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u^(3+)、Sm^(3+)共掺双钙钛矿Gd_(2)ZnTiO_(6)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及其热稳定性
1
作者 王佳琦 杜海红 +3 位作者 高静怡 武莉 孔勇发 许京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66-1974,共9页
具有高热稳定性的红色发光材料对于改善光转换型白光LED器件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引入敏化剂来实现能量传递至发光中心从而提高荧光粉热稳定性是开发高效WLED用荧光粉的有效策略。本文以双钙钛矿结构化合物Gd_(2)ZnTiO_(6)为基质,制备... 具有高热稳定性的红色发光材料对于改善光转换型白光LED器件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引入敏化剂来实现能量传递至发光中心从而提高荧光粉热稳定性是开发高效WLED用荧光粉的有效策略。本文以双钙钛矿结构化合物Gd_(2)ZnTiO_(6)为基质,制备了系列Sm^(3+)、Eu^(3+)激活的红色荧光粉,并讨论了Sm^(3+)→Eu^(3+)的能量传递过程,证实了这一过程对于该基质单一Eu^(3+)激活荧光粉热稳定的改善作用。双掺样品在150℃时的发光强度保持在室温时的74%。这一结果为离子间的能量传递可有效抑制荧光粉热猝灭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钙钛矿 Gd_(2)ZnTiO_(6)∶sm^(3+) Eu^(3+) 能量传递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3La_2(BO_3)_3∶Sm^(3+)的合成及其光谱特性 被引量:29
2
作者 张国春 傅佩珍 +2 位作者 王国富 郭范 官向国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7-242,共6页
本文采用固相反应法 ,合成了一系列掺Sm3 + 的Na3La2 (BO3) 3[Na3(La1-xSmx) 2 (BO3) 3]发光体 ,X 射线粉末衍射数据分析表明它们属于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Amm 2。测量了红外光谱、荧光光谱 ,观察到在5 99nm、6 45nm处有较强的荧光发射 ,... 本文采用固相反应法 ,合成了一系列掺Sm3 + 的Na3La2 (BO3) 3[Na3(La1-xSmx) 2 (BO3) 3]发光体 ,X 射线粉末衍射数据分析表明它们属于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Amm 2。测量了红外光谱、荧光光谱 ,观察到在5 99nm、6 45nm处有较强的荧光发射 ,并研究了发光强度与Sm3+ 离子浓度 (x)的关系 ,确定了Sm3+ 离子在Na3La2 (BO3) 3 基质中发光的适宜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3La(BO3)3:sm^3+ sm^3+ 合成 发光特性 浓度猝灭 光谱特性 稀土复合硼酸盐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In_2O_4∶Sm^(3+)红色荧光粉的发光特性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海燕 孙明生 +1 位作者 杨志平 杨艳民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41,共4页
采用燃烧法合成了SrIn2O4:Sm3+红色荧光粉并研究了其发光性质。发射光谱由位于红橙区的3个主要荧光发射峰组成,峰值分别为568,606,660nm,对应Sm3+的4G5/2→6H5/2、4G5/2→6H7/2和4G5/2→6H9/2特征跃迁发射,其中606nm的发射最强。激发光... 采用燃烧法合成了SrIn2O4:Sm3+红色荧光粉并研究了其发光性质。发射光谱由位于红橙区的3个主要荧光发射峰组成,峰值分别为568,606,660nm,对应Sm3+的4G5/2→6H5/2、4G5/2→6H7/2和4G5/2→6H9/2特征跃迁发射,其中606nm的发射最强。激发光谱包括峰值位于323,413nm的宽带,说明该荧光粉可以被近紫外-紫色发光二极管管芯激发发射红光。研究了Sm3+的掺杂浓度对样品发光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rIn2O4:Sm3+是一种可用于制作白光LED的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荧光粉 sm3+ SrIn2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微乳液介质中纳米Sm2O3的制备 被引量:12
4
作者 耿寿花 朱文庆 +1 位作者 常鹏梅 陈亚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09-1614,共6页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正辛烷/钐盐水溶液(氨水)所形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控制合成Sm2O3球形纳米粒子.绘制出25℃下CTAB/正丁醇/正辛烷/钐盐水溶液(氨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得到了反相微乳液区.在此反相微乳区内合成了Sm2O...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正辛烷/钐盐水溶液(氨水)所形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控制合成Sm2O3球形纳米粒子.绘制出25℃下CTAB/正丁醇/正辛烷/钐盐水溶液(氨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得到了反相微乳液区.在此反相微乳区内合成了Sm2O3的前驱体,对前驱体进行热分析(TG-DSC),确定了得到纳米Sm2O3产物的适宜焙烧温度为900℃,并考察了微乳液中反应物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产物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激光粒度仪(NSA)、荧光光谱(FS)仪等分析方法对Sm2O3产物的形貌、晶形、粒径及荧光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25℃下利用反相微乳液法,成功地制备了粒径分布较窄、分散性良好的球形纳米Sm2O3粒子,粒径约20nm左右,且表现出较强的荧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微乳液 前驱体 sm2O3纳米粒子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_2SiO_4(ZnB_2O_4):Mn^(2+),Sm^(3+)发光材料的制备与荧光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志伟 张卫国 牛少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4-148,共5页
使用高温固相法首次合成了Zn2SiO4(ZnB2O4)∶Mn2+,Sm3+发光材料,探讨了烧结温度、Sm3+含量对样品荧光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等分析手段对Zn2SiO4(ZnB2O4)∶Mn2+,Sm3+粉末的结构、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确定了该荧光... 使用高温固相法首次合成了Zn2SiO4(ZnB2O4)∶Mn2+,Sm3+发光材料,探讨了烧结温度、Sm3+含量对样品荧光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等分析手段对Zn2SiO4(ZnB2O4)∶Mn2+,Sm3+粉末的结构、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确定了该荧光材料的最佳合成条件,离子掺杂浓度等。实验结果表明:组成为Zn2SiO4(ZnB2O4)∶1.2%Mn2+,8%Sm3+的样品在950℃还原气氛下烧结,发光强度最高;反应生成的ZnB2O4和掺杂Sm3+可以大幅提高材料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2SiO4(ZnB2O4):Mn2+ sm3+ 发光材料 烧结温度 sm3+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3+)或Sm^(3+)掺杂对NaGd(WO_4)_2∶Eu^(3+)荧光粉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翟永清 赵鑫 +5 位作者 杨帅 孙庆琳 邓德芮 胡正磊 丁士文 苗曼红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87-994,共8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白光LED用NaGd_(0.95-x)(WO_4)_2∶0.05Eu^(3+),x Bi^(3+)(x=0,0.02,0.04,0.06,0.08)和NaGd_(0.95-y)(WO_4)_2∶0.05Eu^(3+),y Sm^(3+)(y=0,0.01,0.02,0.03,0.04)系列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荧...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白光LED用NaGd_(0.95-x)(WO_4)_2∶0.05Eu^(3+),x Bi^(3+)(x=0,0.02,0.04,0.06,0.08)和NaGd_(0.95-y)(WO_4)_2∶0.05Eu^(3+),y Sm^(3+)(y=0,0.01,0.02,0.03,0.04)系列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荧光分光光度计等表征手段分析了样品的物相结构、颗粒形貌以及发光性质。结果表明:少量离子掺杂对NaGd(WO_4)_2的晶体结构影响较小,样品均为四方晶系、白钨矿结构的纯相;颗粒形貌呈四方盘状,且粒度均匀,分散性良好,Bi^(3+)或Sm^(3+)的引入使颗粒尺寸由原来的4μm分别增加至5μm和6μm。该系列荧光粉均可被近紫外光(394 nm)有效激发,其最强发射峰位于614 nm处,归属于Eu^(3+)的5D0→7F2电偶极跃迁。掺杂适量的Bi^(3+)或Sm^(3+)可有效提高NaGd_(0.95)(WO_4)_2∶0.05Eu^(3+)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和红光的色纯度,其中Sm^(3+)的引入对其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Gd(WO4)2 红色荧光粉 水热法 Bi^3+和sm^3+ 敏化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离子掺杂Gd_2O_3∶Sm^(3+)纳米晶的发光增强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广生 丁玲红 张伟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6-711,共6页
采用柠檬酸作燃烧剂,在柠檬酸-硝酸盐体系下制备了Gd2O3∶Sm3+和Gd2O3∶Sm3+,Na+纳米晶。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仪等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得纳米样品为纯立方相,晶粒尺寸约为30 n... 采用柠檬酸作燃烧剂,在柠檬酸-硝酸盐体系下制备了Gd2O3∶Sm3+和Gd2O3∶Sm3+,Na+纳米晶。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仪等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得纳米样品为纯立方相,晶粒尺寸约为30 nm。在室温下,用275 nm激发光激发各样品时,可观测到Sm3+离子的较强发光,其主发射峰位分别位于561.5,603.5,651.5 nm,分别对应着Sm3+离子的4G5/2→6H5/2,4G5/2→6H7/2和4G5/2→6H9/2的电子跃迁,其中以4G5/2→6H7/2跃迁的光谱强度最强。实验表明:Na+离子的掺入使得Sm3+离子的光发射强度显著增强。对引起样品荧光强度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 Gd2O3sm纳米晶 发光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氨基酸配合物RE(Val)Cl_3·6H_2O(RE=Nd, Sm)的热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12
8
作者 吴新民 刘建华 +1 位作者 李巍 戚传松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42-946,共5页
合成了稀土氨基酸配合物晶体——三氯化缬氨酸六水合钕、钐,对合成样品进行了EDTA滴定、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差热分析以及熔点测定,推测了配合物的热分解机理,采用Achar法和Coats-Redfern法研究了配合物热分解的非等温动力... 合成了稀土氨基酸配合物晶体——三氯化缬氨酸六水合钕、钐,对合成样品进行了EDTA滴定、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差热分析以及熔点测定,推测了配合物的热分解机理,采用Achar法和Coats-Redfern法研究了配合物热分解的非等温动力学过程,给出了各配合物样品失水阶段第一步反应和氨基酸骨架断裂阶段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E)、指前因子的对数值(lnA)及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方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RE(Val)Cl3·6H2O(RE=Nd sm) 热分解机理 活化能 动力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3+)掺杂的SnNb_2O_6粉体的光谱特性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宁 段萍萍 +4 位作者 孙旭炜 王银珍 李炜 初本莉 何琴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78-1281,共4页
采用熔盐法制备了Sm3+掺杂的SnNb2O6粉体,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用激发、发射光谱和荧光寿命对样品的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得样品为单斜晶系的SnNb2O6,在407nm的激发下,有较强的橙红... 采用熔盐法制备了Sm3+掺杂的SnNb2O6粉体,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用激发、发射光谱和荧光寿命对样品的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得样品为单斜晶系的SnNb2O6,在407nm的激发下,有较强的橙红色发射,最强峰位于599nm,属于Sm3+的4G5/2→6H7/2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法 SnNb2O6∶sm3+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3+掺杂Co0.6Zn0.4Ni0.8Fe1.2O4红外辐射陶瓷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英 甘久辉 闻荻江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4-57,共4页
用常规固相合成法成功地制备出Sm^(3+)掺杂Co_(0.6)Zn_(0.4)Ni_(0.8)Fe_(1.2)O_4红外辐射陶瓷材料,并通过XRD、FT-IR和IRE-2型红外发射率测量仪测试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了材料的结构特征与红外辐射性能的关系,发现Sm^(3+)的掺杂导致Sm... 用常规固相合成法成功地制备出Sm^(3+)掺杂Co_(0.6)Zn_(0.4)Ni_(0.8)Fe_(1.2)O_4红外辐射陶瓷材料,并通过XRD、FT-IR和IRE-2型红外发射率测量仪测试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了材料的结构特征与红外辐射性能的关系,发现Sm^(3+)的掺杂导致Sm^(3+)以一定的配位形式进入Co_(0.6)Zn_(0.4)Ni_(0.8)Fe_(1.2)O_4体系中,并形成了有限置换型固溶体结构。数据分析可知,Sm^(3+)掺杂浓度对材料的红外辐射性能存在一定的影响,样品Sm0.1在全波段的积分发射率为0.74,而在>8μm波段的平均发射率最高值可达0.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辐射性能 尖晶石 陶瓷 sm2O3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a(MoO_4)_2∶Sm^(3+)红色荧光粉的温度特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轶卓 张艳秋 +4 位作者 林成新 李香萍 张金苏 李磊 陈宝玖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16-1421,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KLa(Mo O4)2∶Sm3+红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对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发现不同浓度Sm3+掺杂的样品均为单斜相结构。测量了样品的激发和发射光谱,观察到样品在紫外区及可见蓝绿区均有强的激发带,在404 nm激发下存在4个...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KLa(Mo O4)2∶Sm3+红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对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发现不同浓度Sm3+掺杂的样品均为单斜相结构。测量了样品的激发和发射光谱,观察到样品在紫外区及可见蓝绿区均有强的激发带,在404 nm激发下存在4个发射峰。测量了不同温度下样品的发射光谱和荧光衰减曲线,对样品的荧光温度猝灭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样品发光的温度猝灭是由横向穿越所导致的,采用Arrhennius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确定激活能约为0.48 e V,表明荧光粉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a(MoO4)2sm3+ 红色荧光粉 温度猝灭 横向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16nm光激发下Sm^(3+)掺杂NaY(WO_4)_2上转换发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雅静 史忠祥 +3 位作者 魏蕾 李娟娟 肖林久 谢颖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5-157,共3页
通过水热法合成出NaY(WO_4)_2∶Sm^(3+)上转换荧光粉。该荧光粉性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激发光谱以及发射光谱来表征。探讨了Sm^(3+)浓度及退火温度对NaY(WO_4)_2∶Sm^(3+)晶体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在Sm^(3+)... 通过水热法合成出NaY(WO_4)_2∶Sm^(3+)上转换荧光粉。该荧光粉性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激发光谱以及发射光谱来表征。探讨了Sm^(3+)浓度及退火温度对NaY(WO_4)_2∶Sm^(3+)晶体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在Sm^(3+)浓度为1.2%,800℃退火条件下合成的样品具有最佳发光性能。利用816nm光激发NaY(WO_4)_2∶Sm^(3+),观察到了563nm处绿光,606nm处橙光以及647nm处的红光发射峰。它们分别来自于Sm^(3+)的~4 G_(5/2)→~6 H_(5/2)、~4 G_(5/2)→~6 H_(7/2)、~ G_(5/2)→~6 H_(9/2)能级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NaY(WO4)2sm3+ 水热法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m_2O_3的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轩 张平民 +1 位作者 尹周澜 陈启元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54-458,共5页
用钛酸酯偶联剂,通过超声处理技术对纳米Sm2O3进行表面改性,并用沉降体积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TEN分析等手段对改性效果进行表征。研究了超声时间、分散介质、反应温度、偶联剂的种类及用量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并对改性机理进行... 用钛酸酯偶联剂,通过超声处理技术对纳米Sm2O3进行表面改性,并用沉降体积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TEN分析等手段对改性效果进行表征。研究了超声时间、分散介质、反应温度、偶联剂的种类及用量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并对改性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钛酸酯系列偶联剂适用于纳米Sm2O3的表面改性,其中NDZ 102的改性效果最好;(2)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偶联剂最佳用量为纳米Sm2O3质量的6.5%,分散介质为丙酮,温度为25℃,超声时间为30~40min;(3)经钛酸酯偶联剂改性后的纳米Sm2O3,在有机溶剂中分散性大为改善;(4)纳米Sm2O3主要是通过化学吸附与钛酸酯偶联剂NDZ 102结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m2O3 表面改性 钛酸酯偶联剂 超声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CaS:Eu^(2+),Sm^(3+)光存储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希艳 姜薇薇 +1 位作者 卢利平 米晓云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3,共3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在还原气氛下制备了CaS :Eu2 + ,Sm3 + 光存储材料。研究了工艺因素 (灼烧温度和灼烧时间 )对样品性能的影响。XRD图谱表明 ,样品在 70 0℃就可以形成CaS晶格。光谱分析表明 ,在紫外光激发后 ,用 980nm半导体激光照...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在还原气氛下制备了CaS :Eu2 + ,Sm3 + 光存储材料。研究了工艺因素 (灼烧温度和灼烧时间 )对样品性能的影响。XRD图谱表明 ,样品在 70 0℃就可以形成CaS晶格。光谱分析表明 ,在紫外光激发后 ,用 980nm半导体激光照射样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存储材料 性能 高温固相反应法 制备 灼烧温度 灼烧时间 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Sm_2O_3的向列相液晶TEB30A光栅衍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桂香 林海 +1 位作者 庞伟秀 王雁冰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51-856,共6页
基于光学琼斯矩阵理论,研究掺杂Sm_2O_3的向列相液晶TEB30A在弱磁场中的光栅衍射特性。结果表明,自然光通过处在弱磁场中的适量配比的Sm_2O_3/TEB30A样品后,会在远场产生衍射条纹,且衍射条纹会随外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出现动态的变化。产... 基于光学琼斯矩阵理论,研究掺杂Sm_2O_3的向列相液晶TEB30A在弱磁场中的光栅衍射特性。结果表明,自然光通过处在弱磁场中的适量配比的Sm_2O_3/TEB30A样品后,会在远场产生衍射条纹,且衍射条纹会随外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出现动态的变化。产生衍射条纹是由于适量的Sm_2O_3的掺杂,使得向列相液晶TEB30A的折射率各向异性Δn沿外磁场方向呈现周期分布,形成了液晶光栅;当外磁场强度发生变化时,处在外磁场中的Sm_2O_3粒子和液晶分子的分布会随之发生变化,导致Δn沿外磁场分布的周期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液晶光栅常数发生变化,因此,衍射条纹呈现出动态变化的效应。模拟结果表明,当外磁场强度由0.464 9T增加到0.518 5T时,液晶光栅常数由0.5cm降到0.4cm。这一技术研究方法将大大降低液晶光栅的成本,同时,弱磁场环境也为使用者提供了一种安全的使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2O3 向列相液晶TEB30A 自然光 弱磁场 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价钐配合物和异氰酸苯酯的反应——[(CH_3C_5H_4)_2(THF)Sm]_2[μ-η~4-(PhN)OCCO(NPh)]·2THF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袁福根 沈琪 孙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501-1505,共5页
报道了二价配合物 ( CH3C5H4) 2 Sm( THF)和 Sm I2 ( THF) x 与异氰酸苯酯的反应 . ( CH3C5H4) 2 Sm( THF)和异氰酸苯酯反应生成配合物 [( CH3C5H4) 2 ( THF) Sm]2 [μ-η4-( Ph N) OCCO( NPh) ]· 2 THF( 1 ) ,而Sm I2 ( THF) x则... 报道了二价配合物 ( CH3C5H4) 2 Sm( THF)和 Sm I2 ( THF) x 与异氰酸苯酯的反应 . ( CH3C5H4) 2 Sm( THF)和异氰酸苯酯反应生成配合物 [( CH3C5H4) 2 ( THF) Sm]2 [μ-η4-( Ph N) OCCO( NPh) ]· 2 THF( 1 ) ,而Sm I2 ( THF) x则被异氰酸苯酯氧化为 [Sm I2 ( THF) 5][Sm I4( THF) 2 ]. ( CH3C5H4) 2 Sm( THF)和配合物 1都能催化异氰酸苯酯的齐聚反应 .( CH3C5H4) 2 Sm( THF)和异氰酸苯酯作用生成配合物 1的反应可以认为是( CH3C5H4) 2 Sm( THF)催化异氰酸苯酯齐聚的引发反应 ,而配合物 1是该齐聚反应的活性中间体 . 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 ,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齐聚 异氰酸苯酯 二价钐配合物 合成 [(CH3C5H4)2(THF)sm]2[μ-η^4(-PhN)OCCO(NPh)]·2TH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前驱溶液pH值对Sm_2O_3微晶相组成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殷立雄 黄剑锋 +3 位作者 郝巍 李嘉胤 曹丽云 吴建鹏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6期36-39,共4页
以SmCl3.6H2O和NaOH为起始原料,采用水热法可控制备了Sm2O3微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产物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水热条件下,反应温度为200℃,前驱溶液pH为9时,水热产物主晶相为Sm2O3,杂相为S... 以SmCl3.6H2O和NaOH为起始原料,采用水热法可控制备了Sm2O3微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产物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水热条件下,反应温度为200℃,前驱溶液pH为9时,水热产物主晶相为Sm2O3,杂相为Sm(OH)2Cl,呈现细棒状结构.在800℃下煅烧,保温1h均可得到纯的Sm2O3立方相微晶.随着pH值的增大,所制备的Sm2O3微晶的形貌变成规则的棒状结构,当pH为9时,棒状结构尺寸约为0.2~0.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sm2O3 微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2/SM3/SM4在Android系统中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7
18
作者 郑东 韩星玥 杨中皇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1-6,共6页
将SM2/SM3/SM4密码算法引入Android安全机制,设计一种更健全的保护隐私机制的Android系统。通过修改Android开源项目源代码,实现加解密和签名验证等功能的应用程序,并编译生成包含密码算法的.so动态链接库,将.so添加到Android 8.0系统中... 将SM2/SM3/SM4密码算法引入Android安全机制,设计一种更健全的保护隐私机制的Android系统。通过修改Android开源项目源代码,实现加解密和签名验证等功能的应用程序,并编译生成包含密码算法的.so动态链接库,将.so添加到Android 8.0系统中,在Ubuntu 16.04环境下重新编译Android 8.0源码生成新的刷机镜像文件。客户端在Android 8.0系统中运行,并在Pixel2上完成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满足用户对算法速度要求的同时,增强了算法的安全性,从而更有效地保护隐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源项目 ANDROID sm2/sm3/sm4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型层状化合物K_2Sm_2Ti_3O_(10)的合成及XRD表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史昆波 张莉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0-193,共4页
在K2CO3-镧系元素氧化物(Sm2O3)-TiO2三元体系中,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K2Sm2Ti3O10,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仪对K2Sm2Ti3O10进行扫描测定,获得X射线衍射数据,并进行指标化。XRD分析结果表明,K2Sm2Ti3O10为四方晶系,空间群(S.G.)I4/mmm,晶胞参数... 在K2CO3-镧系元素氧化物(Sm2O3)-TiO2三元体系中,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K2Sm2Ti3O10,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仪对K2Sm2Ti3O10进行扫描测定,获得X射线衍射数据,并进行指标化。XRD分析结果表明,K2Sm2Ti3O10为四方晶系,空间群(S.G.)I4/mmm,晶胞参数:a=0.384 28 nm;c=2.971 8 nm;V=0.438 85nm3;D0=5.165 6 g.mL-1;晶胞分子数Z=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2sm2Ti3O10 X射线衍射 晶体结构 晶胞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用KBaY(BO_3)_2:Sm^(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宁青菊 王赞 +1 位作者 史永胜 吴丹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104-109,共6页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KBaY(BO_3)_2:Sm^(3+)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及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其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为纯净物相,Sm^(3+)进入到晶格中倾向于占据Y3+位点.在近紫外光(404nm)激发下,主要的发射峰位于573nm、610nm...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KBaY(BO_3)_2:Sm^(3+)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及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其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为纯净物相,Sm^(3+)进入到晶格中倾向于占据Y3+位点.在近紫外光(404nm)激发下,主要的发射峰位于573nm、610nm、657nm处.Sm^(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0.04,离子间进行能量传递的主要方式是多极相互作用中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最佳掺杂浓度下,荧光粉相关色温为2 765.07K,处于最佳色温区域,弥补了传统黄光荧光粉色温高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KBaY(BO3)2:sm^3+ 荧光粉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