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k(a-b-)型家系分子生物机制及输血策略研究
1
作者 李小燕 邓琼斐 +3 位作者 赖小丽 陈丹丹 王丹 曾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874,共6页
目的:对血清学表现为JK(a-b-)并产生抗-JK^(3)高频抗原抗体患者及其8名家系成员进行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以确定其分子机制,并探究其输血策略。方法:通过血清学实验对家系Kidd血型抗原表型及意外抗体进行检测,采用Sanger法测序SLC14A... 目的:对血清学表现为JK(a-b-)并产生抗-JK^(3)高频抗原抗体患者及其8名家系成员进行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以确定其分子机制,并探究其输血策略。方法:通过血清学实验对家系Kidd血型抗原表型及意外抗体进行检测,采用Sanger法测序SLC14A1基因4-11外显子及其内含子区域。结果:该家系中一条基因JK*B(c.499A>G,c.512G>A,c.588A>G)与另一条基因JK*B(c.342-1G>A,588A>G)组合导致了2名成员JK(ab-)的表型。遗传JK*A(c.130G>A,588A>G)基因成员血清学上均表现为JK^(a+W),遗传JK*B(c.499A>G,c.588A>G)基因的家系成员血清学上均表现为JK^(b+W),(c.499A>G,c.588A>G)突变组合尚未被报道引起抗原减弱。JK(a-b-)的先证者产生了抗-JK^(3)抗体,医院为该患者制定了多项备血策略,患者痊愈出院。结论:本研究确定了该家系JK(a-b-)产生的分子机制,初步确立了本机构Kidd稀有血型备血输血策略,揭示本地区建立稀有血型库的必要性。JK*B(c.499A>G,c.588A>G)可能是导致Kidd抗原减弱的新遗传模式,为群体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K(a-b-) KIDD血型 slc14a1基因 输血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