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绵羊INHBB、SMAD4和FGF18基因的双荧光素酶载体构建及其与miR-370-3p的靶向验证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芝丰 储明星 孙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109-3117,共9页
为研究绵羊输卵管功能相关的oar-miR-370-3p与抑制素亚基βB(inhibin subunit beta B,INHBB)、SMAD家族成员4(SMAD family member 4,SMAD4)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8,FGF18)基因之间的靶向关系,本研究对多个... 为研究绵羊输卵管功能相关的oar-miR-370-3p与抑制素亚基βB(inhibin subunit beta B,INHBB)、SMAD家族成员4(SMAD family member 4,SMAD4)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8,FGF18)基因之间的靶向关系,本研究对多个物种(绵羊、人、小鼠、大鼠、猕猴、豚鼠和兔)中miR-370-3p的序列进行了比对,利用RNAhybrid程序预测绵羊miR-370-3p与INHBB、SMAD4和FGF18基因的3′UTR可能存在的结合位点,随后分别构建INHBB、SMAD4和FGF18基因3′UTR的野生型和突变型双荧光素酶载体,并将其与miR-370-3p mimics、mimics NC共转染至HEK293T细胞,检测双荧光素酶活性。结果表明,绵羊miR-370-3p序列与其他6个物种不同,但具有一定的保守性。RNAhybrid程序预测到oar-miR-370-3p与INHBB、SMAD4和FGF18基因的3′UTR存在结合位点。PCR扩增结果和测序结果表明,INHBB、SMAD4和FGF18基因3′UTR的野生型和突变型载体构建成功。共转染INHBB、SMAD4和FGF18野生型载体和miR-370-3p mimics的双荧光素酶活性极显著或显著低于相应的对照组(P<0.01;P<0.05);而3种突变型载体和miR-370-3p mimics共转染的双荧光素酶活性均与相应的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INHBB、SMAD4和FGF18基因的3′UTR区域均能与miR-370-3p结合并抑制双荧光素酶活性,验证了INHBB、SMAD4和FGF18基因均是miR-370-3p的靶基因,为进一步研究oar-miR-370-3p影响绵羊输卵管功能与绵羊繁殖力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素亚基βB smad家族成员4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 miR-370-3p 双荧光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