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源数据融合的矿山精细化建模方法与虚拟现实平台搭建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江梅 关凯 +5 位作者 朱万成 徐晓冬 刘阳晓 高楠 秦瑞博 李荟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8-167,共10页
矿山生产过程精细化建模和场景展示,可以实现对矿山三维空间分布的精细刻画,同时提高矿山灾害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可视化程度。将精细化地质建模技术与矿山灾害监测预警方法相结合,搭建了兼容PC端浏览器和手机端APP的三维可视化地表灾害... 矿山生产过程精细化建模和场景展示,可以实现对矿山三维空间分布的精细刻画,同时提高矿山灾害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可视化程度。将精细化地质建模技术与矿山灾害监测预警方法相结合,搭建了兼容PC端浏览器和手机端APP的三维可视化地表灾害监测预警云平台。采用Hermite径向基隐函数、MaskR-CNN网络和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等多源数据融合的矿山精细化建模方法,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InSAR数据、钻孔岩芯等多源异构数据,实现了地表形态、地层分布、岩体质量等信息的精细化智能表征,以及由表及里的矿山精细化模型构建。在此基础上,研发了一种岩体质量智能计算的移动端APP进行钻孔岩芯数据快速采集及智能识别,并采用WebGL和云计算技术搭建了兼容PC端浏览器和手机端APP的三维可视化监测预警云平台。该平台被应用到阿尔哈达铅锌矿,融合精细化模型和虚拟现实矿山场景构建,将研究对象的空间数据信息、监测信息以及精细化建模等进行了统一管理和可视化。研究表明:三维虚拟现实场景的多终端嵌入以及矿山灾害预警预报的高度可视化,方便矿山工作人员快速了解地表稳定性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三维 钻孔岩芯识别 虚拟现实场景 平台 岩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电驱动承载平台的动力学建模与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原野 陈龙 +2 位作者 潘伟 李艺 秦兆博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5,共10页
针对分布式电驱动承载平台轨迹跟踪控制存在高速跟踪精度低、鲁棒性弱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期望前轮转角跟踪的分层式横向运动控制策略。以分布式电驱动承载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各子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和轮地作用关系分析,构建了完整的胶轮... 针对分布式电驱动承载平台轨迹跟踪控制存在高速跟踪精度低、鲁棒性弱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期望前轮转角跟踪的分层式横向运动控制策略。以分布式电驱动承载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各子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和轮地作用关系分析,构建了完整的胶轮、车体、电驱等模块的一体化动力学模型。通过构建上层模型预测控制(MPC)轨迹跟踪和下层转向电机转角控制的分层式运动控制策略,可实现承载平台横向位置的高精度控制。基于Simulink搭建承载平台整体动力学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横向运动控制策略在多级速度下均能高精度实现多场景轨迹跟踪;与滑模控制器相比,其控制精度提升了33%,控制稳定性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驱动承载平台 动力学 型预测控制 控制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射线跟踪的无线信道建模教学平台设计与应用
3
作者 姚俊良 张春丽 +2 位作者 惠鏸 龚晨瑶 王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91,117,共6页
针对无线信号传播过程复杂、纯理论授课不易理解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射线跟踪的无线信道建模平台。在介绍平台基本功能和参数配置的基础上,设计了城市宏小区、室外到室内及设备到设备3个典型教学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对图形化展示... 针对无线信号传播过程复杂、纯理论授课不易理解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射线跟踪的无线信道建模平台。在介绍平台基本功能和参数配置的基础上,设计了城市宏小区、室外到室内及设备到设备3个典型教学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对图形化展示并分析不同信道条件下的射线路径、多径小尺度参数和统计大尺度参数,使学生能直观感受直射、反射、绕射等电磁传播现象,并深入理解路径损耗、阴影衰落、功率时延谱与功率角度谱等信道特征。该平台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理解和增强实践操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信号传播 射线跟踪 无线信道 实验教学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SAR平台振动精细化建模与自适应运动补偿算法研究
4
作者 陈思雨 王勇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00-1519,共20页
太赫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凭借其高分辨率成像和精细目标细节提取能力,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信号波长较短,太赫兹SAR极易受到平台振动的影响,导致其成像过程中存在虚假成像点、沿方位向模糊、SAR图像散焦... 太赫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凭借其高分辨率成像和精细目标细节提取能力,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信号波长较短,太赫兹SAR极易受到平台振动的影响,导致其成像过程中存在虚假成像点、沿方位向模糊、SAR图像散焦等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一挑战,本文对复杂太赫兹SAR平台振动进行精细化建模,并对应地提出了太赫兹SAR自适应运动补偿算法,基于数理模型分析平台振动对成像过程影响机理,灵活精确地补偿实际场景中复杂的太赫兹SAR平台振动.首先,本文提出了基于时变幅度调制振动模型(Temporal Amplitude Modulation Vibration Model,TAMVM)的太赫兹SAR平台振动的精细化建模方法.通过集成余弦时变幅度和随机时变幅度调制模型,TAMVM模型克服了传统简谐振动模型的局限性,提升了对复杂多变的太赫兹SAR平台振动的适配性.其次,针对传统依赖简谐模型的运动补偿算法在处理复杂平台振动时的性能损失,提出了最小Tsallis熵准则下基于列文伯格-马夸尔特(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的太赫兹SAR自适应运动补偿方法.本文提出的图像质量驱动的运动补偿算法无需依赖特显点,能够在非线性最小二乘框架下精确估计复杂多变的回波振动相位,且无需额外的补偿步骤.同时,本文在最小Tsallis熵准则下精确推导了LM算法的迭代运算过程.该算法通过自适应调整搜索位移实现反馈更新和迭代优化,能够精确估计回波振动相位并抑制图像模糊,从而获得高质量的聚焦太赫兹SAR图像.仿真与实测数据的对比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的TAMVM振动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及所提自适应运动补偿方法在精准聚焦太赫兹SAR图像与抑制虚假成像点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SAR 平台振动精细化 TAMVM 最小Tsallis熵准则 L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光电平台目标定位误差建模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高飞 徐艳 +2 位作者 李飞 王明 王淑娟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117,共8页
为了研究车载光电平台目标定位精度的关键误差和影响规律,建立目标定位误差模型,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分析了误差灵敏度,找出并研究了关键误差对目标定位精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不同参数下的目标定位精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减小车辆位置和姿... 为了研究车载光电平台目标定位精度的关键误差和影响规律,建立目标定位误差模型,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分析了误差灵敏度,找出并研究了关键误差对目标定位精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不同参数下的目标定位精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减小车辆位置和姿态误差,以及光电平台零位和测距误差,可显著提升目标定位精度,调整视轴姿态角可使目标定位精度得到一定改善。仿真结果和结论可为车载光电平台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光电平台 误差 目标定位精度 蒙特卡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选煤流程建模与动态仿真
6
作者 褚菲 朱安强 +2 位作者 冯浩彬 王建文 马小平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9-1047,共9页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技术具有用水量少、污染小、成本低等优点,非常适合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选煤应用.然而,由于缺乏有效可靠的动态机理模型,导致空气重介质流化床选煤过程控制策略的开发与验证发展缓慢.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质量...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技术具有用水量少、污染小、成本低等优点,非常适合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选煤应用.然而,由于缺乏有效可靠的动态机理模型,导致空气重介质流化床选煤过程控制策略的开发与验证发展缓慢.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质量守恒等原理建立了一种空气重介质流化床选煤全流程仿真模型.首先,通过对流化床选煤过程各关键设备的机理分析,建立相应工艺环节的数学模型.然后,基于MATLAB/Simulink实现模块开发,根据工艺将各模块联结形成完整的工艺回路,通过参数辨识保证模型的准确度.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说明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为空气重介质流化床选煤过程先进控制方法和优化策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选矿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 机理 仿真平台 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SE的卫星互联网仿真平台架构建模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红光 刘垚圻 +1 位作者 周一青 石晶林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共12页
针对传统基于文档的系统工程方法在高复杂度卫星互联网仿真平台开发中存在的系统设计协调性差及早期仿真验证不足等问题,提出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方法开展卫星互联网仿真平台架构建模。首先,... 针对传统基于文档的系统工程方法在高复杂度卫星互联网仿真平台开发中存在的系统设计协调性差及早期仿真验证不足等问题,提出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方法开展卫星互联网仿真平台架构建模。首先,提出基于MBSE的双V模型(dual V model based on MBSE,DVMBSE)及与外部软件集成验证架构;然后,基于MBSE方法论对卫星互联网仿真平台顶层架构开展需求分析、功能分解及交互结构建模;最后,通过运行逻辑验证与外部模型集成验证实现了模型的有效性验证,从而支撑卫星互联网设计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互联网 MBSE 仿真 仿真平台 集成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建模与优化平台开发及其在切削吸能结构的应用
8
作者 王晖 田凯 +4 位作者 高乾宸 王明猛 郝伟江 王晋乐 朱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48-2060,共13页
传统优化设计受限于几何参数化和六面体单元生成困难等问题,优化过程繁琐,效率低下。为规范开发流程,提高优化设计效率,本文搭建以MOO(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系统为核心,集成了几何、有限元建模、数据处理以及代理优化等模块的... 传统优化设计受限于几何参数化和六面体单元生成困难等问题,优化过程繁琐,效率低下。为规范开发流程,提高优化设计效率,本文搭建以MOO(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系统为核心,集成了几何、有限元建模、数据处理以及代理优化等模块的自动化建模与优化平台。自动化建模模块以CAE为核心,基于三次样条函数构造特征截面和映射路径实现自动几何参数化建模,并在扫掠法和模型分解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多截面扫掠法的六面体网格自动化生成方法;此外,在常规基于代理模型的优化流程上,通过数据转换和处理算法实现从数值计算结果提取到代理优化的自动化。研究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建立具有较小几何误差和高质量单元的有限元模型,结构耐撞性指标整体上有一定提升,可以显著地提高优化工作流程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平台 几何参数化 六面体网格生成 切削吸能结构 被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模型分析的水利网络安全监管平台研究
9
作者 张晓艺 杨柳 +2 位作者 卢广毓 梁锋 刘闯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33-340,共8页
水利网络安全是推动数字孪生水利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为解决当前水利网络安全监管的痛点难点,提升监管效能,提出并构建了水利网络安全监管平台。从业务场景出发,采用数据采集、基础能力、业务应用三层架构,开展平台安全分析、业务... 水利网络安全是推动数字孪生水利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为解决当前水利网络安全监管的痛点难点,提升监管效能,提出并构建了水利网络安全监管平台。从业务场景出发,采用数据采集、基础能力、业务应用三层架构,开展平台安全分析、业务管理、综合态势分析能力建设。基于大模型强大的安全分析知识,该平台可全面、准确、自动生成研判结论,实现水利网络安全主动监测与全局态势分析,并对告警及事件进行全过程闭环管理。该平台创新技术应用,实现了安全监管与水利业务的深度融合。相关成果提升了水利行业网络安全联防联控水平,为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可为行业级网络安全监管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网络安全 监管平台 大数据 大语言 全局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E平台的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炳绅 徐俊 张必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1-244,共4页
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勘察BIM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利水电工程勘察信息化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深圳市罗田水库—铁岗水库输水隧洞工程的具体实践,探讨了基于达索3DE平台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的一般过程,包... 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勘察BIM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利水电工程勘察信息化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深圳市罗田水库—铁岗水库输水隧洞工程的具体实践,探讨了基于达索3DE平台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的一般过程,包括覆盖层下底面插值、实体模型构建、三维展示等,重点研究了覆盖层、风化面等地质体的插值算法,为达索3DE平台进行三维地质建模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建模效率,增强了项目三维可视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 可视化 3DE平台 覆盖层插值算法 罗铁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云平台可信性分析模型建立方法 被引量:22
11
作者 赵波 戴忠华 +1 位作者 向騻 陶威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49-1365,共17页
如何使得用户信任云服务提供商及其云平台,是云计算普及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目前云平台可信性所包含的内容与分析评价依据尚不完善的现状,且缺乏从理论层次对于云平台的部分可信属性进行分析与评估方法的问题,首先对云平台的可信性进行... 如何使得用户信任云服务提供商及其云平台,是云计算普及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目前云平台可信性所包含的内容与分析评价依据尚不完善的现状,且缺乏从理论层次对于云平台的部分可信属性进行分析与评估方法的问题,首先对云平台的可信性进行定义,并结合国内外相关云安全标准与可信性规范以及作者的理解,明确了云平台可信性的子属性与具体分析内容,从而明确了所提出模型的适用范围、分析目的以及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模型建立方法.该方法以标记变迁系统作为操作语义描述工具,从云平台内部组件交互过程出发,将平台对外提供服务过程刻画为用户与云的交互以及云平台内部实体间的交互,并利用模型分析检测工具Kronos从可用、可靠、安全等多个角度对平台内部状态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不但能够发现已知的可信性问题,还发现了一些未知的隐患,说明了模型建立方法的有效性,并为如何评价云平台的可信性,进而构建可信云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 可信性分析 平台 标记变迁系统 KRON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GBT离线测试平台的功率逆变器损耗准在线建模方法 被引量:25
12
作者 何湘宁 吴岩松 +3 位作者 罗皓泽 李鹏 李武华 邓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共6页
逆变器损耗研究一直是电力电子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现有方法大多依赖于器件厂商提供的数据手册,但是这些数据的提取环境为标准测试环境,与实际工况并不一致。本文提出一种基于IGBT离线测试平台的准在线建模方法,用该方法分析与等... 逆变器损耗研究一直是电力电子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现有方法大多依赖于器件厂商提供的数据手册,但是这些数据的提取环境为标准测试环境,与实际工况并不一致。本文提出一种基于IGBT离线测试平台的准在线建模方法,用该方法分析与等效逆变器的各种换流模式、调制方法和负载类型,借助离线测试平台模拟逆变器实际工况下的换流模式、驱动情况、缓冲电路以及杂散参数等工况,并调用测试平台建立的开关动态特性多维数据库得到逆变器实际工况下各开关工作点的开关能量损耗,最终计算出功率逆变器的损耗。与实测损耗的对比证明了该准在线建模方法的正确性。该建模方法对散热器的选取、高效率逆变器结构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损耗 IGBT离线测试平台 准在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桥式吊车建模与仿真平台设计 被引量:26
13
作者 马博军 方勇纯 +1 位作者 刘先恩 王鹏程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798-3803,共6页
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对三维(3D)桥式吊车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建模。在该模型中,不仅考虑了台车在两个水平方向上运动对负载摆动的作用,同时分析了吊绳长度变化对系统状态的影响,此外还考虑了环境中动、静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对台车运动以及负载... 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对三维(3D)桥式吊车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建模。在该模型中,不仅考虑了台车在两个水平方向上运动对负载摆动的作用,同时分析了吊绳长度变化对系统状态的影响,此外还考虑了环境中动、静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对台车运动以及负载摆动的作用。根据建立的动力学模型,搭建了三维桥式吊车仿真平台。该平台将有助于对桥式吊车这类非线性欠驱动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以及各种控制策略的检验与评测。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以及仿真平台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式吊车 欠驱动系统 动力学 仿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化SDG建模、推理与信息处理软件平台 被引量:29
14
作者 张贝克 夏涛 吴重光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360-1363,共4页
过程工业的安全问题正日益引起公众及政府的关注和担忧。大量的人力物力被投入到过程风险评价(PHA)中,而它们的大多数依靠人工完成。近年来,通过引入符号有向图(SDG),基于计算机的自动PHA成为了可能。这项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实用... 过程工业的安全问题正日益引起公众及政府的关注和担忧。大量的人力物力被投入到过程风险评价(PHA)中,而它们的大多数依靠人工完成。近年来,通过引入符号有向图(SDG),基于计算机的自动PHA成为了可能。这项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实用的SDG建模、推理平台。我们基于对HAZOP评价方法的研究,根据操作的步骤和需要,最终设计、开发了一个图形化、层次化、支持组件可复用的SDG软件平台,以供建模、推理和数据后处理使用。该平台基于自主开发的SDG推理引擎和图形建模环境,其设计充分考虑技术研究的持续和渐进性,利用迭代开发和面向对象的技术,支持多种算法的混合使用和组件的复用,从而在SDG的图形建模、推理引擎构架和双向推理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G 定性 SDG软件平台 定性仿真 安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工程实验教学虚拟仿真数值建模平台建设探索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治国 陈有亮 +2 位作者 饶平平 李宁 倪静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6-160,269,共6页
地下工程实验教学虚拟仿真数值建模平台,作为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重要载体,其本身建设至关重要.在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结合上海理工大学国家级装备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既有资源,... 地下工程实验教学虚拟仿真数值建模平台,作为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重要载体,其本身建设至关重要.在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结合上海理工大学国家级装备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既有资源,分析了地下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意义和目前土木工程系地下工程实验教学资源的现状,指出了实验教学存在的短板和问题,说明了地下工程实验教学虚拟仿真数值建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从平台搭建紧密结合地下工程数值模拟软件,紧密依托地下工程三维可视化软件,紧密融合校企合作基地和实践资源,以及紧密贴合师资资源和实验室队伍建设等四大方面阐述了地下工程实验教学虚拟仿真数值建模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以便推进地下工程专业方向的特色建设,为国家和上海市战略性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地下工程 实验室 虚拟仿真数值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综合负荷建模平台的开发 被引量:8
16
作者 林舜江 李欣然 +6 位作者 刘艳阳 陈辉华 唐外文 李元萍 李培强 祝晶 金群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7-91,共5页
开发了一个电力系统综合负荷建模软件平台。平台由原始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客户机3个层次构成,实现原始负荷特性数据管理、数据预处理与基于元件的负荷特性综合、模型结构选择与辨识建模以及动特性分类与综合三大功能。运用结构... 开发了一个电力系统综合负荷建模软件平台。平台由原始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客户机3个层次构成,实现原始负荷特性数据管理、数据预处理与基于元件的负荷特性综合、模型结构选择与辨识建模以及动特性分类与综合三大功能。运用结构化软件设计思想,各功能模块相互独立;数据库服务器采用SQL Server 2000开发工具,操作界面采用Visual Basic6.0开发环境,功能模块采用Visual Basic6.0和VisualC++6.0实现。平台以湖南电网综合负荷特性的调查统计数据和变电站现场采集的负荷特性数据为基础,实现了基于元件和基于量测2种途径的综合负荷建模,具有功能完善、设计新颖、运行可靠、操作简单、扩展性好的特点,能够方便地建立各典型用户、各用电行业和变电站的综合负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综合负荷 负荷平台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坐标捷联式视觉导引平台的机电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1
17
作者 董小萌 张平 付奎生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2-265,271,共5页
极坐标结构捷联式视觉导引平台为系统的轻小型化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同时也具有较好的大离轴角跟踪能力。通过坐标变换将机体运动分别在外框坐标系和内框坐标系中描述,得到极坐标捷联式框架的运动学关系;基于刚体定点运动欧拉动力学原理... 极坐标结构捷联式视觉导引平台为系统的轻小型化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同时也具有较好的大离轴角跟踪能力。通过坐标变换将机体运动分别在外框坐标系和内框坐标系中描述,得到极坐标捷联式框架的运动学关系;基于刚体定点运动欧拉动力学原理,建立极坐标捷联式视觉导引平台的动力学模型;针对两轴框架的驱动电机,进一步建立包含电机电流环和力矩环的机电模型。最后结合实际数据,对所建的机电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并对干扰力矩和机体运动耦合作用对框架角速度和角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干扰力矩对框架角速度和角度有较大幅值的影响,需要机械的方法和增加补偿环节的方法加以消除;机体运动耦合作用对框架角速度和角度也有影响,并且这是系统固有的特性,只能通过补偿环节加以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导引平台 仿真 捷联 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陀螺稳定平台中速度环的非线性实验建模 被引量:6
18
作者 邓科 丛爽 +2 位作者 孔德杰 沈宏海 尚伟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07-811,共5页
在阐述两轴四框架陀螺稳定平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从实际实验装置中获取数据的方法。通过对内环中速度稳定环的机理分析,得到了简化的线性模型。针对平台在低频工作环境下所表现出的严重非线性特性,将线性模型与非线性... 在阐述两轴四框架陀螺稳定平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从实际实验装置中获取数据的方法。通过对内环中速度稳定环的机理分析,得到了简化的线性模型。针对平台在低频工作环境下所表现出的严重非线性特性,将线性模型与非线性的Stribeck摩擦力模型相结合,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和所获得的实际系统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辨识;通过在所辨识出的系统模型上进行扰动隔离的系统仿真实验,并将其结果与实际系统的性能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精度;通过对模型残差的分析,进一步地改进和提高了所建系统模型的精度。为研究两轴四框架陀螺稳定平台模型与误差补偿提供了实用的高精度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陀螺稳定平台 两轴四框架 型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协同建模技术在综合数据平台中的实现 被引量:15
19
作者 钱静 范广民 +3 位作者 何蕾 徐丹丹 杨笑宇 方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36-141,共6页
企业资源整合是电力行业信息化的建设重点。作为调度自动化系统资源整合中心,综合数据平台提供了数据交换、数据整合、数据存储、数据查询等一系列服务。但是仅考虑横向互联的EMS系统模型信息整合,模型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存在很大的... 企业资源整合是电力行业信息化的建设重点。作为调度自动化系统资源整合中心,综合数据平台提供了数据交换、数据整合、数据存储、数据查询等一系列服务。但是仅考虑横向互联的EMS系统模型信息整合,模型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存在很大的局限。为了最大化地实现了多级调度系统之间的模型信息整合和共享,综合数据平台引入了分布式协同建模技术。文章基于IEC 61970标准,提出了分布式协同建模技术在综合数据平台中的实现机制,探讨了分布式协同建模包含的多项关键技术,包括流程化模型信息收集、模型合并、图数模一体化的版本管理、Web Services等新技术。最后文中给出一个实际的工程用例,证明了分布式协同建模技术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实际案例是通过建立一套集运行、维护、数据采集、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为一体,部署在上、下级调度机构的分布式系统,实现了数据中心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模型信息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协同技术 电力调度数据平台 版本管理 型合并/拆分 工作流 WEB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的惯性平台稳定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兰 房建成 韩潮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5年第2期19-23,共5页
针对惯性平台稳定系统伺服回路的结构特点,运用SIMULNK 工具箱,对惯性平台稳定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与分析。在系统参数的选取满足一定的动静态性能要求的条件下,分别研究了干扰力矩和放大器饱和等因素对系统响应的影响,为INS 组合导航... 针对惯性平台稳定系统伺服回路的结构特点,运用SIMULNK 工具箱,对惯性平台稳定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与分析。在系统参数的选取满足一定的动静态性能要求的条件下,分别研究了干扰力矩和放大器饱和等因素对系统响应的影响,为INS 组合导航系统的仿真实验研究提供了稳定平台,大大降低了实验研究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平台 伺服回路 响应曲线 数学 惯性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