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洛阳市大气PM_(10),NO_2和SO_2浓度变化特征 |
刘玉清
徐贤英
黄敏
刘茜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2
|
南京SO_2、NO_2和PM_(10)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
魏玉香
童尧青
银燕
陈魁
|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16
|
|
3
|
北京市园林植物吸附PM_(10)与SO_2总量及其健康效益 |
王蕾
刘连友
王志
哈斯
高尚玉
|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4
|
天津PM_(10)和NO_2输送路径及潜在源区研究 |
王郭臣
王珏
信玉洁
陈莉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85
|
|
5
|
青岛环境空气PM10和PM2.5污染特征与来源比较 |
吴虹
张彩艳
王静
宣肇菲
楚翠娟
冯银厂
徐虹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04
|
|
6
|
福州市PM2.5、PM2.5/PM10分布特征及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初步分析 |
王宏
陈晓秋
余永江
陈彬彬
隋平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7
|
|
7
|
天津市PM_(10)和PM_(2.5)中水溶性离子化学特征及来源分析 |
孙韧
张文具
董海燕
边玮瓅
陈魁
|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72
|
|
8
|
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测定大气颗粒物PM_(2.5)和PM_(10)中的六价铬 |
刀谞
吕怡兵
滕恩江
张霖琳
王超
李丽和
|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3
|
|
9
|
室内空气负离子浓度与PM_(2.5)、PM_(10)浓度的关系 |
贺江华
谭益民
周兰芳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7
|
|
10
|
广州大型购物中心室内空气中PM_(10)、CO和CO_2的分布和来源特征 |
唐建辉
王新明
盛国英
傅家谟
|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11
|
层叠笼密闭蛋鸡舍NH_3、CO_2、PMPM2.5、PMM10浓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沈丰菊
郑长山
李茜
张克强
|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2
|
TSP-PM_(10)-PM_(2.5)-2型中流量大气颗粒物采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
王玮
刘红杰
|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3
|
|
13
|
颗粒物PM10和PM2.5对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的影响 |
叶秋霞
|
《河南农业》
|
2014 |
5
|
|
14
|
水汽和风速对雾霾中PM_(2.5)/PM_(10)变化的影响 |
王勇
刘严萍
李江波
柳林涛
|
《灾害学》
CSCD
|
2015 |
47
|
|
15
|
回顾标准发展历程探寻国际管理经验之美国篇:颗粒物(TSP、PM_(10)、PM_(2.5)):指标缘何几经周折? |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6
|
2006─2010年环保重点城市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 |
孟晓艳
王瑞斌
张欣
李健军
李钢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6
|
|
17
|
佛山市机动车尾气颗粒物PM_(2.5)的排放特征研究 |
徐伟嘉
李红霞
黄建彰
程晓梅
刘永红
|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7
|
|
18
|
天津采暖期大气PM_(2.5)中重金属元素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
姚青
韩素芹
蔡子颖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73
|
|
19
|
基于特征向量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PM2.5浓度预测模型 |
李龙
马磊
贺建峰
邵党国
易三莉
相艳
刘立芳
|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2
|
|
20
|
2008年1次沙尘暴事件对厦门岛大气中SO_2等污染物含量的影响 |
汪建君
陈立奇
张远辉
杨绪林
孙霞
李伟
詹建琼
徐国杰
|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