2种材料的果皮中,得到花青苷生物合成途径中3个关键结构基因PbCHS、PbDFR、PbUFGT和2个调控基因PbbHLH、PbMYB10的cDNA编码区序列。生物进化树分析表明,这5个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序列与其他植物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通过荧光定量PCR,研究花青苷合成基因在不同幼嫩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大部分基因在‘红早酥’梨的幼叶、叶柄、花瓣、幼果、花梗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早酥’梨,其中PbUFGT和PbMYB10在二者中的表达差异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酥梨 红色芽变 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花生籽粒不同发育时期油脂合成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玉梅 李璐璐 +3 位作者 陈锦玲 徐媛 李惠敏 秦新民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4-37,共14页
为研究花生籽粒不同发育时期油脂合成过程中基因的表达调控模式,对花后20、35、50、60d的花生籽粒(分别表示为HS20、HS35、HS50、HS60)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对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分析,HS20、HS35、HS50、HS60样品的文库分别获得了109321... 为研究花生籽粒不同发育时期油脂合成过程中基因的表达调控模式,对花后20、35、50、60d的花生籽粒(分别表示为HS20、HS35、HS50、HS60)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对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分析,HS20、HS35、HS50、HS60样品的文库分别获得了109321068、106867224、109313082、107123540条Cleanreads。将得到的花生籽粒转录组数据按发育时期的先后顺序进行两两比对,HS20-vs-HS35、HS35-vs-HS50和HS50-vs-HS60的差异表达基因总数分别是25769、18403、12308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分别占12.55%、62.92%、26.28%。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KEGGPathway分析,得到135条代谢通路,其中与油脂合成相关的有脂肪酸生物合成、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脂肪酸延长、脂肪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等代谢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转录组 差异表达分析 油脂合成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性信息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
12
作者 侯洋 张芳 +3 位作者 王郡 胡飞 刘彦群 魏兆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6期49-52,共4页
[目的]明确与性信息素合成相关基因的组织分布及其在性腺中的发育表达。[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柞蚕乙酰辅酶A羧化酶、超长链脂肪酸、醇脱氢酶、酯酶、脂肪酶基因在不同组织分布及性腺中的发育表达进行分析。[结果]乙酰辅酶A羧化... [目的]明确与性信息素合成相关基因的组织分布及其在性腺中的发育表达。[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柞蚕乙酰辅酶A羧化酶、超长链脂肪酸、醇脱氢酶、酯酶、脂肪酶基因在不同组织分布及性腺中的发育表达进行分析。[结果]乙酰辅酶A羧化酶、超长链脂肪酸2个基因在性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醇脱氢酶、酯酶和脂肪酶3个基因在中肠或脂肪体等组织中表达量高于性腺。乙酰辅酶A羧化酶、超长链脂肪酸、醇脱氢酶、脂肪酶4个基因在羽化后2 d性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羽化前2 d。酯酶基因在羽化后2 d性腺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于羽化前2 d。[结论]明确了柞蚕性信息素合成相关的5个基因的组织分布和发育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这些性信息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性信息素合成相关基因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边鲤皮肤黑色素合成及转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韦玲静 吕业坚 +6 位作者 邹辉 文衍红 甘宝江 张桂姣 张盛 严雪瑜 叶香尘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3-460,共8页
【目的】研究影响金边鲤皮肤色素沉着的关键基因及信号通路,揭示其皮肤颜色差异形成的原因,为金边鲤良种培育提供候选基因信息。【方法】基于突变型金边鲤黄色皮肤(Y组)和黑色皮肤(B组)及野生型金边鲤黑色皮肤(W组)的转录组测序数据,筛... 【目的】研究影响金边鲤皮肤色素沉着的关键基因及信号通路,揭示其皮肤颜色差异形成的原因,为金边鲤良种培育提供候选基因信息。【方法】基于突变型金边鲤黄色皮肤(Y组)和黑色皮肤(B组)及野生型金边鲤黑色皮肤(W组)的转录组测序数据,筛选分析获得部分共有差异表达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差异表达基因和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各基因间的相关性。【结果】依据转录组数据筛选获得ACT3、MYH2、TPM1、TPM2和TPM3共5个来源于心肌肾上腺素信号通路及与细胞动力相关的基因;除ACT3基因外,其余4个基因(MYH2、TPM1、TPM2和TPM3)在Y组皮肤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B组和W组(P<0.05,下同),与转录组分析的差异基因表达趋势一致。MC-1R、TYR、TYRP1和TYRP2等4个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在金边鲤皮肤中的表达情况为:B组皮肤中MC-1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Y组和W组;TYR、TYRP1和TYRP2基因在3组皮肤中的相对表达量排序均为W组>B组>Y组,其中W组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B组和Y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C-1R和TYR基因与ACT3、MYH2、TPM1、TPM2和TPM3基因呈显著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而TYRP1和TYRP2基因与这5个差异表达基因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ACT3、MYH2、TPM1、TPM2和TPM3基因及其所在的心肌肾上腺素信号通路可能影响黑色素合成与运动,且与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存在相关性,可作为金边鲤体色变异研究中的标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边鲤 黑色素 差异表达基因 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 心肌肾上腺素通路 色素沉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苗期干旱生理生化指标响应特征及其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文萍 刘霞霞 +3 位作者 韩俊梅 文飞 吕伟 王若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58,共7页
为建立芝麻抗旱性快速鉴定体系及筛选芝麻抗旱品种,采用盆栽反复干旱法,设置正常水分(CK)和干旱胁迫(DS)两种处理,对31份芝麻材料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综合评价,同时利用qRT-PCR检测SOD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芝麻苗期■、... 为建立芝麻抗旱性快速鉴定体系及筛选芝麻抗旱品种,采用盆栽反复干旱法,设置正常水分(CK)和干旱胁迫(DS)两种处理,对31份芝麻材料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综合评价,同时利用qRT-PCR检测SOD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芝麻苗期■、可溶性糖(SS)、脯氨酸(Pr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CK相比均显著上升,各指标综合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的变异系数最高的分别是SOD(98.64%)和■(154.01%);抗旱指数与■含量、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两个指标可作为芝麻苗期抗旱性鉴定的重要指标。聚类分析将31份芝麻材料划分为5类抗旱类型,分别为高抗型、中抗型、低抗型、低感型和高感型。利用综合评价方法,筛选出高抗材料2份(‘汾芝10号’和‘豫-11-1’),中抗旱材料4份,低抗旱材料9份,敏感材料10份,高感材料5份;筛选出■含量和SOD活性可作为芝麻种质资源苗期抗旱特性快速鉴定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抗旱生理指标 抗旱性评价 sod合成相关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素水平下大麦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HvGS1)表达及其与籽粒氮素积累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寿军 刘志萍 +7 位作者 郭呈宇 吕二锁 董永义 张继星 薛海楠 王磊 李国兴 德木其格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9,共9页
为探讨大麦(Hordeum vulgare L.)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基因(HvGS1)表达对氮素水平的响应及对籽粒氮素积累的影响,以蒙啤1号、蒙啤3号、甘啤4号和垦啤7号4个大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0、90、180和270 kg·hm^(-2)... 为探讨大麦(Hordeum vulgare L.)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基因(HvGS1)表达对氮素水平的响应及对籽粒氮素积累的影响,以蒙啤1号、蒙啤3号、甘啤4号和垦啤7号4个大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0、90、180和270 kg·hm^(-2)4个施氮水平,分析灌浆期间不同供氮水平下大麦叶片HvGS1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及其与籽粒氮积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大麦叶片中HvGS1相对表达量上调;在灌浆期间,HvGS1相对表达量与供氮水平和籽粒氮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随着灌浆进程推移,HvGS1相对表达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直到花后28 d叶片开始衰老时仍维持较高的表达水平;成熟期籽粒氮含量与灌浆时期叶片HvGS1相对表达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对成熟期籽粒氮含量影响最大的是花后28 d HvGS1表达水平,其直接通径系数为0.4906。这说明施氮会促进HvGS1上调表达,进而增加籽粒氮素积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氮素 谷氨酰胺合成基因 表达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DC反义RNA转染细胞的肿瘤相关基因表达及其致瘤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关钧 范慕贞 曹淑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55-255,共1页
鸟氨酸脱羧酶(ODC)是多胺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其活性的异常升高和继之引起的多胺堆积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我们曾自行构建人ODC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人肺鳞癌细胞,观察到稳定转染细胞株的生长速度减慢;大... 鸟氨酸脱羧酶(ODC)是多胺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其活性的异常升高和继之引起的多胺堆积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我们曾自行构建人ODC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人肺鳞癌细胞,观察到稳定转染细胞株的生长速度减慢;大分子生物合成受到抑制;ODC mRNA表达减少和ODC活性降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DC 反义RNA 致瘤性 肿瘤相关基因 真核表达质粒 转染细胞 多胺生物合成 稳定转染 限速酶 鸟氨酸脱羧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斑叶螨抗性木薯木质素合成途径基因表达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晓文 梁晓 +8 位作者 陈青 伍春玲 刘迎 刘小强 税军 乔阳 毛奕茗 陈银华 张银东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1-171,共11页
木质素是作物防御有害生物的重要理化屏障,但其在木薯抗虫性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为了探讨木质素合成途径基因在木薯抗二斑叶螨中的作用,以抗螨木薯品种C1115、缅甸(Myanmar)、SC9和感螨木薯品种SC205、面包(Bread)、BRA900为材料,采... 木质素是作物防御有害生物的重要理化屏障,但其在木薯抗虫性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为了探讨木质素合成途径基因在木薯抗二斑叶螨中的作用,以抗螨木薯品种C1115、缅甸(Myanmar)、SC9和感螨木薯品种SC205、面包(Bread)、BRA900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二斑叶螨取食上述木薯品种不同时间后(0、1、4 d)木质素合成途径基因(PAL、4CL、C4H、HCT、CSE、COMT、CCoAOMT、F5H、CCR、CAD)在不同品种间的表达量差异。结果表明,与螨害前相比,抗、感螨木薯品种中C4H、HCT、CSE、F5H、CAD的表达量虽总体上有所提高,但并不是都能够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并且相同螨害时间内,这5个基因的表达量在抗、感木薯品种间整体上也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与之相反,PAL、4CL、CCoAOMT、CCR这4个基因的表达量在抗螨木薯品种中显著提高,在感螨木薯品种中显著降低或无显著差异,并且在相同的螨害时间内,抗螨木薯品种中这4个基因的表达量普遍高于感螨木薯品种,尤其以螨害4 d后表达量表现出显著差异,进一步相关性分析发现,这4个基因表达量的提高与木薯抗螨性显著正相关。根据上述结果可以推测,螨害后木质素合成途径基因PAL、4CL、CCoAOMT、CCR表达量的高低可能与木薯品种的抗螨性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二斑叶螨 木质素合成途径 基因表达 抗、感螨木薯品种 螨害时间 抗性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CTD9多肽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18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9-679,共1页
利用人工合成多肽制备针对人源、鼠源KCTD9(hKCTD9、mKCTD9)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以期用于与KCTD9表达异常密切相关疾病的研究和诊治。根据hKCTD9、mKCTD9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合成多肽(Pep),并用化学方法与匙孔血蓝蛋白(KLH)连... 利用人工合成多肽制备针对人源、鼠源KCTD9(hKCTD9、mKCTD9)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以期用于与KCTD9表达异常密切相关疾病的研究和诊治。根据hKCTD9、mKCTD9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合成多肽(Pep),并用化学方法与匙孔血蓝蛋白(KLH)连接,纯品Pep—KLH免疫纯种新西兰雄性大白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抗体 制备 人工合成多肽 多克隆抗体 氨基酸序列 相关疾病 表达异常 基因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