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非替尼中SM1、中间体1、中间体2残留研究
1
作者 雒金霞 赵二强 +1 位作者 邵伍军 和燕玲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69-72,共4页
鉴于基因毒性杂质对人体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制定科学合理的杂质研究控制策略,建立基于风险评估的药物杂质研究方法显得尤其重要。本研究采用UPLC-MS/MS测定吉非替尼中基因毒性杂质SM1[2-氨基-4-甲氧基-5-(3-氯丙氧基)苯甲腈]、中间体1[... 鉴于基因毒性杂质对人体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制定科学合理的杂质研究控制策略,建立基于风险评估的药物杂质研究方法显得尤其重要。本研究采用UPLC-MS/MS测定吉非替尼中基因毒性杂质SM1[2-氨基-4-甲氧基-5-(3-氯丙氧基)苯甲腈]、中间体1[3-(3-氯丙氧基)-4-甲氧基苯甲腈]和中间体2[2-硝基-4-甲氧基-5-(3-氯丙氧基)苯甲腈]的残留量,采用Agilent SB-C_(18)色谱柱进行分离,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0.2%乙酸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质谱检测器,流速0.4 mL/min。结果显示,SM1、中间体1、中间体2的线性范围为3.6~36.0 ng/mL,相关系数r为0.9998~1.0000,定量限浓度为3.6 ng/mL,检测限浓度为1.1 ng/mL;精密度试验和精准度试验中3种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3%~101.78%和99.01%~102.07%,RSD均小于5.0%。本方法可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地定量测定吉非替尼中SM1、中间体1和中间体2杂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毒性杂质 吉非替尼 sm1 中间体1 中间体2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Sm1-xSrxCrO3(0≤x≤0.1)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任丹 孙丽萍 +2 位作者 赵辉 霍丽华 Christophe Pijolat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34-1338,共5页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GNP)合成了单相的钙钛矿结构Sm1-xSrxCrO3(0≤x≤0.1),并进行了XRD、SEM、直流电导率及电化学复阻抗分析测试。结果表明,Sm1-xSrxCrO3为p型半导体,体系电导率随着锶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大。Sm1-xSrxCrO3在很宽的氧分...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GNP)合成了单相的钙钛矿结构Sm1-xSrxCrO3(0≤x≤0.1),并进行了XRD、SEM、直流电导率及电化学复阻抗分析测试。结果表明,Sm1-xSrxCrO3为p型半导体,体系电导率随着锶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大。Sm1-xSrxCrO3在很宽的氧分压范围和高温水蒸汽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化学稳定性。Sm0.9Sr0.1CrO3/YSZ(SSCO1/YSZ)复合阳极在CH4和O2混合气氛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YSZ的质量分数为23%的复合电极在800℃的CH4+O2混合气氛中得到的最小极化电阻为3.24Ω.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1-xSrxCrO3 电导率 极化电阻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密SM1算法的CPU卡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闫永昭 郑金州 《现代电子技术》 2013年第15期82-83,87,共3页
为了解决Mifare 1加密技术、算法的破解带来的安全隐患,经过市场调研和技术对比,发现CPU卡采用动态密码和双向认证,安全性有较大提升。而基于国密SM1算法的CPU卡采用国家密码管理局组织制定的国密SM1算法,高达128 b的密钥长度以及算法... 为了解决Mifare 1加密技术、算法的破解带来的安全隐患,经过市场调研和技术对比,发现CPU卡采用动态密码和双向认证,安全性有较大提升。而基于国密SM1算法的CPU卡采用国家密码管理局组织制定的国密SM1算法,高达128 b的密钥长度以及算法本身的强度和不公开性保证了通信的安全性,用这类CPU卡来代替原有的IC卡,用于解决门禁卡片的安全问题。通过系统一年以来的试运行,达到了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密sm1算法 双向认证 CPU卡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爆炸喷涂法揭示新型(Sm1-XGdX)2Zr2O7缓烧蚀材料隔热机理 被引量:1
4
作者 樊伟 田甜 +1 位作者 崔艳芳 周淑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34-137,153,共5页
以(Sm1-XGdX)2Zr2O7为研究对象,以微晶蜡作为载体,通过14.5 mm弹道枪膛壁温度测试试验,开展(Sm1-XGdX)2Zr2O7降膛壁温度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装填(Sm1-XGdX)2Zr2O7试样的条件下,14.5 mm弹道枪坡膛内壁最高温度为957℃,在装填质量比为... 以(Sm1-XGdX)2Zr2O7为研究对象,以微晶蜡作为载体,通过14.5 mm弹道枪膛壁温度测试试验,开展(Sm1-XGdX)2Zr2O7降膛壁温度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装填(Sm1-XGdX)2Zr2O7试样的条件下,14.5 mm弹道枪坡膛内壁最高温度为957℃,在装填质量比为1∶2(微晶蜡:钐钆复合物锆酸盐)试样条件下,5发坡膛内壁最高温度的平均值为869℃,降温效果明显。通过半密闭爆发冲刷试验,开展(Sm1-XGdX)2Zr2O7用量及爆炸压力对沉积层的影响研究,包括分散性及化学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在60 MPa和2500 K条件下,随着(Sm 1-X-Gd X)2Zr 2O 7用量的增加,沉积层变厚,沉积层中存在(Sm1-XGdX)2Zr2O7且分散良好;在(Sm1-XGdX)2Zr2O7试样质量比为1∶2及2500 K条件下,随着爆炸压力的增加,沉积层变薄,沉积层中存在(Sm1-XGdX)2Zr2O7且分散良好。最终得出隔热机理为:在高温条件下,试样融化吸收部分热量,同时高压条件形成的气流携带(Sm1-XGdX)2Zr2O7高速冲刷枪管内壁,部分(Sm1-XGdX)2Zr2O7沉积到内壁,在界面结合处形成了一层均匀分布的沉积层,综合起到隔热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喷涂 缓烧蚀添加剂 火炮身管 钐钆复合物锆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国密算法CPU卡的门禁系统方案的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文燕 齐蕾 《电子设计工程》 2012年第3期82-84,共3页
为了提高门禁系统的安全便利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国密算法的CPU卡的门禁系统的解决方案。首先对门禁系统的组成进行了介绍,接着论述了非接触CPU卡的相对于非接触逻辑加密卡的特点及优势;基于国密算法SM1的特点以及配合落实住建部重要门禁... 为了提高门禁系统的安全便利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国密算法的CPU卡的门禁系统的解决方案。首先对门禁系统的组成进行了介绍,接着论述了非接触CPU卡的相对于非接触逻辑加密卡的特点及优势;基于国密算法SM1的特点以及配合落实住建部重要门禁系统密码应用安全管理工作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国密SM1算法CPU卡的门禁系统解决方案。基于国密算法CPU卡的门禁系统解决方案能够满足最新门禁系统市场需求,具有安全、灵活多样等多种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禁系统 CPU卡 国密sm1算法 解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Nd^3+对CLST陶瓷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周芹 李玉平 +1 位作者 沈冠群 陈功田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5-878,共4页
用固相法制备了x(Ca0.61Nd0.26)TiO3-(1-x)(Li1/2Sm1/2)TiO3(CNLST)(x=0.3~0.6)微波介质陶瓷,研究了掺杂Nd3+对CaTiO3-Li1/2Sm1/2TiO3(CLST)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该体系在掺杂Nd3+后均形成钙钛矿结构,其介电常数εr和谐振频率... 用固相法制备了x(Ca0.61Nd0.26)TiO3-(1-x)(Li1/2Sm1/2)TiO3(CNLST)(x=0.3~0.6)微波介质陶瓷,研究了掺杂Nd3+对CaTiO3-Li1/2Sm1/2TiO3(CLST)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该体系在掺杂Nd3+后均形成钙钛矿结构,其介电常数εr和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均随x的增大而增加,品质因数与谐振频率的乘积Qf值随x的增大而降低;当x=0.48时,在1 150℃预合成,1 250℃烧结保温3h得到材料的微波介电性能:εr=123,Qf=4 122GHz(f=1.5GHz),τf=0.8μ℃-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介质陶瓷 x(Ca0 61Nd0 26)TiO3-(1-x)(Li1 2sm1 2)TiO3(CNLST)陶瓷 CaTiO3-Li1 2sm1 2TiO3(CLST)陶瓷 钙钛矿 微波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密算法的数据加解密技术在油井作业现场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昊 李英韬 王春才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石油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广受关注,而密码技术的应用是保证其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所述内容以吉林省大安市大屯镇英田采油厂为调研和试验场所,设计了由我国国家密码管理局颁布的SM1算法和SM2算法在油田数据... 石油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广受关注,而密码技术的应用是保证其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所述内容以吉林省大安市大屯镇英田采油厂为调研和试验场所,设计了由我国国家密码管理局颁布的SM1算法和SM2算法在油田数据传输过程的加解密应用和密钥更新的方法,提出了在加解密过程中采用固定算法+随机数验证的方式,保证传输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和流程的严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大幅的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油田的信息安全得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传输 密钥更新 sm1 SM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原生菌溶磷效果分析及产酸性能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巩文辉 朱晓波 +1 位作者 李望 张传祥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449-460,共12页
煤矸石是采煤和洗煤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占用大量土地且严重污染环境,因此对煤矸石的综合处理和利用已刻不容缓。目前,利用微生物降解煤矸石制备矿物肥料是实现煤矸石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最具前景的技术之一。本文研究了煤矸石... 煤矸石是采煤和洗煤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占用大量土地且严重污染环境,因此对煤矸石的综合处理和利用已刻不容缓。目前,利用微生物降解煤矸石制备矿物肥料是实现煤矸石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最具前景的技术之一。本文研究了煤矸石原生菌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1菌株)的解磷特性及其机制,优化了SM1菌株的产酸性能。利用高效液相色谱、X射线衍射仪(XRD)及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别对细菌代谢产物、溶磷前后矿渣物相组成及原矿化学组成进行分析,揭示了SM1菌株的解磷机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SM1菌株的最佳解磷条件为:煤矸石粒度为115μm,pH为9,菌液浓度为2.85×10^(12) CFU/mL,液固质量比6∶1,处理时长为4 d,在该条件下有效磷溶出量相对于单因素条件试验的最好结果可增加约19%。最优产酸条件体系温度30℃、pH=8、质量浓度8 g/L的蔗糖(碳源)、1 g/L的氯化铵(氮源)、0.3 g/L的氯化镁和0.3 g/L的磷酸二氢钾(无机盐)时体系中酸含量(以H^(+)计)增加了0.014 mol/L。高效液相色谱结果表明代谢产物中含有大量有机酸,溶磷前后矿渣的XRD结果表明菌株溶解的含磷矿相为三斜磷钙石,结合有机酸溶解三斜磷钙石的试验,进一步验证了SM1菌株的解磷机制为其代谢产物有机酸溶解了煤矸石中三斜磷钙石,优化产酸后的有效磷含量相比于正交试验结果提高了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优化产酸 有效磷 有机酸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1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镁合金高温热压缩流变应力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徐静 戚文军 +1 位作者 黄正华 周楠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3年第1期21-24,共4页
在Gleeble 1500D型热模拟试验机上,在应变速率为0.01~1s-1、变形温度为573~723K条件下,对AZ31合金的流变应力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在热压缩变形时,当应变速率一定时,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当变形温度一定... 在Gleeble 1500D型热模拟试验机上,在应变速率为0.01~1s-1、变形温度为573~723K条件下,对AZ31合金的流变应力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在热压缩变形时,当应变速率一定时,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当变形温度一定时,流变应力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该合金的热压缩流变应力行为可用双曲正弦形式的本构方程来描述,在本实验条件下AZ31镁合金热变形应力指数n=8.34,其热变形激活能Q=196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1Sm镁合金 热压缩变形 流变应力 热变形激活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旦AMCP工程进度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兵 姚瑶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08年第9期37-40,共4页
结合约旦AMCP工程实例,运用ISM分析法对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工程总承包 EPC 工程进度 影响因素 1SM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间化物(Sm_(1-x)Y_x)_2Fe_(17)N_y中N原子占位的点电
11
作者 罗广圣 贺伦燕 +1 位作者 曾贻伟 杨伏明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1995年第2期76-78,共3页
通过穆斯堡尔谱等手段研究赝三元金属间化物(Sm1-xYx)2Fe17Ny中的N原子占位机闭,并通过点电荷模型对N原子的占泣机制进行理论解释。由试验结果和点电荷模型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N原子占据9e(6h)和18g(... 通过穆斯堡尔谱等手段研究赝三元金属间化物(Sm1-xYx)2Fe17Ny中的N原子占位机闭,并通过点电荷模型对N原子的占泣机制进行理论解释。由试验结果和点电荷模型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N原子占据9e(6h)和18g(3b)两个间隙品位;2)N原子的双重占位与自旋磁结构密切相关,是单轴各向异性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氮原子占位 点电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间化物(Sm_(1-x)Y_x)_2Fe_(17)N_y磁性能的穆斯堡尔谱
12
作者 罗广圣 贺伦燕 +1 位作者 曾贻伟 杨伏明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1994年第3期48-52,共5页
本文主要通过穆斯堡尔谱研究金属间化物(Sm1-xYx)2Fe17Ny(x=0,0.2,0.4,0.6,0.8和1.0;2<y<3)中Y原子对Sm原子的替代效应以及N原子的占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氮原子在以上氮化物中不... 本文主要通过穆斯堡尔谱研究金属间化物(Sm1-xYx)2Fe17Ny(x=0,0.2,0.4,0.6,0.8和1.0;2<y<3)中Y原子对Sm原子的替代效应以及N原子的占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氮原子在以上氮化物中不仅占据9e(6h)晶位,还将占据18g(3b)晶位。由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当x>0.5时,晶体结构发生变化;2)(Sm1-xYx)2Fe17Ny化合物各个铁晶位的平均磁超精细场随Y含量的不同而有变化;3)按照穆斯堡尔谱拟合结果,(Sm1-xYx)2Fe17Ny化合物在Y含量x为0~0.8的范围内都呈现易C轴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材料 金属间化合物 磁性 穆斯堡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LTE无线专网安全风险及策略研究
13
作者 卢兵 于卓智 刘军雨 《农村电气化》 2019年第3期5-8,共4页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无线通信技术的安全策略和电力无线专网的特点,发现电力无线专网所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供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为解决电力无线专网的安全问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LTE 电力无线专网 无线通信 安全 sm1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3+),Sm^(3+)共掺杂Ca_2A1[AlSiO_7]荧光粉的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吐沙姑.阿不都吾甫 戴鹏鹏 +3 位作者 马媛媛 周芷萱 海热古.吐逊 艾尔肯.斯地克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4-159,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一系列Dy^(3+)、Sm^(3+)单掺杂和共掺杂铝方柱石发光材料,详细地研究了Dy^(3+)、Sm^(3+)掺杂对铝方柱石的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XRD结果表明Dy^(3+)、Sm^(3+)离子单掺杂和共掺杂样品均形成了单相的铝方柱石结...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一系列Dy^(3+)、Sm^(3+)单掺杂和共掺杂铝方柱石发光材料,详细地研究了Dy^(3+)、Sm^(3+)掺杂对铝方柱石的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XRD结果表明Dy^(3+)、Sm^(3+)离子单掺杂和共掺杂样品均形成了单相的铝方柱石结构化合物,并没有改变基质的晶体结构。发光光谱表明,通过调节Dy^(3+)、Sm^(3+)离子的掺杂比例,发光颜色可实现从黄色到黄白色的可控调节。此外,发射和激发光谱表明,Dy^(3+)与Sm^(3+)离子之间存在有效的光谱重叠,暗示着Dy^(3+)→Sm^(3+)的能量传递。荧光寿命衰减结果进一步证实Dy^(3+)与Sm^(3+)离子之间是一种无辐射共振能量传递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Ca2A1[AlSiO7]∶Dy3+ Sm3+ 能量传递 色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圣东尼SM8-TOP1型无缝内衣机多色提花的编织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创军 《针织工业》 2009年第7期8-9,共2页
介绍了圣东尼SM8-TOP1型无缝内衣机的结构和特点,分别阐述了该机型编织4色提花组织、8色提花组织以及5~7色提花组织的织造工艺,包括穿纱方式和编织原理。详细说明了4色提花组织的编织原理:提花线圈在1个循环的4个成圈系统中只编织一次... 介绍了圣东尼SM8-TOP1型无缝内衣机的结构和特点,分别阐述了该机型编织4色提花组织、8色提花组织以及5~7色提花组织的织造工艺,包括穿纱方式和编织原理。详细说明了4色提花组织的编织原理:提花线圈在1个循环的4个成圈系统中只编织一次,在不编织时,牵拉力使相邻线圈的纱线转移过来,从而形成拉长线圈,凸出于织物的表面,使色彩显现。8色提花以及5~7色提花组织的编织原理与之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东尼SM8-TOP1型无缝内衣机 提花组织 穿纱方式 编织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