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绵羊INHBB、SMAD4和FGF18基因的双荧光素酶载体构建及其与miR-370-3p的靶向验证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芝丰
储明星
孙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109-3117,共9页
为研究绵羊输卵管功能相关的oar-miR-370-3p与抑制素亚基βB(inhibin subunit beta B,INHBB)、SMAD家族成员4(SMAD family member 4,SMAD4)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8,FGF18)基因之间的靶向关系,本研究对多个...
为研究绵羊输卵管功能相关的oar-miR-370-3p与抑制素亚基βB(inhibin subunit beta B,INHBB)、SMAD家族成员4(SMAD family member 4,SMAD4)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8,FGF18)基因之间的靶向关系,本研究对多个物种(绵羊、人、小鼠、大鼠、猕猴、豚鼠和兔)中miR-370-3p的序列进行了比对,利用RNAhybrid程序预测绵羊miR-370-3p与INHBB、SMAD4和FGF18基因的3′UTR可能存在的结合位点,随后分别构建INHBB、SMAD4和FGF18基因3′UTR的野生型和突变型双荧光素酶载体,并将其与miR-370-3p mimics、mimics NC共转染至HEK293T细胞,检测双荧光素酶活性。结果表明,绵羊miR-370-3p序列与其他6个物种不同,但具有一定的保守性。RNAhybrid程序预测到oar-miR-370-3p与INHBB、SMAD4和FGF18基因的3′UTR存在结合位点。PCR扩增结果和测序结果表明,INHBB、SMAD4和FGF18基因3′UTR的野生型和突变型载体构建成功。共转染INHBB、SMAD4和FGF18野生型载体和miR-370-3p mimics的双荧光素酶活性极显著或显著低于相应的对照组(P<0.01;P<0.05);而3种突变型载体和miR-370-3p mimics共转染的双荧光素酶活性均与相应的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INHBB、SMAD4和FGF18基因的3′UTR区域均能与miR-370-3p结合并抑制双荧光素酶活性,验证了INHBB、SMAD4和FGF18基因均是miR-370-3p的靶基因,为进一步研究oar-miR-370-3p影响绵羊输卵管功能与绵羊繁殖力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素亚基βB
smad家族成员4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
miR-370-3p
双荧光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绵羊INHBB、SMAD4和FGF18基因的双荧光素酶载体构建及其与miR-370-3p的靶向验证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芝丰
储明星
孙伟
机构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教育部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出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109-311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2333、31772580)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项目(BE2018354)
+3 种基金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ZDRW202106、ASTIP-IAS13)
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38)
江苏省农业重大新品种创制项目(PZCZ201739)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CX(18)2003)。
文摘
为研究绵羊输卵管功能相关的oar-miR-370-3p与抑制素亚基βB(inhibin subunit beta B,INHBB)、SMAD家族成员4(SMAD family member 4,SMAD4)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8,FGF18)基因之间的靶向关系,本研究对多个物种(绵羊、人、小鼠、大鼠、猕猴、豚鼠和兔)中miR-370-3p的序列进行了比对,利用RNAhybrid程序预测绵羊miR-370-3p与INHBB、SMAD4和FGF18基因的3′UTR可能存在的结合位点,随后分别构建INHBB、SMAD4和FGF18基因3′UTR的野生型和突变型双荧光素酶载体,并将其与miR-370-3p mimics、mimics NC共转染至HEK293T细胞,检测双荧光素酶活性。结果表明,绵羊miR-370-3p序列与其他6个物种不同,但具有一定的保守性。RNAhybrid程序预测到oar-miR-370-3p与INHBB、SMAD4和FGF18基因的3′UTR存在结合位点。PCR扩增结果和测序结果表明,INHBB、SMAD4和FGF18基因3′UTR的野生型和突变型载体构建成功。共转染INHBB、SMAD4和FGF18野生型载体和miR-370-3p mimics的双荧光素酶活性极显著或显著低于相应的对照组(P<0.01;P<0.05);而3种突变型载体和miR-370-3p mimics共转染的双荧光素酶活性均与相应的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INHBB、SMAD4和FGF18基因的3′UTR区域均能与miR-370-3p结合并抑制双荧光素酶活性,验证了INHBB、SMAD4和FGF18基因均是miR-370-3p的靶基因,为进一步研究oar-miR-370-3p影响绵羊输卵管功能与绵羊繁殖力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
抑制素亚基βB
smad家族成员4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
miR-370-3p
双荧光素酶
Keywords
INHBB
smad
4
FGF18
miR-370-3p
dual-luciferase
分类号
Q782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绵羊INHBB、SMAD4和FGF18基因的双荧光素酶载体构建及其与miR-370-3p的靶向验证
李芝丰
储明星
孙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